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質勘探費用的會計科目
本科目是用於來核算在進行石油源天然氣地質勘探過程中所發生的探礦權使用費、地質調查、物理化學勘探各項支出和非成功探井等支出。
企業地質勘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應先在「地質勘探支出」科目歸集;期末根據股份公司有關地質勘探費用化的政策,將探礦權使用費、地質調查、物化探支出、勘探綜合研究及儲量評估項目支出、物理化學勘探各項支出,將乾井成本轉入本科目核銷,借記本科目,貸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
Ⅱ 中央所得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第四章 財務管理
第二十條部有關職能部門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部財務主管部門按財政部關於資金撥付的有關規定辦理資金撥付,並監督資金的使用。
第二十一條項目承擔單位要嚴格按批准下達的項目支出預算合理安排項目經費的使用。項目完成後,應及時辦理項目竣工驗收和結算。有協作單位的項目,應在項目設計書中明確協作單位、工作任務、經費額度和賬戶,並據此向協作單位轉撥經費。若協作單位為部門系統以外的單位,原則上應採用任務招標方式確定外協單位,簽訂任務合同書。
第二十二條年度未完項目的經費結余,可轉下年度繼續使用。已完項目的經費結余,應嚴格按照有關財務制度的規定進行分配。但因調整項目設計或未按項目設計開展工作形成的經費結余按原渠道返回;因特殊情況,不能按設計進度完成的項目,最多可延期一年完成。對超過一年仍不能完成的,部將終止該項目,並按項目任務委託書中的有關條款追究違約責任。
第二十三條項目承擔單位應按照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後檢查的要求,建立健全兩權使用費和價款經費使用的監督檢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兩權使用費和價款經費使用的檢查。
部負責組織對兩權使用費和價款經費使用的重點檢查。對截留、挪用和坐支兩權使用費和價款經費等行為,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Ⅲ 探礦權使用費歸屬什麼成本大類謝謝
含義:為促使探礦權入縮短地質礦產勘查周期,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國家在賦予探礦權申請人勘查礦產資源的權利前及探礦權人在使用政權利時,按單位面積向探礦權申請人和探礦權人逐年收取的使用探礦權的費用。
收費依據:國務院令第240號《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八條第四款「准予登記的,探礦權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口起30日內,依照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繳納探礦權使用費」;第十二條第一款「國家實行探礦權有償取得的制度。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逐年繳納」。
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財綜字〔1999〕74號)和《關於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財綜字〔1999〕183號)。
收費標准:第一個勘查年度至第三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繳納100元;從第四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過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企業探礦權采礦權會計處理規定
一、探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核算
(一)會計科目
企業應增設「勘探開發成本」科目和「地質成果」科目,分別核算企業在地質勘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和通過地質勘探取得的地質成果的實際成本。
企業應在「其他應交款」科目下增設「應交探礦權使用費」、「應交探礦權價款」明細科目(外商投資企業在「其他應付款」科目下增設「應交探礦權使用費」、「應交探礦權價款」明細科目,下同),核算企業按規定應交納的探礦權使用費和價款。
(二)賬務處理
企業按規定申請取得探礦權,其應交納的探礦權使用費,直接計入勘探開發成本。企業按規定計算出應交納的探礦權使用費,借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其他應交款—應交探礦權使用費」科目。
企業申請取得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除應交納探礦權使用費外,還應交納探礦權價款,應交納的探礦權價款直接計入勘探開發成本。企業按規定應交納的探礦權價款,借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其他應交款—應交探礦權價款」科目。
實際交納探礦權使用費、價款,借記「其他應交款—應交探礦權使用費、應交探礦權價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在勘探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借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工資」等科目。勘探結束形成地質成果的,借記「地質成果」科目,貸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不能形成地質成果的,一次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勘探開發成本」科目,貸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
石油企業在勘探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借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工資」等科目;勘探結束形成地質成果並轉入開採的,形成資產的部分,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未形成資產的部分,經批准予以核銷,借記有關科目,貸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勘探結束全部未形成地質成果的,經批准核銷已發生的勘探開發支出,借記有關科目,貸記「勘探開發成本—××項目」科目。
Ⅳ 請問一下探礦權使用費計入什麼科目
不可以.
