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儿童早期教育的书籍
呵呵,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儿童教育学的,也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先给您推荐本《蒙台梭利教育法》,这是现代儿童教育学的鼻祖了。她的教育理念是比较好的,主张从心理上理解孩子,从心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上也是很全面很系统。这本书价格不贵,很值得一读。如果国内的话,我建议您去看一下张梅玲教授的书,比如说《心理致胜》,也是从心理上理解孩子,也有很多的方法。当然《卡尔维特的教育》里你也可以学到很多如何开发孩子的右脑,学语言是不错的(最好在孩子三岁前让他多听多看),孩子三岁前可以接受十八种语言,所以你不用担心孩子会接受不了。 我个人主张轻音乐和中国文化是两个必须品,我认为中国的儿童,这是最重要的,在小的时候要对他进行正确的文化教育。这一点您可以学一下犹太人的教育,还有去看一下余一彦教授的《文化与儿童教育》这个讲座,网上可以搜到的。如果您能将他们的这些理论综合一下,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我保证您孩子12岁后就是天才了。 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我写的这篇文章。http://hi..com/wawp9999/blog/item/cec9c0d9975bd43c32fa1c57.html
⑵ 孩子具有创造力的表现行为
孩子从小就有创造力,比如说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对物品的市场就有他自己认为的颜色
⑶ 跪求国外的儿童早期教育情况!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韩国等!
老外怎样培养孩子勤劳节俭 02-12 与迪斯尼公主的亲密接触 11-15 国外的孩子纸尿裤用到三岁 11-15 儿童免票线实行十年后遭质疑 10-06 在美国为宝宝找托儿所之体验 09-29 美国家庭早期教育面面观 09-26 父母是花匠 09-16 从细微处看美国素质教育 09-09 比利时幼儿园只游戏和画画 09-05 孩子入学,家长先认天书 09-02 犹太人儿童理财和劳动教育 08-04 美国孩子的“吃饭教育” 08-03 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 08-01 美国人的家庭育子观 06-23 国外家长如何进行财商教育 06-17 美国幼教机构注重个别沟通 06-13 让孩子扮演“乞丐”忆苦思甜 06-04 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打 05-27 看看美国早期教育的内容 05-09 幼儿最好在2岁之后入托 04-30 透视国外宝宝入园的年龄 04-28 0-1岁宝宝的早教方案 04-11 感受比利时幼教的神奇 03-14 美国:考试风行殃及幼儿 03-10 禄贝尔的主要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10-15 福禄贝尔生平简介 10-15 香港学前教育 08-27 新加坡的离婚"育子方案" 07-13 美国父母热衷提高宝宝体商 07-12 多给孩子“逆向关怀” 06-24 美国家长也有名校情结 06-24 环境污染使美日男婴出生率下降 06-13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 05-18 老人如何参与第三代的照顾 05-18 请为幼童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05-18 海外育儿:一脉相承教子观
⑷ 请教下大家都怎么搞艺术启蒙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孩子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希望通过某种途径来表达感受与感知世界。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也有表达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在艺术启蒙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比起学校和课外兴趣班,家庭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教育更加重要。
不过,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像我一样画画永远停留在小学生简笔画水平的父母一定不是极少数。那么,不懂艺术的父母怎样在家里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呢?这本《艺术游戏力》倒了是给了我不少启发。
《艺术游戏力》是由两位作者合著一本关于家庭艺术启蒙的书籍。作者之一辛有美来自韩国,曾是时尚品牌从业者。在大女儿刚出生时,辛有美和每一个新手妈妈类似,经历了一段手忙脚乱的时光,因为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于是报了各种兴趣班,结果却并不满意。
后来,她接触到了法国艺术品牌ZUT并深入了解了法国的艺术启蒙教育。带着女儿亲赴法国深入了解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后,受益匪浅的辛有美决心将自己在法国的所见所闻记录梳理成文,与ZUT品牌的创始人西多妮·本茨一起,共同撰写了这本《艺术游戏力》,为我们揭开法国创意教育的秘密,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家庭艺术启蒙的方法。
即使是完全不懂得艺术与绘画的人,也可以利用书中提供的简单又有趣的美术小游戏来尝试初步的家庭艺术启蒙。
美国艺术教育家芭巴拉·荷伯豪斯在其著作《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中,将儿童早期美术创作分为六个阶段,从“2岁半的无规则涂鸦”到“8岁现实阶段的开始”,虽然每个儿童的个体发展特点和速度不尽相同,但整体的成长路径却是相似的。儿童基本上都需要经过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美国另一位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也详细分析了儿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比如在2到4岁的涂鸦阶段,儿童的绘画大多是无目的性的,在人物、空间、色彩等方面的表现也比较随机;4岁开始进入符号象征期,开始出现带有目的型的绘画;6岁之后所画的图案会更加完整。
尽管在不同阶段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都不相同,但对家长而言,维克多·罗恩菲德所给出的指导意见却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即尊重孩子的作品,不以任何成人思维去干涉孩子的创作。
⑸ 大家听说过韩国艺术才谜儿童早期教育中心么
艺术才谜(Artsjammy)独创的“小童综感艺术”课程、“体验式艺术教育”课程、“创造性艺术教育”课程及以美术、科学、音乐、体验为载体的英语课程,一直备受韩国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现在首家教育中心已经落户北京,课程针对1-12岁儿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巴沟路2号华联万柳购物中心4层 Arts jammy国际儿童教育中心 联系电话:82568398
⑹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关系
有的在幼儿创作的过程当中,与教师的指导联系分不开,通过创设情境来对二幼儿进行引导
⑺ 论述学前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怎样做早期做阅读
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展为研究如何指导幼儿阅读,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进行的不是完整语言的教育,使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而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幼儿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www.GeO2K.com果。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因此我们应适时地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之成为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怎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时机呢?首先我们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一、构建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标是教育行为的指南,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按美国课程专家瑞夫·泰勒的观点,教育目标的构建应从孩子的兴趣、认知、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考虑。
