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济学》教科书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吧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英文版的
有翻译版的
梁小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们用的这个 西财
下面有介绍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8842/
Ⅱ 谁能介绍几本有关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书,侧重行业发展历史方面的,不要宏观的经济史。
1.让-雅克?拉丰,让?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中译本,23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尔?F?施普博:3《管制与市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3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尔?F?施普博:《市场的微观结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内?穆素:《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安娜?兰格多里:3《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中译本,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赛特斯?杜玛、3海因?斯赖德:《组织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上的应用》,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12.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罗?杰罗斯基等:《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竞争》,中译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乔根?W?威布尔:《演化博弈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柯伦柏:《拍卖:理论与实践》,3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青木昌彦:《企业合作的博弈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泽维尔?维夫斯:《公司治理:理论与经验研究》,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傅军、张颖:《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经济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译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尔马?沃夫斯代特:《高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拍卖和激励理论》,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麦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内思?马可―斯达德勒、J?大卫?佩雷斯―斯卡特里罗:《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涛、杨恺钧:《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2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
28.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中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Ⅲ 《信任》主要观点
几年前,一篇名为《赤兔之死》的作文风靡全国,也掀起了一阵“诚信”讨论的热潮。时过境迁,当若干年后再一次回顾当年全社会对诚信问题深深的担忧,不禁汗颜。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末尾,这个社会的人群间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诚信危机。这样的危机,在网民们热议的“南京徐老太”事件中表露无遗。
南京徐老太事件
2006年11月20日,南京青年彭宇在南京水西门广场的83路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余元。 面对这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此案惟一的证人陈二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朋友们,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甚至还有网友在事后“恶搞”整理出了一套“做好人好事前必读的救助标准程序” 其中包括:
1.通知家人亲友前来处理
2.问老太姓名及子女职业:
3. 从背包里掏出一张纸——《自愿接受救助声明》
4.用手机拍摄救助全过程
诚信二字,人尽皆知。可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过一个拥有诚信的社会是怎样的美好图景。然而,日本学者福山在他的《信任》一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重要的东西。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一位日裔美籍学者,1952年生于芝加哥。他曾获得康奈尔大学古典学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供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其代表作还有:《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1992年)。
对于这本书,北大的郑也夫教授有三大特点使该书不同凡响。第一,讨论信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信任程度影响经济发展;第二,以比较文化的视角研究信任;第三,强烈的批判色彩。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后历史”时期全球经济秩序进行了全面地透视,揭示了经济生活的社会准则,并告诉我们如何赢得全球化挑战。它对国家文化中被“神圣化”的基本准则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这些准则对经济繁荣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作者强调,只有高度信任的社会才能构筑稳定、规模庞大的商业组织以应对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
全书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信任的理念——信任的重要性何在?
