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年租金應繳納多少 徵收標準是什麼
土地年租金是指土地使用者按年向國有土地資產的代表(政府)繳納的地租,其實質與土地出讓金一樣。
土地年租金是國家作為土地所有權人在經濟上的體現。依據《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以營利為目的,房屋所有權人將在以劃撥方式取得使用權的國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應將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按年上繳國家」。長期以來,不少單位將國有劃撥土地出租和改變用途,土地收益和增值大部分被單位、個人據為己有。
土地年租金徵收標准
土地年租金計算公式:土地年租金=年租金標准×計收面積×修正系數
1,收費標准:商業類按土地級別分成1-8級,租金依次為30、28、25、20、16、13、10、9元/平方米 年。
工業類按土地級別分成主城區、1-4級,租金依次為10、7、5、3、1元/平方米 年。
其他類(含房屋出租)分成1-6級,租金依次為12、10、8、7、5、3元/平方米 年。
2,計收面積界定:純場地(地上無建築物)出租或改變用途的,以實際出租場地面積計算;出租房屋的,以房屋建築面積計算。
對弱勢群體利用自有房屋經營有何優惠?
殘疾人和低保戶利用自有房屋從事經營活動的,土地年租金減半徵收,福利型企事業單位、下崗職工,利用自有房屋搞經營的,減免1/3徵收。
土地年租金徵收對象
將劃撥土地使用權出租的;臨時改變劃撥土地用途,用於商業、金融、商務辦公、娛樂、餐飲、停車場等;企業改制用地用於三產經營性活動的,等等。
② 土地使用權費用怎麼算
一、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徵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外資企業在領取土地證書時,也應向其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費。
二、繳納方式
外商投資企業經依法批准使用土地的,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土地管理機關的職責分工,與土地管理機關或房地產管理機構簽訂使用土地合同;市、區、縣財政局根據使用土地合同確定的用地面積、土地等級徵收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費。
土地使用費自核定之日起五年內不變;五年期滿後,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
外商投資企業從批准成立之日起,按公歷日歷年度繳納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按半年徵收,年終清算。第一日歷年度用地時間超過半年的,按半年計征,不足半年的,免徵土地使用費。
使用權出讓金
外商投資企業可以按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按照土地的不同用途,分別採取協議、招標、拍賣方式進行。招標出讓的,由評標委員會根據招標要求和投標者所報條件確定中標者,中標者所報土地價款即為出讓金額;拍賣出讓的,最高報價者所報土地價款即為出讓金額;協議出讓的,應交出讓金不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價和雲南省規定的有關標准。
企業一次交納出讓金有困難的,可以在出讓合同中約定分期交納,或者縮短出讓年限以降低出讓金額。
場地使用費
外商投資企業可以按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並按規定向中方政府交納場地使用費。
場地使用費由場地開發費(包括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為企業直接配套的基礎設施等費用)和土地使用費組成。企業可以按照土地使用合同的約定一次性交納場地開發費,逐年交納土地使用費,或者將場地開發費和土地使用費綜合計算逐年交納。
一般外商投資企業經批准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一次性交納場地開發費或自行開發場地的,成立後第一年至第五年免交土地使用費,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投資開發雲南省鼓勵投資的產業或興辦教育、文化、衛生、科研等非盈利項目,企業一次性交納場地開發費或自行開發場地的,免交土地使用費。
中方企事業單位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為條件與外商舉辦合資、合作企業的,須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有關手續,即由中方土地使用者補辦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補交出讓金,或者由中方企事業單位交納場地使用費。
土地收益金
外商投資企業還可以按國有土地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並按年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交納土地年租金(土地收益金)。
③ 請問土地使用費的徵收標准如何
答:土地使用費依據土地等級和類別,按《深圳經濟特區甲種土地使用費徵收標准》或《深圳經濟特區乙種土地使用費徵收標准》計征;如屬臨時用地的,按《深圳經濟特區臨時(短期)地租標准》計征。
④ 土地使用費收費標准
具體收費標准每個地方不一樣,你到當地稅務局網站查一下才能確認.我這里屬二類鎮2.5元不分土地用途.
