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东西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首推四大发明(如果不知道,可以追问我,呵呵,说笑的)
最早的经济作物是粟
最早的地震测量议~地动议(东汉张衡)
当然,农业方面
最早的灌溉工具~水车(汉)
还有很多,买本中华网络图书看吧,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㈡ 作文 我发明的物品
我发明的物品
我想发明一种垃圾箱,因为现在生活区里的垃圾箱,臭气熏天,苍蝇到处飞,人们每年都要备上好几个苍蝇拍用,如果没有垃圾就不会产生臭气了,也没有苍蝇,人们也不用打苍蝇了。
我发明的垃圾箱只有小米那么大,但它的内部却很复杂,它里面有一个雷达,可以用光速到达目的地,变成一个普通的垃圾箱,让人们仍垃圾,如果有很多人在同一秒仍垃圾,它会在五分钟前预测到,然后分身。
在人们的眼中,垃圾箱臭气熏天,苍蝇的翁翁声源源不断。可是我的发明就不一样了,它会每过一个小时自动清洗一次,它自动清洗时会跑到下水道旁边,把水泼到下水道里。
如果你把垃圾仍到了外面,它会出来一只机器手提醒你,如果你不听劝告,它就会缠住你发出微弱的电力来电你,直到你把垃圾仍到垃圾箱里。
我相信有了这种垃圾箱,人们的生活卫生质量会大大提升
我想发明一种电子鞋,简称叫:FJ速度鞋。
它是用一两块小铁片,大量的胶布和一片智能机器芯片组成的,它的前端是较宽的,左右两侧有彩色条纹,上面有一个QQ飞车(电脑游戏)的人坐车上问你:“你新手上路了吗?”后面是动画片《中华小子》的图案。差点忘了,还有一个遥控器,上面有各种智能键...
它有三大功能:一、你根本不用担心它会磨坏,而抱怨浪费钱。我这种鞋呀,磨坏了,拿起遥控器,按“修复”键,鞋就补好了。仔细一看,补得天衣无缝啊,你根本看不出它的裂缝。二、穿上它,你会觉得无比地舒服,柔软而舒适。三、要冷可冷,要热可热。如果你朝着它按冷或热的话,它马上变冷或热。有人会问我:“价钱应该很贵吧?”如果你真的以为价钱很贵,我会可以告诉你,你是大错特错,因为我估计,只要五元就行了。
如果我真的能发明这种鞋该多好啊!
玻璃是家家都需要的。但是,现在的玻璃却有许许多多的隐患,比如:它又薄又脆,有时连声波也会震碎,破碎后因伤人,四季只有透明的颜色,太单调…….。我要发明一种新型玻璃,以便清除隐患。我在窗户上做了一下修改:
我发明的新型玻璃里面有微型芯片,窗户上有许多细小的透气孔,我用CDM和YOUNGE材料制成的,怎么样?很特殊吧?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发明的新型玻璃吧!
大家肯定会想,装芯片有什么用途啊?装上芯片是为了让窗户在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半透明的漂亮的图像,使人心情舒畅,有益身心:春天,玻璃上会出现春意盎然的景象,柳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夏天,一派炎热的气派出现在玻璃上,太阳快发“高烧”了,一个小孩子在街道上一边走,一边吃雪糕……。秋天,上面会显现出大丰收的景象,麦秆黄了,稻田也黄了,红柿子挂在树上,显得亮极了……。冬天,会出现一片欢快的情景,一群小孩子堆雪人,一群小孩子打雪仗。大家会想,这整天开着太费电。不会的,我在上面安装的是微型的二极发光管,并在上面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透气孔顾名思义,就是通风换气的小眼儿。可我做的新型玻璃上面的透气孔,不仅有透风换气的功能,还有别的功能,比如:夏天会喷出凉气,冬天会喷出热气,平时还会喷出等离子净化空气,制氧等功能。
在材料上也是与众不同,我在上面加了CDM和YOUNGE材料。所谓CDM材料,就是我最新研究出来的化学材料,使玻璃坚硬无比;所谓YOUNGE材料,就是超级软化剂。这两种材料合起来具有防弹、不易破碎、坚硬无比。既使破碎,YOUNGE也会把玻璃软化的,就不会划破手啦!
