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词创造

词创造

发布时间:2021-08-07 09:58:30

㈠ 词的特点是当词牌创造出来后词人只需填词即可吗

在我国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地位相当,从词体上说,宋词又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

词,文体之一。亦作“辞”。产生于唐朝,繁荣于宋朝。唐李白作了《清平调》、《忆秦娥》等词。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填词”,词的特点是当词牌创造出来后,词人只需填词即可,因此词的曲调、字数、韵律都是一定的。词按词调的长短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3种。词,婉转流畅,是为歌唱而作。

小令的词牌名有[渔歌子]、[如梦令]等;中调有[蝶恋花]、[破阵子]等;长调有[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婉约派以李清照、秦观为代表。女词人李清照的名篇有《如梦令》、《醉花阳》等。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北宋苏轼的词豪放英发,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南宋辛弃疾的词奋发激越,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壁》等。并通常以婉约为正宗,以豪放为变体。

在苏轼以前,宋词主要是艳词,是苏轼对词做了彻底的修改,使词离开了花间小径,进入了广阔的人生和社会。

[我还想知道]

柳永的词在宋初很有影响,可以说有井水的地方,就能听到柳永的词。

爱国将领岳飞写的著名的一首词《满江红》,气势磅礴,蕴含其中的感情是悲愤激昂。

㈡ 初学者如何进行古诗词创作

很多中学生在学习了古典诗词之后,也禁不住手痒痒的,想大显身手,于是乎,打油诗,顺口溜,大白话应运而生,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尽快进入创作诗歌的轨道,根据自身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热爱古典诗词。
热爱古典诗词,这句话挺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些读了几首古诗就想创作的人,无论如何使写不出好作品的,真正的古典诗词爱好者,他心里想的是古诗,口里颂的是古诗,面对大好河山,他满眼是诗歌,他的身上流淌着古诗的血液,他的爱好,他的情操无不浸染着古诗古韵。
二。以学促写。
熟悉古典诗歌的写法,学习时注意分类,比如山水诗,爱国诗,爱情诗,友情诗,征战诗等,注意收集整理特殊的意象。比如对于意象,要同类使用,柳是表达相思的,而且和战争关联,红豆也是表达相思的,但不和战争关联,常和爱情友情相连。孤雁,燕子看起来比较相似,但运用起来,孤雁常喻人,表现孤独寂寞失落之情。而燕子则表达美好的春光,有惜春之情。所以,意象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只有多学习,多积累,才可以写出有丰富内涵的诗歌。
三。创作要厚积薄发。
我们写文章要厚积薄发,其实写诗何尝不是这样?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的诗词和他的足迹密不可分,我们青年人一定要多读古诗词,熟记名篇名句,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多到劳动者中走走,多去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这样也出的是个才有底蕴,才有灵气,才接地气。
四。学习格律。
初学创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自认为自己的诗歌气势磅礴或温婉可爱,可是让行家一看,不禁摇头,原因是格律不合。经行家按照格律修改一番,才发现格律原来不仅是要求声韵,而且是锤炼字词的过程。但让自己写,格律着实难掌握。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套”。熟记两首典型的律诗,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诗歌,修改到自认为差不多的时候,然后找行家帮助修改,行家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一些特殊的情形这样进步才能更快。对于填词,同样的道理,填完之后,拿一首词牌的典型题目,对应它的平仄比对自己的平仄,试着修改。直至满意。
学习古诗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贾岛的“推敲”,正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只有长期的坚持努力,才有点滴的收获。

㈢ 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在我国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地位相当,从词体上说,宋词又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

词,文体之一。亦作“辞”。产生于唐朝,繁荣于宋朝。唐李白作了《清平调》、《忆秦娥》等词。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填词”,词的特点是当词牌创造出来后,词人只需填词即可,因此词的曲调、字数、韵律都是一定的。词按词调的长短分为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三种。词,婉转流畅,是为歌唱而作。

小令的词牌名有[渔歌子]、[如梦令]等;中调有[蝶恋花]、[破阵子]等;长调有[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婉约派以李清照、秦观为代表。女词人李清照的名篇有《如梦令》、《醉花阳》等。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北宋苏轼的词放英发,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南宋辛弃疾的词奋发激越,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壁》等。并通常以婉约为正宗,以豪放为变体。

