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美学的创造

美学的创造

发布时间:2021-08-08 09:26:52

A. 美学与艺术美的创造关系是怎样

美学普遍存在与社会活动中的任何一个职业岗位,比如画家、舞蹈家、酿酒师、服装师、厨师等等,人人都需要美学,至不过艺术家范围内的美学更具艺术修养性与美学理论性。既然人人都需要美学,自然审美活动是生活中的普遍行为。审美活动是以美的规律进行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都是美学范围内的活动。审美就是对美的赏析,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选择或评价一件事物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审美活动的过程。而把生活美转化成艺术美是艺术家的主观行为,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讲,美的现象之全部吸引人的力量在于它的神秘,而现象的本质却在它的各元素的必然结合中扬弃。因此熟悉美学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艺术家的创作,促使艺术家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且在创作中使天才与修养结合起来。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是“美的充分体现”,是高级意识形态的美。艺术想像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艺术想像具有艺术创造性、想像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艺术创作体现出真、善、美的统一,黑格尔认为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在于艺术家认识到真实,并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中去,为人们观赏并打动人们的感情。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就是善,美是艺术体现的基本特征,只有真、善、美的统一艺术家才能具备相应的鉴赏能力。真、善、美的统一性与辩证性是美学的两个重要的特性。艺术家在体验生活并表现生活中,必然有艺术家独特的感受与发现,并借助于原有的感受创作出个性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美术风格,之所以能够产生象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乔尔乔内等等代表人物,是由于奇迹般的艺术繁荣促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艺术普遍爱好并蕴藏着众多杰出的艺术人才。

B. 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关于美学的教学课件。

一、美学是一门年轻有古老的学科
1、 美学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先有审美意识,后产生美学思想,到了近代美学才作为一门学科得以建立起来。
审美意识指的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尚不成熟、不自觉或不清晰的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主要包括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比审美意识更进一步,是思想主体较自觉地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进行的自觉的、有一定普遍性、理论性的思考,并通过语言加以表述而产生的理论性成果。人对于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观念上进行概括和辨析,标志着人类对美进行理论研究的开始,标志着人类美学思想的形成。
美学则是有意识地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
原始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审美实践
原始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审美实践:从大量出土的原始工具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类的审美创造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地自觉的演变过程。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还相当粗糙,器型很不规整,多为一器多用;
旧石器中期的石器在形体上明显趋向光洁、规则,并富有秩序和韵律感,功能上开始分化;
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所制作的石器不仅在功能上高度分化,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也表现出相当高的技巧和水平,而且根据用途定型化。
这种从拙到精,从粗到细的不断追求过程,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隐藏了人们追求非功利的视觉形式快感的审美意识和动机,已包含着原始的审美内涵。
原始人的装饰
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最初的精神产品—装饰品。利用兽的牙、骨,以及贝壳等进行雕磨、钻孔,以期创造并美化生活。
原始艺术——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人类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诸如绘画、雕刻、歌谣、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
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益稷》)
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礼·春官》)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
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笙簧。(《吕氏春秋·世本》)
古代人对美的思考
无论中外,神话传说中都有关于美学思考的记载。古希腊有“金苹果的传说”、中国有“女娲补天”记载。
从文献的记载来看,西方最早关于美的思考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论述:“美是数的和谐。”中国古代最早关于美学思考的是《国语》中的“伍举论美”的记载。
2、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确立是近代发生的
“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因此他被称为美学之父,也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立者。他第一次提出这个词是1735年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后来他在1750年出版了讲义《Aesthetic》(我们译为《美学》),这标志着美学的正式确立。
二、西方美学思想发展概述
从美学思考所依托的知识形态来看,西方美学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分别出现过占主导地位的美学形态,即: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1、本质论美学是古希腊形成的以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思考传统。本质(essence)是古希腊思想家提出的一种主体设定,认为事物总存在着它之所以如此的核心原因,这就是本质。它有两个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如:柏拉图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即“美的理念”。“美的理念”是各种存在的美的现象得以发生存在的终极根源。
2、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美学。它把本质论美学与基督教神学“嫁接”起来,认为世界的美来源于万能的上帝的创造。神学美学是西方美学被神学主宰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3、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到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认识论转向”是指17世纪欧洲哲学中出现的以人的理性觉醒取代神学统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识是来源于上帝,而是来源于人凭借理性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它又分为几个流派:
经验主义美学:这是17-18世纪英国的美学学派,认为审美来自人的感性经验,由此对审美感官、审美感情和审美趣味等作了探讨。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休谟、博克和法国的夏夫兹博里。
理性主义美学:这是17-18世纪在欧洲大陆德、法等国盛行的美学流派,认为审美来自人凭借理性而对于直接的感性经验的整理过程,主张为审美和艺术制定必要的理性秩序和规范。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来布尼茨、鲍姆加登等。
德国古典美学:这是活跃于18-19世纪德国的美学流派以康德、席勒、黑格尔为代表。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系统分析了审美与无功利、形式、目的、想象、天才、自由等的联系,为美和艺术确立了独立的领域,并对崇高范畴做了开创性的论述。
席勒的《美育书简》从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融汇出发,提出了“游戏冲动”的新构想,注重通过审美“游戏”去建构一个特殊的“审美王国”,并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了“美育”,将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黑格尔的《美学》把“美”视为“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产物,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对古希腊至19世纪的西方艺术类型及其演变做了辩证研究,标志着西方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达到一个极致。
科学美学:这是指19世纪后期出现的运用心理学手段研究美学问题的美学新潮,认为科学的实验方法是研究美学问题的可靠手段,主张“自下而上”地研究审美问题,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费希纳。
生命美学:主要指19世纪后期兴起的从生命角度解释美和艺术的德国美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认为,不是理性而是感性的“生命意志”才是世界的本源,同时也是悲剧艺术的来源。而尼采泽强调“权力意志”构成审美和艺术的源头,强调悲剧艺术能够使人沉醉于对生命的占有和享受之中。生命美学可以视为从感性生命角度挑战认识论美学原有的理性至上偏向的产物,在伸张被理性压抑的感性生命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导致了拒绝理性而片面崇尚生命,导致了美学的非理性放纵。

