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先发明飞机的人是谁
最先发明飞机的人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莱特兄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1903年12月17日,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美国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机进行动力飞行。这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短短的12秒,飞行距离只有微不足道的36米,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和可操纵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首次成功升空并飞行,标志着人类征服天空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20世纪初,滑翔机和动力机械已经成熟,许多飞行家开始将动力机械装到滑翔机上,研究动力飞行。
1882年,俄国的莫查伊斯基制造过一架机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飞机。1886年到1890年,法国阿代尔先后造过4架蒸汽飞机。1893年,英国马克西姆也造过一架大型蒸汽飞机。1896年,美国兰利则造过蒸汽飞机模型。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飞行成功。尽管俄国、法国和英国声称它们造过最早的飞机,但并未被公认。
真正的飞机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这哥俩从小对飞行十分感兴趣,他们研究过鸟的飞行,曾用绳子拉着滑翔机,像放风筝那样试飞过。他们自己造出了内燃发动机和螺旋桨,并且将自己制造的带螺旋桨和发动机的飞机模型,放到自制的“风洞”中去模拟飞行。为了试飞飞机,他们还亲自写信给气象局,寻找理想的试飞场地。
1903年9月,他们将自己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拉到东海岸的基蒂·霍克海滩,进行了充分的试飞准备。12月17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弟弟奥维尔·莱特和哥哥威尔伯·莱特分别驾驶着“飞行者1号”飞机,成功地飞行了四次,总共飞了97秒钟,飞了441米远。虽然只有短短时间和距离,但这却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地乘动力飞机飞行。当最后一次飞行结束时,威尔伯·莱特曾激动地说过一句话:“飞行时代终于来临了。”是的,这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行。
莱特兄弟是美国俄亥俄州人,父亲是一个牧羊人,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莱特兄弟几乎在懂事的时候就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年后的奥维尔每当向别人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时,讲的几乎都是与机械设计有关的故事。1896年他们就开始阅读有关飞行的书籍,虽然他们都没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钻研和探索的精神、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不屈不挠的奋斗、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前进。
莱特兄弟俩都未曾结婚,几乎一生都以飞机为伴.他们的名字永远同飞机联系在一起,永久性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1904~1905年,莱特兄弟又相继制造了“飞行者2号”和“飞行者3号”。1904年5月26日,“飞行者2号”进行了第一次试飞。1905年10月5日,“飞行者3”号进行了一次时间最长的试飞,飞了38.6千米,留空时间最长达38分钟——这说明莱特兄弟的飞机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平衡和操纵问题。1906年,莱特兄弟在美国的飞机专利申请得到承认。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飞机的发明权,还是一段插曲。1901年,美国政府曾出资5万美元,叫兰利研究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飞行的前70天,兰利研制的“航空站号”飞机也试飞过,可惜失败了。莱特兄弟成功后,美国另一位飞行家寇蒂斯曾对“航空站号”进行改装,并重新试飞成功。于是,他宣称,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不是莱特,而是兰利。由于兰利是当时美国地位显赫的斯密逊研究院院长,所以当时的斯密逊研究院竟滥用职权,宣布“航空站号”飞机是最早成功的飞机。直到1942年,新任斯密逊研究院院长才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声明,为莱特兄弟平了反。同时决定,将莱特的“飞行者1号”陈列在美国博物馆的最佳位置。
然而,所有这些仍没有引起新闻界的真正重视,他们将这一发明在马厩里存放了两年。最终还是美国军方意识到了它的强大潜力。1908年初,当莱特兄弟制造第6架飞机成功之际,美国陆军部表示愿意观看他们的一次飞行表演。此时,法国也愿意购买他们的专利。 1908年8月8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勒芒赛马场,威尔伯驾驶“莱特A型”飞机围着赛马场在空中飞行了一分半钟,飞行高度为10米,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这个消息很快通过电报传到了世界各地。《伦敦每日镜报》惊呼那架飞机是“迄今制造的最神奇的飞行器”。此后,威尔伯又做过几次飞行,其中有一次,他把法国经纪人的夫人也带上飞机,在空中飞行了2分零3秒——法国沸腾了。一时间,颁奖、授勋络绎不绝。欧洲一些企业家,也开始争相购买他的专利。整个8月,威尔伯在法国进行了100多次飞行表演,在欧洲掀起了航空热潮。
Ⅱ 传真机是谁发明的
传真机的发明者到底是谁?
