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遞延資產如何計算
遞延資抄產也稱為長期待攤襲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不一定是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如果公司有大的費用開支,為了對當期的損益不產生大的影響,也會記入長期待攤費用.
同樣的,遞延資產的折舊也可以理解為長期待攤資產的每個月的攤銷
每月的攤銷額=費用總額/攤銷年限/12個月
B. 遞延資產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如下:
借 :管理費用-遞延資產攤銷 220
貸 :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或者是回 累計攤銷答 220
借 :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8738
貸: 無形資產 或者是 累計攤銷 8738
遞延資產有時又被稱為遞延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它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相比有其共同點;都是受益期跨越未來若干個會計期間,其價值逐步轉移到未來各期的費用中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建設部門轉來在建設期內發生的不計入交付使用財產價值的生產職工培訓費、樣品樣機購置「大修理」等。
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C. 怎麼計算攤銷費用
攤銷費是指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在一定期限內分期攤銷的費用。也指投資不能形成固定資產的部分。
在企業經濟運營中,按會計准則進行帳務處理時,對當期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歸屬計算的都叫攤銷費,不一定專指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需在1年以上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開辦費、不能由股票溢價和發行股票凍結期間利息收入抵銷的股票發行費用等。由於這些費用不同於列作流動資產需在1年或1年以內攤銷的待攤費用,在會計中將它另行設置「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採用企業會計制度的開發企業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進行核算,發生時將它記入「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借方。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採用攤銷方法核算的,實際發生的大修理支出,應在大修理間隔期內平均攤銷。如兩次大修理的間隔期為3年,就應在36個月內平均攤銷。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在攤銷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時,應按受益對象分攤攤入工程施工成本、開發成本、管理費用,作如下分錄入賬:
借:工程施工 ×××
開發成本或生產成本 ×××
管理費用 ×××
貸: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利息等,在發生時,應記入「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借方。至於分期攤銷還是一次轉銷,則有較大的分歧。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根據企業財務通則規定:開發費自投產營業之日起,按照不短於5年的期限分期攤銷。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開辦費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將開辦費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損益,雖符合會計謹慎性原則,但在開發企業開始經營時,一般不可能有經營收入,這樣就會使開業當月發生較大虧損,這在核算上有失公允。不論分期攤銷還是一次攤銷,開辦費均應將它自「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貸方轉入「管理費用」科目的借方。作如下分錄入賬:
借:管理費用 ×××
貸: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 ×××
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等相關費用,減去股票發行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後的余額,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若金額較大,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應先記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在不超過2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管理費用;若金額不大,可直接計入當月管理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應按費用的種類設置明細分類賬,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的各項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應按費用項目披露其攤余價值、攤余期限、攤銷方式等。
D. 產生的分錄為什麼要借兩次遞延資產攤銷
你應該這樣子理解:
DR: 遞延資產攤銷(當前折舊 Current period depreciation)
DR: 遞延資產版攤銷(折舊費用 depreciation expense )
CR : 遞延資產
遞延資產攤銷(當前折權舊 Current period depreciation)
是按照你的tax book 的設定下,對於此月應該提的折舊
遞延資產攤銷(折舊費用 depreciation expense )
是把 corporate book 的設定下,此月提的折舊 與 tax book 所提的折舊的差額
也就是遞延的折舊額。
E. 什麼叫遞延資產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收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費用。
包括:1)
開辦費,是企業在籌建期內發生的多項費用。
2)
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是指為固定資產局部更新或配件置換而發生的一切費用。
3)
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是能增加租入固定資產的效用或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改裝翻修改建等支出。
二、
遞延資產核算的基本賬戶
遞延資產核算的基本賬戶是遞延資產,其下設的明細賬戶有:開辦費支出、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其他待攤支出。該賬戶借方登記發生的開辦費等多項支出,貸方登記已攤銷遞延資產的金額;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攤銷遞延資產的余額。
