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新會計准則無形資產減值計提

新會計准則無形資產減值計提

發布時間:2021-01-27 09:53:21

1. 新舊會計准則的比較中如何理解對比資產減值准備和轉回和計提

資產減值准則與《企業會計制度》、年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等的有關規定(以下簡稱原准則)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一)改變了資產減值測試的頻率
原准則要求企業對各項資產應當定期或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新准則規定,企業只有存在資產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情況下,才需要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但是對於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二)明確了資產可收回金額的估計方法
原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的銷售凈價與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較高者確定,其中,銷售凈價為資產銷售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余額。原准則對於如何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包括銷售凈價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沒有提供具體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考慮到不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銷售價格較難獲得,因此,將銷售價格更改為公允價值,從而更加合理地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新准則還就如何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及其預計處置費用,如何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率等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操作指南。
(三)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
原准則要求企業以單項資產為基礎計提減值准備,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但在實務中,有時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難以確定。新准則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規定企業難以對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的,應當以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基礎確定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對於以資產組為基礎如何確定資產減值損失,新准則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
(四)規定了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處理
原准則對於企業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測試及其處理並不明確,新准則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要求總部資產應當結合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商譽也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這些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企業合並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
(五)對於資產減值損失轉回作了禁止性規定
原准則規定,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如果在以後會計期間恢復的,按照恢復的金額,在不超過已確認減值損失金額的范圍內,予以轉回,計入當前損益。新准則對此作了禁止性規定,對於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2. 無形資產計提減值的規定

無形資產科目中的已經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可以在以後期間隨著公允價值的版增長而轉回權.
<新准則>中"考慮到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商譽等資產發生減值後,一方面價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小,通常屬於永久性減值;另一方面從會計信息謹慎性要求考慮,為了避免確認資產重估增值和操縱利潤,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以前期間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在資產處置 出售 對外投資 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 在債務重組中抵償債務等時,才可予以轉出。」