这就是我的新型玻璃。怎么样?
在日常生活我们经常有一些小物品会遗失,比如:橡皮、笔、玩具、乒乓球等等,这些渺小又很难找的物品,所以我想发明一种能把以前遗失的物品找回来的仪器,它的形状和手机的形状差不多,那它应该怎样使用呢,你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搜索仪的外貌很典雅美观,外表与手机壳相差不大,可是搜索仪的外壳无论你怎样摔也摔不破,摔不花,就算放在滚烫的开水里也不会影响仪器的正常操作。
我发明的搜索仪不但能寻回自己遗失的物品,还可以找回被盗的物品呢!比如,你回到家时,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了,就可以拿出搜索仪,把钱包的外表输进搜索仪,并输入钱包里有多少钱,在哪里被偷的,然后按“搜索”键,我保证不出十分钟钱包就会,在你的手中了。
不光是物品,人也可以搜索,比如:小孩子走失了,等,只要输他的外貌,还要输入他穿什么衣服,在哪里走失了,然后再按“搜索”键,不一会儿,小孩子就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个搜索仪还可以当交通工具呢,只要在外地的人一打电话告诉给他的亲人,亲人就会按在外地人说的这些内容输入,然后再按“搜索”键,不一会儿,在外地的人就会来到他亲人的身边了,你说这个遗失物品搜索仪是不是“多才多艺”呢!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会将这个遗失物品搜索仪发明出来的。
展开理想的翅膀,我飞向了的未来。在那里,我知道自己成了闻名世界的发明家,发明了许多21世纪还没有的东西,人们总是亲切的叫我“梁博士”。在2029年的一天,我在“优秀小学”附近散步时,发现孩子们都愁眉苦脸的,我问其中的一个,他对我说:“我们的书包太重了,书本越来越多了,同学们承受不起。”我听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回到研究室,我开始发明另一种神奇的东西,经过种种研究,我快要成功了,终于七七四十九天,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东西,我给它取名为“轻松盒”。
“轻松盒”用铜铸组成,形状像盒子,粉红粉红的,盒子顶上刻着四张孩子的脸,它们笑的甜甜的,背着一个小书包。四周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它不但外表美丽,还有许多作用,它的下面有4个小按钮,当你觉得重的时候,按一下红色的按钮,它就会变小变轻,让你们把书包放在口袋里,放在手心里或当球玩。有时忘了带什么课本,那就不用着急的像锅边的蚂蚁,因为你可以按第二个按钮,黑色按钮。那样忘了带的书本会迅速到你眼前,这样,用不着再走一段路了。你知道第三个按钮黄色的按钮有什么作用吗?当你写作业写错了字时,想要用什么只要说一声就可以,那个学习用品自动到你手上来。第四个绿色按钮是保护你的好帮手,在你去郊游还是旅游,只要把“轻松盒”带到身边,按一下绿色按钮,那它就会保护你,你可以轻轻松松去郊游了。
你可别惊讶的张大嘴巴,它对你一定非常有用处吧!再说,它的价值也不贵,5元一个,便宜吧?
现在,我的新物品一卖出去,人们争先恐后抢着买,很快就洗劫一空了。每天我都看到小朋友们快快乐乐上学,多亏了我这新发明呀!
我的发明不错吧?你也把你的小发明说出来,与我一起分享吧!