第二部分:低信任度社会与矛盾的家庭价值观
第三部分:高信任度社会以及非营利性社群性的挑战
第四部分:美国的信任危机
第五部分:增加信任
事实上,本书看似包罗万象,但核心观点依然直指信任对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无法从理性投资中得到,而是从宗教、传统、习俗中产生。这个观点也与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新教徒为什么能够在资本主义竞争中领先这一问题遥相呼应。福山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文化因素——作为一个容易被古典经济学家所忽略的因素——在社会进步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文化背景的不同可以导致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于是,在基于对文化重要性的认同上,作者认为:社会的文化传统决定着信任程度的高低,也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他用翔实的多国比较研究论述了这一观点。其中,低信任文化的代表国家有:中国、意大利南部、法国;高信任文化的代表国家有:日本、德国、美国。
在低信任文化的国家中(中国、意大利南部、法国),总体来看他们有如下特点:首先,企业规模小、家族色彩浓厚。其次,信任局限于家族范围内,管理权难以超越血缘。第三,转型困难,无法发展壮大。这些企业因为其信任范围的局限,往往难以发展为成功的大型公司。作者以曾经在美国计算机行业颇具影响力的王安公司为例。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由华人创办的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王安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达到营业收入22.8亿美元,雇佣32.08万员工的巨大规模。但是由于其浓厚的家族特性,使得该企业难以获得专业高效的管理人才来执掌大局,最终错过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导致其后来的破产。
而在高信任文化的国家中(日本、德国、美国),情况则大大不同。首先,他们拥有高度发达的中间组织,如教会、商会、工会、俱乐部、民间慈善团体等。其次,这样的社会具有组织非血亲大型企业的能力。再者,通过他们的高信任社会的优势,他们得以降低在建立信任上所花费的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
那么,无论对于信任度较低的国家,还是对于信任度虽然很高、但目前也遇到问题的国家(比如作者提到的信息技术发展后在美国所造成的群体内信任的下降),作者认为未来组织的最佳模式是网络组织。这样的网络组织集合了大企业、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在其网络成员中遵从一套非正式的规则,因而不需要谈判、裁决、执行等程序,节省大量事务性成本并最终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是一些思考与疑问:
1、作者认为:在低信任社会中建立大型组织的一条有效途径是通过国有化来实现 。但是如果说大型组织代表着一种信任度高、规模庞大的企业结构,那么,其无限制增长带来的垄断会不会造成消费者与企业间不信任的增加?以中国为例,在这样信任度低的社会现实下,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许多产业中出现了类似于作者提到的“大型组织”,如电信、铁路、邮政等。但是,由于其垄断色彩,这样的大型组织和社会大众之间已经形成了彼此的不信任。因此,不知可否这样理解:大型组织同时需要成熟的监管机制与组织原则,来保证信任不被破坏。
2、中间组织本应当是保护社会信任的重要环节,可为什么在中国,“中介”反而成了贬义词?由此可见,对中间组织的监管十分重要。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中间组织滥用其获得的“信任”的社会资本,结果会导致进一步的混乱。社会的信任犹如用竹筷搭建的塔楼,每一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恶性的连锁反应,使社会成员间脆弱的信任不复存在。
3、信任已丧失殆尽的中国该怎么办?当政府都如“华南虎事件”中丧失公信力的时候,信任从何建立?笔者认为,应当寻找传统伦理与现代生产的结合点。今天,共产主义的信仰很难从根本上约束公民的作为,法律成为民众唯一的参照。然而,法律的局限性使其很难从更加广泛的领域内加强一个社会的信任程度。此时,传统道德的复兴显得尤为重要。西方已经在宗教的基础上建立了广泛的社会服务系统。就中国而言,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可否把更多的努力投向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发扬上?
Ⅳ 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 怎么样
爱国是人们对于祖国的一种深厚的依恋、爱护,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动.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一直高举爱国旗帜,涌现出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传诵着数不清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亿万人民的心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我们爱国,因为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地大物博,因为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祖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历经磨难,但中国人民始终英勇不屈、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这一切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铸造了中国心.正如《我的中国心》歌中所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中华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重要和爱国的必要,懂得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国,就没有家,也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没有个人的生命和安全;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才能自由、富裕与幸福.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正是从这种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中,以及对这种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中国人民产生了
Ⅳ 《我们的信任:为什么有时信任,有时不信任》
这位知友,图书《我们的信任:为什么有时信任,有时不信任》阐述了其对人类社会信任的形成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独到见解。作者在书中援引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生动的实例,由浅入深地探讨了社会压力作用下信任机制产生、运转和失效的机理,并为此涉猎进化论、社会关系学、博弈论多门学科的内容。作者用简洁风趣的语言帮助读者解读枯燥晦涩的社会原理,使其对人类信任的理解更为细致深刻。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信任的科学,作者介绍了与社会信任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生物进化、计算机安全等诸多领域的背景知识,并给出了社会困境的基本概念和部分实例,以方便读者用更广阔的视角对后文的阐述进行理解和思考;第二部分:信任模型,作者通过对四种基本社会压力(道德压力、名誉压力、制度压力和防护机制)分别进行阐述,建立了本书使用的信任的社会学模型;第三部分:现实世界,使用前面建立的信任模型,对真实世界中更为复杂的社会困境和利益冲突进行深度剖析,并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结论,作者讨论了社会压力的失效、技术变革的影响以及社会压力未来可能的形态。