传真技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比电话发明还要早三十年。它是由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英国发明家于1843年发明的。但是,传真通信是在电信领域里发展比较缓慢的技术,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成熟起来,6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它已经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工具之一。
钟摆的启示
传真技术的起源说来很奇怪,它不是有意探索新的通信手段的结果,而是从研究电钟派生出来的。1842年,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贝恩研究制作一项用电控制的钟摆结构,目的是要构成若干个钟互连起来同步的钟,就像现在的母子钟那样的主从系统。他在研制的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这个时钟系统里的每一个钟的钟摆在任何瞬间都在同一个相对的位置上。
这个现象使发明家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摆使它在行程中通过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图形或字符,那么这个图形或字符就会同时在远距主摆的一个或几个地点复制出来。根据这个设想,他在钟摆上加上一个扫描针,起着电刷的作用;另外加一个时钟推动的一块“信息板”,板上有要传送的图形或字符,它们是电接触点组成的;在接收端“信息板”上铺着一张电敏纸,当指针在纸上扫描时,如果指地中有电流脉冲,纸面上就出现一个黑点。发送端的钟摆摆动时,指针触及信息板上的接点时,就发出一个脉冲。信息板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地向上移动,使指针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扫描,把信息板上的图形变成电脉冲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移动,这样就在电敏纸上留下图形,形成了与发送端一样的图形。这是一种原始的电化学纪录方式的传真机。
滚筒式传真机
1850年,又有一位英国的发明家,名叫弗.贝克卡尔,他把传真机的结构作很大的改进,他采用“滚筒和丝杆”装置代替了时钟和钟摆的结构。这种改进的结构,工作状况有点像车床,滚筒作快速旋转,传真发送的图稿卷在滚筒上随之转动。而扫描针则沿着丝杆缓慢地顺着滚筒的轴向前进,对滚筒表面上的图形进行螺旋式的扫描。这种滚筒式的传真机一直被延用了一百多年。
1865年,一位名叫阿巴卡捷的伊朗人根据贝恩和贝克卡尔提出的传真机原理和结构,自己研制出了可以实际应用的传真机,并且带着他的传真机到法国巴黎、里昂和马赛等城市进行了传真通信的实验。
相片传真机的发明
人们对新闻照片和摄影图片的传送的要求是很广泛的。许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相片传真机的研究。1907年11月8日,法国的一位发明家——爱德华.贝兰在众目暌暌之下表演了他的研制成果——相片传真。爱德华.贝兰(1876—1963)是在法国摄影协会大楼里工作的人员,他所在的法国摄影协会大楼下正好是法国电信线路从巴黎——里昂——波尔多——巴黎的起始点和终点。这为贝兰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贝兰的潜心研究,获得了电信部门的允许, 同意他在夜间利用这条通信线路做实验。贝兰在大楼的地下室里废寝忘食地研究和试验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制成了相片传真机。
爱德华.贝兰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初步成功,继续进行传真机方面的研究。1913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于新闻采访的手提式传真机。1914年,法国的一家报纸首先刊登了通过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
相片传真把指针接触式的扫描改变成光电扫描,不仅使传真的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光电扫描和照相感光制版配合,使相片传真得以实现。
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研究所研制出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1926年正式开放了横贯美国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同年还与英国开放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相片传真业务。此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都开放了相片传真业务,从此相片传真被广泛用于新闻通讯社传送新闻照片,随后扩展到军事、公安医疗等部门,用来传送军事照片、地图、罪犯照片、指纹、X光照片等。
彩色传真机
最早彩色传真记录的图片刊登在《贝尔系统技术报导》1925年4月的卷首插图上。这幅图片实际上是用滤色镜按红、绿、蓝顺序三种颜色分三次独立传送的,然后再重叠合成。后来有人用同样的基本技术,采取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研制成能复制彩色图片的传真设备。1945年8月,在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斯大林和艾德礼的彩色照片成功地从欧洲通过无线电传到华盛顿。但是仍未能用于开放彩色传真业务。直到80年代中期,彩色传真机才逐渐发展到了可以实用化的程度。
传真通信业务的大发展
1968年,美国率先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世界各国也随之相继利用电话网开放传真通信业务。使原本局限于在专用电路上应用的传真机的数量猛增,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大。尤其是用于传送手写、打印或印刷的书信、文件、表格、图形等的文件传真机,使用最为普通,发展也最快。原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电话网上使用的文件传真机进行了分类,它们是:
一类机(G1)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210mm×296mm)文件约6分钟时间;
二类机(G2)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约需3分钟;
三类机(G3)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约需1分钟;
四类机(G4) 高速文件传真机,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只需3秒钟。
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使用一类机,70年代曾经使用二类机,8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三类机,它的性能、功能不断完善,已逐渐成为传真通信中主要机种。四类机的使用尚不普遍。
最近十多年来,传真通信的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非话电信业务之一。
Ⅲ 传真机是哪一年由谁发明的
传真技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比电话发明还要早三十年!