我最想发明微型缩小屋了。
因为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孤单一人,当要出去很久时,总是放不下心。微型缩小屋就为你解决这个难题。
微型缩小屋是一个仿照屋子。它非常小,只有一个手掌的四分之一大。运用十分简单,占用空间十分小,你不用担心它不见,因为如果你不小心弄丢,他会发出一种异常的波动,这种波动只有那座小屋子的主人才会听到看到。如果有人捡去了,想把它归自己所有,并且把它发送波动的仪器弄坏了,这也不用怕,因为微型缩小屋,只有本身的遥控器才能打开。别的遥控器是不可以打开。我希望这种屋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微型缩小屋有一个遥控器。遥控器上面有七个键,键的颜色都不同:红、黄、蓝、绿、青、赤、紫。七个按键分别有:吸收二氧化碳、开灯、关灯、保暖、保凉、联网、防护罩。人可以在里面上网,看电视等。
这种用途非常之广泛。特别适合经常出门在外的探险家了。有些人也许会问:那你屋内的能源来自那里?如果有探险家爬到了悬崖峭壁上,房子怎样安落呢?如果某个地区很热或很冷怎么办?没有网线怎样上网?如果在山野里野兽来了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不用怕。因为神秘的遥控器在您手里,您只要按一下遥控器里的红键,屋子就能为自己存下能量了,屋子的主要能源是二氧化碳。所以就不用那么浪费能源了。只要你按一下黄键,灯就会自动开,但是除了你所在的房间的话,其它地方的灯是不会开的。只要你按一下蓝键,灯就会关闭。只要你按一下绿键,房子就会自动变暖,使你冬天出门在外就不用再受严寒了。只要你按一下青键,房子就会变得非常凉爽,使你在夏天再也不用面对炎热了。只要你按一下赤键,电脑就会自动跟电信连通。只要你按一下紫键,您的房子旁边就会有透明的防护罩,让你免受野兽之忧。
虽然这只是想,但总有一天我经过努力发明了微型缩小屋
看看我的小发明
谁都有伟大的理想,而要想实现你的理想,就必须从小,从小事做起。
我为了实现我的理想,于是我就先开始,看动脑筋,搞小发明了……
今天,我在看电视时,看到电视里,一些人做的装饰挂品,于是,我就想:我能不能比他们做的还好呢?能!我一定能做的还好!
这时,我就开始准备材料了。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把家都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了一块白纱布,和一些彩色的线。准备好工具后,我就开始做装饰品了。
首先,我把纱布一对折,用针把其余的三个面缝起来,在找一张跟纱布一样大得纸,用彩笔在纸上画好画之后,把纸放进纱布里,在把纱布缝起来。然后,再在纱布的另一面用彩笔画上美丽的画,之后,我又在上面喷上了香水。最后,我又把编号的才是拴在了纱布上,再在底下挂上一个铃铛,就这样,一个香荷包就做成了。
你瞧!这个就是我的小发明!好看吗?
每当我上学和放学时,我都会看一下橱窗里我做的小发明——风铃。
那是一个暑假,我很多作业都已经做完了,只有小制作这项作业让我很伤脑筋。一次,我无意中看见客厅里有一盒已经过期了的“三精牌蓝瓶口服液”,我好奇的走过去,打开一看,满满的,只喝了一瓶!我望着这些好喝的口服液,想喝,可是又已经过期了。扔了,又觉得可惜,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我可以把瓶子里已经过期了的口服液倒掉,把外面的瓶子收集起来做成一个漂亮的风铃呀!”。
说干就干,我先把瓶子从盒子里拿出来,用剪刀在瓶口上刺了一个小洞,然后把瓶口朝下,让口服液一点一点的倒出来,待全部的口服液都倒完后就把瓶子放在桌子上。从家里找出一些以前美术课上没有用完的的卡纸、双面胶,又找出毛线、剪刀等工具。待一切准备完毕后,就正式开始制作了。
我的头脑中闪现出商店里见过的很多风铃的样子,可就是不知该做什么样子的风铃。我找来很多的美术书,终于在三年级的美术书上找到了“海底世界”风铃。我和妈妈商量了很久,决定就做它。