本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为了更加直接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并尽可能还原其本来的写作风格,本书通篇尽量进行直译,在保证译文意思准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用原著的句序、用词等。翻译过程中的部分概念,如作者频繁使用的"security""cooperation"等词,由于中文难以找到相同应用场景下的合适词汇,译文可能与常见中文表达方法存在偏差,这在学术类著作中在所难免。译者主要参考了弗朗西斯·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尼克拉斯·卢曼的《信任——一个社会复杂的简化机制》(瞿铁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郑也夫的《信任论》等几本相关著作,并借助部分网络资源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Ⅵ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复试参考书
华东师大的产业经济学参考书是:《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第二版)杨公朴、夏大尉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这个版本最经典。
产业经济学其他重要参考书目
1.让-雅克?拉丰,让?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尔?F?施普博:《管制与市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尔?F?施普博:《市场的微观结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内?穆素:《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安娜?兰格多里:《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赛特斯?杜玛、海因?斯赖德:《组织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上的应用》,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12.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罗?杰罗斯基等:《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竞争》,中译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乔根?W?威布尔:《演化博弈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柯伦柏:《拍卖:理论与实践》,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青木昌彦:《企业合作的博弈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泽维尔?维夫斯:《公司治理:理论与经验研究》,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傅军、张颖:《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经济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译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尔马?沃夫斯代特:《高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拍卖和激励理论》,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麦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内思?马可―斯达德勒、J?大卫?佩雷斯―斯卡特里罗:《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涛、杨恺钧:《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
28.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中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Ⅶ 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怎么样
金钱的产生其实本就是一种够公平,因为金钱的存在,使得大众对物品的价值可以用具体去衡量。而金钱的获得本就存在正义和邪恶两面,当一个社会中大家用正当方式获得的金钱占社会总金额越多,也就是说此时处于社会美迹弗管煌攮号归铜害扩德发展中的晴天,反之,则为此时处于社会美德发展中的雨天。
Ⅷ 根基是什么
根基 [gēn jī]
[释义]
1.基础:建筑房屋一定要把~打好。
2.比喻家底:咱们家~差,花钱可不能那样大手大脚。
Ⅸ 急~!高分!!麻烦各位推荐几本有关产业经济学的书籍!!
华东师大的产业经济学参考书是:《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第二版)杨公朴、夏大尉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这个版本最经典。
产业经济学其他重要参考书目
1.让-雅克?拉丰,让?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中译本,23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尔?F?施普博:3《管制与市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3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尔?F?施普博:《市场的微观结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内?穆素:《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安娜?兰格多里:3《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中译本,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赛特斯?杜玛、3海因?斯赖德:《组织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在组织管理上的应用》,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12.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罗?杰罗斯基等:《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竞争》,中译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乔根?W?威布尔:《演化博弈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柯伦柏:《拍卖:理论与实践》,3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青木昌彦:《企业合作的博弈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泽维尔?维夫斯:《公司治理:理论与经验研究》,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傅军、张颖:《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经济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译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尔马?沃夫斯代特:《高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拍卖和激励理论》,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麦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内思?马可―斯达德勒、J?大卫?佩雷斯―斯卡特里罗:《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涛、杨恺钧:《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2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
28.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中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满意不?帮助你我很快乐
Ⅹ 人的根基是什么
《诚信—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
主题:诚信为生存之本
形式:主题班会案例:以辩论双方持不同观点展开讨论
表现方式:通过自编自演小品“《如此课堂》”展开“借鉴与抄袭”的辩论
目的:引出做人应“诚信”得出“人欲立,必有信, 言必行,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