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校始終堅持「頂天」「立地」相結合的科技工作方針,瞄準國際科技前沿,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發展需要,積極開展面向農業生產實際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在動植物育種、植物保護、農業生物技術、旱區農業與節水技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研究領域形成鮮明特色和優勢。建校以來,學校累計獲得各類科技成果6000餘項,獲獎成果1800餘項。
培育出了世界累計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小麥品種「碧螞1號」,長期主導我國小麥品種換代的遠緣雜交小麥良種「小偃6號」,我國自主培育和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蘋果品種「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過3000億元。
合校以來,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4項,其中主持完成15項;主持完成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87項;獲陝西省科技進步最高成就獎1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529件;審定動植物新品種594個。發表SCI、EI、SSCI論文26020篇,其中2019年第一署名單位SCI、EI、SSCI論文3317篇。現有8家農、林、水專業陝西省一級學會掛靠學校,編輯出版20種學術期刊,建有大學出版社。
學校面向國家和區域主導產業發展需求,積極開展科技成果示範推廣和產業化工作。在國內率先探索實踐以大學為依託的農業科技推廣新模式,在全國首批建設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與500多個地方政府或龍頭企業建立科技合作關系,在區域主導產業中心地帶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站28個、示範基地46個,構建了大學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快捷通道,累計創造直接經濟效益800多億元。學校科技園暨留學人員創業園進入首批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院來擁有國家發改委現代牛業生物技源術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國家肉牛改良中心、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陝西省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重點實驗室、陝西省肉牛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飼料工程研究中心等13個國家、省級及校級科技創新研究平台。畜牧教學試驗基地、安康水產試驗示範站、延安養豬試驗示範基地、石泉(陝北)蠶桑試驗示範基地、肉牛試驗示範基地、奶山羊(陝北、金昌肉羊)試驗示範基地6個校內外教學科研試驗基地、34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主辦《家畜生態學報》、《中國牛業科學》、《畜牧獸醫雜志》、《北方蠶業》4種學術刊物。
近五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4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年均到位經費4000餘萬元,累計發表SCI論文961篇、授權專利51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8項;省科技推廣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主編出版高等農林院校「十三五」規劃教材2部。
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院擁有作物高效用水國家工程實驗室、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作物高效用水重點實驗室、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實驗中心、陝西省節水灌溉試驗中心、陝西省水工程安全與建設研究中心、陝西省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站、西北水利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西北水利水電建築勘察設計院等科技創新研究及社會服務平台;擁有國家級農業水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陝西省測量測繪和電工電子兩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農業水工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主辦《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水利與建築工程學報》2種學術期刊。
建院80餘年來,學院一代代師生秉承「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承大禹志,立德功言」的院訓,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國家、地方、行業的重大需求和學校的總體發展目標,致力於水利、土木、能源與動力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在農業節水、旱區水資源、河庫泥沙、高壩消能、渠庫防滲抗凍脹及西部特殊土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為推動我國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水利事業發展、區域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10年來,獲批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及青年項目及行業公益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0餘項,獲批橫向課題200餘項,到位總經費累計2.3億元。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5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自然科學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拓展國內外合作交流空間,先後有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及、以色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個代表團400餘人次交流合作,與中國農業大學、武漢大學、河海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中國水科院、中國農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等重要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新時代,新征程。學院將繼續秉承「獻身、負責、求實、創新」的精神,開拓進取,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科水平,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㈣ 華北電力大學 專利加分需要什麼證明材料
普通高中畢業生除提供學籍證明外,還須提交其父母在當地1年期以上的居住證(含就業狀況信息、房產證或租賃合同等)等證明材料;
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須提交學籍證明。畢業生證書復印件和父母居住證明等材料,交所在市州、縣市區招生考試部門留檔一年備查。
1、 教育部規定:高中生擁有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就可以參加985、211等名牌大學、重點大學的自主招生,相當於降20分甚至更多的分數進重點大學。