我先用一张蓝色的卡纸,把它剪成了圆形,然后又在圆形上剪掉了 一个锐角,再把刚刚剪掉的那个角的两边用双面胶粘了起来,这样就成了一个漏斗形状。接下来,就要做吊坠了。吊坠是各种海底生物。我在一张红色的卡纸上画了一只大螃蟹,举着大而有力的大脚,鼓着一对大眼睛,样子好威风啊!我用剪刀细心地剪下来。再剪一条肥肥的大鲤鱼、背着厚厚的壳的小乌龟……再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各种颜色的毛线,每个生物的背后都粘上一根。其次就是在每个生物的下面吊上一个瓶子,这下可把我难道了,怎样才能把瓶子稳稳地吊在上面呢?直接套在瓶口上吧,不好看,而瓶子是玻璃的,又不能在下面打个小洞,怎么办呢?我望着瓶子发呆。突然,我的视线落在桌上的牙签上,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把牙签分成两段,拿起一段,用毛线从中间绑上,再把牙签斜着放进瓶口,把毛线提起来。瓶子就稳稳地吊起来了。我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的瓶子都吊上了。最后把所有的连着生物和瓶子的毛线从漏斗的中心穿过,拧成一股。这样一个漂亮的风铃就做好了。我美滋滋的拿给妈妈看,妈妈也特别喜欢,直夸我做的真好,并和我一起把它挂在了客厅里。
每次我到客厅,我都会看看我的风铃。每次起风的时候,我的风铃就会“叮咚、叮咚”地唱歌,在风中翩翩起舞。
这些够吗?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㈢ 我发明的东西---------------------作文----400字
几周前,罗老师叫我和其它个同学去听小发明课。听了以后,我深受启发,马上制作了多功能饭盒和环保清洁书写擦。
首先,我把目光瞄准了饭盒。可左思右想也没有想到饭盒有什么不方便的,“啊,终于想起来了。”我自言自语地说,“能否加一个工俱箱呢?”晚上我就开始了我的“秘密行动”,趁爸爸妈妈没发现,我便拿起剪刀、胶布悄悄地溜进我的“实验室”——厨房,把准备好的饭盒、筷子、勺子整齐地放在一起,拿起胶带一贴,好,我的多功能饭盒大功告成。第二天,老师拿着我的多功能饭盒对我说:“你这个发明实用性很高,但上面的胶布用过几次粘性就不强了,要在上面加个盖子。”我拿着我的发明回家后,迅速找了个盖子装在饭盒上。我到校后再把它交给了老师,我的这个发明也就勉强成功了。
之后,我又准备发明一个新的东西。“嘿,异想天开节目不是经常播放黑扳擦的发明吗,我也要发明,而且跟别人的不一般”,想到这里,我找来一块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条形泡沫,在泡沫正面用小刀锉了一个洞,再将粉笔安装上去,就可以握着泡沫写字了,同时还可以用泡沫的下端擦拭,真是一举多用,但就是擦拭的效果还比不上学校的擦子。爸爸下班后,带回来黑板擦,我割下擦子的一部分,用布贴胶安在泡沫的下端,可就是贴不稳,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出一个好办法,在擦子四周用胶围上二圈就能固定了。“好了,完成了。擦拭不理想的问题也解决了。”连爸爸也说我这个发明比上一次好,可不是吗,我这个发明费尽了三天两夜才做出来的,能不好吗。它既能书写不脏手,又能很方便地擦拭。我恨不得马上把这个发明交给老师。时间过得可真慢,总算等到第二天早上,二节课下课,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把发明交给老师,老师告诉我,如果把一个小缺点改了,也许能获奖。当时,我一听,差点一蹦三尺高,喊出声来“我成功了。”这是我第一次做小发明,没想成功了。
这次发明使我品尝了“先苦后甜”的快乐,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如不经过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索和反复的实验,又怎能获得艰辛之后的笑容呢?
