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周七天是谁发明的
星期(week)
现在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这个制度最早由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制定回。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答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一周七天的英文名称是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这些名称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Babylon)。公元前7至6世纪,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此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耀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耀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耀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耀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耀日。
⑵ 发明周长的人是谁
2000多年前,有人用的丈量工具盘算出地球的周长。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 曾担负过亚历山大博物馆的馆长。
⑶ 星期是谁发明的
在公元前700年前后,热衷于天文的巴比伦人发现天上一共有七颗星星,於是建造了七星坛专,祭祀这些属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此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位神仙。很巧合的是,朔望月的长度约为29.5天,在朔时看不见月亮的日期大约有一天半,其余28天都能看见月亮。从满月到半月,大约用时7天;从半月到月没,也大约用时7天;反之亦然。巴比伦天文学家们於是大喜,自以为发现了宇宙中最伟大神秘的数字,那就是“7”。从此以后,一个月就被分为4周,每周有7天。7大星神每周各主管一天,每天祭祀一个神,各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耀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耀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耀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耀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耀日。
⑷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圆周率不来是某一个人发自明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的数学家经过无数次的演算得出的。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
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
(4)旬和周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 x = 0的最小正实数x。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
⑸ 日晷是谁发明的
日晷的发明者无从考详,日晷仪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了耿询的成就,“观测日晷和刻漏,是测天地正仪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较之圭表,它已复杂多了,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仪器了,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5)旬和周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日晷原理:日晷计时的原理是这样。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日晷摆放: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马莉萍副研究员介绍,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种,在我国最重要、最常见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计时仪器。日晷石制的圆盘叫“晷面”,应根据当地纬度以一定倾角斜着摆放,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
在西安,应该让晷面朝北,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也就是说,若在城墙月城内摆放,不应该背靠箭楼坐北朝南,而应该坐南朝北,让晷面对着箭楼方向,晷针指向正北,仰角34.3度(西安的纬度)。”
⑹ 星期制谁发明的
星期制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
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首先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
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这些名称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公元前7至6世纪,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巴比伦人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
古罗马人就用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一周7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 Mercury′s-day (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day(金星神日), Saturn′s-day (土星神日)。
(6)旬和周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在我国古代,也有一种跟星期类似的表示日期的方式。在距今3 700年前的商朝,对农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同时为了方便,把一个月分为4周,大月中有两周是7天,两周是8天;小月中有三周是7天,一周是8天。由于这样的周期符合月亮的圆缺变化(即朔—上弦—望—下弦—朔……),所以将其称为“星期”。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样的周期被定为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并且每天也有了自己的名称。称7天的星期为“平周”,8天的星期为“闰周”。“平周”前6天为工作日(依次称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第七天为休息日(称为星期日)
⑺ 星期一到星期天的说法是谁发明的
星期
现在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这个制度最早由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制定。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一周七天的英文名称是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这些名称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Babylon)。公元前7至6世纪,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此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耀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耀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耀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耀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耀日。
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首先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用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1周7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这其个名称传到不列颠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又用他们自己的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4个名称,以Tues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分别取代Mars\'s-day 、Mercury\'s-day 、Jupiter\'s-day 、Venus\'-day。 Tuesday来源于Tiu,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战神;Wednesday来源于Woden,是最高的神,也称主神;Thursday来源于Thor,是雷神;Friday来源于Frigg,是爱情女神。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英语中的1周7天的名称:Sunday(太阳神日),Monday(月亮神日),Tuesday(战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爱神日),Saturday(土神日)。【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语言中,一星期中的各天并不是按数字顺序,而是有着特定的名字,是以“七曜”来分别命名的。七曜指太阳、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个最亮的大行星。其中,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
在不同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一星期的开始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土曜日开始的,犹太教以日曜日开始,而伊斯兰教则把金曜日排在首位。在我国,起初也是以七曜命名一星期中的各天,到清末才逐渐为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所代替,习惯上认为星期一是开始时间(某些地区也有把星期日作为一周开始的观念)。
⑻ 一旬和一周谁的时间最长
旬:10天 周:7天
旬 <名>
(会意。从勹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同本义 [a period of ten-days]
旬,徧也。十日为旬。――《说文》
虽旬玄咎。――《易·丰》
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书·尧典》
旬终则令正日成。――《周礼》
筮旬有一日。――《仪礼·少牢礼》
旬之外曰远某日。――《礼记·曲礼》
围梁数旬,则梁可拔。――《韩非子·初见秦》
又如:兼旬(两个十天);旬期(十天);旬修(十天之中所作所为);旬首(一旬之始);旬浃(满十天);旬宴(古
旬xún
⒈十天:一个月分为上~、中~、下~等。兼~为二十天。
⒉十年:年已七~。年纪三~左右。
⒊周(用于年月):~岁。~月
老人有时指的是一个甲子轮回,60年
⑼ “星期”这一叫法是谁发明的
公元前7至6世纪,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此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曜日;月亮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曜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曜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曜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曜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曜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曜日。 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首先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用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1周7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这7个名称传到英国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又用他们自己的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4个名称,以Tues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分别取代Mars\'s-day 、Mercury\'s-day 、Jupiter\'s-day 、Venus\'-day。 Tuesday来源于Tiu,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战神;Wednesday来源于Woden,是最高的神,也称主神;Thursday来源于Thor,是雷神;Friday来源于Frigg,是爱情女神。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英语中的1周7天的名称:Sunday(太阳神日),Monday(月亮神日),Tuesday(战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爱神日),Saturday(土神日)。 在我国古代,也有一种跟星期类似的表示日期的方式。在距今3 700年前的商朝,对农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同时为了方便,把一个月分为4周,大月中有两周是7天,两周是8天;小月中有三周是7天,一周是8天。由于这样的周期符合月亮的圆缺变化(即朔—上弦—望—下弦—朔……),所以将其称为“星期”。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样的周期被定为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并且每天也有了自己的名称。称7天的星期为“平周”,8天的星期为“闰周”。“平周”前6天为工作日(依次称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第七天为休息日(称为星期日);“闰周”前6天为工作日(名称同“平周”),后2天为休息日(依次称为星期日、闰星期日)。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制度有了变动:置闰不再以月份为框架,每3 400个星期中设1 301个“闰周”,闰日的安排也有一定的变动,闰日放在星期几之后就叫闰星期几。在“闰周”中,若闰日是“闰星期日”则为休息日,否则为工作日。 但是,到了近代,这种制度由于“背离人民意志”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