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設備大額維修改造費用按幾年攤銷
設備維修改造費用的帳務處理,按以下情況進行:
1、小額的維修費用,直接計回入當期「製造費用」或「管答理費用」中。
2、大額的維修改造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直接計入當期「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中。
3、大額的維修改造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設備價值中。
4、對於資本化設備維修改造費用的,應先將要改造的設備轉入「在建工程」,改造費用發生時計入「在建工程」,改造完成後,將改造好的設備轉入「固定資產」。
5、對改造好的設備「固定資產」進行評估尚可使用年限,按尚可使用年限進行折舊。
㈡ 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你說的「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修理後固定資專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源自:《企業所得稅法》
第六十九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根據上述規定,
規定符合本條規定的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應該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這主要是考慮到這部分支出,已經符合資本化條件,構成了固定資產的價值,其效益體現於固定資產的剩餘使用年限中,根據收入與支出相配比原則,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內分期攤銷。
呵呵,由於列支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並不直接增加固定資產的價值,所以,我們也別摳字眼了,這時候的計稅基礎,屬你說與原值是否一樣呢?
可以說一樣吧。
㈢ 稅法上或會計上對於折舊/攤銷年限有硬性規定嗎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第六十七條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第六十八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所稱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指改變房屋或者建築物結構、延長使用年限等發生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第(二)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約定的剩餘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改建的固定資產延長使用年限的,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外,應當適當延長折舊年限。
第六十九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第七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以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具體規定。應該是「硬性」的吧?
㈣ 企業所得稅法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大修理費用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屬於大修理費用,按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即:
借:長期待攤費用
貸:原材料、現金、銀行存款等
此外,可以一次性進成本(或費用)。
借:費用或成本
貸:原材料、現金、銀行存款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07年第512號)的規定:
第六十九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4)大修理支出稅法攤銷年限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的,稅率為27%,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為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
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㈤ 為什麼企業所得稅法要規定大修理支出標准
首先是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資本化和費用化是籌建的時候才可以,固定資產價值都已經確定了,你還談什麼資本化和費用化?
其次只能說修理費是按權責發生制攤銷還是在發生當期一次攤銷。會計上並沒有規定明確的數量和金額,而企業所得稅法對此倒是有些規定。新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法,將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分為費用化的一般修理支出和資本化的支出,其中資本化的支出又分為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及大修理支出。新稅法將不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改建支出,將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大修理支出,均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准予稅前扣除。對於屬於動產的固定資產資本化後續支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固定資產大修理所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確定攤銷期限。與原先的企業所得稅法相比,新稅法提高了修理支出資本化比例,由支出占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提高到佔取得固定資產計稅基礎50%以上。同時,取消了「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也需要資本化的規定。
㈥ 長期待攤費用分5年攤銷,稅法和會計上的區別具體會計分錄
你說的是開辦費吧(並不是所有的長期待攤費用都被稅法要求按5年攤銷)。
這個在專企業會計上屬的處理是:在開始營業的時候一次性記入期間費用(假設是100000元)。
借:管理費用 100000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100000
而稅法要求是按五年攤銷,這個要在年底的時候做納稅調整。
如上例,按稅法規定,第一年只允許扣除20000元,這樣的話在第一年底的時候要增加應納稅所得額80000元,也就是說這80000元是要納所得稅的。
以後的四年每年底再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000元。
㈦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除固定資產改建支出、大修理支出外的其他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年限最低為( )。
會計制度規定,來長期待源攤費用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不再分期攤銷了。待攤費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轉入「管理費用」科目,而稅法規定,開辦費在開始生產經營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平均從應稅所得中扣除。對於會計和稅法規定的差異,企業應當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攤銷核算,但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㈧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的會計處理
固定資產大修理是對公司固定資產進行局部更新,如對房屋、建築物進行翻修等。其特點是:修理范圍大、間隔時間長、修理次數少、一次的修理費用大。
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一般通過「在建工程」科目進行歸集,大修理完工後,再將其結轉到有關科目。由於大修理支出的發生不均衡,為了均衡成本負擔,公司可以採用費用攤銷或費用預提的方法。
(1)支付大修理費用時
借:在建工程
貸:相關科目
(2)大修理完工時,將修理費用分期攤銷
如費用分攤期限在一年以內的:
借:待攤費用
貸:在建工程
如費用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
借:長期待攤費用
貸:在建工程
屬於產品生產過程中用來改變或者影響勞動對象的勞動資料,是固定資本的實物形態。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長期發揮作用,長期保持原有的實物形態,但其價值則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逐漸地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並構成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
根據重要原則,一個企業把勞動資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價值劃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對於原始價值較大、使用年限較長的勞動資料,按照固定資產來進行核算;而對於原始價值較小、使用年限較短的勞動資料,按照低值易耗品來進行核算。
在中國的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和工具等。
㈨ 固定資產修理支出超過固定資產計稅基礎的50%以上,且使用期限在2年以上的,是進固定資產,還是進待攤費用
《企業所得稅法》第13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版長期待攤費用,准予稅前權扣除:1.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3.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4.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68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計稅基礎的50%以上;2.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固定資產大修理所發生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確定攤銷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