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红岩文学创造

红岩文学创造

发布时间:2021-08-05 23:39:05

❶ 《红岩》的写作背景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

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 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

誉。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又行。

❷ 红岩的作者、朝代、历史地位是什么

作者:《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中国军事文学长篇小说。

朝代:1961年12月,正式出版,主要叙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地位: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❸ 简析红岩的艺术成就

你好:

小说《红岩》出版整整50周年了,发行量超过千万册,而且被翻译成英、法、德等7国文字行销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红岩》也由此成为重庆一张无可代替的名片。
12月7日,重庆召开《红岩》出版50周年座谈会,笔者围绕一本小说与一座城市的人文关联作了研讨发言,发现这部小说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与重庆的城市形象,有着许多有趣的相似之处。
一是小说故事结局的悲剧美与重庆仁人志士的悲壮美相一致。我们知道,小说《红岩》的最感人之处,就是整个故事充满着一种悲剧美:新中国已经诞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成立了,解放大军已经入川了,山城就要解放了,然而一批革命志士、有功之臣,却要在黎明之前先死去。无独有偶,小说里的这种悲剧美,我们却可以从重庆的历史中找到许多:刘伯承血战丰都、杨喑公惨烈就义、大轰炸震惊世界、校场口怒斥国贼等等,都使得这座城市充满浩然之气、刚烈之风、正义之魂。因此,《红岩》的悲剧美与重庆的悲壮美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二是小说情节设置的传奇性与重庆城市发展的神奇感相一致。《红岩》的故事情节,充满了传奇。比如江姐上船的机智脱险、许云峰茶馆的巧计施救、罗世文、车耀轩就义前的千里伏笔、华子良千钧一发的秘送情报、渣滓洞白公馆的秘室暗道、双枪老太婆的神奇双枪等等,都具有极大的传奇魅力。而纵观重庆市的发展变化,也同样令人惊奇。重庆1891年才开埠,1929年才成市,可是到了1937年就成为了国民政府的陪都,成了远东的抗战中心;建国后大西南局机关不设成都而设在重庆,再次成为大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重庆直辖,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人文各个领域的许多项目,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些巨大的变化,都使这座城市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三是小说人物特有的书卷气与重庆城市充盈的书香气相一致。《红岩》里的英雄人物许多都带有一种书卷气,这与同时期出版的其他红色经典小说不同。《红岩》一开头就围绕如何解决《挺进报》稿源、纸张、刻版、油印等问题而展开故事,围绕沙坪坝书店的开办而发展情节,围绕重庆大学的学生运动而引出人物,这里有书卷气;罗世文、车耀轩、李敬源、许云峰、江姐、刘思扬等人物都带有浓郁的书卷气。还有在监狱里难友们所办的小报、所写的诗篇、迎春会所作的对联、相互间所传送的纸条内容,都同样充满着书卷气。因为这浓郁的书卷气,小说也更好看。
由此,我又联想到重庆这片热土古往今来所散发的书香气: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留下的诗篇,邹容、杨仓白、张培爵等留下的诗文,郭沫若、老舍、冰心、夏衍、梁实秋、张恨水、赵丹、白杨等留下的文化财富,以及当前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都使这座城市更加儒雅厚重、鲜亮生辉。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当代当时,也可以预示后世未来。以《红岩》为线索,梳理、分析重庆人文景观的前世今生,这不仅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这座城市的价值大有益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搞好文学创作也大有启发。生活给作品供给的营养是无尽的,反之作品对生活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❹ 红岩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019-11-10聊聊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罗广斌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
杨益言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出狱后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红岩》一书。2017年5月19日10点25分,《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
拓展资料: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红岩"还是村庄名称,红岩村位于重庆市郊化龙桥附近的“大有农场”内。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了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
全书共三十章,《狱中联欢》是从该书的第十六章节选下来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根据这些经历,他们于 1957年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回忆录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❺ 在……杨益言创造的长篇小说《红岩》,女主人公……面对敌人的酷刑

在罗广斌,杨益言创造的长篇小说红岩,女主人公江雪琴(江姐)面对敌人的酷刑竹签插手指她毫不退缩忍受敌人的折磨。
望采纳!

❻ 红岩创作背景为什么要创作这篇小说

本来是想复制别人已采纳的答案,但是:


链接:http://..com/question/250372792.html?loc_ans=665071224

❼ 红岩故事发生年代

红岩故事发生年代是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1948年,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

(7)红岩文学创造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

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❽ 红岩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50字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的中国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杨益言是1948年9月被捕的,关在重庆渣滓洞。他和关在这里的近300多名革命先烈。

❾ 《红岩》的作者是谁

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

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受刑,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的故事。

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次,再版2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作为红色经典作品,轰动一时。作者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此长篇小说《红岩》,后改编为红色电影《烈火中永生》。

(9)红岩文学创造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

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

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

❿ 红岩在哪部作品的基础上创作的

《红岩》是在《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创作的。
创作背景: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

阅读全文

与红岩文学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