在苏轼以前,宋词主要是艳词,是苏轼对词做了彻底地修改,使词离开了花间小径,进入了广阔的人生和社会。

柳永的词在宋初很有影响,可以说有井水的地方,就能听到柳永的词。

爱国将领岳飞写的著名的一首词《满江红》,气势磅礴,蕴含其中的感情是悲愤激昂。

㈣ 如何创作诗词

诗词创作很简单,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难。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为例,一共有如下要点:

古诗创作:
1:掌握格律。古诗的格律很重要,分为七言、五言(一句话7个字和一句话5个字)以及律诗、决绝(一共8句话和一共4句话,一个逗号为一句)。
2:注意韵脚。古诗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押韵。双数句子末尾及开头第一句必须押韵,押韵及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必须相同(这种说法不算太准确,因为有些韵母不完全相同,比如hen和hun也是同一个韵脚,但韵母却不同。详细分类请参考网络。)
3:虚实相对。虚对虚,实对实。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颜色对颜色……诸如此类。不过,这一条不需要太刻意去遵守,如果有比较好的构思,虚实不相对也是可以的。

古词创作:
1:选择词牌。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写作之前务必先选择一个词牌,如“醉花阴”。
2:按照词牌的格律填写。每一句的字数,必须和词牌相同,韵脚也必须按照词牌的要求填写。
3:填写规律。初学者建议直接选择一首古人的词,然后自己分析那一句的韵尾是相同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上阕只有1、2、5句韵脚相同,韵母都是ou。然后在填写的过程中,只要按照此法填写,一般就不会出错。

以上均为个人经验,不属于正规模式。但是个人认为,诗词之属条框甚是复杂,如果楼主只是想大概抒发胸臆,并非想深入研究,只要依照我所说的方式去练习即可。

以上均为肉打,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诸位高手多多指教……TAT,楼主如果真的很喜欢诗词,可以HI我,大家共同讨论,相互学习,以求进益~O(∩_∩)O~

㈤ 诗词创作

白香词谱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菩萨蛮•闺情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

二、忆秦娥•思秋 李白
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 (叠三字)
○○▲
年年柳色,
⊙○⊙●
灞陵伤别。
●○○▲
乐游原上清秋节,
⊙○⊙●○○▲
咸阳古道音尘绝。
⊙○⊙●○○▲
音尘绝, (叠三字)
○○▲
西风残照,
⊙○⊙●
汉家陵阙。
●○○▲

三、调笑令•宫词 王建
团扇,
○▲
团扇, (叠句)
○▲
美人并来遮面。
●⊙⊙○○▲
玉颜憔悴三年, (换平韵)
⊙○⊙●○△
谁复商量管弦。
⊙●○○●△
弦管, (上句末二字颠倒,换仄韵)
○▲
弦管, (叠句)
○▲
春草昭阳路断。
⊙●⊙○⊙▲

四、长相思•别情 白居易
汴水流,
●⊙△
泗水流,
●⊙△
流到瓜州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
●○△
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始休,
⊙●○○⊙●△
月明人倚楼。
●○○●△

五、更漏子•本意 温庭筠
柳丝长,
●○○
春雨细,
○●▲
花外漏声迢递。
⊙●⊙○⊙▲
惊塞雁,
○●●
起城乌, (换平韵)
●○△
画屏金鹧鸪。
●○○●△
香雾薄, (换仄韵)
○⊙▲
透重幕,
⊙○▲
惆怅谢家池阁。
⊙●⊙○⊙▲
红烛背,
○●●
绣帘垂, (换平韵)
●○△
梦君君不知。
●○○●△

六、摊破浣溪沙•秋恨 李景 (南唐中主)
菡萏香销翠叶残,
⊙●○○●●△
西风愁起绿波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
⊙●⊙○○●●
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
小楼吹彻玉笙寒。
⊙○⊙●●○△
多少泪珠何限恨,
⊙●⊙○○●●
倚阑干。
●○△

七、忆江南•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八、捣练子•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
深院静,
○●●
小庭空,
●○△
断续寒砧断续风。
⊙●○○⊙●△
无奈夜长人不寐,
⊙●⊙○○●●
数声和月到帘栊。
●○⊙●●○△

