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香港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

香港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

發布時間:2021-01-23 04:33:14

Ⅰ 支付境外特許權使用費是否預提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回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答入全額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企業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該境外企業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機構、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機構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機構,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機構、場所,應對歸屬於該機構、場所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Ⅱ 公司從境外購入軟體使用,要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嗎

境外企業將其技術專利的所有權轉讓給中國境內,不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原則上不繳納預提企業所得稅。但如果上述購買行為是境外企業技術的使用權,則應在中國境內繳納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所稱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則確定:

(五)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

第二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2)香港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

第二條 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本法所稱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本法所稱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第三條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Ⅲ 預提所得稅的征管范圍

根據國家稅務局關於印發《預提所得稅徵收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第九條 預提所得稅的具體徵收范圍:

(一)利潤(股息)

利潤(股息)是指外國企業根據投資比例、股權、股份或者其他非債權關系分享利潤(股息)的權利從中國取得的所得。

(二)利息

利息是指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雖設立機構場所,但下述所得與該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從中國境內取得的存款或者貸款利息、債券利息,墊付款或者延期付款利息等。

(三)租金

租金是指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雖設立機構場所,但下述所得與該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將財產租賃給中國境內租用者使用而取得的租金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

特許權使用費是指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雖設立機構場所,但下述所得與該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而提供在中國境內使用的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等取得的使用費。

(五)擔保費

擔保費是指中國境內企業、機構、個人在借貸、買賣、貨物運輸、加工承攬、租賃、工程承包等經濟活動中接受中國境外企業提供的擔保所支付或負擔的費用。

(六)其他所得

其他所得包括轉讓在中國境內的房屋、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土地使用權等財產而取得的收益;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從中國境內取得的其他所得。

Ⅳ 支付給香港公司的利息、股息、特許權使用費如何扣繳所得稅

按支付金額的10%計算繳納預提企業所得稅。

Ⅳ 賬上計提但還未實際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怎麼處理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入全額繳納10%的所得稅。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所得稅;如果該境外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場所,應對歸屬於該、場所的所得繳納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Ⅵ 特許權使用費個人所得稅稅率

特許復權使用費所得適用制比例稅率,稅率為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4 000元以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800)×20%
應納稅額(4 000元以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1-20%)×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魏先生2009年度取得兩項專利,其中一項專利許可給甲公司使用,獲得特許權使用費3 000元,另外一項專利許可給乙公司使用,獲得特許權使用費8 000元。魏先生上述兩項所得應當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解答:魏先生獲得的第一筆特許權使用費所得3 000元低於4 000元,應納稅額為:(3 000-800)×20%=440(元)。魏先生獲得的第二筆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高於4 000元,應納稅額為:8 000×(1-20%)×20%=1 280(元)。所以,魏先生上述兩項所得共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440+1280-1720(元)。

Ⅶ 對國外支付商標使用費繳納的預提所得稅怎麼做會計分錄

支付商標使用費繳納的預提所得稅是從付款金額中代扣的,如支付商標使用費100元,代扣20元預提稅,80元付給外商,20元代扣後代繳稅務。記無形資產當然記100元。

閱讀全文

與香港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