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业升级的概念是什么
所谓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 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⑵ 制造业产业升级包括哪些内容
制造业产业升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
2、产业结构改变,如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对传统产业进行组织结构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在质量、规模、效率和核心技术方面提高比较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3、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4、产业链升级,实现源头控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
⑶ 如何进行产业升级
如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2013.04.21 20:41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周联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福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方式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工业,作为福建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如何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既是一个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并着手推进的现实课题。
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按照“沿海集聚、山区集中、山海联动”的原则,突出“三湾引领、两带支撑、十区承载”的空间布局、强化分类指导,差别化发展,推进工业优化布局、加快发展、提升发展。一是“三湾”引领。以闽江口、湄洲湾和厦门湾为重点,加速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集聚发展,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网络和海洋新兴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区域,并辐射带动周边及山区产业发展。二是“两带”支撑。依托沿海产业密集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轻工、汽车船舶、冶金建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沿海临港产业聚集区和先进制造业集中区;依托沿路产业集聚带,推进山海联动、产业对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轻工食品和新材料等产业。三是“十区”承载。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半岛、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和龙岩产业集中区等十大重点区域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密集区。
强化项目带动,增强做大、提升和转型的推动力。一是着力推进在建项目实施。按照促进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和突破前期一批“三个一批”滚动推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业投资项目联席会议、责任分解落实、督促检查以及工作通报等制度,分产业、分层级、分年度推进“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项目的实施。二是着力推进项目对接。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与央企、民企、外企的对接工作。另一方面促进闽台、闽港澳产业深度对接。三是大力推进项目生成策划。着力在政策鼓励的方向领域找项目,在产业链填平、补齐、延伸、配套中找项目,在国家、省级科研成果转化中找项目,在企业技术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推介中找项目,变单个项目策划为产业链、群、区的整体项目策划。
强化产业链、群、基地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太阳能光伏、LED、平板显示、稀土、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等 14条产业链延伸拓展,培育 10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一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纺织、服装、制鞋、食品等传统产业集群,要致力于推动其转型升级,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电缆、电机、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等装备产业集群要致力于推进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向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方向转变;铜、铝、不锈钢、稀土以及石化等原材料产业集群是致力于产业链的延伸,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平板电路、微波制造、软件、太阳能等新兴产业集群要致力于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向自主创新方向转变。二是加快融资、创新、物流等平台建设。以各类园区、基地为载体,引导产业集群和基地在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市场网络、产业链条、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有效降低园区企业交易成本。三是分工协作、合力推进。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一是进一步营造政策环境,制定促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制度,加强重点企业资金支持和要素保障,推动企业“退城入园”步伐。二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省内企业与央企、跨国公司等对接,推动省内骨干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方式。围绕产业链发展、多元发展、转型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对其他中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三是积极推进发展总部经济。着眼于引进知名企业集团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区,采取统一规划用地、统一功能布局、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开发管理等措施,优化企业总部区域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形成企业总部集聚区,同时,积极构建总部经济服务平台,合理配置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及商业零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区域,提高总部经济配套能力。
强化创新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改造。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对传统产业集群改造提升进行补助,重点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更新改造项目;同时,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采取差别电价、财政补助、上大压小等措施,加快淘汰水泥、石材、煤炭、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以技术改造促进落后产能淘汰。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展以产业化为主导的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等活动,设立重大产业应用科技开发专项,进一步破解技术瓶颈制约。三是突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设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推进高新平台建设,制定鼓励新兴产业产品消费政策,加大新兴产业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福建省抢先布局。四是突出平台建设。建设装备制造、汽车、纺织服装、电机、电子信息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以及工控技术、中试环境、在线检测、电子商务、项目交易、投资贸易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物联网技术推广,促进传统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五是推进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做大技术创新工程。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以新型显示、LED、稀土及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太阳能光伏及新型动力电池等为重点突破领域,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开发专项,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加快研究出台光电产业、物联网产业的扶持政策,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两化融合、新能源汽车、LED等重点领域实施市场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
(作者系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http://www.qstheory.cn/jj/jjggyfz/201304/t20130428_226839.htm
⑷ 怎样通过创新促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消费和产业升级
在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供给结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以改善和提高民生为出发点,围绕未来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趋势变化,借助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等相关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要从产业供给侧发力,突出“因企施策”优化产能结构,全面降低供给侧综合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一业一策”补产业短板,围绕产业定位,加大产业链招商,提升区域竞争力,支持企业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提高供给质量。要发挥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核心作用,以“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为抓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开放式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和双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部署,提升创新活动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和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从供给端入手打造支撑发展的新机制,加强需求侧管理,实现适销对路和供需平衡,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新闻媒体要创新宣传,创新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发挥供给端必须具备的引领力和影响力,来宣传社会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坚持内容制胜,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提升引导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要加快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媒体融合,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⑸ 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哪些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地方认为转型升级就是淘汰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些夕阳产业转而发展新兴产业,因而一哄而上去追逐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当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再如,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些地方搞“一刀切”,要求区域内所有城市都必须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这其实也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但并不是对所有区域、所有城市的统一要求。相对而言,特大城市更适合于发展第三产业。
事实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转行业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业未必就能转型,要转型未必就要转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升级”,既包括产业之间的升级,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些内涵,才能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偏差。
⑹ 产业升级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产业升级就是从目前的产业结构升级转移到利润更大更赚钱的产业结构。比如从传统的工厂发展为高技术企业。
⑺ 什么叫产业什么叫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有时专指工业,如产业革命。有时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部门。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尽管它们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是围绕着共同产品而展开的,并且可以在构成业态的各个行业内部完成各自的循环。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中国正式实施转型升级体制改革。
⑻ 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区别求大神帮助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相关产品的布局,产业升级是指在原有相关产业链的基础之上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