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年限平均法的特點

年限平均法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08-15 06:38:38

A. 什麼是年限平均法謝謝大家幫我解答啊!

固定資產原值減去殘值的余額再除以預計折舊年限

B. 年限平均法

如果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
至預計使用年限到期前2年以前,用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一般到最後兩年會出現,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額將預計凈殘值也計提成折舊或應計折舊未提完的情況。
所以最後2年用年限平均法,可以保證預計凈殘值的准確不變。

舉例如下:

某醫院有一台機器設備原價為600000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24000元。要求計算第三年的折舊額是多少?最後一年的折舊額是多少?

年折舊率=2/5=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BUT:如果不使用年限平均法,而是繼續用雙倍余額,則接下來
第四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40%=51840元
第五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51840)*40%=31104元
比正確的方法多計提了30144元,即使得預計凈殘值減少30144元,不合理。

C. 什麼叫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下列因素: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

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內的損耗程度便於計算折舊,每月計提的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乘以月折舊率計算。

例:一設備原價1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殘值率5%,總折舊應提10000*(1-5%殘值率)=9500元則折舊計算:
平均年限法:
每年=9500/5=1900元

D. 平均年限法(一)和平均年限法(二)的區別

平均年限法1是以原值與預計使用月份來計算折舊額 平均年限法2是以凈值與預計使用月份-已計提月份來計算折舊額

E. 什麼是年限平均法,有何優缺點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的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每期折舊額都是等額的

F. 什麼是年限平均法,公式怎麼理解

年限平均法:

是指將應計折舊額平均分攤到預期使用的每一年的方法

特點:每期折舊額相等,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

甲公司2021年7月購買了一台機器設備A,購買價125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殘值為5萬元,則

1、年折舊額 = (125-5)/10 = 12萬

2、月折舊額 = 12/12 = 1萬

3、年折舊率 = 12/125 = 9.6%

4、月折舊率 = 9.6%/12 = 0.8%

G. 年限平均法舉例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該方法將油氣資產成本均衡地分攤到各會計期間。採用該方法計算的每期油氣資產折耗金額相等。企業採用的油氣資產折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原價55000折舊10年殘肢率5%
年折舊率=(1-0.05)/10=9.5%
年折舊額=55000*9.5%=5225
月折舊額=5225/12=435.42

H. 年限平均法

你的入賬價值是多少?殘值是多少?折舊期限是多少?

假設你的入版賬價值是2300元,折舊期許可權是3年,殘值5%,那麼

從09年7月份開始每月折舊2300*(1-5%)/36=60.69

有一點誤差,等到最後一個月一起折舊掉就OK了

I. 什麼事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一種方法根據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平均使用壽命。它是折舊的最簡單和最常用的方法,也被稱為「直線」或「平均」。適用於各平均年限法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幾乎在同一時期。在一定的時間累計折舊固定資產規模,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可使用年限,固定收益資產的清理報廢提出並支付清理費用的剩餘價值。

固定收益類資產的剩餘價值即是指處置固定資產剩餘的剩餘材料或部件,如變價收入期間。當成本是處置固定資產的成本發生固定資產清理。固定資產殘值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收入的固定資產殘值。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的一段時間內的磨損,方便折舊計算,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每月一般是根據原來的值乘以每月的折舊率。

舉例:設備購置費10000元,預計的5%5年殘值率使用年限,總的折舊應提10000 *(1-5%殘值率)=9500元折舊計算:

平均年限法:
每年= 9500,/ 5 =1900元

閱讀全文

與年限平均法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