3. 新會計准則下資產減值有哪些變化

一、新舊准則資產減值的差異 1.改變了資產減值測試的頻率。原准則要求 企業 對各項資產應當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終了進減值測試;新准則規定企業只有存在資產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情況下,才需要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但是對於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以及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2.明確了資產可收回金額的估計方法。原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的銷售凈價與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較高者確定,其中,銷售凈價為資產銷售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余額。原准則對於如何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包括銷售凈價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沒有提供具體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考慮到不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銷售價格較難獲得,因此,將銷售價格更改為公允價值,從而更加合理地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及其預計處置費用,如何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和折舊率等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操作指南。 3.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原准則要求企業以單項資產為基礎計提減值准備,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但是實際工作中,有時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難以確定。新准則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規定企業難以對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的,應當以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基礎確定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對於以資產組為基礎如何確定資產減值損失,新准則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 4.規定了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處理。原准則對於企業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測試及其處理並不明確,新准則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要求總部資產應當結合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商譽也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這些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企業合並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 5.對於資產減值損失轉回作了禁止性規定。原准則規定,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如果以後會計期間恢復的按照恢復的金額,在不超過已確認減值損失金額的范圍內,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新准則對比作了禁止性規定,對於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不得轉回是針對長期資產減值而言,流動資產如存貨、短期[url=]投資[/url]、應收款項等的減值問題由其他的准則來規范。新的資產減值准則關掉了企業通過長期資產進行利潤操縱的大門,增加了企業財務透明度,避免了企業確認暫時性損失,保證了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可比性。既可以與歷史 成本原則保持一致,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利潤操縱的空間,更符合高質量會計准則的要求。 二、新資產減值准備的優、缺點 1.從新舊准則差異上不難看到:新准則針對舊准則所採取的一系列改進措施。包括引入資產組和總部資產,擴大並明確資產減值范圍,增加預計未來現金凈流量衡量可收回金額,限制公允價值的使用,盡量採用統一計量方法,資產減值的不可轉回性,完善會計披露要求等措施,嚴格限制了其主觀操作性,體現了准則的更為謹慎性的原則,有力遏制了企業盈餘管理的行為。尤其是《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准則》大膽舍棄了過去與IASB趨同,即允許轉回資產減值的做法,採取了在以後存續會計期間內,只許計提不許轉回的做法,適當堵塞了企業利用資產減值准備調節盈餘的通道,使企業調節功能大大降低。 2.新資產減值准則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改進和完善了原准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抑制企業盈餘管理行為的作用,但是新准則並非完全是為了防範盈餘管理而設置,所以新准則為增加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適用性而適當調整增加會計選擇和職業判斷的運用,從而在客觀上使盈餘管理可借用的空間有所增加,例如新准則只給出了可收回金額的定義,而資產的銷售價格和處置費用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如何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也沒有全面、系統地說明;雖然新准則規定了資產減值准備「一經確認,不得轉回」,但是企業仍然可以通過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調低當期利潤,減少期末存貨成本,這樣以後期間銷售成本就會偏低,從而使未來的利潤反彈等等。這些缺陷仍然會給企業的盈餘管理行為留下一定的空間。 三、對新資產減值准則的幾點建議 不同企業資產減值會計應用上存在差異,一是受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影響,二是由於外部市場機制不完善,價格信息不透明。這就使企業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缺乏客觀的資料基礎。 1.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新准則對企業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賦予了會計人員較大的會計政策選擇權和職業判定范圍。假如企業不能正確運用准則賦予的會計政策選擇權,如前面所分析的公允價值的確定、資產組的劃分、折現率的確定等又將會成為企業操縱利潤和粉飾會計報表的一種手段。我們應該借鑒國際會計准則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資產減值會計規范。在新准則的基礎上給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性標准,以指導企業的會計實踐,盡可能縮小會計人員人為估計和判定范圍,以避免政策的靈活性成為企業盈餘治理的工具。 2.健全發展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是實施資產減值會計的重要條件。目前我國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還不夠完善和透明,無論是企業、中介服務機構還是[url=]證券[/url] 治理機構都很難獲得公司各種投資、存貨的合理市場價格,導致資產減值程度難以合理確定,從而使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缺乏客觀的資料基礎。因此,必須進一步健全和發展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生產資料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利用現代 信息技術定期公布有關資產的價格和信息資料。發展[url=]資產評估[/url]業,建立全國性的資產專業評估體系。通過信息、價格市場和資產評估體系的完善,使企業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和市價得到公正合理的確定和公開,使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有較為客觀的依據,同時增強其可操作性並使會計資料更具真實性。 3.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新准則的頒布對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不斷提高職業判定能力和職業道德,才能使新准則在我國更好的推行。在新准則中,資產組的劃分、資產減值跡象的判定、折現率的確定及可收回金額的確定等都需要會計人員有較強的職業判定能力。這不僅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求會計人員有較強的綜合、分析、判定能力以及豐富的企業治理經驗。因此,在實施新准則時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同時會計人員也應該努力加強對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判定能力。 4.加強對資產減值准備的[url=]審計[/url]為了防止企業利用計提資產減值預備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表,應加強對資產減值預備的審計。盡快制定相關的獨立審計准則,明確各項減值預備的具體審計程序,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監督作用,遏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預備進行利潤操縱,以確保資產減值准則的合理運用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提資產減值准備是十分必要的。各種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方法有理論根據,但實施中的難度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們應當加強會計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提高確認資產減值准備的可操作性,使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在規范市場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4. 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時,的會計分錄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

期末,企業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版金額的,應按權其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損失一經計提,持有期間不得轉回

拓展資料

5. 新會計准則中的幾項減值准備

2006年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准則》,與現行的《企業會計准則》相比較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規范資產減值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新准則增加了《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准則,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

