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涂料发明历史

涂料发明历史

发布时间:2021-08-07 06:23:17

A. 我想知道涂料的发展历史

涂料工业属于近代工业,但涂料本身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使使用天然树脂作为成膜物质的涂料——大漆最早的国家。早期的画家使用的矿物颜,是水的悬浮液伙食用水或清蛋白来调配的,这就是最早的水性涂料。真正懂得使用溶剂,用溶剂来溶解固体的天然树脂,制得快干的涂料是19世纪中叶才开始的。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溶剂型涂料的使用历史远没有水性涂料那么久远。最简单的水性涂料是石灰乳液,大约在一百年前就曾有人计划向其中加入乳化亚麻仁油进行改良,这恐怕就是最早的乳胶漆。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开始把聚乙烯醇作为保护胶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为涂料展色使用。

到了50年代,纯丙烯酸酯乳液在欧洲和美国就已经有限售,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其产量没有太大增加。进入60年代,在所有发展的乳状液中,最为突出的是醋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与高级脂肪酸乙烯共聚物也有所发展,产量有所增加。

7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各国限制了有机溶剂及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使油漆的使用受到种种限制。75%的制造油漆的原料来自石油化工,由于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危机和第三世界国家调整石油价格所致,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要求解约能源和解约资源。基于上述原因,水性涂料,特别是乳胶漆,作为代油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性涂料的制备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乳液合成技术 进步更快。

70-80 年代作为当代水性涂料的代表——乳胶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推广应用却进入了低谷。乳胶漆要和风行全国的内墙涂料进行价格竞争,其结果是身败名裂,甚至被相当部分的建筑商和装饰业所否定,同时风行一时的瓷砖又把外墙乳胶漆的市场夺去了大半。

90年代至今,不光乳胶漆的质量性能大大提高,在价格上业慢慢被人们接受。特别是以荷兰、日本为首的多国大型涂料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真正揭开了现代水性涂料的新篇章。

B. 涂料的发展都经过了哪些历程

涂料的发展史
涂料的应用开始于史前时代,我国使用生漆和桐油作为涂料至少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秦皇岛墓的兵马俑已使用了彩色的涂料,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更有精美的漆器。埃及也早已知道用阿拉伯胶、蛋白等来制备色漆,用于装饰。
11世纪欧洲开始用亚麻油制备油基清漆,17世纪含铅的油漆得到发展,而且在1762年的波士顿就开始了用石磨制漆,此后工业制漆得到较快的发展。尽管涂料的应用与生产有漫长的历史,但它只能以一种技艺的形式相传,而不能进入科学的领域。这种情况至今还影响着不少人对涂料的看法,认为涂料是靠经验传授的工艺。另一方面,涂料所有原料主要是天然的油和树脂,因此被称为油漆。
自然,现在的涂料已不是旧时的模样了,它已进入了科学的时代,涂料第一次和科学的结合是20年代杜邦公司开始使用硝基纤维素作为喷漆,它的出现为汽车提供了快干、耐久和光泽好的涂料。30年代W.H.Carothes以及其后他的助手P.J.lory对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研究,为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涂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涂料工业便和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结下不解之缘。

C. 油漆是谁最早发明

漆的发现

漆是用漆树皮里的黏汁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器的涂料。漆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已发现漆树并懂得使用由漆树的汁液制成的天然漆来做涂料,以增加物品的强度和寿命。当时,东方诸蛮族每逢出征凯旋,都将所获骷髅“漆其头以为饮器,”共相祝胜利。春秋以前,我国已广植漆树,并设立管理漆园的官吏。《明史?髹饰录》载:漆始用于书策写竹简,随即用于黑漆食器,其后则是黑漆其外朱漆其内的祭器。战国前,漆是单一的棕色(天然色)。战国时期,漆工将漆用桐油加色料配成彩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泽度。传统的漆颜色主要有黑、红、棕、黄、金黄和绿色等。秦代的漆工为防止漆干后出现裂纹,发明了用阴宝使之阴干的工艺。五代时的朱遵度撰写了《漆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漆工专著。漆和油漆的概念不同,当今使用的装饰和保护用涂料一般都是油漆。

油漆的发明

油漆是用氧化铁或树脂等原料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品的涂料。油漆的起源尚无定论。公元前1500 年,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山洞里,油漆已用于绘画和装饰。公元前6000 年,我国已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颜料混合焙烧对油漆加以改进。公元前1500 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蓝和茜草制造蓝色和红色颜料,但这种油漆还很不完善。18 世纪,由于对亚麻仁油和氧化锌的开发利用,使油漆工业迅速发展。20 世纪,油漆工艺有了重大发展,出现了粘着力更大、光泽度更高、阻燃、抗腐蚀与热稳定性高的各种颜色的油漆

