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谁发明哈雷

谁发明哈雷

发布时间:2021-08-08 04:34:41

A. “哈雷”是什么,怎么由来的

哈雷概念

哈雷所表述的内涵——自由、个性、独立、进取、品位。

哈雷的发源地在美国,哈雷摩托车的成长浓缩了自1903年美国一个世纪以来品牌的发展历程。它创造了一个将机器和人性融合为一体的精神象征,并深刻地影响了其目标消费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衣着打扮,哈雷-戴维森标志,是当今世界上最多地被其目标群纹在身上的品牌之一,同样,它的品牌忠诚度也是最高的。在美国有两大哈雷聚会活动,东、西部各有一个,期间有各种极速比赛,他们使用航空燃料,在1英里的赛道内挑战极限。

哈雷个性

玩哈雷的一般是那种收入比较稳定,能够选择生活的,而不是被生活所选择的人。哈雷提升的是玩机械性能的质量和绝无仅有的个性。在国外,一般玩得起哈雷的都是经济实力非常强的人,有钱、有闲的富人阶层,因为一辆好的哈雷摩托几乎比一辆好的轿车还要昂贵。

不过,还有一帮执着的哈雷流浪汉迷,也许除了一辆哈雷摩托车,就一无所有,但为了一种信仰和理念,他们可以不要工作,任何东西都能舍弃.

回想在87年时X自主拍摄音乐录象带时,动用的50人哈雷摩托车队的阵仗,无怪乎会被人说"这帮家伙真有钱"了.

但事实上,他们应该属于前述类型中的后者吧!

哈雷机车

一般来说,我们指的"哈雷机车"是CUSTOM系的MOTO,也就是说是纯定制型摩托.这意味着每一辆车都体现了车主独特的个性与极致的品位.

哈雷与摇滚

60年代,西方产生的嬉皮士,他们以怪异的发型、破牛仔裤、纹身、摇滚乐、作为标志,喜欢骑着哈雷摩托呼啸而过,喜欢居无定所四处流浪。而一九六九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间农场举行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则是嬉皮士最盛大的庆典,整整三天三夜,五十万青年冒着滂沱大雨在泥泞中参加这个露天摇滚音乐大派对,这种公社化的大聚会把嬉皮士的理想“爱与和平”表现到了极致。

自此,人们便把哈雷机车与摇滚以一种暗示性的表达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尽管现在嬉皮士早已销声匿迹,玩哈雷机车的也不仅仅是些"愤怒的青年",但六十年代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总是把这两个词悄然画上一个等号.

B. 哈雷是谁发现的

哈雷哈雷是英国的天文学家,为了纪念他于是把那颗彗星就命名为哈雷彗星

C. 哈雷摩托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最初的哈雷是在1903年由21岁的威廉·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在一间小木屋里“攒”出来的,并以两个人的姓氏命名为“哈雷—戴维森”。这之后,哈雷从新英格兰地区开始发展,1912年第一次出口日本,一直拥有稳定的顾客群,现在已经销售到200多个国家。近年来美国经济滑坡,消费能力大减,哈雷的年销量却以15.7%的比例增长,2001年的纯利润超过4亿美元,订单已经排到了2005年。

D. 哈雷慧星我国最早发现者是谁

C.鲁国的天文学家
我国对哈雷彗星曾做过最早的记载.史书《春秋》中曾有: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它的轨道和时间判断此星孛即哈雷彗星.

E. 哈雷彗星第一个发现者是谁

有记载的哈雷彗星的第一个发现者是公元前1057年的中国人,在《尚书》中记载了周武王伐纣时,“有星孛于野”,这个星就是76年回归一次的哈雷彗星。
具体来说,可能是伐纣大军(才3000人)中的副统帅姜尚(又称吕望,即武圣姜太公)。

至于没有记载的,那就更早了,很可能是300多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刚刚成为人的南方古猿。

F. 第一辆哈雷摩托是谁制造的

1903年,21岁的威廉·哈雷、20岁的阿瑟·戴维森、18岁的比利·戴维森3个年轻人,以天不怕地不怕的虎虎生气,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斯市郊的一个小木里,冒险创办起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