一、確認時間、計提范圍及計提金額的計算方面的比較

(一)對資產減值確定時間的不同規定

根據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應定期或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時檢查各項資產,合理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然而,對於「定期」,會計制度沒有說明,這使企業在操作時有一定的隨意性,同時企業之間缺乏可比性;而新的會計准則對計提時間作了明確說明,規定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對於發生了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二)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

為了計算確定資產減值損失,現行會計制度及准則中使用的計量基礎包括:公允價值、可收回金額、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銷售凈價和市價等多個標准。在不同的准則中又各有表述,對未來現金流量的計量方法沒有明確的規定,計算現值時折現率的選取沒有規定明確的標准。企業計算有關指標時難以掌握,因而可操作性差,存在較大的調節空間;新准則明確了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方法,使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新准則明確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的較高者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只要有一項超過了資產的賬面價值,就表明資產沒有發生減值,不需再估計另一項金額。同時,對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以及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應用指南,使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易於理解,且具有較強的實務操作性。

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應當根據公平交易中銷售協議價格減去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處置費用的金額確定。處置費用包括與資產處置有關的法律費用、相關稅費、搬運費以及為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等。

不存在銷售協議但存在資產活躍市場的,應當按照該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通常應當根據資產的買方出價確定。

在不存在銷售協議和資產活躍市場的情況下,應當以可獲取的最佳信息為基礎,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該凈額可以參考同行業類似資產的最近交易價格或者結果進行估計。

企業按照上述規定仍然無法可靠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的,應當以該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其可收回金額。

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應當按照資產在持續使用過程中和最終處置時所產生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選擇恰當的折現率對其進行折現後的金額加以確定。

預計的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應當包括下列各項:

1.資產持續使用過程中預計產生的現金流入。

2.為實現資產持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入所必需的預計現金流出(包括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發生的現金流出)。該現金流出應當是可直接歸屬於或者可通過合理和一致的基礎分配到資產中的現金流出。

3.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資產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凈現金流量。該現金流量應當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交易時,企業預期可從資產的處置中獲取或者支付的、減去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時,企業管理層應當在合理和有依據的基礎上對資產剩餘使用壽命內整個經濟狀況進行最佳估計。

預計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應當以經企業管理層批準的最近財務預算或者預測數據以及該預算或者預測期之後年份穩定的或者遞減的增長率為基礎。企業管理層如能證明遞增的增長率是合理的,可以遞增的增長率為基礎。

建立在預算或者預測基礎上的預計現金流量最多涵蓋5 年,企業管理層如能證明更長的期間是合理的,可以涵蓋更長的期間。

在對預算或者預測期之後年份的現金流量進行預計時,所使用的增長率除了企業能夠證明更高的增長率是合理的之外,不應當超過企業經營的產品、市場、所處的行業或者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長期平均增長率,或者該資產所處市場的長期平均增長率。

預計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應當以資產的當前狀況為基礎,不應當包括與將來可能會發生的、尚未作出承諾的重組事項或者與資產改良有關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

(三)新准則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

現有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應按單項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但是企業的長期資產往往沒有銷售市價,只有使用價值,單項資產一般不能獨立產生現金流,這導致單項資產無法確定可收回金額。在實務中,對於這類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不具有可操作性;新准則規定,如果某項資產產生的主要現金流入難以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資產組的,則不應按照該單項資產為基礎確定其可收回金額,而應當按照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基礎確定,再據以確定資產的減值損失。資產組的認定應當以資產組產生的主要現金流入是否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的現金流入為依據。同時,在認定資產組時,應當考慮企業管理層管理生產經營活動的方式(如是按照生產線、業務種類還是按照地區或者區域等)和對資產的持續使用或者處置的決策方式等。

幾項資產的組合生產的產品(或者其他產出)存在活躍市場的,即使部分或者所有這些產品(或者其他產出)均供內部使用,也應當在符合前款規定的情況下,將這幾項資產的組合認定為一個資產組。

資產組一經確定,在各個會計期間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企業管理層應當證明該變更是合理的,並應當披露變化的原因以及前期和當期資產組的組成情況。