从早期阅读教育的特点看,它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阅读教育在语言教育中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构建目标时,应体现其特殊性,同时必须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结合赵寄石、楼必生教授主编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有关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及本园幼儿实际,确立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观察、想象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据此,我们再确定分解目标及各年龄班的层次目标。
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和确立,使教师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使早期阅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途径
教师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1.阅读活动
大图书阅读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自制大型图画故事书,并利用这种图画故事书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按序仔细观察画面和将前后画页联系起来理解的阅读技能。
小图书阅读活动: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幼儿人手一册,独立阅读,主要帮助幼儿掌握翻图书的方法, 让幼儿在看书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不断获得独立阅读的经验。
听赏活动:以听赏图画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主要让幼儿反复倾听老师的讲述,不断体验品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排图活动: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幼儿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起来,并表述排图理由,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有序思维能力。
2.以阅读为主的综合活动
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诗配画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运用已有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的画面,编成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将语言符号转化能力并发展其创造性 思维能力,家长之友《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
听音乐编构故事:这是阅读经验与音乐感受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感受理解音乐,将它转化成语言符号,进行讲述,并配上画面组成音乐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将音乐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和绘画符号的能力并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能动建构、积累和同化阅读经验。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1.区域活动中提供阅读材料
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提供相应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让幼儿自愿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为专门性的阅读活动打下基础。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或条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幼儿往往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再造想象力。
2.开设幼儿阅览室
我们开辟了幼儿阅览室,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读物,读物每月更换一次,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教育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将季节的变化、生活的特点、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教师提供一定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 交流地点,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幼儿会自由选择合作办报;幼儿会兴高采烈地来到汉字角,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几句与之有关的小广告、小故事;幼儿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与墙面上的小动物、植物“交往”;有的幼儿还会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同伴、老师、阿姨。幼儿的阅读经验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日前交往中得到迁移,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三、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方法
为保证幼儿早期阅读顺利进行,我们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六种方法。
1.自我感受
教师创设幼儿自己阅读的机会,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阅读内容,并获得有关信息。如让幼儿掌握有序地翻看图书这一方法时,教师先讲故事,然后为幼儿提供5~6册图书,请幼儿找出教师所讲故事的那本图书,最后请幼儿自己根据故事内容一页一页翻看图书。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了有序翻看图书的经验。
2.符号转译
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初步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并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图画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合的对应关系。
3.开放式提问
即所提问题“大”、“活”、“深”。“大”即提问范围大,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从各个角度作出不同回答;“活”即提问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顺着幼儿思路启发引导而不是按教师的意图要求幼儿回答;“ 深”指的是提问不局限于一幅画,而是着眼于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4.体验表现
在对故事重点情节或细节的把握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将静态画面与动态体验结合起来。实践中,我们为幼儿创设图画故事的情景,让幼儿在动态的情景中体验故事内容,并在情景中讲述故事、表演故事,让幼儿将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动态情景中。
5.假设想象
教师引导幼儿跳出常态下故事进展程序,让幼儿根据图画故事中提供的各种线索,通过思考、想象,假设出不同条件下故事进展顺序,为故事添上新的色彩。
6.经验迁移
教师创设或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教师带幼儿到公园、校园欣赏春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将这些感受用图画故事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