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性环境

创造性环境

发布时间:2021-08-07 10:51:17

A. 教师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版让学生感受到“权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如果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学生就不会产生危机感和受批评的恐惧,也就不必为自己的创造意识而设防。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的努力。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如实行选修课制度,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对学校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真正有利于人才选拔,选拔有创造性的人才,促进学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对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B. 培养学生创造性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如果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学生就不会产生危机感和受批评的恐惧,也就不必为自己的创造意识而设防。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的努力。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如实行选修课制度,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对学校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真正有利于人才选拔,选拔有创造性的人才,促进学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对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C. 如何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由于创造性是一项主观标准,因此需要提出一些辅助标准,以利于准确、一致地判断。这些标准也就是具有创造性的各类技术方案。
1、开创发明,如汽车、激光器等。
2、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如炸药。
3、克服技术偏见的技术方案,如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电刷。
4、解决了人们长期渴望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液氮冷冻法在牲畜身上打烙印。
5、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的技术方案,如当年的磁化杯,今天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

D. 对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描写,应该是“的”还是“地”

对什么什么进行。。。de处理。
不是看 进行,而是看 创造性 。
下一问题如是分析。
细致 的 观察,虽然中心语是观察,但是,所突出的是 某人 细致的观察。

E. 以下哪些选项是影响创造力环境的因素

以下哪些选项是影响创造力环境的因素:(BCD)
A.认知风格特性
B.组织创新氛围
C.团队创新氛围
D.工作任务特性
E.智商和情商

F. 创新环境包括什么

创新环境是指能够激发人们去进行创造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组织结构、思想气氛、激励方式,如善用创造性的人才、适于和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尊重创造性人才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以及精神和物质激励等。

G. 如何营造鼓励创造性环境

推荐阅读直销策略类书籍,很能鼓励或者说激励人,尤其是人多的场合更甚。书名没有记住,我大概浏览一遍,感觉不错。有些传销的鼓励人的措施就是采用直销的

H. 在教育心理学中,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智力 个性和环境,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经验不胜感激!

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否得到发挥和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下面是对几种主要因素的分析。
1.智力与创造性思维
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它们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总体而言,智力水平与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的趋势,但智商越高,智力与创造性之间的相关越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但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可能具有较低的智商,但也可能有较高的智商,高创造性必须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智商;创造性和智力具有一定相关,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品质,高智商并不必然带来高创造性。
马斯洛提出,人的创造性可以分为作为特别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前者是与科学发现和发明联系在一起的,是有个体差异的,而后者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潜能。教育应该认识和珍惜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积极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2.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知识经验的量的多少并不足以决定创造性思维的水平,理解的深度以及知识经验的组织方式才对创造性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对知识形成了深层的理解,而不只是表面的理解,只有在知识经验之间建立了丰富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才是灵活的,才可以广泛地迁移应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以及建立良好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环节。
3.个性因素的影响
创造性思维不仅是能力开发的问题,而且也是个性培养的问题。
首先,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驱动力。
其次,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创造性思维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积极的心理承受力,不怕错误和失败,善于在挫折面前进行自我调整,以及有决心、敢于前进、好表现等等,这些也是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个性特征。
高创造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4.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大量研究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点:
1.创造性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
2.过于严格、过于要求服从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3.过于强调纪律和规范过于强调唯一标准答案、缺乏自由和开放气氛的学校环境会妨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4.某些社会文化特征对创造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社会过于强调社会规范,因循守旧,不敢尝试、探索那些失败可能性比较大的未知事物,个体创造性就会被限制。如果团体压力过大,不能容纳那些标新立异的人,那个体就会有更多的从众行为。另外,在一个社会中,工作和游戏常常被截然分开,使工作现场过于严肃、过分紧张,这也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创设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空间的成长环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尊重他们的差异,这是创造性培养中的另一重要环节。

I. 创造性思维对环境工程的有哪些帮助

环境科学是理科,偏理论,毕业获理学学位;环境工程是工科,偏工程,毕业获工学学位。其实大学学习期间学习内容差别并不大。
一、环境科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科学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
相近专业:环境科学 生态学 资源环境科学 应用气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0--20周。
二、环境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与水泵、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 安全工程 灾害防治工程 水质科学与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风能与动力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城市规划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J. 如何利用创造性环境加强自己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了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等学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实验教学过程中需大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目前的实验教学仅局限于辅助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不够。

一、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从实验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两大层次。前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后者的综合性实验是介于两层次之间的,设计性实验才是培养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而创新性实验则体现了实验效果的最高境界。

何为设计性实验?其主要特征是老师只给出实验的对象、目标、要求、技术指标、完成期限和验收方式,至于实验的实现方案、技术路线、元器件的选择、具体制作和调试方法、指标测试等则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各类电子大赛就是设计性实验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大赛规则中包含了基本要求和自主发挥的要求。自主发挥实际上融合了创新性实验的内涵。所以说,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和效果:

1.由于设计性实验的全过程是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实验的主动权在学生方,不可能存在等待、依赖思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前提基础。

2.设计性实验的要求不是通常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简单综合,而是更多地贴近工程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实现,含有创新因素,因此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有压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动力源泉。

3.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中的任务分析、方案制定、电路构思、硬件设计、软件编写、分步试验、制作实施、系统调试、指标测试、性能改进和报告撰写等全过程的实践和攻关,既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又能把研究视野扩展到相关的知识领域,接触一些先进的元器件并加以运用。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创新素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升。

4.由于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必须独立经历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全过程,每个人的方案和实施方式各异,从学生的整体来看,充分发挥了各人的原创能力、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由此也萌发出来不少对工程和社会有实际贡献的创作思路。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和技术指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在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问题的探讨、相互启发和取长补短,这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氛围和条件是实验指导老师的能力所无法提供和满足得了的。

阅读全文

与创造性环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