(四)新准則引入了總部資產的概念

企業總部資產包括企業集團或其事業部的辦公樓、電子數據處理設備等資產。總部資產的顯著特徵是難以脫離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獨立的現金流入,而且其賬面價值難以完全歸屬於某一資產組。

有跡象表明,某項總部資產可能發生減值的,企業應當計算確定該總部資產所歸屬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然後將其與相應的賬面價值相比較,據以判斷是否需要確認減值損失。

(五)對商譽減值問題的不同規定

現有會計制度沒有涉及商譽的減值問題;新准則規定,對於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企業至少應於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而且商譽必須分攤到相關資產組組合後才能確定是否應當確認減值損失。企業進行資產減值測試,對於因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的賬面價值,應當自購買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難以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的,應當將其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組合。在對包含商譽的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如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先對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可收回金額,並與相關賬面價值相比較,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再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比較這些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賬面價值(包括所分攤的商譽的賬面價值部分)與其可收回金額,如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確認商譽的減值損失。

二、會計核算方面的區別

新舊准則在會計核算方面的最大區別在於:現有會計制度規定,已經計提減值損失的資產,如果資產價值恢復,則資產減值損失可以轉回;新准則規定,大多數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條規定將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對暫停上市的公司及ST公司。目前,很多暫停上市的公司得以恢復上市,就是採用「巨額計提,大額轉回」的方法以實現扭虧為盈的。因此,本准則實施後將有效地遏制利用減值准備調節利潤。暫停上市公司恢復上市的難度將加大。具體到各種資產的減值損失核算有以下不同之處。

(一)存貨跌價准備及壞賬准備

新舊准則存貨跌價准備及壞賬准備核算的不同點在於:按舊准則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和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時記入「管理費用」科目,按新准則記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資產負債表日,通過計算若需在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或「壞賬准備」金額范圍內調整時,舊准則應為借記「存貨跌價准備」或「壞賬准備」,貸記「管理費用」;新准則應為借記「存貨跌價准備」或「壞賬准備」,貸記「資產減值損失」。另新准則明確說明領用存貨時,應一並結轉領用材料應負擔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該科目是新准則新增的會計科目,其核算方法為: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確定持有至到期投資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價值以後又得以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三)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准則》或《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科目。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一經計提,在以後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四)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舊准則計提減值准備時借記「營業外支出」貸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而且,若減值的跡象消失可在原計提的范圍內恢復;新准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准則》確定無形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處置無形資產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一經計提,在以後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五)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舊准則計提減值准備時借記「營業外支出」,貸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而且,若減值的跡象消失可在原計提的范圍內恢復;新准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准則確定固定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處置固定資產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一經計提,在以後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六)在建工程減值准備

舊准則計提減值准備時借記「營業外支出」,貸記「 在建工程減值准備」,而且,若減值的跡象消失可在原計提的范圍內恢復;新准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准則確定在建工程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在建工程—— 減值准備」科目。在建工程減值准備一經計提,在以後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七)商譽減值准備

該科目是新准則新增的會計科目,其核算方法為: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准則確定商譽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商譽——減值准備」科目。

6. 新會計准則下資產減值有哪些變化

一、新舊准則資產減值的差異

1.改變了資產減值測試的頻率。原准則要求 企業 對各項資產應當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終了進減值測試;新准則規定企業只有存在資產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情況下,才需要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但是對於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以及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2.明確了資產可收回金額的估計方法。原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的銷售凈價與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較高者確定,其中,銷售凈價為資產銷售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余額。原准則對於如何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包括銷售凈價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沒有提供具體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考慮到不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銷售價格較難獲得,因此,將銷售價格更改為公允價值,從而更加合理地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及其預計處置費用,如何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和折舊率等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操作指南。

3.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原准則要求企業以單項資產為基礎計提減值准備,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但是實際工作中,有時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難以確定。新准則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規定企業難以對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的,應當以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基礎確定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對於以資產組為基礎如何確定資產減值損失,新准則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