九、相见欢•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
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
⊙●⊙○
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换仄韵)
●⊙▲
理还乱,
⊙○▲
是离愁。 (换前平韵)
●○△
别是一番、
⊙●⊙○
滋味在心头。
○●●○△

十、浪淘沙•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十一、虞美人•感旧 李煜 (南唐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换平韵)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 (换仄韵)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换平韵)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十二、一斛珠•香口 李煜 (南唐后主)
晚妆初过,
⊙○⊙▲
沉檀轻注些儿个。
⊙○⊙●○○▲
向人微露丁香颗,
⊙○⊙●○○▲
一曲清歌,
⊙●○○
暂引樱桃破。
⊙●○○▲
罗袖□残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
⊙○⊙●○○▲
绣床斜凭娇无那,
⊙○⊙●○○▲
烂嚼红绒,
⊙●○○
笑向檀郎唾。
⊙●○○▲

十三、谒金门•春闺 冯延巳
风乍起,
○⊙▲
吹皱一池春水。
⊙●⊙○○▲
闲引鸳鸯芳径里,
⊙●⊙○○●▲
手□红杏蕊。
⊙○○●▲
斗鸭阑干独倚,
⊙●⊙○⊙▲
碧玉搔头斜坠。
⊙●⊙○○▲
终日望君君不至,
⊙●⊙○○●▲
举头闻鹊喜。
⊙○○●▲

十四、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
⊙●○○
莺声渐老,
⊙○●▲
红英落尽青梅小。
⊙○⊙●○○▲
画堂人静雨蒙蒙,
⊙○⊙●●○○
屏山半掩余香袅。
⊙○⊙●○○▲
密约沉沉,
⊙●○○
离情杳杳,
⊙○●▲
菱花尘满慵将照。
⊙○⊙●○○▲
倚楼无语欲销魂,
⊙○⊙●●○○
长空黯淡连芳草。
⊙○⊙●○○▲

十五、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
⊙○⊙●○○▲
莫匆匆归去。
●○○○▲
三分春色二分愁,
⊙○⊙●●○○
更一分风雨。
●⊙○○▲
花开花谢,
⊙○⊙●
都来几许。
⊙○⊙▲
且高歌休诉。
●○○○●
不知来岁牡丹时,
⊙○⊙●●○○
再相逢何处。
●⊙○○▲

十六、御街行•离怀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
夜寂静、
●●●
寒声碎。
○○▲
真珠帘卷玉楼空,
⊙○⊙●●○○
天淡银河垂地。
⊙●⊙○○▲
年年今夜,
⊙○⊙●
月华如练,
⊙○⊙●
长是人千里。
⊙●○○▲
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泪。
○○▲
残灯明灭枕头欹,
⊙○⊙●●○○
谙尽孤眠滋味。
⊙●⊙○○▲
都来此事,
⊙○⊙●
眉间心上,
⊙○⊙●
无计相回避。
⊙●○○▲

十七、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障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十八、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
●○○
黄叶地,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
⊙●○○
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十九、锦缠道•春游 宋祈
燕子呢喃,
●●○○
景色乍长春昼。
⊙●●○○▲
睹园林、
●○○
万花如绣,
⊙○○▲
海棠经雨胭脂透。
⊙○⊙●○○▲
柳展宫眉,
⊙●○○
翠拂行人首。
⊙●○○▲
向郊原踏青,
●○○●○
恣歌携手。
⊙○○▲
醉醺醺、
●○○
尚寻芳酒。
⊙○○▲
问牧童、
●⊙○
遥指孤村道,
⊙●○○⊙
杏花深处,
●○○●
那里人家有。
⊙●○○▲

