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上海各区县都有哪些科技园区孵化器和科技系统
只有一个列表,具体区县就要你自己找了
珠海南方软件园有限公司
张江海外创新园
上海奉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徐汇软件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闵行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同济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中科大研究发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闸北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未来岛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科汇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上海市青浦区创业中心
上海市虹口区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黄浦区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市卢湾科技创业中心
东华大学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互联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静安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
上海杨浦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嘉定高科技园区创业中心
中纺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创业服务中心
上海大学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金桥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
㈡ 上海创业孵化器哪个比较好点
上海的创业孵化器实在太多了,仅仅国家级孵化器就有近50家。至于哪家更好点,要看你的创业项目是什么了,每家孵化器都有自己的精耕领域。比如有的善于孵化互联网企业,有的是科技型企业等等。比较著名的有上海市科创中心、漕河泾创业中心、张江高科、晟唐创业、上理创业等等。
㈢ 上海市科委在什么路上
上海市科委在上海市人民大道200号,上海市科委的很多工作由下面的下属事业单位执行,对外政策宣传,项目审批最多的是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在徐汇区钦州路100号。
㈣ 为何上海推进科技创新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强在致辞中提出将上海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创新高地
12月6日,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召开第11次全体会议,总结今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研究推动上海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共同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应勇指出,明年将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本框架形成的一年。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全力推进,更好地发挥创新辐射示范的引领作用。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我们要巩固优势,走在前列,加快上海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突出重点,加强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三大任务一个平台”的主导作用,规划未来五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进攻方向,希望在国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推动上海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临床医学研究、创新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㈤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在上海的高职院校中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㈥ 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是同一家机构吗
从规范角度讲,没有上海科技创业中心这一机构,而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是上海市科委系统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上海市孵化协会的挂靠单位、国际孵化器的牵头单位。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创建于1988年4月,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直属的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也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的挂靠单位以及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的牵头单位。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致力于“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作为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的依托单位,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政策优势。中心直接投资建设了“杨浦”、“慧谷”、“科汇”、“集成电路设计”等10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孵化服务体系,推动上海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中心是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IBI)的牵头单位,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采取“一器多基地”的模式组建,现已包括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漕河泾、张江、杨浦、慧谷、上大科技园等6个具有国际企业孵化条件的孵化基地。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致力于广泛开展与国际知名孵化器的交流和合作,已同法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10多个国家的孵化器或相关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地处上海南站附近,钦州路100号,电话:64839009。
http://www.incubator.sh.cn/cn/default.asp
㈦ 上海计划在哪一年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上海2015年正式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意见》提出“两步走”规划,第一步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7)上海市科技创造中心扩展阅读:
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破解影响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制度性障碍;关键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决心简政放权,坚决改革政府条块分割、分钱分物的管理体制。
《意见》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破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有好的环境。《意见》提出了着力破解制约创新环境建设的4个难题:创新成果转化难、创新企业融资难、草根创业难、知识产权保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