它是由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英国发明家于1843年发明的。但是,传真通信是在电信领域里发展比较缓慢的技术,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成熟起来,6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它已经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工具之一。
钟摆的启示
传真技术的起源说来很奇怪,它不是有意探索新的通信手段的结果,而是从研究电钟派生出来的。1842年,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贝恩研究制作一项用电控制的钟摆结构,目的是要构成若干个钟互连起来同步的钟,就像现在的母子钟那样的主从系统。他在研制的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这个时钟系统里的每一个钟的钟摆在任何瞬间都在同一个相对的位置上。
这个现象使发明家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摆使它在行程中通过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图形或字符,那么这个图形或字符就会同时在远距主摆的一个或几个地点复制出来。根据这个设想,他在钟摆上加上一个扫描针,起着电刷的作用;另外加一个时钟推动的一块"信息板",板上有要传送的图形或字符,它们是电接触点组成的;在接收端"信息板"上铺着一张电敏纸,当指针在纸上扫描时,如果指针中有电流脉冲,纸面上就出现一个黑点。发送端的钟摆摆动时,指针触及信息板上的接点时,就发出一个脉冲。信息板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地向上移动,使指针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扫描,把信息板上的图形变成电脉冲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移动,这样就在电敏纸上留下图形,形成了与发送端一样的图形。这是一种原始的电化学记录方式的传真机。
滚筒式传真机
1850年,又有一位英国的发明家,名叫弗.贝克卡尔,他把传真机的结构作很大的改进,他采用"滚筒和丝杆"装置代替了时钟和钟摆的结构。这种改进的结构,工作状况有点像车床,滚筒作快速旋转,传真发送的图稿卷在滚筒上随之转动。而扫描针则沿着丝杆缓慢地顺着滚筒的轴向前进,对滚筒表面上的图形进行螺旋式的扫描。这种滚筒式的传真机一直被延用了一百多年。1865年,一位名叫阿巴卡捷的伊朗人根据贝恩和贝克卡尔提出的传真机原理和结构,自己研制出了可以实际应用的传真机,并且带着他的传真机到法国巴黎、里昂和马赛等城市进行了传真通信的实验。
相片传真机的发明
人们对新闻照片和摄影图片的传送的要求是很广泛的。许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相片传真机的研究。1907年11月8日,法国的一位发明家--爱德华.贝兰在众目暌暌之下表演了他的研制成果--相片传真。爱德华.贝兰(1876-1963)是在法国摄影协会大楼里工作的人员,他所在的法国摄影协会大楼下正好是法国电信线路从巴黎--里昂--波尔多--巴黎的起始点和终点。这为贝兰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贝兰的潜心研究,获得了电信部门的允许, 同意他在夜间利用这条通信线路做实验。贝兰在大楼的地下室里废寝忘食地研究和试验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制成了相片传真机。爱德华.贝兰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初步成功,继续进行传真机方面的研究。1913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于新闻采访的手提式传真机。1914年,法国的一家报纸首先刊登了通过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
相片传真把指针接触式的扫描改变成光电扫描,不仅使传真的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光电扫描和照相感光制版配合,使相片传真得以实现。
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研究所研制出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1926年正式开放了横贯美国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同年还与英国开放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相片传真业务。此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都开放了相片传真业务,从此相片传真被广泛用于新闻通讯社传送新闻照片,随后扩展到军事、公安医疗等部门,用来传送军事照片、地图、罪犯照片、指纹、X光照片等。
彩色传真机
最早彩色传真记录的图片刊登在《贝尔系统技术报导》1925年4月的卷首插图上。这幅图片实际上是用滤色镜按红、绿、蓝顺序三种颜色分三次独立传送的,然后再重叠合成。后来有人用同样的基本技术,采取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研制成能复制彩色图片的传真设备。1945年8月,在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斯大林和艾德礼的彩色照片成功地从欧洲通过无线电传到华盛顿。但是仍未能用于开放彩色传真业务。直到80年代中期,彩色传真机才逐渐发展到了可以实用化的程度。
