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爱迪生发明了炮弹吗
爱迪生没有发明任何种类的炮弹。
Ⅱ 爱迪生发明东西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故事:
1877年,爱迪生发现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振动的现象,便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制成之后,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然后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歌,之后把针又放回原处,再摇动曲柄,接着机器就回放出爱迪生的声音。12月,爱迪生公开展示这台“锡箔筒式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
爱迪生人物简介: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Ⅲ 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五十字
人物故事:1859年,爱迪生为了有足够的钱购买化学药品和实验设备,他开始找工作赚钱,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车上售报的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还一边捎带着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图书馆看书。
人物影响: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3)爱迪生发明炮弹的故事扩展阅读
爱迪生的晚年生活:
1929年10月21日,是电灯发明50周年,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庆祝会,德国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法国的玛丽·居里等科学家纷纷前来祝贺,不幸的是,在这次庆祝会上,当爱迪生发言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1931年8月1日,爱迪生身感不适,经医生诊断,他同时患有慢性肾炎、尿毒症、糖尿病。1931年10月18日凌晨3点24分,在美国新泽西西奥兰治的家中,爱迪生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84岁。为了纪念爱迪生,美国政府曾下令全国停电1分钟。
Ⅳ 爱迪生坚持就是胜利的故事
爱迪生在1877年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提出了要搞分电流,变弧光灯为白光灯。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必须找到一种能燃烧到白热的物质做灯丝。
这种灯丝要经住热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时以上的燃烧。同时用法要简单,能经受日常使用的击碰,价格要低廉,还要使一个灯的明和灭不影响另外任何一个灯的明和灭。
保持每个灯的相对独立性为了选择这种做灯。这在当时是极大胆的设想,需要下极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试验。 丝用的物质,爱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质做试验。
失败后又以金属铂与铱高熔点合金做灯丝试验,还做过上质矿石和矿苗共一千六百种不同的试验,结果都失败了。但这时他和他的助手们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已知道白热灯丝必须密封在一个高度真空玻璃球内,而不易熔掉的道理。这样,他的试验又回到炭质灯丝上来了。他昼夜不息地用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
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二百多本,共计四万余页。
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时。
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就连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
结果这一次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优异,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
爱迪生在这以后开始研制的碱性蓄电池,困难很大,他的钻研精神,更是十分惊人。这种蓄电池是用来供给原动力的。他和一个精选的助手苦心孤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
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失败,一会儿他以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会儿又知道错了。但爱迪生从来没有动摇过,而再重新开始。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方才达到目的。
(4)爱迪生发明炮弹的故事扩展阅读:
爱迪生的其他故事:
1、爱迪生孵小鸡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
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呀 ?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摊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
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惊。”
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哩。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慢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羽毛,后来,小鸡长大了,笃笃笃。
啄破了蛋壳,叽叽叽,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
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
我蹲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鸡来。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爱迪生嘟着嘴巴说:“妈妈,母鸡能孵出小鸡来,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爱迪生蹲在鸡蛋上面,能孵出小鸡来吗?
2、爱迪生的时间观念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已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
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把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
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Ⅳ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的故事:
1、撵出学校:
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经常问老师问题一些另类的问题,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
2、亦师亦母:
因为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因此南希自己教授爱迪生。据南希平日留心地观察,爱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常显出才华。
南希经常让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南希让爱迪生到自己家旁边的高塔上尝试,爱迪生拿了两个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并同时从高塔上抛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爱迪生觉得很神奇并兴奋地告诉母亲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也铭刻在爱迪生脑海里。
3、阅读书籍:
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认识到书的重要性。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并过目不忘。
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爱迪生被书中洋溢的真知灼见所吸引,并一直影响他的一生。
4、研究化学:
1857年,爱迪生开始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他在自己家中的地窖按照教科书做实验,并且经常搞得事故频繁。
1859年,爱迪生为了有足够的钱购买化学药品和实验设备,他开始找工作赚钱,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车上售报的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还一边捎带着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图书馆看书。
1861年,爱迪生用卖报挣来的钱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主编的周刊《先驱报》,创刊号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既是社长、记者、发行人,同时也是印刷工人和报童。在爱迪生工作的火车上有一间休息室由于空气不流通,所以没人去那休息成了空房间。
因为爱迪生天天都在火车上奔波,每天很晚才回家,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爱迪生认为如果把那间休息室改为实验室的话,在返回休伦港的途中,就可以做实验了,在征得列车长的同意后,那间无人的休息室便成为了爱迪生的实验室。
虽然做实验方便了很多,但意外也时常发生,有一次他的实验室中的化学物品突然着火,造成了损失,列车长一气之下把他的实验器材被扔出车外。
5、第一项专利:
1868年底,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也就是“投票计数器”。
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并且会受到欢迎,但是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因此爱迪生决定再也不创造人们不需要的发明。
Ⅵ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
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Ⅶ 爱迪生为发明而受伤的故事
在火车上做实验吧!后来被列车长给打了,打耳聋了!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很小的时候课本里有,但是很多念了!有点记不清了!你可以去找一下!
Ⅷ 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还发明了什么100字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版木工厂做工,由于家权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来源于网络作业帮
Ⅸ 爱迪生有哪些发明故事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如我们众所周知的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等,当然他的一生中也不乏许多小的发现或发明同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比如说“复印机”:起初,爱迪生发明了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於食品如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就发生了——白纸上出现了清楚的字迹。有了这个发现,爱迪生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8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都采用了这种机器。当然,现在我们早已不再使用那样“陈旧”的设备,但是今天我们能够使用到如此高科技的复印设备,正是源于爱迪生的一个小小发现;再比如,我们当今广泛使用于汽车及建筑玻璃等方面的的“太阳膜”,也是源于爱迪生在研发电影技术时的一个偶然发现:1888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后,他将注意力转放到了研发电影上,他说“我正在实验一种专供眼睛用的器具,就像留声机是专供耳朵用的器具”,而他的实验结果就是电影摄影机 (Kinetograph)及电影视镜(Kinetoscope:通过窥视孔,在电灯光照明下,放大观看幻灯片的装置)。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而这些照片的载体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胶片”,这时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样受电灯强光、强热照射的胶片,颜色越深的胶片就越能阻隔够吸收电灯所散发出的热量,于是爱迪生把这个发现随手记在了自己的工作笔记中——恰恰就是这个偶然的发现,奠定了早期太阳膜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我们眼前琳琅满目的各种太阳膜仍然都在使用与胶片相同的主要原料Pet(聚酯塑料的一种)作为基础材料,鉴定太阳膜质量优劣的方法也仍然是采用高发热灯泡照射来比对隔热率和透光率。无论是采用那一种工艺生产的太阳膜,它的基本的原理都一样,那就是我们伟大的“世界发明大王”随手记在笔记本上的那一段话。在爱迪生的一生中,诸如这样的小故事不胜枚举,我们不禁感叹,爱迪生的一生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