2、擁有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的高中生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獲得一、二等獎者,可以免試保送進名牌大學。所以高中學生的專利證書用處最大,相當於可以加很多的分。
3、擁有專利證書的考生進了大學之後可以換好專業,即選擇不熱門的專業進好大學,被錄取後向大學提出轉專業申請,轉到熱門的專業讀,因為你有專利證書,你就有這個特權。
4、 擁有發明專利成果的初中生,在中考升學中,有的地方可以直接加分,有的地方作為科技特長生直接被重點高中錄取,有的地方就有資格參加重點高中的自主招生而降分上重點高中。
5、 擁有發明專利的小學生,在小學升初中的關鍵環節,可以破格被重點初中、民辦初中、外國語初中錄取,這是一項含金量很高的特權。
高考提檔是按照1比1.2提檔,也就是120個人會有100個人可能第一次死檔,如果你有專利就大大減小死檔幾率。因為你有科技成果。
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必須是發明專利,不認可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要求相對較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自主招生的高校中認可發明專利作為加分因素的有: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復旦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吉林大學、江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葯科大學、中山大學等。
由於各個高校的招生政策每年會有所調整,所以請家長朋友們確定好孩子要報考的學校後,跟學校的招生辦確認一下他們對專利作為加分因素的具體要求,以免耽誤。
㈤ 社會民生的調研報告能在哪些期刊發表論文已經寫好了,要求期刊要D類以上,靠譜一點的
首先您要做什麼用,如果是為了評職稱或者著急而發表那麼就需要花錢在期刊雜志上刊登,如果不是很著急那麼您可以找相關的期刊投稿。但是1 到2年都不會答復你。所以建議您找個正規雜志社發表。
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合校以來,學院已取得教學成果獎26項,其中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回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答、二等獎6項;學院現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名牌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一流專業;「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6門在線開放課程;5門全英文課程;1門雙語課程;2門暑期外教課程;主編各類教材28部;其中主編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2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8部;「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4部;「十三五」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高等農林院校規劃教材1部。
目前,學院共承擔科研項目160項,年均經費7000萬元以上。合校以來,已取得省部以上級科研成果81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科學技術獎11項,育成新品種236個;發表SCI、EI論文896篇,授權專利179項,出版專(編)著119部。
㈦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科研力量怎麼樣
近5年來,學院科研與推廣取得快速發展。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回劃項目與課題、國答家「863」計劃課題、國家支撐計劃課題、「948」項目、陝西省科技統籌重大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80餘項。
在旱作農業裝備研發、農業裝備智能控制、數字農業與農業信息技術、生物資源利用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陝西小麥玉米生產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與配套機械化裝備」科研成果榮獲陝西省科技成果一等獎,「農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六位一體』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授權國家專利、軟著770項,其中發明專利1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被SCI/EI收錄430餘篇。
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經過長期的科研積淀,抄學院在動物胚胎工程、動物克隆及幹細胞工程、生物毒素與中毒病、家畜生殖內分泌、神經生物學及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與優勢,有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我國動物胚胎工程專家張涌教授攻克了山羊體細胞克隆技術難關,獲得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利用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結合基因編輯技術創制了世界首例人β防禦素轉基因奶牛和轉Ipr-1基因抗結核病奶牛,2016年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著名動物胚胎工程專家竇忠英教授在幹細胞研究方面獲得重大突破,成功從人胚胎幹細胞分化誘導得到心臟跳動樣細胞團。
學院始終瞄準高新科技前沿,堅持圍繞國家和區域性重大戰略需求,積極開展面向農業生產實際的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目前,學院承擔科研項目156項,其中,轉基因重大專項1項,子課題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4項,子課題12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2項、其他項目59項;合同總經費11702.66萬元。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近五年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5件,發表學術論文110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643篇。
㈨ 在哪裡發表教師論文比較靠譜
中國幾千萬教復師,可制有近一半以上的教師等到評職時才發現:發表的論文基本沒有,獲獎證書還未到手……平時多讀書,多嘗試寫作,試著投投稿,對教師有百益而無一害。今天a依那伐把幾大知名學術網站搜集、整理於此,方便全中國教師們不時之需。
方法/步驟
中國知網,可注冊在線投稿,很權威的學術論文發表平台
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近5年來,學院抄科研與襲推廣取得快速發展。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與課題、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支撐計劃課題、「948」項目、陝西省科技統籌重大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80餘項。
在旱作農業裝備研發、農業裝備智能控制、數字農業與農業信息技術、生物資源利用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陝西小麥玉米生產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與配套機械化裝備」科研成果榮獲陝西省科技成果一等獎,「農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六位一體』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授權國家專利、軟著770項,其中發明專利1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被SCI/EI收錄4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