三、
遞延資產核算的賬務處理
1、開辦費的賬務處理
開辦費不包括:
①應由投資者負擔的費用支出;
②不屬於各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購建所發生的支出;
③籌建期內應當計入資產價值的匯總損溢、利息支出。
1)支付開辦費用時,以實際支付費用入賬:
借:遞延資產--開辦費
貸:原材料應付工資
銀行存款等
2)每月攤銷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遞延資產--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指出
2、長期待攤費用的賬務處理
1)發生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收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費用。
包括:1)
開辦費,是企業在籌建期內發生的多項費用。
2)
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是指為固定資產局部更新或配件置換而發生的一切費用。
3)
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是能增加租入固定資產的效用或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改裝翻修改建等支出。
二、
遞延資產核算的基本賬戶
遞延資產核算的基本賬戶是遞延資產,其下設的明細賬戶有:開辦費支出、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其他待攤支出。該賬戶借方登記發生的開辦費等多項支出,貸方登記已攤銷遞延資產的金額;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攤銷遞延資產的余額。
三、
遞延資產核算的賬務處理
1、開辦費的賬務處理
開辦費不包括:
①應由投資者負擔的費用支出;
②不屬於各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購建所發生的支出;
③籌建期內應當計入資產價值的匯總損溢、利息支出。
1)支付開辦費用時,以實際支付費用入賬:
借:遞延資產--開辦費
貸:原材料應付工資
銀行存款等
2)每月攤銷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遞延資產--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指出
2、長期待攤費用的賬務處理
1)發生長期待攤費用時
借:遞延資產--長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2)每月攤銷費用時
借: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貸:遞延資產--長期待攤費用
註:沒有這個科目了,現在記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F. 遞延資產是按幾年來攤銷的
五年呀!這跟發生費用多少沒關!
說明你公司有收入快!有了收入後就不能進遞延了
G. 遞延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的區別
遞延資產和來長期待攤自費用的區別就是時限的區別。
1、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內較長時期攤銷的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其他費用支出,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
2、待攤費用是指不超過一年但大於一個月這期間分攤的費用。超過一年分攤的費用就是遞延資產。
3、長期待攤費用是指開辦費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遞延資產。包括一次性預付的經營租賃款、向金融機構一次性支付的債券發行費用,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等。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期限均在一年以上,這與待攤費用不同,後者的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所以列在流動資產項目下。
H. 請問遞延資產和遞延攤銷是什麼意思
具體買本CPA會計書來看吧:
遞延資產是說有些支出(開辦費、回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使企業可以在長於答一個會計期間里受益,符合資產定義,所以將其資本化為資產。遞延攤銷就是將遞延資產以系統而合理的方法分攤在受益期間里,就跟折舊一樣。比如開辦費在不長於5年類攤銷。不過遞延資產和遞延攤銷這個概念現在彷彿都已經不使用了?
權責發生制通俗點說就是按事項和業務的經濟實質,看是否符合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收入等)的定義,如果符合就對其進行確認紀錄。而收付實現制就是一種簡單的會計處理方法,單純的以現金是否流入或者流出為基準,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I. 遞延資產如何攤銷
直接進管理費用進行攤銷(攤銷額/年限/12
借:管理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
J. 請問: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遞延資產怎麼解釋,按月應攤銷多少
待攤費用
指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一次支出數額較大的財產保險費、排污費、技術轉讓費、廣告費、固定資產經常修理費、預付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等。企業單位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以及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應作為「遞延資產」不得列作待攤費用。這類費用,雖在本期發生,但在以後各期仍起作用,不應將它全部記入本期生產費用、商品流通費,要由以後各期分攤,以正確計算各期的生產費用或商品流通費。為了反映待攤費用的增減變動情況,應設置「待攤費用」科目。費用支付時,記入該科目的借方;費用攤銷時,記入該科目的貸方。借方余額表示尚待攤銷的費用數額,在資產負債表中列作流動資產。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在「待攤費用」科目中還核算搭建臨時設施、在用周轉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以及一次發生數額較大受益期較長的大型施工機械的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
遞延資產
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企業應當設置「遞延資產」帳戶,反映和監督各項遞延資產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該帳戶是一個資產類帳戶。借方登記實際發生的各項遞延費用;貸方登記各項遞延費用的攤銷數;余額在借方,表示尚未攤銷的各種遞延資產數額。同時,該帳戶應按照費用種類設置明細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