D. 中国涂料发展史 如何

人类生产和使用涂料已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可分为天然成膜物质的使用、涂料工业的形成和合成树脂涂料的生产三个发展阶段。西班牙阿米塔米拉洞窟的绘画、法国拉斯科洞穴的岩壁绘画和中国仰韶文化时期残陶片上的漆绘花纹等大量考古资料证实,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野兽的油脂、草类和树木的汁液以及天然颜料等配制原始涂饰物质,用羽毛、树枝等进行绘画。

起点 1855年,英国人A.帕克斯取得了用硝酸纤维素(硝化棉)制造涂料的专利权,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合成树脂涂料的工厂。1909年,美国化学家L.H.贝克兰试制成功醇溶酚醛树脂。随后,德国人K.阿尔贝特研究成功松香改性的油溶性酚醛树脂涂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打开过剩的硝酸纤维素的销路,适应汽车生产发展的需要,找到了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等良好溶剂,开发了空气喷涂的施工方法。1925年硝酸纤维素涂料的生产达到高潮。与此同时,酚醛树脂涂料也广泛应用于木器家具行业。在色漆生产中,轮碾机被逐步淘汰,球磨机、三辊机等机械研磨设备在涂料工业中推广应用。

突破 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R.H.基恩尔突破了植物油醇解技术,发明了用干性油脂肪酸制备醇酸树脂的工艺,醇酸树脂涂料迅速发展为涂料品种的主流,摆脱了以干性油和天然树脂混合炼制涂料的传统方法,开创了涂料工业的新纪元。到1940年,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醇酸树脂配合制漆,进一步扩大了醇酸树脂涂料的应用范围,发展成为装饰性涂料的主要品种,广泛用于工业涂装。

大发展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合成树脂涂料品种发展很快。美、英、荷(壳牌公司)、瑞士(汽巴公司)在40年代后期首先生产环氧树脂,为发展新型防腐蚀涂料和工业底漆提供了新的原料。50年代初,性能广泛的聚氨酯涂料在联邦德国法本拜耳公司投入工业化生产。1950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丙烯酸树脂涂料,逐渐成为汽车涂料的主要品种,并扩展到轻工、建筑等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丁苯胶乳过剩,美国积极研究用丁苯胶乳制水乳胶涂料。20世纪50~60年代,又开发了聚醋酸乙烯酯胶乳和丙烯酸酯胶乳涂料,这些都是建筑涂料的最大品种。1952年联邦德国克纳萨克·格里赛恩公司发明了乙烯类树脂热塑粉末涂料。壳牌化学公司开发了环氧粉末涂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61年开发了电沉积涂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此外,1968年联邦德国法本拜耳公司首先在市场出售光固化木器漆。乳胶涂料、水溶性涂料、粉末涂料和光固化涂料,使涂料产品中的有机溶剂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使用有机溶剂,开辟了低污染涂料的新领域。随着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以有机硅树脂为主的元素有机树脂涂料,在50~60年代发展迅速,在耐高温涂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开发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还有杂环树脂涂料、橡胶类涂料、乙烯基树脂涂料、聚酯涂料、无机高分子涂料等品种。

随着合成树脂涂料的发展,逐步采用了大型的树脂反应釜(见釜式反应器),研磨工序逐步采用高效的研磨设备,如高速分散机和砂磨机得到推广使用,取代了40~50年代的三辊磨。

为配合合成树脂涂料的推广应用,涂装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高压无空气喷涂在造船工业和钢铁桥梁建筑中推广,大大提高了涂装的工作效率。静电喷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适用于大规模流水线涂装,促进了粉末涂料的进一步推广。电沉积涂装技术是60年代适应于水溶性涂料的出现而发展的,尤其在超过滤技术解决了电沉积涂装的废水问题后,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

