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颂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什么
苏颂领导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苏颂(公元1020年12月10日-公元1101年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出生于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福建泉州南安人,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代表作品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等。
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馆阁校勘、吏部尚书等晚年入阁拜相,以制作水运仪象台闻名于世,在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有着突出贡献。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中国古代“观象授时”的需要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启了制作自动化天文仪象的传统。在这个传统的积淀下,北宋的苏颂建造了水运仪象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苏颂的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一直到现代,从水钟到机械钟的发明,这里边缺失了一个历史的一环,这一环就是中国的中世纪制造的水运仪象”。水运仪象台其中的擒纵机构,与现在的钟表有着相同的原理,这就是为什么李约瑟说它是机械钟的鼻祖,是最早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的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
㈡ 苏颂发明了什么
水运仪象台。
苏颂是中世纪开封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工程师,为世界上早期采用擒纵器的机械设计。擒纵器是由佛教和尚一行与梁令瓒于公元725年所发明的,但被应用于环形球仪机械上,苏颂是第一人。
仪象台的顶部有九块活动屋面板覆盖,是现代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其“浑象”一昼夜自动均匀旋转一圈,为现代转仪钟(天文台的跟踪机械)的“祖先”。
其木人宝石设施是在一组由水力推动的复杂的齿轮系统的带动下自动实现的。其中的“天衡”(擒纵器)是现代钟表的关键部位,具天文钟的雏型。
1094年─1096年,苏颂写了《新仪象法要》三卷,详细介绍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及使用方法,书中附图六十三种,当中的星图记录恒星1434颗。
苏颂设计之水运仪象台原件靖康之乱后被金兵丢弃而被毁。宋高宗南渡后想复制,苏颂之子苏携献上苏颂遗书,竟无人能通,苏携本人也不懂,故无法仿制。直到1958年历史学家王振铎成功复原。
(2)苏颂发明了天文钟的名字是什么扩展阅读:
苏颂在集贤院校理任上,与同时代的药物学家掌禹锡、林亿等编辑补注了《嘉佑补注本草》一书,校正出版了《急备千金方》和《神农本草》,在此基础上,独力编著了《本草图经》二十一卷。
《本草图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药物学巨著,是宋朝最完善最科学的医药书。书中继承了中国千多年来的古代医药学遗产,补充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发现,绘制了大量的药物图形,加以文字说明,
准确地记载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质、用途、采集季节、炼制方法、鉴别方法与配伍、禁忌等,图文并茂,使用准确方便,开了明代集大成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先河。
可惜封建统治阶级对科技发明不予重视,令此巨著在苏颂身后亡帙不传,其内容只能散见于后代诸家本草,其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了较多的保留和借鉴,但也未能窥其全貌。
㈢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是谁发明的
宋朝科学家苏颂于八百多年前发明的天文钟
㈣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制造出了什么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制造出了水运仪象台,苏颂、韩公廉、周日严等人于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至七年(公元1092年)设计创制。它包括了浑仪、浑象和报时器装置三个部分。
即它的顶部是置浑仪的小屋,中部置浑象,底部则是报时器系统。这三个部分用一套传动装置和一个驱动机联接起来,用漏壶水转动机轮带动仪、象、报时器三个部分一起动作。整座仪高12米,宽约7米,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但其中浑仪等为铜制。
(4)苏颂发明了天文钟的名字是什么扩展阅读:
水运仪象台的动力装置已很复杂,其中关于擒纵原理的发现,更开近代钟表构造的先河。水运仪象台把测量仪器的浑仪,表演仪器的浑象和计时仪器集中在一起,把报时。观象、测天同时表达出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显示了十一世纪末我国天文科学和机械工程技术制造的卓越成就。
苏颂等人所造“水运仪象台”,于公元1126年被金兵缴获,后来屡遭劫难,部件损坏,早已不能运转。现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的是复制品。
㈤ 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什么
最古老的天文钟是水运仪象台,它是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的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钟。
整个乐器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一座顶窄底宽的方形木结构建筑。其中,浑球是由铜制成的,整个车站分为三个部分。下部间隔包括时间报告装置和整套电源装置,中间的隔间是一个秘密的房间,放着图像。
(5)苏颂发明了天文钟的名字是什么扩展阅读;
仪器组成;
上层是一个露天平台,装备有一个由龙柱支撑的浑仪一座,下面还有一个用来设置高度的水槽。浑天仪的顶部覆盖着一个木制的屋顶以遮挡阳光和雨水。为了便于观察,屋顶可以随意开闭,从露台到影像舞台的底座有7米高。
中间一层是没有窗户的“密室”,里面有一个图像。天球的一半隐藏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暴露在“地平线”上。它由一个轮子驱动,日夜围绕天空旋转,真实地再现了星星的升降和天空的其他变化。
下层包括时间报告装置和整套电源装置。有一个南开的大门,门上有一个五层的木制亭子,亭子后面是一个机械传动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运仪象台
㈥ 苏颂发明了什么仪器,叫什么
苏颂一生标志性的贡献,在于他制成了水运仪象台———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
㈦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水运仪象台。
宋元祐元年开始设计,到元祐七年全部完成。它是中国古代的卓越创造。其中的擒纵器是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等人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7)苏颂发明了天文钟的名字是什么扩展阅读:
水运仪象台是十一世纪末我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国际上对水运仪象台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水运仪象台为了观测上的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这是今天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
从水运仪象台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国际上对水运仪象台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 — 转仪钟的祖先;水运仪象台中首创的擒纵器机构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它又是钟表的祖先。
水运仪象台为了观测上的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是今天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
㈧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发明的是什么
水运仪象台
中国古代一种大型的天文仪器,由宋朝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祐七年全部完成。它是中国古代的卓越创造。其中的擒纵器是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等人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整座仪器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8)苏颂发明了天文钟的名字是什么扩展阅读
苏颂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是十一世纪末中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国际上对水运仪象台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水运仪象台为了观测上的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这是今天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
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转仪钟的祖先;水运仪象台中首创的擒纵器机构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它又是钟表的祖先。从水运仪象台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㈨ 苏颂发明了什么
水运仪象台
苏颂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是十一世纪末中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国际上对水运仪象台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水运仪象台为了观测上的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这是今天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
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 — 转仪钟的祖先;水运仪象台中首创的擒纵器机构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它又是钟表的祖先。从水运仪象台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苏颂和韩公廉在完成水运仪象台之后,又研制了一台单独的水力推动的浑天象。人钻入天球内观看,在天球上凿孔为星,十分逼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架有明确记载的假天仪,它的创造性也是前无古人的。
(9)苏颂发明了天文钟的名字是什么扩展阅读;
苏颂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与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同登进士及第后,一生从政五十余载,从地方官到中央官吏,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重臣,73岁荣膺宰相。
是一位忠君爱国、品德高尚、为官清正、慎重稳健、举贤任能的贤臣良相。苏颂于建中靖国元年5月,薨于润州,时年82岁。上辍朝三日,赠司空魏国公,故历代志书称之为“苏魏国”,又追谥“正简”。
纵观苏颂一生,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曾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苏颂政绩显著,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在他任江苏江宁知县时,清查富户田园漏税情形,核实丁产,编订户籍,按册课税,既增加了国库收入,又减轻了穷人的负担。为南京留守,深得长官欧阳修的器重,赞许他“处事精密”。
㈩ 北宋苏颂发明了什么仪器
水运仪象台——世界第一座天文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