传真通信业务的大发展
1968年,美国率先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世界各国也随之相继利用电话网开放传真通信业务。使原本局限于在专用电路上应用的传真机的数量猛增,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大。尤其是用于传送手写、打印或印刷的书信、文件、表格、图形等的文件传真机,使用最为普通,发展也最快。原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电话网上使用的文件传真机进行了分类,它们是:
现在和曾经市场销售的传真机执行的生产标准:
一类机(G1):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210mm×296mm)文件约6分钟时间;
二类机(G2)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约需3分钟;
三类机(G3):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约需1分钟;
四类机(G4) :高速文件传真机,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只需3秒钟。
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使用一类机,70年代曾经使用二类机,8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三类机,它的性能、功能不断完善,已逐渐成为传真通信中主要机种。四类机的使用尚不普遍。
最近十多年来,传真通信的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非话电信业务之一。
平时我们常在报纸上看到诸如“新华社传真照片”之类的文字,这表明照片是新华社驻外国或外地的记者在照好后,利用传真机发回来的。如果没有传真机只靠邮政运输的话,快则三五天,慢则半个月,那时候再刊载在报纸上新闻就成了“旧闻”。
传真机的历史并不晚于电报机。早在1843年,也就是莫尔斯的第一条电报线路还没有架好的年代,苏格兰电气工程师亚历山大.贝恩就发明了第一部传真机。贝恩的传真机是利用电磁激励摆锤进行扫描,摆锤顶端装有电刷,通过摆锤往返摆动,扫描出用金属写在发报台上的文字。接收时则使金属电刷在浸有淀粉溶液的纸上扫描,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色的记录。1848年贝克韦尔进一步发展了贝恩的传真技术,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滚桶扫描技术,这一技术直到今天仍在应用。1857年法国人凯斯利在巴黎至里昂、巴黎至马赛之间进行了传真通信实验,实验的内容是相片的传送。
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传真技术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原因是一些关键器件,比如光电转换器件、信号放大器件尚未具备或很不完善。直到三极管、光电管、辉光管等被研制出来以后,传真机才真正走出了实验室,进入了实用阶段。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实验室采用真空管技术和光电管技术研制出了实用型的传真机,并且在第二年开办了横跨美洲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
贝尔实验室的传真机原理是这样的:发送端将发送的图像卷在传真机的滚筒上,滚简一面旋转一面横向移动,光点在图像上逐行来回扫描,并覆盖整个画面,这样图像就被分解成了若干个连续的小点。光点照射在图像深浅不同的部位反射出强弱不同的光,反射光被光电管接收并转换成强弱不同的电信号,再经调制和放大发送到传输线路上。接收端则起着合成图像的作用。输入的信号经放大、解调后,加在辉光管上,再转换成强弱不同的光点。接收机上也有一个滚筒,滚筒的旋转与移动与发送端同步。该筒上装有感光记录纸,辉光管转换的光点照射在感光纸上。由于滚桶做同步的旋转和移动,所以记录纸被逐点逐行感光,并形成一个与发送图像相似的传真图像。
传真机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充分显示出来。新闻报社争相采用传真技术传递新闻照片,后方人民因此能够及时看到前方将士战斗的情况。所以,二次大战之后传真技术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
传真机通俗地说就是“远程复印”。目前传真机的发展趋势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传递的图像越来越清晰,操作方式越来越简单,设备越来越小巧。
Ⅳ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是谁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是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弟弟是奥维尔·莱特。
1901年下半年,莱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用两个多月时间使用风洞进行了 200 多次各种类型翼面试验,取得了一整套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飞机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试飞成功。