美学课件有很多,得根据你自己所需要的来查找!

C. 什么是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抄,指人袭在审美中能动创造的能力。
审美创造力是人的创造力中的一种基本能力,包括创造新观念、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法的能力和创造新审美意象、新艺术形象的能力,表现于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概括力、想象力、审美意象创造力等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意象、意境创造力、艺术表现力以及审美评价的分析综合力等方面。

D. 美学是研究什么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答案:抄 美、美感、审美活动
美学是研究袭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E. 什么是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就是创造审美产品。写一篇散文,画一幅画,弹一支曲子,都是审专美创造。文属学和艺术都具有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往往妙语连珠,读来使人神清气爽。欣赏艺术作品则令人荡气回肠。这都是审美过程,心灵的激荡中体现着个体的审美创造。
此外,走进春光明媚的大自然,体味鸟语花香的世界,欣赏山川河岳,再做一篇游记,便是审美创造了。

F. 美学最早是谁提出的概念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参考网络: http://ke..com/view/18968.htm

G. 什么是美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7)美学的创造扩展阅读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以往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而古希腊以来的美学理论探讨又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之上,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因此,要了解美学就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去,开始一次美的旅行。

考古学和艺术史: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石珠、兽牙、海蚶壳等染上红、黄、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佩带在身上。不仅原始人的装饰品能见出人类这种早期的审美活动,尤其原始艺术更是集中反映了人类早期审美活动。据文字记载和留下的图案推测,原始艺术有诗歌、舞蹈、音乐等,但现已荡然无存。惟洞穴壁画与陶器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两项原始艺术记录。前者主要以各种动物为题材,生动细致,色彩绚丽。后者不仅造型优美、图案丰富,而且色彩对比鲜明。

H. 创造经典美学怎么解释一创造怎么解释

美学(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ή),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目前国内多所学校设立美学专业硕士点,该专业从属于哲学。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在中国,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但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道”、“气”、“象”、”无“、”虚“、”实“、”虚静“、”玄鉴“等等,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发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在当代,美学在人文学科当中地位日益凸显,审美体验的意象性特征被认为在应对现代人类文明的危机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阅读全文

与美学的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