4.規定了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處理。原准則對於企業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測試及其處理並不明確,新准則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要求總部資產應當結合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商譽也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這些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企業合並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

5.對於資產減值損失轉回作了禁止性規定。原准則規定,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如果以後會計期間恢復的按照恢復的金額,在不超過已確認減值損失金額的范圍內,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新准則對比作了禁止性規定,對於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不得轉回是針對長期資產減值而言,流動資產如存貨、短期[url=]投資[/url]、應收款項等的減值問題由其他的准則來規范。新的資產減值准則關掉了企業通過長期資產進行利潤操縱的大門,增加了企業財務透明度,避免了企業確認暫時性損失,保證了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可比性。既可以與歷史 成本原則保持一致,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利潤操縱的空間,更符合高質量會計准則的要求。

二、新資產減值准備的優、缺點

1.從新舊准則差異上不難看到:新准則針對舊准則所採取的一系列改進措施。包括引入資產組和總部資產,擴大並明確資產減值范圍,增加預計未來現金凈流量衡量可收回金額,限制公允價值的使用,盡量採用統一計量方法,資產減值的不可轉回性,完善會計披露要求等措施,嚴格限制了其主觀操作性,體現了准則的更為謹慎性的原則,有力遏制了企業盈餘管理的行為。尤其是《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准則》大膽舍棄了過去與IASB趨同,即允許轉回資產減值的做法,採取了在以後存續會計期間內,只許計提不許轉回的做法,適當堵塞了企業利用資產減值准備調節盈餘的通道,使企業調節功能大大降低。

2.新資產減值准則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改進和完善了原准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抑制企業盈餘管理行為的作用,但是新准則並非完全是為了防範盈餘管理而設置,所以新准則為增加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適用性而適當調整增加會計選擇和職業判斷的運用,從而在客觀上使盈餘管理可借用的空間有所增加,例如新准則只給出了可收回金額的定義,而資產的銷售價格和處置費用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如何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也沒有全面、系統地說明;雖然新准則規定了資產減值准備「一經確認,不得轉回」,但是企業仍然可以通過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調低當期利潤,減少期末存貨成本,這樣以後期間銷售成本就會偏低,從而使未來的利潤反彈等等。這些缺陷仍然會給企業的盈餘管理行為留下一定的空間。

三、對新資產減值准則的幾點建議

不同企業資產減值會計應用上存在差異,一是受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影響,二是由於外部市場機制不完善,價格信息不透明。這就使企業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缺乏客觀的資料基礎。

1.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新准則對企業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賦予了會計人員較大的會計政策選擇權和職業判定范圍。假如企業不能正確運用准則賦予的會計政策選擇權,如前面所分析的公允價值的確定、資產組的劃分、折現率的確定等又將會成為企業操縱利潤和粉飾會計報表的一種手段。我們應該借鑒國際會計准則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資產減值會計規范。在新准則的基礎上給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性標准,以指導企業的會計實踐,盡可能縮小會計人員人為估計和判定范圍,以避免政策的靈活性成為企業盈餘治理的工具。

2.健全發展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是實施資產減值會計的重要條件。目前我國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還不夠完善和透明,無論是企業、中介服務機構還是[url=]證券[/url] 治理機構都很難獲得公司各種投資、存貨的合理市場價格,導致資產減值程度難以合理確定,從而使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缺乏客觀的資料基礎。因此,必須進一步健全和發展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生產資料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利用現代 信息技術定期公布有關資產的價格和信息資料。發展[url=]資產評估[/url]業,建立全國性的資產專業評估體系。通過信息、價格市場和資產評估體系的完善,使企業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和市價得到公正合理的確定和公開,使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有較為客觀的依據,同時增強其可操作性並使會計資料更具真實性。