新阶段 1973年以来,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涂料工业向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高固体涂料、水型涂料和粉末涂料的开发,低能耗固化品种如辐射固化涂料的开发,是其具体表现。1976年,美国匹兹堡平板玻璃工业公司研制的新型电沉积涂料──阴极电沉积涂料,提高了汽车车身的防腐蚀能力,得到迅速推广。70年代开发了有机-无机聚合物乳液,应用于建筑涂料等领域。功能性涂料(见涂料)成为70年代涂料工业的研究课题,并推出了一系列新品种。80年代各种建筑涂料发展很快。电子计算机已在涂料生产和测试、管理中使用。机器人(机械手)已广泛应用于特殊场合或危险场合代替人工进行涂装。这一阶段有如下特点:①以现代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加快了发展的进程,例如:现代化学的理论应用在涂料工业中,涂料助剂得到广泛推广使用,从而使涂料工业的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②利用共聚、改性和混合方法,使具备特色的合成树脂品种日益增多,提高了涂料的性能,且使功能性涂料品种日益增多。③对涂料质量的测试,已从测定表面现象转向测定涂料内在质量的趋势,例如更加重视测定合成树脂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以了解合成树脂的质量,用扫描电镜观察涂膜的微观结构等指导产品的生产。

E. 油漆的发明者

中国人最迟在抄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在古代中国,油漆业的组织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国家的制作中心。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铭文除说明该杯制作于公元四年外,还刻有参加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位官员的名字。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这个杯子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F. 涂料的发展都经过了哪些历程