㈣ 我们中国第一 发明出来的东西是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㈤ 我国第一发明的东西是什么
中国100个世界第一发明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对我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成就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撰写出世界闻名的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中译文书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罗伯坦普尔在李约瑟博士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下面按发明先后顺序介绍给大家。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1960―1970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在现代科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欧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时间的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发现的,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便已经采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见有中国人用十进制记述了“547天”的实例。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术是世界上第一种传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资料信息传播出去。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中国人从古时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衔。印章本来是官衔的标职,到公元
前1324年,又开始用来加盖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纪才开始用红色印泥。中国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国人认为,有印章为凭的文件书信和票据经签字更可靠。现在的印刷书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刚经》,由中国人王
印刷,如今已成孤本。868年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轴,用多块长91厘米,宽36厘米的刻版印的。后来落在英国人手中,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1040年代中国刻字工人毕升在北京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六面体活字模,加热变硬,按韵排在转盘上。印时把活字铺在有松脂、腊等粘合物的铁板上,周围用铁框扎紧,放在火上加热使粘合物熔化,冷却后活字就粘在铁板上了。印完后烤热铁板取出活字,以备日后再用。1403年朝鲜的李太宗创办了最早的金属铸字工厂(当时朝鲜也用方块字),又过了30年朝鲜参照古印度的梵文,创造了一套拼音字母以代替方块字。现在的朝鲜文有40个字母,只需要少量字母就可拼出所有的字。1438年在德国梅茵兹城古腾堡居住的根弗第谢(德国人)创造了一套浇涛金属字母活字的模具。用硬金属雕出凸模字,再用锤字把凸模字压在软铜上,制出凹模,用凹模排在框架上印刷。到15世纪时大概已开始采用铅锡合金。他在1451年印出欧洲第一本用活字印刷的书――《多纳托斯拉丁文法》。约在1453年开始印刷拉丁文圣经。他的印刷机是用普通的螺旋压榨机改装的。把一页为一个印版面上放在印刷的印台上,刷上油墨,铺上纸张,用装在螺旋下的压印板加压。一天才能排一页,每小时只能印16张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舒奥佛发明了多色印刷,印出第一本双色书――拉丁圣诗。1461年,班堡的靠士特把木刻版与活字印刷结合起来,印出第一本有插图的书――德文的寓言,共有101张插图。1470年法国人让森在威尼斯设计出第一批罗马活字。1477年托雷米绘制了《世界地图》,用凹版印刷术印出,共26幅铜版印制。不易仿制,纸面上的油墨稍微鼓起,特点较多,易辨真伪,所以仍用于印刷钞票、邮票和有价证券等。1501年意大利人格里福出了一套斜体字;1561年他把这些字缩小印出袖珍本书籍。(西方的斜体字主要用于强调字句。)1620年,荷兰的伯靳奥发明了收字方便印刷术,每小时可印150份。1642年德国的赛根发明了镂刻凹版印刷法,最适于印画,首幅画是德国伊利莎伯爵夫人的肖像。
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600多年后,1719年,德国的勒布朗设计的彩色印刷机取得了专利权。印出第一部书是《油画色彩之调和》。1727年英国苏格兰金匠格特发明了浇铸铅版法。1775年法国人迪多制订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单位。1798年德国的逊纳菲尔德发明平版印刷法,最适于印插图。1875年英国首先使用胶印法,把图像印到橡皮布上,然后正式印到弹性所需的材料上。1800年,英国的斯坦贺制成第一台铁架印刷机代替了木制印刷机。每小时可印250张。1810年德国
人在伦敦工作的哥尼格取得了蒸汽印刷机的专利权(机械化的手动印刷机),每小时可印400页。1812年德国人哥尼格和鲍尔设计出滚筒式滚压印刷机。《泰晤士报》卖了这台机器,每小时可印1100张。后来哥尼格还设计了每次能印两面的印刷机。
