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的减法

发明的减法

发布时间:2021-08-07 22:28:26

『壹』 请问加法和减法是谁发明的啊!

这问题太有难度了,应该是猿人吧!猿人不是用的结绳记事吗!那结一个结算加,解结算减。这样说还行吧~~~!

『贰』 为什么先发明加减法后来才发明乘除法

如下:
1、这是规定的一种计算规则,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时总要有优先计算的。
2、人类规定的是先算乘除,

『叁』 数学基本加减法谁发明的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如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专年前),已经有加法、属减法运算,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和印度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到公元三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六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

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

“+”、“-”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转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啊

『肆』 加减乘除法是谁发明的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内法,用M表示减法.容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伍』 加减乘除由几位数学家发明

法国数学家许凯来在1484年写源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陆』 加减乘除分别是哪国的人发明的

加、减号“+、-”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的。他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合并的意思;在加号上去掉一竖表示减少、拿去的意思。

乘号“x”是17世纪英国数学家欧德菜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与加法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他把加号斜着写表示相乘。后来,德国数学家菜布尼兹认为“x”易与字母“X”混淆,主张用“.”,至今“×”与“.”并用。

除号“÷”是17世纪瑞士数学家雷恩首先使用的。他用一道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分解的意思。后来菜布尼兹主张用“:”做除号,与当时流行的比号一致。现在有些国家的除号和比号都用“:”表示。

(6)发明的减法扩展阅读:

加减乘除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符号依次为“+-×÷”,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运算顺序为先乘除,再加减。

加法的性质

⒈交换律:a+b=b+a

⒉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

a-b-c=a-(b+c)

乘法的性质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3. 分配律,a(b+c)=ab+ac

除法法则

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柒』 加减乘除是谁发明的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回,如用D表示加答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捌』 谁发明的加减符号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

『玖』 加减法是谁发明的

1.计算
● 计算的含义
所谓计算就是按照一定的已确定的规则,由初始对象(也叫数据)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有限次)得到一定的新结果的一个过程。
这里已确定的规则,实际上就是算法。也就是说计算就是按照已给出的算法,由初始对象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得到一定的新结果的一个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初始对象不一定是数,可以是字母、函数、矩阵等等。要注意的是计算是严格一义进行的,即对于每种初始数据只能得到相应的唯一确定的结果。换句话说,对于同一个计算问题,不同的人来计算或者使用机器来算,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 计算工具的发展
什么是计算工具呢?所谓计算工具就是从事计算所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如我们现在使用的算盘、计算器和计算机等等都是计算工具。从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计算工具玉米粒、石子等到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计算工具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1)古代的计算工具
人类最初是用手指、石子和木棍等随处可得的东西作为记数和计算的工具的。中国古人在计算技术和计算工具的发展中做出突出的贡献。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了算筹,系统地利用工具来进行计算。 后来,在算筹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发明了珠算盘,提高了计算效率。算盘的发明也是在计算技术上作出的一大贡献,即使在电子计算机已相当普及的今天,算盘仍具有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古代其他民族也发明过各种形式的计算工具,例如罗马人的算盘,英国人的刻齿木片等。
古代的各种计算工具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原理却是一致的:利用某种具体的物来表示数,通过对物的机械操作来进行计算。
(2)机械式计算工具
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出现,诞生了机械式计算机。最早的设计者是德国人席卡德,他是蒂宾根大学东方语教授,曾和天文学家开普勒交往。1957年,博物馆的哈默尔查阅开普勒的档案时,发现席卡德给开普勒的两封信。信中叙述了他发明的计算机,能自动计算加、减、乘、除,并画有示意图,建议开普勒用来进行天文计算。原物已失传,也许并没有实际制造出来。
第一台实际制造出来能算加、减法的计算机的发明者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他的机器完成于1642年。这台计算机能做8以内的加减法。现在北京故宫里藏有好几台机械计算机,和帕斯卡机类似,是不是后者的仿制品,不得而知。
帕斯卡机只能算加、减,乘、除要化为重复的加、减来算。1671年,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tz,1646-1716)设计制造了一台不仅能做加减,而且能做乘除的机械式计算机。据说,莱布尼兹对中国很是向往,为了和中国建立某种联系,他复制了一台自己发明的计算机,送给康熙皇帝。不过在故宫始终没有找到这台机器,中国文献没有记载,是否已经送来,还有待考察。在莱布尼兹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制改进,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手摇计算机风行于全世界。19世纪初法国开始成批生产计算机。与手摇计算机产生的同时,人们还发明了另一种计算工具—计算尺。1620年,英国数学家岗特(Gunter,1581-1626)首先利用对数尺进行乘除法运算。1632年,英国人奥特雷德(Oughtred,1575-1660)发明了有滑尺的计算尺,后来又制成一种圆形计算尺。

『拾』 加减乘除的发明是什么

从小学就开始使用的+、-、×、÷四种运算符号,简称四则。使用虽普通,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其由来。其实这四种符号并不是一个人发明的。

“-”(减)的符号,是船员使用桶中的水时,为表示当天用水的分量,而以横线做的记号,借以表示减少的水量,后来减法便以“-”作为减法符号。船员重新在使用过的桶内加水时,便在原来“-”的记号上加一纵线,所以加法便以“+”(加)作为符号。

-和+的符号,于1489年,首度出现在书中。

1631年英国欧烈特,在自己撰写的一本数学专著中使用“×”(乘)的符号,他把斜放的十字当做乘法符号。“÷”(除)的符号有两种说法。一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的上方和下方各加两点,分别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种说法,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两点是用来与“-”(减)区别的符号。

阅读全文

与发明的减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