借:長期待攤費用--勘探開發成本
貸:現金
攤銷時候:
借:管理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勘探開發成本
Ⅳ 探礦權價款交易服務費應該走什麼會計科目
因為探礦權屬於高風險投資,並不一定都能取得預獲的地質勘查效果,所以在入賬時應專根據取得探礦權的年限屬進行攤消,一並列入對應勘查工程項目中,哪家審計來審查都沒有問題!如果你列入公司的管理費也沒有問題,盡量列入對應的勘查工程號里去。
Ⅵ 工業企業探礦權采礦權取得前期費用賬務處理
未探明礦藏之前,所支出的相關費用,可記入「礦藏勘探費用」科目,開發工程項目版達到預定可使權用狀態時,轉入礦藏資產。
支出費用時:
借:礦藏勘探費用
貸:銀行存款
達到預期可使用狀態
借:礦藏資產
貸:礦藏勘探費用
Ⅶ 已支付探礦權年檢費會計分錄
已支付探礦權年檢費入管理費用,進入到當期損益中。
借:管理費用-年檢費
貸:銀行存款
Ⅷ 集團公司購入探礦權 會計處理怎麼做
探礦權的會計處理在新准則下應遵循第27號准則,即石油天然氣開采准則。一般做法是將其作為勘探成本的組成部分,如果取得地質成果的,則進一步轉入地質成果成本;轉為采礦權的,可計入采礦權成本。如果未能獲得地質成果的,則費用化處理。
一般企業為外購探礦權進行自建或委託勘探,初始取得時
1、如果已勘探完畢,且探明了具有開采價值的儲量,可以計入無形資產,進行分期攤銷;如繼續申請采礦權,其獲得采礦權的當期,可將其攤余價值+采礦權價款再一並計入采礦權價值,按照采礦權期限攤銷。
另說明一下,由於不管探礦權還是采礦權,其期限一般都可以無償延期的,因此直接按照證件的期限攤銷不是很合理。采礦權可以按照儲量報告剩餘儲量(經濟可采部分)和實際產量(亦或簡化為核定的年產量)進行攤銷。而探礦權的受益期不是很好界定,一般使用探礦權證書的期限,不知道各位高手有何新的建議?在此也拜求一下
2、如果已進入詳查階段或者已部分探明具有開采價值的儲量,可考慮計入在建工程(或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並將勘探費進行資本化,期末根據探明儲量情況測算是否減值。待勘探完成時轉入無形資產核算,後續同1。
3、如果僅處於普查階段且未探明具有開采價值的儲量,應將其計入無形資產,在探礦權證所屬期間進行攤銷。同時,此期間勘探費也應該費用化(也可通過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中轉核算,以便統計勘探項目累計支出情況,方便日後報備政府部門),待探明具有開采價值的儲量後,進入資本化階段,可參照2。
Ⅸ 什麼是探礦權使用費
探礦權使用費是國家將礦產資源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使用內費。由探礦權登記容管理機關徵收,探礦權人是繳費義務人。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1998〕第240號)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實行探礦權有償取得的制度。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逐年繳納。
探礦權使用費收費標准圖
探礦權使用費標准:第一個勘查年度至第三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繳納100元;從第四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但是最高不得超過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Ⅹ 探礦權使用費應該如何交納
錢是交到省國土資源廳,縣里或是說地方上的國土局只是負責辦事的按照要求第一年為預查,從第二年起轉普查,一般為期兩年,也就是說為什麼探礦權為什麼要一次交三年的了,對於一個探礦權,能夠保留到第四年,基本上都是有貨的了,不差那點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