人类生产和使用涂料已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可分为天然成膜物质的使用、涂料工业的形成和合成树脂涂料的生产三个发展阶段。西班牙阿米塔米拉洞窟的绘画、法国拉斯科洞穴的岩壁绘画和中国仰韶文化时期残陶片上的漆绘花纹等大量考古资料证实,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野兽的油脂、草类和树木的汁液以及天然颜料等配制原始涂饰物质,用羽毛、树枝等进行绘画。
天然成膜物质的使用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成膜物质涂料——大漆最早的国家,这从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约公元前17~约前11世纪)遗址中发现的一些漆器残片可以证实。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76)就掌握了熬炼桐油制涂料的技术。战国时代(公元前 475~前 221)能用桐油和大漆制造复配涂料。公元前的巴比伦已使用沥青作为木船的防腐涂料,希腊人掌握了蜂蜡涂饰技术。长沙马王堆出土汉墓的漆棺和漆器,做工细致,漆膜坚韧,保护性能良好,说明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初时大漆的使用技术已成熟。以后,此项技术陆续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并得到发展。公元初年,埃及已采用阿拉伯树胶制作涂料。到了明代(1368~1644),中国漆器技术达到高峰。明隆庆年间的黄成(又名黄大成)所著的《髹饰录》系统地总结了大漆的使用经验。17世纪以后,中国的漆器技术和印度的虫胶(紫胶)涂料逐渐传入欧洲。
涂料工业的形成 18世纪是涂料生产开始形成工业体系的时期。亚麻仁油熟油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促使清漆和色漆的品种发展迅速。1773年,英国韦廷公司搜集出版了很多用天然树脂和干性油炼制清漆的配方。1790年,英国创立了第一家涂料厂。在19世纪,涂料生产开始摆脱了手工作坊的状态,很多国家相继建厂,如法国在1820年、 德国在1830年、 奥地利在1843年、日本在1881年都建立了涂料厂。涂料工业初期生产的色漆,一般是将颜料调入干性油中。施工时要经过调配并稀释到适当粘度,使用很不方便。19世纪中叶,涂料生产厂直接配制适合施工要求的涂料,即调合漆。从此,涂料配制和生产技术才完全掌握在涂料厂中,推动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涂料工业开始萌芽,1915年开办的上海开林颜料油漆厂是中国第一个涂料生产厂。
合成树脂涂料时期 19世纪中期,随着合成树脂的出现,涂料成膜物质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形成了合成树脂涂料时期。
起点 1855年,英国人A.帕克斯取得了用硝酸纤维素(硝化棉)制造涂料的专利权,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合成树脂涂料的工厂。1909年,美国化学家L.H.贝克兰试制成功醇溶酚醛树脂。随后,德国人K.阿尔贝特研究成功松香改性的油溶性酚醛树脂涂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打开过剩的硝酸纤维素的销路,适应汽车生产发展的需要,找到了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等良好溶剂,开发了空气喷涂的施工方法。1925年硝酸纤维素涂料的生产达到高潮。与此同时,酚醛树脂涂料也广泛应用于木器家具行业。在色漆生产中,轮碾机被逐步淘汰,球磨机、三辊机等机械研磨设备在涂料工业中推广应用。
突破 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R.H.基恩尔突破了植物油醇解技术,发明了用干性油脂肪酸制备醇酸树脂的工艺,醇酸树脂涂料迅速发展为涂料品种的主流,摆脱了以干性油和天然树脂混合炼制涂料的传统方法,开创了涂料工业的新纪元。到1940年,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醇酸树脂配合制漆,进一步扩大了醇酸树脂涂料的应用范围,发展成为装饰性涂料的主要品种,广泛用于工业涂装。
大发展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合成树脂涂料品种发展很快。美、英、荷(壳牌公司)、瑞士(汽巴公司)在40年代后期首先生产环氧树脂,为发展新型防腐蚀涂料和工业底漆提供了新的原料。50年代初,性能广泛的聚氨酯涂料在联邦德国法本拜耳公司投入工业化生产。1950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丙烯酸树脂涂料,逐渐成为汽车涂料的主要品种,并扩展到轻工、建筑等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丁苯胶乳过剩,美国积极研究用丁苯胶乳制水乳胶涂料。20世纪50~60年代,又开发了聚醋酸乙烯酯胶乳和丙烯酸酯胶乳涂料,这些都是建筑涂料的最大品种。1952年联邦德国克纳萨克·格里赛恩公司发明了乙烯类树脂热塑粉末涂料。壳牌化学公司开发了环氧粉末涂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61年开发了电沉积涂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此外,1968年联邦德国法本拜耳公司首先在市场出售光固化木器漆。乳胶涂料、水溶性涂料、粉末涂料和光固化涂料,使涂料产品中的有机溶剂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使用有机溶剂,开辟了低污染涂料的新领域。随着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以有机硅树脂为主的元素有机树脂涂料,在50~60年代发展迅速,在耐高温涂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开发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还有杂环树脂涂料、橡胶类涂料、乙烯基树脂涂料、聚酯涂料、无机高分子涂料等品种。
随着合成树脂涂料的发展,逐步采用了大型的树脂反应釜(见釜式反应器),研磨工序逐步采用高效的研磨设备,如高速分散机和砂磨机得到推广使用,取代了40~50年代的三辊磨。
为配合合成树脂涂料的推广应用,涂装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高压无空气喷涂在造船工业和钢铁桥梁建筑中推广,大大提高了涂装的工作效率。静电喷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适用于大规模流水线涂装,促进了粉末涂料的进一步推广。电沉积涂装技术是60年代适应于水溶性涂料的出现而发展的,尤其在超过滤技术解决了电沉积涂装的废水问题后,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
新阶段 1973年以来,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涂料工业向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高固体涂料、水型涂料和粉末涂料的开发,低能耗固化品种如辐射固化涂料的开发,是其具体表现。1976年,美国匹兹堡平板玻璃工业公司研制的新型电沉积涂料——阴极电沉积涂料,提高了汽车车身的防腐蚀能力,得到迅速推广。70年代开发了有机-无机聚合物乳液,应用于建筑涂料等领域。功能性涂料(见涂料)成为70年代涂料工业的研究课题,并推出了一系列新品种。80年代各种建筑涂料发展很快。电子计算机已在涂料生产和测试、管理中使用。机器人(机械手)已广泛应用于特殊场合或危险场合代替人工进行涂装。这一阶段有如下特点:①以现代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加快了发展的进程,例如:现代化学的理论应用在涂料工业中,涂料助剂得到广泛推广使用,从而使涂料工业的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②利用共聚、改性和混合方法,使具备特色的合成树脂品种日益增多,提高了涂料的性能,且使功能性涂料品种日益增多。③对涂料质量的测试,已从测定表面现象转向测定涂料内在质量的趋势,例如更加重视测定合成树脂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以了解合成树脂的质量,用扫描电镜观察涂膜的微观结构等指导产品的生产。

G. 涂料的历史。就是以前的涂料的简介。要语言简洁。

涂料工业属于近代工业,但涂料本身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使使用天然树脂作为成膜物质的涂料——大漆最早的国家。早期的画家使用的矿物颜,是水的悬浮液伙食用水或清蛋白来调配的,这就是最早的水性涂料。真正懂得使用溶剂,用溶剂来溶解固体的天然树脂,制得快干的涂料是19世纪中叶才开始的。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溶剂型涂料的使用历史远没有水性涂料那么久远。最简单的水性涂料是石灰乳液,大约在一百年前就曾有人计划向其中加入乳化亚麻仁油进行改良,这恐怕就是最早的乳胶漆。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开始把聚乙烯醇作为保护胶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为涂料展色使用。