二十、离亭燕•怀古 张升
一带江山如画,
⊙●⊙○○▲
风物向秋潇洒。
⊙●⊙○○▲
水浸碧天何处断,
⊙●⊙○○●●
霁色冷光相射。
●●⊙○○▲
蓼屿荻花洲,
⊙●●○○
掩映竹篱茅舍。
⊙●⊙○○▲
云际客帆高挂,
⊙●⊙○○▲
烟外酒旗低亚。
⊙●⊙○○▲
多少六朝兴废事,
⊙●⊙○○●●
尽入渔樵闲话。
●●⊙○○▲
怅望倚层楼,
⊙●●○○
寒日无言西下。
⊙●⊙○○▲
二一、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
⊙○⊙●●○△
呵手试梅妆。
⊙●●○△
都缘自有离恨,
⊙○⊙●○⊙
故画作、
⊙●●
远山长。
●○△
思往事,
○●●
惜流光,
●○△
易成伤。
●○△
未歌先敛,
●○○●
欲笑还颦,
●●○○
最断人肠。
⊙●○△

二二、阮郎归•踏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
⊙○⊙●●○△
风和闻马嘶。
⊙○○●△
清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长蝴蝶飞。
●○○●△
花露重,
○●●
草烟低,
●○○
人家帘幕垂。
⊙○○●△
秋千慵困解罗衣,
⊙○⊙●●○△
画堂双燕归。
●○○●△

二三、南歌子•闺情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
⊙●○○●
龙纹玉掌梳。
○○●●△
去来窗下笑相扶,
⊙○⊙●●○△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
弄笔偎人久,
⊙●○○●
描花试手初。
○○●●△
等闲妨了绣功夫,
⊙○⊙●●○△
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

二四、临江仙•妓席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
⊙●⊙○○●●
雨声滴碎荷声。
⊙○⊙●○△
小楼西角断虹明。
⊙○⊙●●○△
阑干私倚处,
⊙○○●●
遥见月华生。
⊙●●○△
燕子飞来窥画栋,
⊙●⊙○○●●
玉钩垂下帘旌。
⊙○⊙●○△
凉波不动簟纹平。
⊙○⊙●●○△
水晶双枕畔,
⊙○○●●
犹有堕钗横。
⊙●●○△

二五、西江月•佳人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
⊙●⊙○⊙●
铅华淡淡妆成。
⊙○⊙●○△
红烟翠雾罩轻盈,
⊙○⊙●●○△
飞絮游丝无定。
⊙●⊙○⊙▲ (叶仄韵)
相见争如不见,
⊙●⊙○⊙●
有情还似无情。
⊙○⊙●○△ (叶平韵)
笙歌散后酒微醒,
⊙○⊙●●○△
深院月明人静。
⊙●⊙○⊙▲ (叶仄韵)

二六、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纵目,
○○●▲
正故国晚秋,
●●●⊙○
天气初肃。
⊙⊙○▲
千里澄江似练,
⊙●○○⊙●
翠峰如簇。
●○○▲
征帆去棹残阳里,
⊙○⊙●○○●
背西风,
●○○
酒旗斜矗。
⊙○○▲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画图难足。
●○○▲
念往昔豪华竞逐,
●⊙●○○●▲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
⊙⊙○▲
千古凭高对此,
⊙●○○⊙●
漫嗟荣辱。
●○○▲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
●○○
衰草凝绿。
⊙⊙○▲
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

二七、天仙子•送春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
午醉醒来愁未醒。
⊙●⊙○○●▲
送春春去几时回,
⊙○⊙●●○○
临晚镜,
○⊙▲
伤流景,
○⊙▲
往事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暝,
⊙●⊙○○●▲
云破月来花弄影。
⊙●⊙○○●▲
重重帘幕密遮灯,
⊙○⊙●●○○
风不定,
○⊙▲
人初静,
○⊙▲
明日落红应满径。
⊙●⊙○○●▲

二八、昼夜乐•忆别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
便只合、
●⊙⊙
长相聚。
⊙○▲
何期小会幽欢,
○○●●○○
变作别离情绪。
●●⊙○⊙▲
况值阑珊春色暮,
⊙●○○○●▲
对满目、
●⊙⊙
乱花狂絮。
●○○▲
直恐好风光,
⊙●●○○
尽随伊归去。
●○○○▲
一场寂寞凭谁诉,
⊙○⊙●○○▲
算前言、
●⊙⊙
总轻负。
⊙○▲
早知恁地难拼,
⊙○●●○○
悔不当初留住。
⊙●○○⊙▲
其奈风流端正外,
⊙●○○○●●
更别有、
●⊙⊙
系人心处。
●○○▲
一日不思量,
⊙●●○○
也攒眉千度。
●○○○▲

