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指南针的故事

发明指南针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8-07 07:53:28

Ⅰ 关于指南针的故事

有一个指南针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他和她是一个笔会上认识的。笔会在他生活的城市。她天真的问:“你们这里的太阳为什么从西边出,要么从南边出,怎么就是不从东边出呀?"他忍俊不禁,她真是个爱转向的女孩子。临别时送了她指南针,这样她就不会迷路了。

几个月后她靠着指南针的带路,来到了他的身边。她不顾一切的要嫁给他,一个大她12岁的男人,一个离过婚的男人。他不顾一切的娶了她,一个左腿残疾,爱转向的山里女孩。

他不舍得她出去工作,舍不得她的身体受累,更怕这朵来自大山深处的奇葩沾染了世俗和铜臭气息。她是有文学天赋的,他借钱为她买了台电脑让她在家安心写作。能挣多少稿费,他是不在乎的 ,只要她喜欢就好。

他拼命工作,同时兼任好几份家教。他不想让她跟着受委屈,只是,他在家陪她的时间更少了。

她是从什么时候变得?变得不爱理他了,变得经常对着南边的方向发呆,他无暇顾及,他实在太忙太累了。

直到有一天,她提出了离婚,他愕然。原因很简单,她网恋了,爱上了比她小4岁的打工仔,要去深圳找那个人,最后,她艰难的说,她需要一笔钱。他是没什么积蓄的,只有这套他们正在住着的旧楼房。他把房子卖了12万元,分给她6万元。

他送她去南下的火车。火车将要开动,他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到她的手心。那是一枚指南针。他紧跑两步,嘱咐她:"好好的,别迷了路".列车的呼啸声把他的声音淹没了。

半年后,她回来了,除了脖子上的那枚指南针,她一无所有。他为她拭去汹涌的泪水,安慰她:“好姑娘,咱们不哭,回来就好,好好的。”她哽咽着,把指南针从脖子上摘下来。她不需要指南针了呀!跟定了他,这辈子都不会转向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指南针……迷失中……

Ⅱ 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回样子象一把汤勺,答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Ⅲ 指南针的历史故事,50字的,谢谢,好心人!

汉以前古人把磁抄石写成袭“慈石”,是慈爱石头的表达。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两个棋子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两个棋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

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3)发明指南针的故事扩展阅读

指南针的发明历史:

从司南到指南针的过渡形式是指南鱼。指南鱼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时崔豹著的《古今注》上。北宋仁宗时,由曾公亮主持编著的《武经总要》中介绍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和使用:

用一薄钢片剪成鱼形,约长二寸,宽五分,肚皮部分略下凹,把它放到炭火上烧到通红取出后,让鱼尾正对北方,并略下垂,蘸水冷却,铁片就在地磁场中被磁化。

在西方16世纪才发现地磁倾角(1544年德国人哈特曼发现),1600年英国吉尔伯特著作中才记载了红热铁棒在地磁场中冷却磁化的方法,比我国晚了50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指南针

Ⅳ 祖冲之发明指南针的故事

他是修过指南车,语文书告诉我他造的是指南针,去你妈蛋

Ⅳ 古代人民发明和应用指南针的故事

一、发明:

宋代科学家沈括首先记载了地磁偏角,说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之磁化成为磁针,可以指南,而常微偏东,并介绍了四种支挂磁针的方法:

一是浮于水面,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线缕悬挂。

二、应用:

1、宋军中配备指南鱼,是将薄铁叶剪成鱼形而磁化,用于阴天和黑夜判断行军方向。

2、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经盘,即罗盘。

3、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使用“针盘”导航。这种针盘还使用“浮针”,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4、大约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指南鱼。 当时有一部有名的军事著作,叫《武经总要》,其中说:行军的时候,如果迂到阴天黑夜,无法辨明方向,就应当让老马在前面带路,或者用指南车和指南鱼辨别方向。

(5)发明指南针的故事扩展阅读

古代指南针(司南)的深层含义:

第一层:刻上八卦磁体方位,寓意:统阴滋阳。

第二层:地盘(方向中心),寓意:投之于地。

第三层:二十四个深受方位,寓意:全受各谚。

第四层:勺头(指向北方),寓意:其柢指南。

第五层:勺肚(头堪中央),寓意:外壳里柔。

第六层:地盘圆圈的大中心,寓意:方地圆天。

第七层:匙子(调羹及勺),寓意:匙把勺动。

第八层:勺柄(指向南方),寓意:司南之杓。

第九层:十二个地支官组合,寓意:生地肖支。

第十层:各十个十天干合成,寓意:天干五味。

第百层:三十五个星宿连值,寓意:星月已日。

第千层:跪坐方面叠层地盘,寓意:跪求方圆。

Ⅵ 关于指南针的故事!!!