1904~1905年,莱特兄弟又相继制造了“飞行者2号”和“飞行者3号”。1904年5月26日,“飞行者2号”进行了第一次试飞。
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4)传值机发明者扩展阅读: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影响:
一、1908年初,当莱特兄弟制造第6架飞机成功之际,美国陆军部表示愿意观看他们的一次飞行表演。此时,法国也愿意购买他们的专利。
二、1908年8月8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勒芒赛马场,威尔伯驾驶“莱特A型”飞机围着赛马场在空中飞行了一分半钟,飞行高度为10米,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
三、1908年,莱特兄弟在巴黎、伦敦和华盛顿赢得了很多荣誉,美国总统塔夫脱称赞“这对杰出的美国兄弟全身心地投入了飞机制造事业”。至此,莱特兄弟声名大振。
四、1909年3月,美国陆军部正式向莱特兄弟订货。莱特兄弟在飞机上增加了专为瞭望员和机枪手准备的特别座位,为飞机应用于军事奠定了基础。
Ⅳ 世界第一台发电机的发明者是谁
世界上第一台来发电机是1832年,自法国人毕克西发明了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转动永磁体使磁通发生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把这种电动势以直流电压形式输出。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
(5)传值机发明者扩展阅读:
发电机的发展历程: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自励式直流发电机;
1869年,比利时的格拉姆制成了环形电枢,发明了环形电枢发电机。这种发电机是用水力来转动发电机转子的,经过反复改进,于1847年得到了3.2KW的输出功率;
1882年,美国的戈登制造出了输出功率447KW,高3米,重22吨的两相式巨型发电机;
1896年,特斯拉的两相交流发电机在尼亚拉发电厂开始劳动营运,3750KW,5000V的交流电一直送到40公里外的布法罗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发电机
Ⅵ 飞机的发明者和电话的发明者都是谁
飞机的发明者是莱特兄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航空器的有动力、可操纵飞行。
电话的发明家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贝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声学世家,后移居美国。在波士顿曾开办过增益聋哑人教师的学校。由于职业上的原因,他研究过听和说的生理功能。后受聘为波士顿大学声音生理学教授,1873年,他辞去教授职务,开始专心研制电话。 要研制成电话,先要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再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在贝尔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这个问题。1875年贝尔在工作中看到电报机中应用了能够把电信号和机械运动互相转换的电磁铁,这使他受到了启发。贝尔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他最初把音叉放在带铁芯的线圈前,音叉振动引起铁芯相应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信号传到导线另一头经过转换,变成声信号,随后,贝尔又把音叉换成能够随着声音振动的金属片,把铁芯改作磁棒,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实用的电话装置。1876年,贝尔又获得了美国的电话专利,他不仅发明了电话,而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话公司。
还有一种说法是 ,电话之父不是贝尔 一直以来被公认的“电话之父”———贝尔。据《每日电讯报》12月1日报道,众所周知,祖籍苏格兰、后来移民美国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他也因此获得了“电话之父”的称号。然而最新解密的文件披露,其实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根本不是贝尔,而是一名叫做菲利浦·雷斯的德国科学教师。英国电话公司在50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但为了商业利益却一直守口如瓶。 据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约翰·利芬称,这个秘密是他在博物馆中的故纸堆中发现的。新发现的文件显示,早在1947年二战刚刚结束后不久,为了平息“电话之父”的争论,英国标准电话电报公司(stc)的工程师们就对一系列古老的电话机进行了测试,其中一些电话机的发明时间远在“电话之父”贝尔发明第一台电话之前。实验结果显示,一部由德国科学教师菲利浦·雷斯发明的电话设备完全可以使用,而这部电话机发明于1863年,比贝尔的第一部电话问世还要早13年。科学家们发现,尽管这部电话传递的语音非常微弱,但它能够工作。 所以,最早的电话发明者不是贝尔,也不是爱迪生!