二九、雨淋铃•秋别 柳永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
○○●●○●
方留恋处,
○○●●
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
●●○○
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
●●●
千里烟波,
○●○○
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
●○○
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
●●●
千种风流,
○●○○
更与何人说。
●●○○▲

三十、卜算子•别意 苏轼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那边,
⊙●○○●●○
眉眼盈盈处。
⊙●○○▲
才始送春归,
⊙●●○○
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
⊙●○○●●○
千万和春住。
⊙●○○▲

三一、洞仙歌•夏夜 苏轼
冰肌玉骨,
⊙○⊙●
自清凉无汗。
●○○⊙▲
水殿风来暗香满。
⊙●○○●○▲
绣帘开,
●○○
一点明月窥人,
●●⊙●○○
人未寝、
○●●
欹枕钗横鬓乱。
⊙●⊙○⊙▲
起来携素手,
⊙○○●●
庭户无声,
⊙●○○
时见疏星渡河汉。
⊙●○○●○▲
试问夜如何,
⊙●●○○
夜已三更,
⊙●○○
金波淡,
○⊙●
玉绳低转。
⊙○⊙▲
但屈指、
●●●
西风几时来,
○○●○○
又不道流年,
●⊙●○○
暗中偷换。
●○○▲

三二、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三三、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偏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三四、清平乐•晚春 黄庭坚
春归何处,
○○⊙▲
寂寞无行路。
⊙●○○▲
若有人知春去处,
⊙●⊙○○⊙▲
唤取归来同住。
⊙●⊙○⊙▲
春无踪迹谁知, (换平韵)
⊙○⊙●○△
除非问取黄鹂。
⊙○⊙●○△
百啭无人能解,
⊙●⊙○⊙●
因风飞过蔷薇。
⊙○⊙●○△

三五、画堂春•本意 黄庭坚
东风吹柳日初长,
⊙○⊙●●○△
雨余芳草斜阳。
⊙○⊙●○△
杏花零落燕泥香,
⊙○⊙●●○△
睡损红妆。
⊙●○△
宝篆烟销龙凤,
⊙●⊙○⊙●
画屏云锁潇湘。
⊙○⊙●○△
夜寒微透薄罗裳,
⊙○⊙●●○△
无限思量。
⊙●○△

三六、蓦山溪•别意 黄庭坚
鸳鸯翡翠,
⊙○⊙●
小小思珍偶。
⊙●○○▲
眉黛敛秋波,
⊙●●○○
尽湖南,
●⊙⊙
山明水秀。
○○⊙▲
娉娉袅袅,
⊙○⊙●
恰近十三余,
⊙●●○○
春未透,
○⊙▲
花枝瘦,
○⊙▲
正是愁时候。
⊙●○○▲
寻芳载酒,
⊙○⊙●
肯落他人后。
⊙●○○▲
只恐远归来,
⊙●●○○
绿成阴,
●⊙⊙
青梅如豆。
○○⊙▲
心期得处,
⊙○⊙●
每自不由人,
⊙●●○○
长亭柳,
○⊙▲
君知否,
○⊙▲
千里犹回首。
⊙●○○▲

三七、忆王孙•春闺 秦观
萋萋芳草忆王孙,
⊙○⊙●●○△
柳外楼高空断魂。
⊙●○○⊙●△
杜宇声声不忍闻。
⊙●○○⊙●△
欲黄昏,
●○△
雨打梨花深闭门。
⊙●○○⊙●△

三八、如梦令•春景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
⊙●⊙○⊙▲
燕尾剪波绿皱。
⊙●⊙○⊙▲
指冷玉笙寒,
⊙●●○○
吹彻小梅春透。
⊙●⊙○⊙▲
依旧,
○▲
依旧, (叠句)
○▲
人与绿杨俱瘦。
⊙●⊙○⊙▲

三九、桃源忆故人•冬景 秦观
玉楼深锁多情种,
⊙○⊙●○○▲
清夜悠悠谁共。
⊙●⊙○○▲
羞见枕衾鸳凤,
⊙●⊙○○▲
闷则和衣拥。
⊙●○○▲
无端画角严城动,
⊙○⊙●○○▲
惊破一番新梦。
⊙●⊙○○▲
窗外月华霜重,
⊙●⊙○○▲
听彻梅花弄。
⊙●○○▲