1839年英、美、俄三国分别发明了电铸版。用电铸金属板来代替木刻印板。1845年纽约的荷奥取得了第一架实用轮转印刷机专利。费城的《纪事报》购买了这台机器。1848年伦敦《泰晤士报》的工程师阿普斯和考珀设计了一台轮转印刷机,在此报运用,每小时能印8000张。1861年美国荷奥采用纸型制出的曲面铅版,从此有了完全圆形的印刷版面。1852年,英国照相技术先驱塔尔博特发现了钢线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首先采用这种办法在纽约《画报》上复印一张照片,标题是“纽约贫民窟一景”。1886年德国人默根索勒在美国工作发明了高速自动排字的策诺整排机,此机用于《纽约时报》。两年后正式投产,每小时可排字模6000个左右,速度是最熟练工人的四倍。1887年英国公务员兰斯顿发明了排字精良的莫诺铸排机,此机于1897年正式投入生产。在此之前,1477年前人们就知道雕刻铜凹版印刷法;1895年奥地利人克利克发明了照相凹版法;1839年,许布约在美国发明了照相排字机。从此印刷商不要金属活字,并改用平板印刷代替传统的凸版印刷。此法是把字母相继投射到照相纸上面,然后冲洗出来,贴到一页样本上。这张拼好的版用照相机转拍在金属板的感光膜上,经过酸蚀,使这块印版具有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的石印版的性能;油墨只附着于版上有图形的地方。现在,照相排字法已经取代了绝大多数传统的排字方式。
1965年德国发明了电子照相排字机之后,开始了用电脑控制排字时代。先进印刷厂是整页版面可在电脑屏幕上设计,设计者一页版面编排妥当之后,就用电脑记忆装置把全部内容存贮起来,包括文字、标题、图片位置等等。然后,由电脑控制的激光器在照相纸上扫描,把整个版面的图像印出来,再用照相法制成印版进行印刷,这叫激光照排法。当今世界上很多大型报刊都用先进方法进行排印,例如我国的《科技日报》、《中国电视报》和《北京晚报》等,都采用了此先进的印刷技术。
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在古代中国,油漆业的组织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国家的制作中心。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铭文除说明该杯制作于公元四年外,还刻有参加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位官员的名字。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这个杯子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10、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中国人于公元5世纪还发明了魔镜;英国结晶学家威廉?布莱格到1932年,系统地阐明了魔镜的理论,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镜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魔镜有何奇妙之处呢?在魔镜的反面铸有青铜图案――图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线的一面为凸状,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青铜制成用作镜面。在大多数照明情况下,这种镜子看上去与其它的普通镜子无异。但是,在明亮的阳光下使用魔镜时,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镜面将阳光反射到暗色的墙上,人们就能从投在墙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镜面的图案或文字。坚实的青铜制品变得透明了,这种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现象使中国人给魔镜取了透光镜名称。青铜是不透光的,然而实际使人感到透光,这是为什么?这奥妙之深让中外学者探讨了几百年,中国的科学家沈活和外国科学家威廉?布莱格爵士都发表过高见。威廉.布莱格爵士于1932年发现这一奥妙时说:“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图案清楚地显现出来。”李约瑟正确地将这一切称为“是在通向掌握金属表现微细结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更多相关信息见参考资料。
http://bbs.ce.cn/bbs/viewthread.php?tid=214860
㈥ 最早发明东西的人是谁
黄帝。。。
㈦ 谁知道在中国里最早发明的是什么东西
早在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夏、商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就发明了天文历法、冶炼铸铜、窑制陶瓷、麻纺织布、需要数学、甲骨文、医疾药理、制漆、酿酒等具有当时科技水平较高生产成就。
㈧ 我发现全世界的东西几乎都是中国第一个发明的。
不是虚荣。早在夏朝时期,你说的这些东西中国人都发明出来了。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特聪明,连登月飞船都做好了。但是我们中国人不大想把这些东西商业化,觉得特俗,所以都弄一些神话故事流传下来。现在叫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㈨ 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东西是什么
工具啊,早期的直立人类发明了,石器工具,这是跨时代的发明。
㈩ 最早发明的是什么东西
标枪啊,然后是石斧,最后是衣服,因为你有了标枪才能打猎,有石斧才能割兽皮,最后就吃肉了,剩下的骨头,比如象牙发明了木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