G. 哈雷摩托的历史

哈雷传奇式的发展总是和特定的历史环境联系在一起。1905年的独立日,一位车手骑着哈雷摩托赢得了芝加哥市举办的车赛。从此,哈雷的销量渐渐上升,生产规模渐渐扩大,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有了自己的分销处,同时开始生产警用摩托。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哈雷抓住时机,以战场为市场,生产了约2万辆军用摩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1918年,一战停战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盟军下士罗依·霍尔茨就是骑着一辆哈雷,第一个进入德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哈雷又一次搭上了军火工业的快车,开始跃进式的发展。到二战结束时,哈雷共生产了9万辆WLA型军用摩托。哈雷摩托与美军朝夕相处,已经成为这些军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当他们回到祖国,再次见到熟悉的哈雷摩托,内心的激动是不难想象的。哈雷寄托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激情,他们也成为哈雷最忠实的支持者。

从创立之初,哈雷一直致力于在机械、外观等各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提高哈雷的品质,并通过开发多种服务项目,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哈雷摩托既有几万美元的高档型,也有几千美元的低档型,还提供租赁服务,所以谁都消费得起。除了摩托车,哈雷还为车迷开发了各种二线产品:帽子、头巾、内衣、袜子、夹克衫、靴子、钱包、打火机等各类服饰,让哈雷迷们可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副武装。
9·11”后,哈雷迷们的呼啸又有了新的含义。不少人身上的刺青多了一面美国国旗,车后座上也往往插一两面星条旗迎风飘扬。“9·11”后的每一个节日,美国政府为安全起见,都会劝告国民不要聚集。哈雷迷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但要为哈雷100周年举行大规模的活动,而且活动要从今年7月开始持续14个月,以一副满不在乎的昂扬姿态面对恐怖主义。文章开头提到的摩托车队,就是他们纪念活动的序幕。现在,哈雷已经正式开始了路上展示活动,全球的哈雷迷们纷纷集中到悉尼、东京等10个城市,齐齐把自己心爱的摩托车开到路上,就像是流动的哈雷博物馆。明年,哈雷迷们还要从美国的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北四个方向分四路驾车驶向哈雷的家乡密尔沃基,于2003年8月27日集合,开始为期3天的盛大的庆祝活动。1993年,哈雷90周年庆典时有10万人参加,1998年95周年时有14万人参加,明年的庆典预计约有20万人参加。

H. 哈雷摩托发展史

哈雷传奇式的发展总是和特定的历史环境联系在一起。1905年的独立日,一位车手骑着哈雷摩托赢得了芝加哥市举办的车赛。从此,哈雷的销量渐渐上升,生产规模渐渐扩大,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有了自己的分销处,同时开始生产警用摩托。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哈雷抓住时机,以战场为市场,生产了约2万辆军用摩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1918年,一战停战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盟军下士罗依·霍尔茨就是骑着一辆哈雷,第一个进入德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哈雷又一次搭上了军火工业的快车,开始跃进式的发展。到二战结束时,哈雷共生产了9万辆WLA型军用摩托。哈雷摩托与美军朝夕相处,已经成为这些军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当他们回到祖国,再次见到熟悉的哈雷摩托,内心的激动是不难想象的。哈雷寄托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激情,他们也成为哈雷最忠实的支持者。
从创立之初,哈雷一直致力于在机械、外观等各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提高哈雷的品质,并通过开发多种服务项目,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I. 哈雷摩托的发展历程