四十、鹊桥仙•七夕 秦观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
●⊙●
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
●⊙●
朝朝暮暮。
○○⊙▲
四一、河传•赠妓秦观
恨眉醉眼,
⊙○⊙▲
甚轻轻觑着、
●○○●▲
神魂迷乱。
⊙○⊙●
常记那回,
⊙●●●○
小曲栏干西畔。
⊙●⊙○○▲
鬓云松、
●⊙○
罗袜(戋刀)。
○●▲
丁香笑吐娇无限,
⊙○⊙●○○▲
语软声低、
⊙●○○
道我何曾惯。
⊙●○○▲
云雨未谐,
⊙●●○
早被东风吹散。
⊙●⊙○○▲
瘦杀人、
●⊙○
天不管。
○●▲

四二、满庭芳•春游 秦观
晓色云开,
⊙●○○
春随人意,
⊙○⊙●
骤雨才过还晴。
●⊙⊙●⊙△
古台芳榭,
⊙○○●
飞燕蹴红英。
⊙●●○△
舞困榆钱自落,
⊙●⊙○⊙●
秋千外,
○⊙●
绿水桥平。
⊙●○△
东风里、
○○●
朱门映柳,
○○○●
低按小秦筝。
⊙●●○△
多情。
○△
行乐处,
⊙●●
珠钿翠盖,
⊙○⊙●
玉辔红缨。
⊙●○△
渐酒空金□,
●⊙○⊙●
花困蓬瀛。
⊙●○△
豆蔻梢头旧恨,
⊙●⊙○⊙●
十年梦,
⊙⊙●
屈指堪惊。
⊙●○△
凭栏久,
⊙○●
疏烟淡日,
⊙○⊙●
寂寞下芜城。
⊙●●○△

四三、清玉案•春暮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
但目送芳尘去。
●⊙●○○▲
锦瑟年华谁与度,
⊙●⊙○○●▲
月楼花院,
●○○●
绮窗朱户,
●○○▲
惟有春知处。
⊙●○○▲
碧云冉冉蘅皋暮,
⊙○⊙●○○▲
彩笔空题断肠句。
⊙●○○●○▲
试问闲愁知几许,
⊙●⊙○○●▲
一川烟草,
●○○●
满城风絮,
●○○▲
梅子黄时雨。
⊙●○○▲

四四、薄幸•春情 贺铸
淡妆多态,
⊙○○▲
更滴滴、
●⊙●
频回盼睐。
○○●▲
便认得、
●⊙●
琴心先许,
○○○●
欲绾合欢双带。
⊙●⊙○○▲
记画堂、
●⊙○
风月逢迎,
○●○○
轻颦浅笑娇无奈。
○○●●○○▲
向睡鸭炉边,
●●●○○
翔鸳屏里,
⊙○⊙●
羞把香罗暗解。
⊙●○○⊙▲
自过了、
⊙●●
烧灯后,
○○●
都不见、
○●●
踏青挑菜。
●○⊙▲
几回凭双燕,
⊙○⊙⊙●
叮咛深意,
○○⊙●
往来却恨重帘碍。
⊙○⊙●○○▲
约何时再。
●○○▲
正春浓酒困,
●○○⊙●
人闲昼永无聊赖。
○○●●○○▲
恹恹睡起,
○○●●
犹有花梢日在。
⊙●○○⊙▲

四五、惜分飞•本意毛滂
泪湿栏干花着露,
⊙●⊙○○●▲
愁到眉峰碧聚。
⊙●○○●▲
此恨平分取,
⊙●○○▲
更无言语空相觑。
⊙○⊙●○○▲
断雨残云无意絮,
⊙●⊙○○⊙▲
寂寞朝朝暮暮。
⊙●○○●▲
今夜山深处,
⊙●○○▲
断魂分付潮回去。
⊙○⊙●○○▲

