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遂发明翻译

遂发明翻译

发布时间:2021-08-08 09:55:08

Ⅰ 归有光遂初堂记的翻译

遂初堂记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刑。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概于中也已。

Ⅱ 世说新语·文学 郑玄欲注《春秋传》的翻译

‘郑玄欲注《春秋传》 ’出自《郑玄谦让无私》一文。

1、原文

《郑玄谦让无私》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我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2、翻译

(1)郑玄想为《春秋传》作注,还没有完成时,(他)有事到外地去,与服子慎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不认识,服子慎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为《春秋传》这部书作注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子慎的看法)多数和自己的相同。

(2)郑玄于是走到车边对服子慎说:“我早就想为《春秋传》作注,目前还没有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的相同。现在,我应当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于是服子慎写成了《春秋左氏传解意》。

(2)遂发明翻译扩展阅读:

1、《郑玄谦让无私》塑造了郑玄无私奉献,与同类文人心心相犀,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的谦让君子形象。

2、谦让,是君子之道。君子之所以懂得谦让,是因为这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智慧。以退为进,以屈为伸,才是做人的大道理。常见小人斗气,锋芒尽露,睚眦必报,不可一世,最后害人不利己。

3、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因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谁能够脱离周围的事物而孤立地存在。但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去帮助别人。正如《郑玄谦让无私》一文中,郑玄让稿,成人之美的高尚行为,是助人为乐、利人利众的仁义表现。

Ⅲ 文言文中的“遂",什么情况翻译成“于是,就",什么情况下翻译成“最终,终于"

文言文中的“遂”,在作连词时可以翻译成“于是”“就”,在作副词时则翻译成“最终”“终于”。
“遂”作连词时,往往用在句子的开头或者主语的后面,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遂”作副词时,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最后的结果。例如:“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买履》——等到他回来,集市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Ⅳ 遂在古文里怎么翻译

顺,如意:~心。~愿。

成功,实现:未~。功成名~。

于是,就:服药后头痛~止。

通达:“何往而不~”。

进,荐:“不能退,不能~”。

Ⅳ 遂的翻译

遂[suì]
  1. 顺,如意:~心。~愿。

  2. 成功,实现:未~。功成名~。

  3. 于是,就:服药后头痛~止。

  4. 通达:“何往而不~”。

  5. 进,荐:“不能退,不能~”。

Ⅵ 遂的 古文翻译

就是的

Ⅶ 遂造孔子而谢过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拜访孔子为自己的过错道歉。

出处:《孔子家语·曾子耘瓜》

选段:

子曰:“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译文:

孔子说:“如今曾参侍奉父亲,放弃身体来等着被父亲暴打,父亲要打死他,朝死里打也不躲避。他如果真的死了就会陷他父亲于不义,相比之下,哪个更为不孝?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吗?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怎么样?”

曾参听说了这些话,说:“我的罪过很大啊!”于是拜访孔子为自己的过错道歉。

(7)遂发明翻译扩展阅读:

《曾子耘瓜》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说明了真正孝顺的人并非什么都听父亲的,但是一定要为父亲着想,把握住什么样的选择才是真正为父亲好的,不能陷父亲于不义的道理。

曾子重视孝道,认为孝是天下大经,道德第一要义,以“尊亲”为孝的最高境界,事亲至孝,被当世视为孝之楷模。他强调修身,他继承和发扬孔子“内省”、“求诸己”的思想,以自我完善的修养方法达到“慎独”。

Ⅷ “遂”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⒈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唐·李中碧《庐山》
王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如:遂怀(遂愿);遂隐(满足隐遁的愿望);遂初(旧时辞去官职,实现隐退的本愿)

⒉成功:已~。
上无乏用,百事乃遂。――《礼记·月令》
四者无一遂。――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⒊就,于是:
乃拙地,~得水。

4.终于

5.行,往
遂,往也。――《广雅·释诂一》
不能遂。――《易·大壮》
遂贤良。――《礼记·月令》
又如:遂行(通行;顺适地进行)

Ⅸ 发明 翻译

动词invent 名词invention

Ⅹ 遂初堂记原文及翻译

遂初堂记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刑。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概于中也已。

翻译暂时没时间,不好意思。

阅读全文

与遂发明翻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