3.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新准則的頒布對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不斷提高職業判定能力和職業道德,才能使新准則在我國更好的推行。在新准則中,資產組的劃分、資產減值跡象的判定、折現率的確定及可收回金額的確定等都需要會計人員有較強的職業判定能力。這不僅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求會計人員有較強的綜合、分析、判定能力以及豐富的企業治理經驗。因此,在實施新准則時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同時會計人員也應該努力加強對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判定能力。

4.加強對資產減值准備的[url=]審計[/url]為了防止企業利用計提資產減值預備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表,應加強對資產減值預備的審計。盡快制定相關的獨立審計准則,明確各項減值預備的具體審計程序,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監督作用,遏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預備進行利潤操縱,以確保資產減值准則的合理運用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提資產減值准備是十分必要的。各種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方法有理論根據,但實施中的難度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們應當加強會計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提高確認資產減值准備的可操作性,使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在規范市場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7. 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對於使用壽命復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制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攤銷,但需要至少於每一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需要計提減值准備的,相應計提有關的減值准備。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8. 新會計准則下有關資產減值准備的相關規定是哪些

《國際會計准則第36號——資產減值》規定,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通過使用或銷售而收回的價值,該資產就是按超過其可收回價值計量的,如果是這樣,該資產應視為已經減值,企業應當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新《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定,資產減值是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從實質內容上看,我國會計准則對資產減值的規定保持了與國際會計准則的一致性。
《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對八項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即:應收款項(包括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存貨、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委託貸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隨著企業經營項目的增多、經營范圍的擴大,企業的資產項目也隨之增加。
新《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將資產減值計提的范圍進一步擴大,除了上述資產外,還包括消耗性生物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未擔保余值、金融資產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等。

事實上,新《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只規范了長期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問題,存貨、金融資產、遞延稅項資產、雇員福利資產以及特殊行業(比如勘探開發行業、石油天然氣行業)的資產的減值問題,排除在該准則適用范圍之外,由其他的會計准則來規范。所以,有關資產減值的相關規定涉及了《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企業會計准則第15號——建造合同》、《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等9個具體會計准則。

9. 新會計准則下怎麼計提無形資產攤銷

答:無形資產的攤銷統一採取直線法,會計上要求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進行攤回銷;如果預計設用年限超答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應按照以下原則攤銷:
一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拿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
二是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有效年限;
三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這樣無形資產原值是不變的,凈額就是原值-累計攤銷。

10. 新舊會計准則中關於各項資產減值准備區別的主要內容

一、新舊比較
資產減值准則與《企業會計制度》、2001 年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等的有關規定(以下簡稱原准則)相比,主要差異如下:
(一)改變了資產減值測試的頻率
原准則要求企業對各項資產應當定期或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新准則規定,企業只有存在資產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情況下,才需要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其可收回金額,但是對於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二)明確了資產可收回金額的估計方法
原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的銷售凈價與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較高者確定,其中,銷售凈價為資產銷售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余額。原准則對於如何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包括銷售凈價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沒有提供具體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則規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考慮到不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銷售價格較難獲得,因此,將銷售價格更改為公允價值,從而更容易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新准則還就如何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及其預計處置費用,如何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率等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操作指南。
(三)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
原准則要求企業以單項資產為基礎計提減值准備,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但是在實務中,有時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難以確定。新准則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規定企業難以對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的,應當以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基礎確定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對於以資產組為基礎如何確定資產減值損失,新准則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
(四)規定了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處理
原准則對於企業總部資產和商譽的減值測試及其處理並不明確,新准則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要求總部資產應當結合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商譽也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這些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企業合並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
(五)對於資產減值損失轉回作了禁止性規定
原准則規定,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如果在以後會計期間恢復的,按照恢復的金額,在不超過已確認減值損失金額的范圍內,予以轉回,計入當前損益。新准則對此作了禁止性規定,對於前期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當然,在資產處置、出售、對外投資等情況下除外。

閱讀全文

與新會計准則無形資產減值計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