四六、河满子•秋怨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
⊙●⊙○⊙●
凄凉宝瑟余音。
⊙○⊙●○△
楚客多情偏怨别,
⊙●⊙○○●●
碧山远水登临。
⊙○⊙●○△
目送连天衰草,
⊙●⊙○⊙●
夜阑几处疏砧。
⊙○⊙●○△
黄叶无风自落,
⊙●⊙○⊙●
秋云不雨长阴。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摇摇幽恨难禁。
⊙○⊙●○△
惆怅旧欢如梦,
⊙●⊙○⊙●
觉来无处追寻。
⊙○⊙●○△

四七、烛影摇红•惜春 王诜
香脸轻匀,
⊙●○○
黛眉巧画宫妆浅。
⊙○⊙●○○▲
风流天付与精神,
⊙○⊙●●○○
全在娇波转。
⊙●○○▲
早是萦心可惯,
⊙●⊙○⊙▲
更那堪、
●○○
频频顾盼。
○○●▲
几回得见,
⊙○⊙●
见了还休,
⊙●○○
争如不见。
○○○▲
烛影摇红,
⊙●○○
夜阑饮散春宵短。
⊙○⊙●○○▲
当时谁解唱阳关,
⊙○⊙●●○○
离恨天涯远。
⊙●○○▲
无奈云收雨散,
⊙●⊙○⊙▲
凭栏干、
●○○
东风泪眼。
○○●▲
海棠开后,
⊙○⊙●
燕子来时,
⊙●○○
黄昏庭院。
○○○▲

四八、减字木兰花•春情 王安国
画桥流水,
⊙○⊙▲
雨湿落红飞不起。
⊙●⊙○○●▲
月破黄昏,
⊙●○△ (换平韵)
帘里余香马上闻。
⊙●○○⊙●△
徘徊不语,
⊙○⊙▲ (换仄韵)
今夜梦魂何处去。
⊙●⊙○○●▲
不似垂杨,
⊙●○△ (换平韵)
犹解飞花入洞房。
⊙●○○⊙●△

四九、千秋岁•夏景 谢逸
楝花飘砌。
⊙○⊙▲
蔌蔌清香细。
⊙●○○▲
梅雨过,
⊙●●
苹风起。
○○▲
情随湘水远,
⊙○○●●
梦绕吴峰翠。
⊙●○○▲
琴书倦,
○⊙●
鹧鸪唤起南窗睡。
⊙○⊙●○○▲
密意无人寄。
⊙●○○▲
幽恨凭谁洗。
⊙●○○▲
修竹畔,
⊙●●
疏帘里。
○○▲
歌余尘拂扇,
⊙○○●●
舞罢风掀袂。
⊙●○○▲
人散后,
○⊙●
一钩新月天如水。
⊙○⊙●○○▲

五十、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暗柳啼鸦,
●●○○
单衣伫立,
○○●●
小帘朱户。
●○○▲
桐花半亩,
○○●●
静锁一庭愁雨。
●●●⊙○○▲
洒空阶、
●○○
更阑未休,
○⊙●⊙
故人翦烛西窗语。
⊙○⊙●○○▲
似楚江暝宿,
●⊙○⊙●
风灯零乱,
○○⊙●
少年羁旅。
●○○▲
迟暮。
○▲
嬉游处。
○○▲
正店舍无烟,
●●●○○
禁城百五。
●○⊙▲
旗亭唤酒,
○○●●
付与高阳俦侣。
●●⊙○○▲
想东园、
●○○
桃李自春,
⊙●●⊙○
小唇秀靥今在否。
⊙○●●○●▲
到归时、
●○○
定有残英,
⊙●○○
待客携樽俎。
●●○○▲
五一、解语花•元宵 周邦彦
风销焰蜡,
○○●●
露□烘炉,
●●○○
花市光相射。
○●○○▲
桂华流瓦。
●○○▲
纤云散,
○○●
耿耿素娥欲下。
⊙●⊙○⊙▲
衣裳淡雅。
○○⊙▲
看楚女、
⊙●●
纤腰一把。
⊙○⊙▲
箫鼓喧,
⊙●○
人影参差,
⊙●○○
满路飘香麝。
⊙●○○▲
因念帝城放夜,
⊙●⊙○●▲
望千门如昼,
●○○○●
嬉笑游冶。
○●○▲
钿车罗帕。
⊙○○▲
相逢处、
○○●
自有暗尘随马。
⊙●●○○▲
年光是也。
○○●▲
惟只见、
⊙●●
旧情衰谢。
⊙○⊙▲
清漏移,
⊙●○
飞盖归来,
⊙●○○
任舞休歌罢。
●●○○▲

