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于1998年11月合成丁一种名为“N5”的物质,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
2N6N2N6N2N6 数字表示电子数,故它带5*5-24=1个正电荷。
B. 美国科学家曾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
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人看不到它。
C.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制氧机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
A、制氧复气可能用物理制方法,也可能用化学方法,如用化学方法的话,原料中不一定含氧气,故A错误; B、水中含有氧元素,可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水,故B错误; C、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能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高锰酸钾;故C错误;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
D.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无色透明的低粘性蜡状塑料.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在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能让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用科学家发明的这种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的物质,将其喷到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这样就使的植物能照常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而水蒸气则不能蒸发出去,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可见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E.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当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射到
不是概念,我们能看到物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种物体自行发光,另一种是光照到该物体,然后反射到人眼,美国这种的当光射到隐形物质表面上时,不会被反射,光顺着衣服“流走”,没有光线射入人眼,故旁边的人看不到它.
F.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
D,是氧元素。
G. 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发生了哪些形式得能量转化
(1)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①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太阳能.催化剂2H2↑十O2↑.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①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或使用风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等).
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中的VO2+会变成VO2+,这个过程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
(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
①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CO经过净化器后有90%的CO转化成CO2.
②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概括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③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提高CO转化为CO2、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氮气的比例(或把产生的CO2收集起来,而不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H.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可
由分来析可知,叶片的气孔是源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用科学家发明的这种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的物质,将其喷到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这样就使的植物能照常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而水蒸气则不能蒸发出去,能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能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