但是对究竟谁是真正的电话发明人,现在的学术界还有争论,很多书籍都记载着是这个叫贝尔的人,在1876年的3月10日把用电流传递声音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有了第一部电话。
Ⅶ 传真机是谁发明的啊
传真技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比电话发明还要早30年。它是由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英国发明家于1843年发明的。但是,传真通信在电信领域里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成熟起来,60年代后才得到了迅速发展。最近十多年来,传真的发展更为迅速,它已成为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之一。 钟摆的启示 1842年,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贝恩研究制作了一项用电控制的钟摆结构,目的是要构成若干个钟互连起来同步的钟,就像现在的母子钟那样的主从系统。他在研制的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这个时钟系统里的每一个钟的钟摆在任何瞬间都在同一个相对的位置上。 这个现象使贝恩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摆使它在运行中通过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图形或字符,那么这个图形或字符就会同时在远离主摆的一个或几个地点复制出来。根据这个设想,他在钟摆上加上一个扫描针,起着电刷的作用;另外加一个时钟推动的一块“信息板”,板上有要传送的图形或字符,它们是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在接收端的“信息板”上铺着一张电敏纸,当指针在纸上扫描时,如果指针中有电流脉冲,纸面上就出现一个黑点。当发送端的钟摆摆动,指针触及信息板上的接点时,就发出一个脉冲。信息板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地向上移动,使指针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扫描,把信息板上的图形变成电脉冲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移动,这样就在电敏纸上留下图形,形成了与发送端一样的图形。这是一种原始的电化学记录方式的传真机,尽管这个最初的实验结果很粗糙,却有力地证明了实现传真的可能性。 1843年,亚历山大·贝恩发明的传真机获得了专利,标志着传真机的诞生,比1876年出现的电话还要早33年。这个装置应用于第一份横跨美国的电报信息传输中。
Ⅷ 电话机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
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贝尔于1876年3月申请了电话的专利权。并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关于电话的发明者尚存争议,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
加拿大国会则于2002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伊莱沙·格雷是电话的发明者。
2004年,在加拿大广播公司举办的“最伟大的加拿大人”评选中,他被电视观众评选“十大杰出加拿大人”。
(8)传值机发明者扩展阅读:
一、电话发展
最初,每一对电话是用两根铁丝连接起来的。然后,交换台使电话线集中到一个地点、其他的发明——如放大声音的真空管和在陆上及海底连接长距离的同轴电缆一一极大地扩展了电话服务。
晶体管取代了真空管。到了60年代,通信卫星又消除了对地面线路的需要。今天,一束束的玻璃纤维用激光传递人们彼此间的通话。
这些发明当中有许多项发明——包括有声电影和立体声录音,随同23000项其他专利——来自1925年建立的贝尔实验室。
约翰·戴维斯是贝尔实验室消费产品部执行主任。他说,当我们进入90年代的时候,可以预期电信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二、相关历史
电话机是美国人A. G. 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他用两根导线连接两个结构完全相同、在电磁铁上装有振动膜片的送话器和受话器,首先实现两端通话。
但通话距离短、效率低。1878年出现了炭精送话器,使电话机送话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话器结构也有改进。最早的电话机是磁石电话机,靠自备电池供电,用手摇发电机发送呼叫信号。
1880年出现共电式电话机,改由共电交换机集中供电,省去手播发电机和干电池。1891年出现了旋转拨号盘式自动电话机,它可以发出直流拨号脉冲,控制自动交换机动作,选择被叫用户,自动完成交换功能。
从而把电话通信推向一个新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了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除脉冲发号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音多频(DTMF)发号方式。
随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双音频按键电话机已逐步普及。电子电话机电路正在向集成化迈进,话机专用集成电路已广泛用于话机电路各组成部分。
各种多功能电话机和特种用途电话机也应运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将拨号、通话、振铃三种功能集于一块集成电路上的电话机。随着话音识别技术的发展,直接用话音“拨号”的新型电话机也正在出现。
最初的电话机(终端)是由微型发电机和电池构成的磁石式电话机,打电话时,使用者用手摇微型发电机发出电信号呼叫对方,对方启机后构成通话回路。
后来,1877年爱迪生(T.E.Edison)发明了碳素送话器和诱导线路后通话距离延长了。同一年又发明了共电式电话机。1891年终于发展到A.B.Strowger发明了自动式电话机。
Ⅸ 发报机是谁发明的
电报机来的发明者——自莫尔斯
塞缪尔·莫尔斯在1832年从法国返回美国的旅途中萌生了发明电报的愿望的,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到电报机的设计上,向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盖尔请教,盖尔教授悉心教他组装电池和制造电磁铁的方法,加之莫尔斯的刻苦学习,1835年底,他终于用旧材料制成第一台电报机。
莫尔斯电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在拍发电报时,电键将电路接通或断开,信息是以“点” 和“划”的电码形式来传递的。发一个“点”需合0.1秒,发一“划”需要0.3秒。在这种情况下,电信号的状态只有两种:按键时有电流,不按键时无电流。有电流时称为传号, 用数字“1”表示;无电流时叫空号,用数字“0”表示。一个“点”就用“1、0”来表示, 一个“划”就用“1、1、1、0”来表示。莫尔斯电报将要传送的字母或数字用不同排列顺序的“点和划”来表示,这就是莫尔斯电码,也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
莫尔斯的新奇构思是电报发明的一个重大突破,直到今天,莫尔斯电码仍在普遍使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