哈雷的产生
哈雷传奇式的发展总是和特定的历史环境联系在一起。1905年的独立日,
哈雷摩托(图2)
一位车手骑着哈雷摩托赢得了芝加哥市举办的车赛。从此,哈雷的销量渐渐上升,生产规模渐渐扩大,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有了自己的分销处,同时开始生产警用摩托。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哈雷抓住时机,以战场为市场,生产了约2万辆军用摩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1918年,一战停战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盟军下士罗依·霍尔茨就是骑着一辆哈雷,第一个进入德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哈雷又一次搭上了军火工业的快车,开始跃进式的发展。到二战结束时,哈雷共生产了9万辆WLA型军用摩托。哈雷摩托与美军朝夕相处,已经成为这些军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当他们回到祖国,再次见到熟悉的哈雷摩托,内心的激动是不难想象的。哈雷寄托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激情,他们也成为哈雷最忠实的支持者。
从创立之初,哈雷一直致力于在机械、外观等各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提高哈雷的品质,并通过开发多种服务项目,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哈雷的性能
从创业初期起,哈雷戴维森就倾向于发展其功能强大的引擎,而不赞成极端的改变。Knucklehead, Panhead, Shovelhead和Evolution引擎都有着摩托车公司传统的烙印,它们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摩托车爱好者的心中。双凸轮(Twin Cam)88和双凸轮(Twin Cam)88B引擎已经在公司的口碑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漂亮的V-Rod摩托车中强大的Revolution®引擎正引领着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走上从未经历过的旅途。Harley-Davidson摩托车产品线包括:Sportster®、Dyna®、 Softail和Touring。每个系列又包括众多的型号。因此,从传奇的883cc Sportster运动者型,到装备最新1690cc引擎的Touring 经典大型旅行车型,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能够为每一位骑手提供一款适合他的车型。
哈雷戴维森不仅生产摩托车,还生产6000多种部件和配件。此外,哈雷戴维森还拥有一系列摩托车服饰及多样化商品。哈雷的“MotorClothes®服饰”包括服装、鞋、服饰配件、骑行装备、个人物品、家庭用品、玩具、收藏品或特许商品之外的各种小纪念品。[1]
哈雷戴维森亚洲
哈雷戴维森第一次进入亚洲市场的时间可追溯到1912年哈雷向日本出口摩托车。

日本是哈雷在美国经销商网络外开拓的第一个海外市场。1992年,哈雷于新加坡开设第一家授权经销店;1995年,哈雷在香港开设第一家授权经销店;1999年,哈雷进入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市场;2005年,哈雷正式进入中国。2006年,哈雷在泰国的第一家授权经销店开业。2008年,哈雷的亚洲代表处落户上海。台湾第一家授权经销店开业,并重新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目前哈雷戴维森亚洲公司的营销网络覆盖1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关岛、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大中国区(包括香港和台湾),拥有约30家授权经销店。
位于上海的亚洲代表处负责区域内的销售与市场营销,发展、管理和指导经销商,加强区域内的销售业绩,为经销商提供支持。通过与政府的长期对话及对车主和经销商进行培训,培育高端休闲的摩托车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不断在区域内进行市场调研,开拓新的市场。亚洲是哈雷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市场,区域内每个市场的经销商网络都在不断增长。中国作为主要长期发展的战略市场,将引领亚洲的网络增长。
哈雷戴维森中国
哈雷戴维森于1995年于香港开设了授权经销店。哈雷戴维森于2005年4月成立上海办事处,正式进入中国内地。目前指定授权经销商网点分布在北京,上海,青岛,温州,大连,成都,苏州,武汉,唐山,重庆,天津和长沙十二大城市,还在六地分别成立了哈雷车主会。哈雷戴维森正不遗余力地引领中国休闲摩托车市场的发展,将象征着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的哈雷戴维森独特的安全驾乘体验带给中国的摩托车爱好者。通过授权经销商,哈雷戴维森为中国的摩托车爱好者提供经过认证的美国制造的高档哈雷戴维森摩托车——Touring(巡航)、 Softail(软尾)、Dyna(戴纳)和Sportster(运动者)五个车系,引领摩托车服饰时尚的哈雷戴维森MotorClothes®摩托车服饰及相关产品和售后服务。
编辑本段
哈雷车主会

