『壹』 来自三国的四大发明,哪一个发明影响了上千年
说过那么多三国里的谋士、猛将了,现在来看看三国时期,有哪些大发明,并以对历史和人类的影响力来进行排名:
TOP、4 木牛流马
华佗的被杀,和《青囊经》的失传,的确是华夏医学史上最令人痛惜的一件事,不说华佗神乎其技的外科手段,仅凭这麻沸散,就能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贰』 三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火攻战役
官渡之战,曹操火烧袁军粮仓乌巢;
赤壁之战,刘备军火烧新野;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火烧曹营;
夷陵之战,东吴陆逊火烧刘备连营;
诸葛亮南征,火烧藤甲兵;
诸葛亮北伐,火烧上方谷。
『叁』 三国时期有什么发明
马钧:
他发明过:
轮转式连续抛石车:这种攻城器械的构造是一个绕轴转动的大木轮,在轮子的边缘用绳子拴上几十块大石头,然后用机械带动木轮快速旋转,轮上悬着的石头也跟着一起旋转,等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块就会连续不断地发射出去攻击敌人的城楼,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经用几十块砖瓦做试验,结果砖瓦被连续抛出数百步远(1步合约1.4米)。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马钧制造的翻车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它结构精巧,可连续不断地提水,轻快省力,连儿童都能转动,效率比前两种提水工具高出许多。因此,翻车问世后,受到百姓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在人类发明水泵之前,翻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诸葛亮:
诸葛连弩:改进过的弩,可以一次发射十多跟箭,威力巨大
(马钧看到这种连弩后,进行了一番研究,他发现只要进行些须改动,就可以把连弩的威力提高5倍以上,可当时魏国高层并不相信他)
木牛流马:一种运输工具,有人猜测这就是手推车
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肆』 汉末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发明创造,对后世都有啥影响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就有五大发明创造:华佗的全身麻醉术、张仲景的心肺复苏术、刘徽的割圆术、毕岚、马钧的水车、钟繇的楷书。
一:华佗的全身麻醉术
在医学方面。有一个应用于全世界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术。我们都知道最早使用麻醉术是春秋战国的扁鹊,但对于他的记载其实是有些过于神化的,而出现在三国时期的华佗使用麻醉剂麻沸散却是有明确的记载,当然也是更有说服力的。麻醉术的出现和应用无异于是对先进的医疗操作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张仲景的心肺复苏术
这个在今天很多医疗工作中都是很常见的名词,其实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的,他就是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所首倡并且推崇的,这种救人于危难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跟麻醉术一样都是很重要的。
这些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发明虽然我们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完美的,还有后人在不断的改进,但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还是强大的,他们的能力和知识令人赞叹啊!
『伍』 三国时期的四大发明,哪一个到了现在已经不可或缺了
三国乱世,人才辈出,翻开这一段历史,你就会发现这里不仅有文官武将间的斗智斗勇,还有许多奇思异想也得到了实现,而我们最为熟知的应该就是出自诸葛亮手下的木牛流马了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有多少神奇的发明应运而生了吧。
既然在历史上有"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那三国中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三国四大发明"。
而我们的第一位发明人便是三国历史中的名医华佗了,作为三国最有名气的一位医学家,被称为"外科圣手"的他,在发明创造方面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优势,但是在其独到的医术加持下,华佗的发明甚至被排为了三国时期的四大发明之首,这便是"麻沸散"。
当年诸葛亮收服孟获班师回朝经过泸水时,突然天起异象,巨浪滔天,鬼哭神嚎。诸葛亮询问的当地人过后才知道要用蛮族人头祭祀河神方可通过。诸葛亮不忍斩杀无辜,就用面团裹住牛羊肉馅,用蒸笼蒸熟作为祭品代替人头投入江中。果然没一会,风平浪静,大军得以成功渡河。
『陆』 三国时期,有那些发明家他们分别发明了什么
马钧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机械制造专家,具有高超的制造技巧,发明和制造专了织绫机属、水车、指南车等多种机械,成为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机械发明和制造专家,为古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生活在三国时代的曹魏时期,生卒年代不详。他从小不善言辞,说话不多,但是很喜欢读书、思考问题、善于动脑子,尤其喜欢钻研机械制造方面的问题;同时他又非常注重实践,勤于动手;这样就养成了善于吸收新知识的习惯,又有比较熟练的实际技能,为从事机械制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早年生活比较艰辛、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疾苦和繁重劳动有深切的了解和体会,因而他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变革,并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老百姓服务,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柒』 三国时期的科学成就
连弩技术,台级云梯...就知道这些了。(对了,纠正一点,据考证木牛流马实际上是独轮小推车而已)
『捌』 三国时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乾象历》,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吴亡(公元280年)实施的历法。东汉末三国时期刘洪撰。规定一回归年为365 145/589,一朔望月为29 773/1457,首次推算出近点月为27.5508日,一个近点月内月球的近地点进动3o4′,并创立定朔算法。
景初历,三国时期杨伟编制的历法。魏景初元年(237年)至咸熙二年(265年)实施。它的主要优点在日、月食的预推方面,它根据黄道和白道的交点每年有移动,交食的发生不定必在交点上,月朔在交点附近也可能发生日食,月望在交点附近也可能发生月食的情况,定出交会迟疾的差,这和现代的食限一样。在推算食分多少、日食亏始方位角等计算方面,更是它的特创。这些都是以前的历法所没有而为其后的历法可遵从的。
《海岛算经》,是中国最早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由刘徽于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所撰,本为《九章算术注》之第十卷,题为《重差》。
《禹贡地域图》约在泰始四年至七年(268~271),裴秀主编完成。是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的历史地图集,也是目前所知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图集所覆盖的年代上起《禹贡》时代,下至西晋初年,内容则包括从古代的九州直到西晋的十六州,州以下的郡、国、县、邑及它们间的界线,古国及历史上重大政治活动的发生地,水陆交通路线等,还包括山脉、山岭、海洋、河流、平原、湖泊、沼泽等自然地理要素。
同时裴秀还主编了《地形方丈图》,是计里画方的实验样品,即将缯八十匹的中国全图缩编为方丈挂图。裴秀倡导的计里画方的方法,长期为中国古代编制地图所遵循,并且影响远及朝鲜和日本。
《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扶风)人,生活在汉末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
『玖』 三国时期有哪些发明创造
比诸葛亮技高一筹的发明家-马钧
国外不少发明家如爱迪生等,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令咱中国人骄傲的发明家马钧,知道的人却并不多。这个三国时期魏国的发明家,在洛阳生活期间搞了不少发明,可史料中竟连他的生卒年月都没留下来,这实在是遗憾!