有一个指南针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他和她是一个笔会上认识的。笔会在他生活的城市。她天真的问:“你们这里的太阳为什么从西边出,要么从南边出,怎么就是不从东边出呀?"他忍俊不禁,她真是个爱转向的女孩子。临别时送了她指南针,这样她就不会迷路了。

几个月后她靠着指南针的带路,来到了他的身边。她不顾一切的要嫁给他,一个大她12岁的男人,一个离过婚的男人。他不顾一切的娶了她,一个左腿残疾,爱转向的山里女孩。

他不舍得她出去工作,舍不得她的身体受累,更怕这朵来自大山深处的奇葩沾染了世俗和铜臭气息。她是有文学天赋的,他借钱为她买了台电脑让她在家安心写作。能挣多少稿费,他是不在乎的 ,只要她喜欢就好。

他拼命工作,同时兼任好几份家教。他不想让她跟着受委屈,只是,他在家陪她的时间更少了。

她是从什么时候变得?变得不爱理他了,变得经常对着南边的方向发呆,他无暇顾及,他实在太忙太累了。

直到有一天,她提出了离婚,他愕然。原因很简单,她网恋了,爱上了比她小4岁的打工仔,要去深圳找那个人,最后,她艰难的说,她需要一笔钱。他是没什么积蓄的,只有这套他们正在住着的旧楼房。他把房子卖了12万元,分给她6万元。

他送她去南下的火车。火车将要开动,他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到她的手心。那是一枚指南针。他紧跑两步,嘱咐她:"好好的,别迷了路".列车的呼啸声把他的声音淹没了。

半年后,她回来了,除了脖子上的那枚指南针,她一无所有。他为她拭去汹涌的泪水,安慰她:“好姑娘,咱们不哭,回来就好,好好的。”她哽咽着,把指南针从脖子上摘下来。她不需要指南针了呀!跟定了他,这辈子都不会转向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指南针……迷失中……

Ⅶ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故事

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唐代堪舆家的活动相当活跃,并开始强调方向的选择,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指南铁鱼或者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
活动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的山西堪舆家丘延瀚,被后世堪舆家推崇为堪舆术三针(正针、缝针和中针)中最早出现的正针法的创始人。明代雅好科技的宁献王朱权则在其《神机秘籍》中说:“针法古无所传,自昔玄真始制。”玄真即唐代浙江金华道家张志和(约730—约810年),他的道号叫玄真子,所著《玄真子》十二卷,残存三卷。从这残卷中知道他颇好物理,但未找到与指南针或针法直接有关的记载。然而,这个道号不禁使人联想到旧题晋崔豹所作的《古今注》中把蝌蚪称为“玄针”。其文曰:“虾蟇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大,尾脱即脚生。”十世纪时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项记载似乎把磁针与指南鱼的发明和应用从形状和性能上联系到了一起。
关于指南鱼的制备方法,见于北宋曾公亮等利用前人资料编撰的《武经总要》。《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载其法曰:“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这种方法利用地磁场使铁片磁化,并知道鱼形铁片微向下倾斜对磁化有利,实际上已发现近代科学中所谓的磁倾角的影响。使用时,指南鱼浮于水面,与水浮磁针的原理是一致的。
水浮磁针的制作方法首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十四,其文曰:“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这种方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钢针磁化法,经过沈括之手公布于世,有力地促进了磁针在堪舆和航海两大领域中的应用和普及。指南针进入到实用磁针的阶段,对装置方法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沈括全面研究和比较了“水浮”法、置“指爪”法、置“碗唇”法及“缕悬”法的优缺点,认为“缕悬”法最佳。“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现代磁强计中悬挂的小磁铁,就采用了此相似的方法。磁针指的精度,与司南及指南鱼不可同日而语,故磁针的发明,很快导致了磁偏角的发现。
五代乱世的《管氏地理指蒙·释中第八》曰:磁针“体轻而径所指必端应一气之所召,土曷中而方曷偏,较轩辕之纪,尚在星虚丁癸之躔”。轩辕黄帝时代的磁偏角,作者以为尚在“星(午)虚(子)丁癸”方向,而当时“针指坎离定阴阳之分野,格偏壬丙探僭越之津涯”。偏角变为南偏东15°。
由于堪舆术的神秘性,中国唐宋堪舆著作在流传中又相互影响,有所增删,要从众多早期堪舆著作中理出磁针、磁偏角以至罗盘的发明、发现年代,诚非易事,然而,北宋司天监杨惟德于庆历元年(1041年)奉命编撰的相墓大全《茔原总录》卷一位磁偏角的发现订定了下限。书中说:“客主的取,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午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取方直之正也。”这里明确地记载了“丙午针”,即后世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所说的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在西方,直到13世纪才知道磁针偏南。1429年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年)横渡大西洋时, 正式测到磁偏角现象

Ⅷ 指南针谁发明的

指南针的发明者是谁至今依然没有定论。根据权威史料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因此指南针传统上被认定为是黄帝发明的。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不论在中国发展史上还是在展世界发展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指南针是一利判别方位的简单仪器,又称指北针。它的前身是中国山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的发明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辛勤研究和不断地改进,逐渐发展而制成的。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进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向南端,一端指向北端。中国人认为指南针指南,欧洲人认为指南针指北,皆合理。

追查出到底是谁发明了指南针或者罗盘、司南,几乎不可能了。但是可以确信战国时期就存在了,因为出现了指南车的黄帝神话故事就诞生在战国时期。现在一般认为磁铁的指向性最早被河北磁县附近的磁山人民发现,并由当地民众发明出了实用的工具。由于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大磁铁,地球的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地求的北极是负磁极,地球南极为正磁极。根据同性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转专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三极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

每一个新事物的牛,会有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关于指南针发明的磁场效应在古书上有两起记载。

其一为:《书.与降传》记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被磁石吸住,不能动弹。马隆的士兵穿犀牛甲,磁石对们没有么作用,可自如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

另一为:东汉的《异物志》记或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喑谯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还有传说是秦始旦修建走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乓当场抓获。

指南针作为一种指向仪器,在古代军事上、生产上日常生活上、地形测量上,尤其在航海事业上,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成功、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大陆的发现等,指南针在其中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阅读全文

与发明指南针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