1983 年,哈雷戴维森成立了哈雷车主会

(Harley Owners Group) 以满足骑手们分享激情和展示自豪的渴望。1985 年,49 家地方分会在全美生根发芽,总会员达到 60,000 人;迅速发展的势头一直持续到上世纪 90 年代,1991 年,第一次欧洲 H.O.G. 集会在英格兰切尔滕纳姆举办,H.O.G. 正式成为国际性的组织,拥有 685 家地方分会和151,600 名全球会员;随后,H.O.G.发展到亚洲,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吉隆坡都成立了新的分会; 1999 年,全球会员数量突破 50 万大关,地方分会近1,160 个;而现在,超过 1,100,000 的会员人数和1,400家分会让H.O.G.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由生产厂商赞助的摩托车组织,而且它的规模还在不断成长。
中国哈雷车主会 (H.O.G China)
目前在中国,哈雷车主会已经拥有了北京,上海,青岛,成都,温州,大连六个分支机构,队伍不断在壮大、哈雷精神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2006年10月,北京哈雷车主会宣告成立,这是H.O.G®(哈雷车主会)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分会。
2008年4月18日,哈雷戴维森亚洲公司上海代表处正式升级为亚洲代表处,哈雷上海车主会也宣告成立。
2008年9月16日,正值哈雷戴维森成立105周年。23位中国哈雷车主组成的中国哈雷代表团也参加了105周年的庆祝盛会。
2009年4月23日至26日,哈雷戴维森开启丽江体验骑行周。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哈雷车迷聚首丽江古城,共享逍遥骑行乐趣。
2009年4月30日至5月2日,哈雷戴维森中国首届H.O.G.车主骑行荟萃泰山。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哈雷摩托车主穿戴着炫酷的装备,驾驶着款式各异的哈雷摩托齐聚五岳之首,感受哈雷车主会大家庭的快乐气氛。
2009年10月4日至5日,哈雷上海车主会和哈雷北京车主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湖组织了2009哈雷戴维森中国车主黄山骑行活动,逾250人参加了本次骑行。
2010年2010年1月23日,为庆祝“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哈雷戴维森上海车主会自发组织了“为世博加油”的盛大骑行活动,积极响应世博会的号召,表达对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热烈支持和良好祝愿。
2010年5月1日至3日,哈雷戴维森中国第二届车主骑行活动在北方著名港口城市秦皇岛举行。逾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骑行景象空前盛大。
2011年10月3日至5日,“有朋自远方来,众乐乐骑聚青岛”——哈雷戴维森中国第三届车主骑行暨新品上市会在青岛举行。
2012年9月26日-9月30日,“舞风花雪月,缘中美友谊”——哈雷戴维森中国第四届车主骑行活动在云南大理举行。逾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尽享中国西南的旖旎风光。
2013年5月11日,以“自由征程·110周年”为主题的哈雷戴维森中国第五届全国车主骑行活动在风景如画的千岛湖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近千名哈雷戴维森车主及爱好者齐聚千岛湖,由五百余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环湖巡游,以空前的盛况庆祝哈雷戴维森品牌创立110周年。本次活动的参与人数和摩托车数均创下哈雷戴维森中国全国骑行活动的新纪录。

J. 哈雷戴维森始于哪一年

最初的哈雷是在1903年由21岁的威廉·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在一间小木屋里“攒”出来的,并以两个人的姓氏命名为“哈雷·戴维森”。如今哈雷摩托已经行销到200多个国家。尽管经济萧条,哈雷仍以年销量15.7%的比例增长,2001年的纯利润超过4亿美元,哈雷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4年。 哈雷车金属的质感、优美的线条和令人迷惑的颜色搭配以及电镀和黑漆的对比,甚至那烫人的排气管、震耳欲聋却“如音乐般”的轰鸣声,无一不符合一个男人在梦中对力量和自由的物化的想象。 哈雷最大的特点是力求个性的张扬,所以它建立了接单后生产营销系统。哈雷公司一般是确定订单以后,再根据顾客的个人喜好量身定做个人专属哈雷车。这与同样百年的美国汽车经典福特截然相反,创始人亨利·福特坚持“让一辆汽车和另一辆汽车一模一样”。

阅读全文

与谁发明哈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