到了50年代,纯丙烯酸酯乳液在欧洲和美国就已经有限售,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其产量没有太大增加。进入60年代,在所有发展的乳状液中,最为突出的是醋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与高级脂肪酸乙烯共聚物也有所发展,产量有所增加。

7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各国限制了有机溶剂及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使油漆的使用受到种种限制。75%的制造油漆的原料来自石油化工,由于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危机和第三世界国家调整石油价格所致,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要求解约能源和解约资源。基于上述原因,水性涂料,特别是乳胶漆,作为代油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性涂料的制备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乳液合成技术 进步更快。
70-80 年代作为当代水性涂料的代表——乳胶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推广应用却进入了低谷。乳胶漆要和风行全国的内墙涂料进行价格竞争,其结果是身败名裂,甚至被相当部分的建筑商和装饰业所否定,同时风行一时的瓷砖又把外墙乳胶漆的市场夺去了大半。

90年代至今,不光乳胶漆的质量性能大大提高,在价格上业慢慢被人们接受。特别是以荷兰、日本为首的多国大型涂料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真正揭开了现代水性涂料的新篇章。

H. 油漆是谁在哪个年代发明的

漆――世界第一抄种塑料:
中国袭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在古代中国,油漆业的组织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国家的制作中心。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铭文除说明该杯制作于公元四年外,还刻有参加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位官员的名字。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这个杯子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I. 油漆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漆的发现

漆是用漆树皮里的黏汁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器的涂料。漆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已发现漆树并懂得使用由漆树的汁液制成的天然漆来做涂料,以增加物品的强度和寿命。当时,东方诸蛮族每逢出征凯旋,都将所获骷髅“漆其头以为饮器,”共相祝胜利。春秋以前,我国已广植漆树,并设立管理漆园的官吏。《明史?髹饰录》载:漆始用于书策写竹简,随即用于黑漆食器,其后则是黑漆其外朱漆其内的祭器。战国前,漆是单一的棕色(天然色)。战国时期,漆工将漆用桐油加色料配成彩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泽度。传统的漆颜色主要有黑、红、棕、黄、金黄和绿色等。秦代的漆工为防止漆干后出现裂纹,发明了用阴宝使之阴干的工艺。五代时的朱遵度撰写了《漆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漆工专著。漆和油漆的概念不同,当今使用的装饰和保护用涂料一般都是油漆。

油漆的发明

油漆是用氧化铁或树脂等原料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品的涂料。油漆的起源尚无定论。公元前1500 年,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山洞里,油漆已用于绘画和装饰。公元前6000 年,我国已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颜料混合焙烧对油漆加以改进。公元前1500 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蓝和茜草制造蓝色和红色颜料,但这种油漆还很不完善。18 世纪,由于对亚麻仁油和氧化锌的开发利用,使油漆工业迅速发展。20 世纪,油漆工艺有了重大发展,出现了粘着力更大、光泽度更高、阻燃、抗腐蚀与热稳定性高的各种颜色的油漆

J. 涂料的发展史

涂料的发展经历了天然成膜物质涂料的使用、涂料工业的形成和合成树脂涂料的生产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涂料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天然成膜物质涂料的使用。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成膜物质涂料──大漆的国家。大漆就是常说的生漆,是在一种漆树上割取它的漆液,用油纸密封保存使用。

大漆属于天然漆,可是有很多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不过敏的人很少,甚至有的人闻到大漆的味道也会起疹子。而且大漆对涂刷技术要求也很高,所以现在大漆不常见了。

第二个阶段是涂料工业的形成阶段。在这个时期亚麻油、熟油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促使清漆和色漆的品种发展迅速。涂料工业初期生产的色漆,一般是将颜料调入干性油中。施工时要经过调配并稀释到适当粘度,使用很不方便。后来,涂料生产厂直接配制适合施工要求的涂料,即调合漆。

在九十年代以前大多数的漆都是调合漆,缺点是味大,而且干燥慢;优点是耐候性好,施工容易。调合漆的污染主要是由于要使用溶剂,而溶剂中含有VOC、甲苯,二甲苯,重金属等污染物。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不断涌现出各种合成树脂,涂料生产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合成成膜物质时期。现在涂料有成千个品牌,其中还有一些特殊作用的涂料,如防火涂料,防核辐射涂料、防红外线伪装涂料等,可以说应有尽有。

现在涂料正步向一个新的阶段,涂料业向节省资源、能源,环保、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像水性涂料,特殊功能涂料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阅读全文

与涂料发明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