马钧虽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却以自己的发明而令人钦佩。当时的文学家傅玄称赞他是“天下之名巧”,史学家裴松之也称赞他“巧思绝世”。很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对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才智非常钦佩,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其实,对诸葛亮的发明,马钧也能看出其不足之处,你说这个马钧是不是技高一筹?
当时,魏、蜀、吴三国经常打得不可开交。有一次,诸葛亮率兵攻打魏国,使用了一种新发明的连弩,可以连续发射几十支箭。这种新式武器让魏军大感惊奇,有个魏国士兵捡回连弩让马钧看。马钧仔细观察后认为,这种连弩虽然制作很精巧,但不是最好的,还可以改进,效率能提高5倍。可惜他的改进得不到魏国承认,马钧只能空抱遗憾。
其实,马钧的遗憾太多了。官渡之战时,曹操使用一种发石车攻击袁绍,这种发石车可以抛出大石块攻击敌人,在当时威力巨大。但这种发石车也存在缺陷,如速度较慢、只能单发、不能连续抛石等。只要敌方在城楼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发石车抛出的石块。
聪明的马钧经过一番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发石车——轮转式连续抛石车。这种攻城器械的构造是一个绕轴转动的大木轮,在轮子的边缘用绳子拴上几十块大石头,然后用机械带动木轮快速旋转,轮上悬着的石头也跟着一起旋转,等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块就会连续不断地发射出去攻击敌人的城楼,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经用几十块砖瓦做试验,结果砖瓦被连续抛出数百步远(1步合约1.4米)。
如果使用了这些新式武器,曹军的作战能力定会大大增强。可惜的是,因不善言辞,马钧的发明被别人攻击得一无是处,结果人们都嘲笑他。马钧的朋友、文学家傅玄却很赏识他的才华,就向安乡侯曹羲推荐了他的这一发明,但遭到曹羲的拒绝。傅玄耐心劝导曹羲:“马钧发明的是军队需要的精良兵器,费一点木材,找几个人就能制造出来,何不试验一下?”在傅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曹羲才接受了建议,并把情况转告主持军事的武安侯曹爽,但曹爽却没有理睬这件事,马钧的设想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试验一下马钧的发明成果,本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因他遇到一帮愚蠢的家伙,偏偏这些人又在领导岗位上,你说有什么办法?难怪傅玄感慨万端地说:“马钧的发明创造才能,就是鲁班、墨翟、张衡也比不过,但鲁班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马钧却不能发挥其才,真是令人痛心的事。”
巧让水往高处流
马钧出身贫寒,幼时一直在乡下生活,不善于与人交往,一门心思读书,特别爱动脑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制造方面的难题。马钧是“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他勤于动手,为其从事机械制造打下了基础。
马钧长大后,到魏国的都城洛阳做了一个小官,后来就一直住在洛阳。当时洛阳城有一大块坡地,老百姓想在那里种菜,因为无法引水浇地,这块地就一直荒着。马钧知道后,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翻车(又称龙骨水车),把河里的水引到坡地里,老百姓终于能种菜浇水了。
马钧制造的翻车,是对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革新。东汉以前,农民使用的提水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桔槔,二是辘轳。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应用,其提水方法是:在井旁的树上或木架子上用绳子固定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系上水桶,另一端坠上石块。提水时两端一起一落,由于运用了杠杆原理,比较省力、方便。辘轳比桔槔又前进了一步,它主要是利用轮转原理进行提水,特别适用于从深水井中汲水。但这两种灌溉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只能间隔地由低处往高处提水,不能连续运动,效率低,也比较费力。而马钧制造的翻车则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它结构精巧,可连续不断地提水,轻快省力,连儿童都能转动,效率比前两种提水工具高出许多。因此,翻车问世后,受到百姓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在人类发明水泵之前,翻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拾』 四大三国时期的发明,哪一个影响了我国上千年
说过那么多三国里的谋士、猛将了,现在来看看三国时期,有哪些大发明,并以对历史和人类的影响力来进行排名:
TOP、4 木牛流马
华佗的被杀,和《青囊经》的失传,的确是华夏医学史上最令人痛惜的一件事,不说华佗神乎其技的外科手段,仅凭这麻沸散,就能拯救无数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