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戚继光是怎么发明狼筅的,这个竹子做的武器有多大威力
虽说狼筅在戚继光将军抗倭事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实狼筅并非戚将军发明的。而且狼筅虽然是可攻可防的兵器,但主要作用还是在于壮胆和防御,单独用于进攻则并非便利的武器。狼筅的发明和明朝英宗、代宗时期的一场农民起义有关,由于这场起义的首领名叫叶宗留,历史上也把它称为"叶宗留起义"。叶宗留是浙江丽水人,自幼习武,原本是丽水的一名衙役,后来迫于生计与陶得二、叶希八等人率众前往福建宁德采矿。
正如上文所说,狼筅一般不是单独使用的,而且和其他兵器配合使用的,戚继光的鸳鸯阵就是运用狼筅和其他兵器组合而成的阵法。鸳鸯阵中用到了盾牌、长矛、狼筅和刀斧等兵器,是一个可攻可守又不容易被对方攻破的阵法。戚继光将军在军事工程、兵器改良、阵法操练等方面确实很有造诣,也为民族的抗倭和边疆防御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他确实是一代名将和名族英雄。
㈡ 戚继光造了什么兵器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他发明的武器主要有:
一、戚氏军刀
戚氏军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寇使用的倭刀所改良制造的武器。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被倭寇的倭刀砍断。戚继光吸收倭刀的长处,对中国军刀进行改良,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宽度的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著作里有记载此刀的锻造方法。
二、狼筅
狼筅是戚继光对付倭寇给戚家军所配备的武器之一,粗有二尺,长有一丈五六尺。明朝的军队在与倭寇交战时,因惧怕倭寇的倭刀而张皇失措,戚继光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上的枝端茂盛,可以掩护持有者,冲阵时既能自保,又非常具有杀伤力,可谓攻受兼备,被称为“刺倭利器”。
三、虎蹲炮
戚继光给戚家军装备的火炮又称为“虎蹲炮”,因为其射击的样子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所以得名。明朝军队重视火器的使用,并专门成立了配备火器的部队“神机营”。在与倭寇作战时,戚继光发现鸟铳与佛朗机使用起来缺憾极大,鸟铳虽然精准,但是杀伤力太弱,而佛朗机虽然有杀伤力但非常笨重,不利于扛行。于是戚继光便发明创造了“虎蹲炮”,比鸟铳杀伤力大,比佛朗机轻,便于携带。并大量制造配备。
㈢ 戚继光和俞大猷发明过哪些武器,特别是火器
一种可以克制倭刀的兵器,具体名字忘了
㈣ 戚继光造了什么兵器
一、狼筅
狼筅是戚继光对付倭寇给戚家军所配备的武器之一,粗有二尺,长有一丈五六尺。明朝的军队在与倭寇交战时,因惧怕倭寇的倭刀而张皇失措,戚继光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
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上的枝端茂盛,可以掩护持有者,冲阵时既能自保,又非常具有杀伤力,可谓攻受兼备,被称为“刺倭利器”。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㈤ 戚继光抗倭都使用了哪些武器呢
在古代的时候,有着许多战功无数、战无不胜的军队。但是以姓氏命名的军队却少之又少,戚家军属于其中的一支。戚家军是大明王朝中期的王牌部队,他们在南方丘陵地区剿过倭寇,北方沙漠抗过蒙古。他们为明朝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支军队的缔造者就是抗倭明将戚继光,他本人不仅武艺高超,而且精通兵法和武器研造之法。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地区抗击倭寇的时候,先后发明了狼筅,戚家军刀,藤牌和虎蹲炮。但是这些经典武器并不是由戚继光独自一人研制而成,属于戚家军的共同成果。同时也正是这些武器在戚家军与倭寇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㈥ 戚继光用什么兵器
用刀
戚氏军刀是戚继光最引以为傲的武器。当时倭寇作乱,明朝军队的军刀不敌倭寇的倭刀,倭刀的坚韧程度不输给坚石,以军刀劈石相当于以卵击石。洞察了这一点的戚继光就对军刀进行改良,取长补短。使军刀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改良后戚氏军刀的威力大大胜过寇军的倭刀,这使戚继光欣喜过望。这样此刀就可以足够和倭寇交战而不被轻易砍断了,在后来戚继光所著作的《兵器解》里也提到过此刀。
㈦ 当年戚继光发明用于对抗倭寇的武器是什么
戚继光发明用于对抗倭寇的武器主要如下:
1、狼筅
亦称做狼牙筅,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初期为竹制,后期为铁制。
㈧ 戚弃光发明的什么武器
1、狼筅
亦称做狼牙筅,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内状。附枝最长容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初期为竹制,后期为铁制。
㈨ 戚继光的武器
戚继光用的兵器是戚家枪、戚家刀。
人物介绍: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