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國家規定的「脫密時限」是多長時間
沒有時間限制,除非你死,或者政府或者國家已經官方公布。
② 關於離職脫密的規定
你和銀行之間訂立的是一個競業禁止的合同,「脫密期間,乙方應接受甲方的脫密措施安排,不得擅自離崗。」這種約定是違法的,違背了勞動者選擇工作的基本自由,只要你履行離職手續合法,就能夠離職。 單位在你們提出離職之後才發布關於員工脫密的文件,只能視為開始你們簽訂合同的時候沒有上述約定。 另外,作為銀行工作人員,需要履行一定的保密義務,即便仲裁委認定你們確需履行一定的保密期限,那麼在這個期限內,原單位還需要每月按時付給你經濟補償金,一般為原工資。否則你也無須執行競業禁止的約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③ 國家規定公務員工作幾年可以提出辭職
公務員辭職需要滿足三至五年的最低服務年限才可以辭職。
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版》規定:權
第七十一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應當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任免機關應當在三個月內予以審批。審批期間,申請人不得擅自離職。
國家行政機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國家公務員三至五年的最低服務年限;未滿最低服務年限的,不得辭職。
在涉及國家安全、重要機密等特殊職位上任職的國家公務員,不得辭職。
(3)國家規定脫密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
第八十六條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公職:
(一)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
(四)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④ 處在脫密期的涉密人員是不是暫時沒有單位負責管理
不是的。
涉密人員離崗(離開涉密工作崗位,未離開本機關、本單位)的,脫密期管理由本機關、本單位負責。
涉密人員離開原涉密單位,調入其他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的,脫密期管理由調入單位負責。
屬於其他情況的,由原涉密單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公安機關負責。
(4)國家規定脫密期限擴展閱讀:
保密制度
國家秘密載體的製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保存、維修和銷毀,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絕密級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設備中保存,並指定專人管理;未經原定密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批准,不得復制和摘抄;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研製、生產、運輸、使用、保存、維修和銷毀,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
(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五)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國家秘密載體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
(二)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
(三)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
(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五)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禁止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
禁止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
⑤ 脫密期是什麼意思
脫密是指以前接觸公司商業秘密的人員不再接觸商業秘密。
脫密期是指用人單位可以約定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在離職之前必須提前通知用人單位,並為用人單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該期限期滿,員工才可以正式離職。在這段時期之內,用人單位可以把員工調至不需保密的部門工作,以確保員工不再接觸新的商業秘密,因此,保密期也可以稱為提前通知期。
《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 1996年勞動部
第二項:「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後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後,「脫密期」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實質上是有所違背的,前者賦予勞動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脫密期卻將提前通知期延長到了最長6個月,雖然從現在的立法狀況看,尚無一部法律說「脫密期」是不能約定的,但是作為法律的《勞動合同法》即上位法與作為部門規章的《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即下違法相抵觸時,優先適用上位法
⑥ 涉密人員脫密期三不準是什麼
「三不準」包括:
未經審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
不得到境外駐華機構、組織或者外資企業工作;
不得為境外組織人員或者外資企業提供勞務、咨詢或者其他服務。
涉密人員脫密期管理要求主要包括:明確脫密期限;與原機關、單位簽訂保密承諾書,做出繼續履行保密義務、不泄露所知悉國家秘密的承諾;及時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密載體和涉密信息設備,並辦理移交手續。
(6)國家規定脫密期限擴展閱讀:
涉密人員脫密期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公務員法》中第八十一條明確指出: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不得辭去公職。在這些特殊職位上任職的公務員要辭去公職,必須離開這些特殊職位後一定時期,也就是過了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才可以辭去公職。
紀檢幹部比一般公務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有更加嚴格的保密要求。必須把保密作為監督執紀工作的生命線,加強對涉密崗位紀檢幹部的監督管理,即使離崗離職也要嚴格保密要求。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在第五十條中針對紀委保密工作可能出現的風險點作了規定,一方面明確了脫密期保密要求:「紀檢機關涉及監督執紀秘密人員離崗離職後,應當遵守脫密期管理規定,嚴格履行保密義務,不得泄露相關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