五二、过秦楼•秋夜 周邦彦
水浴清蟾,
●●○○
叶喧凉吹,
⊙○○●
巷陌马声初断。
●●●○○▲
闲依露井,
○○●●
笑扑流萤,
⊙●○○
惹破画罗轻扇。
●●●○○▲
人静夜久凭栏,
○●●●○○
愁不归眠,
○●○○
立残更箭。
⊙○○▲
叹年华一瞬,
●○○●●
人今千里,
○○○●
梦沉书远。
●○○●
空见说、
○●●
鬓怯琼梳,
●●○○
容销金镜,
⊙○○●
渐懒趁时匀染。
●●●○○▲
梅风地溽,
○○●●
虹雨苔滋,
⊙●○○
一架舞红都变。
●●●○○▲
谁信无聊,
○●○○
为伊才减江淹,
●○○●○○
情伤荀倩。
⊙○○▲
但明河影下,
●○○●●
还看疏星几点。
⊙●○○●▲

五三、昭君怨•春怨 万俟雅言
春到南楼雪尽,
⊙●⊙○⊙▲
惊动灯期花信。
⊙●⊙○⊙▲
小雨一番寒,
⊙●●○△ (换平韵)
倚栏干。
⊙○△
莫把栏干频倚,
⊙●⊙○⊙▲ (换仄韵)
一望几重烟水。
⊙●⊙○⊙▲
何处是京华,
⊙●●○△ (换平韵)
暮云遮。
⊙○△

五四、感皇恩•入京 赵企
骑马踏红尘,
⊙●●○○
长安重到。
⊙○○▲
人面依然似花好。
⊙●○○●○▲
旧欢才展,
⊙○○●
又被新愁分了。
⊙●⊙○○▲
未成云雨梦,
⊙○○●●
巫山晓。
○○▲
千里断肠,
⊙●●○
关山古道。
⊙○⊙▲
回首高城似天杳。
⊙●○○●○▲
满怀离恨,
⊙○○●
付与落花啼鸟。
⊙●⊙○○▲
故人何处也,
⊙○○●●
青春老。
○○▲

五五、好事近•初夏 蒋子云
叶暗乳鸦啼,
⊙●●○○
风定老红犹落。
⊙●⊙○○▲
蝴蝶不随春去,
⊙●⊙○○●
入熏风池阁。
●○○○▲
休歌金缕劝金卮,
⊙○⊙●●○○
酒病煞如昨。
⊙⊙●○▲
帘卷日长人静,
⊙●⊙○○●
任杨花飘

㈥ 单词创造史要举几个例子,说明到底是怎么创造的(字

中国的是象形,就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画出来;英文部分按照词头词缀拼接起来,people不明显,比如tricycle,tri代表三,后面代表圆,和起来就是三轮,这个有点像中国的偏旁部首

㈦ “创造”一词和“塑造”一词的根本区别

创造是动词,塑造是形容词创造是可见的,塑造是不可可见的

㈧ 为什么说苏轼的词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

苏轼对词的贡献很突出。苏轼出现前,词的内容受传统念束缚,局限于旖旎温柔的艳情腻语的范围之内;苏轼则吊古伤今、述电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谈论哲理等题材都进入了词中,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为宋词的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在风格上,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

《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苏轼豪放派的代表作。 此外苏轼也有一些抒写“逸怀浩气”,具有清朗疏宕、平淡高逸境界的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不少风格婉约的词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表现了苏轼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的特点

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词为艳科”,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牢固的传统,苏轼成功地转为了这种风气。他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这便是苏轼对宋词的最大贡献。而这种新的词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同时代的和后世的作家形成深远的影响。以苏轼为中心的元佑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谢逸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品。
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词的语言上,苏轼也做了演进,一改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方面吸融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的口语,给人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
因此,苏轼词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开了一派词风,而且是将词从狭小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大了它所表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内容和风格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轼是令宋词成为一代代表性文体的关键性人物。

㈨ 现代汉语的词汇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现代汉语词汇,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经过语言学家的总结,形成了规范的词汇,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阅读全文

与词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