⑤ 土地使用稅如何徵收 土地使用稅又如何計算
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為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條例的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
土地使用稅如何徵收
以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土地為征稅對象,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規定稅額對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徵收。其稅額標准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分別確定,在每平方米0.6元至30元之間。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
具體單位稅額各地差異較大,請咨詢您所在地地方稅務局。
土地使用稅計算方法如下:
1、大城市1.5元至30元;
2、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3、小城市0.9元至18元;
4、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至12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稅額幅度內,根據市政建設狀況、經濟繁榮程度等條件,確定所轄地區的適用稅額幅度。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將本地區土地劃分為若乾等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稅額幅度內,制定相應的適用稅額標准,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執行。
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經濟落後地區土地使用稅的適用稅額標准可以適當降低,但降低額不得超過本條例第四條規定最低稅額的30%。經濟發達地區土地使用稅的適用稅額標准可以適當提高,但須報經財政部批准。
土地使用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佔用土地面積(平方米)×所佔用土地對應的等級稅額標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1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⑥ 地稅徵收標准怎麼算的
印花稅:營業額0.03%
教育費附加:增值稅3%
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2%
城建稅:增值稅5%
(6)土地使用費徵收標准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土地稅收指國家以土地為征稅對象,憑借政治權力,運用法律手段,從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手中固定地、無償地、強制地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種稅收。具體來說土地稅收是以土地或者土地改良物的財產價值或財產收益或自然增值為征稅對象。
特點
1、土地稅收是稅收中最悠久的稅種。在古代,最主要的生產事業就是利用土地進行農業耕種,稅收首先在農地上產生,由於工商業還沒有發展起來,有收入能成為稅收對象的幾乎只有農業。
2、土地稅收以土地制度為基礎。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因土地制度不同,土地稅收的性質、徵收方式和辦法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土地稅的本質是財產稅、收益稅或者所得稅。因此,土地稅的徵收往往以宗地價格為依據,或者以能反映土地價值大小的其他標准為依據。
3、土地稅稅源穩定。由於土地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和永續利用的特性,因此,土地作為征稅客體,稅源比較穩定。
4、土地稅收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轉嫁。許多生產用地,如礦業用地、農業用地、工商業用地以及用於房屋出租的地基等,他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將所負擔的土地稅轉嫁給他人。轉嫁的多少,取決於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環境和地主所運用的轉嫁手段。
功能
1、防止地價上漲過快,抑制土地投機。地價上漲過快的基本原因是土地供不應求。土地稅收政策應當以抑制土地需求、增加土地供給為目標。但對不同的用地需求應當區別對待。
2、引導土地利用方向,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稅收是一種經濟杠桿,通過土地稅收政策的變化,可以實現引導土地利用方向的目的。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確定不同的稅率,征稅的壓力會促使土地經營者調整土地利用方向。而徵收荒地稅和空地稅會驅使土地佔用者集約和節約利用土地。
3、調節土地收益分配,促進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在徵收土地稅收的過程中實行差別稅率,可以將一些地區或部門較高的級差地租收歸國家,然後再以各種形式(扶貧、貸款、投資等)分配給需要特別支持的地區或者部門,以促進國民經濟各地區和部門之間的平衡協調發展。
4、保障財政收入,籌集公共設施建設資金。土地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土地稅收作為一種良好的穩定稅源,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土地稅收的征管,中國歷來所進行的大規模的地籍調查,基本上都是以徵收土地稅服務的。
⑦ 征地補償費用如何計算
徵用土地補償費包來括:土自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其計算方法是:
1.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徵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補償費標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具體規定。屬於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可按該土地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6倍計算,徵用無收益的耕地不予補償。徵用柴山、灘塗、水塘、葦塘、經濟林地、草場、牧場等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標准為該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
2.徵用人工魚塘、養殖場、宅基地、果園及其它多年生經濟作物的土地,按鄰近耕地補償標准計算。
3.被徵用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4.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制定。參照建築造價折多少,補償多少。
5.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