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塗有什麼美食推薦
薛津餛飩,石臼湖大閘蟹、咸鴨蛋,當塗大肉面,黃池貢藕,大青山鮮桃
Ⅱ 馬鞍山當塗縣薛津介紹
哈哈哈。這只是一個農村,連一個鎮都不是的。沒有你說的你們有內涵。要想了解,你還是自己過來看看就知道了。
Ⅲ 安徽美食特色
蕪湖蝦子面
蕪湖蝦子面主要是採用長江中青蝦的籽,配以多種佐料,製成高湯,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最後煮制而成。蕪湖蝦子面不但有韌性,而且味極鮮美,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蝦子面也成為蕪湖老百姓心中的代表美食之一。
淮南牛肉湯
淮南牛肉湯的名氣應該算是最大的了,全國很多地方的美食街上都開有淮南牛肉湯店。熱氣騰騰的牛肉湯里可以放粉絲,當然也可以放面條,然後撒上香菜,或者淋上辣椒油,特別適合冬天早上吃。
太和板面
它是來自阜陽太和的特色小吃,正宗的板面是要在案板上摔打出筋道的。最受歡迎的板面一般都是用羊肉或者牛肉做的澆頭。一碗剛煮好的板面,紅色的湯底,白色的面條再配上綠色的蔬菜,好看又好吃。
合肥小刀面
小刀面不是起源於合肥的,而是從皖南的確傳過來的。這個面做起來很是講究,先將大麵皮壓實後,再用刀子將面裁剪成細細的長條,放入滾燙的水中煮熟後,放在煮好的湯底,淋上各式各樣的澆頭就是一碗小刀面了。
馬鞍山大肉面
在馬鞍山最喜歡吃大肉面的就是當塗人了,當地人們的早餐只有兩種:大肉面和除大肉面以外的早餐。基本上每條街上都要大肉面館。最講究的就是這塊大肉了,新鮮的豬肉經過洗、鹵等工序,再加上秘制的配料,汁濃味醇、肥而不膩。大肉面的面湯次啊用20多種調料熬成的,非常講究。
安慶炒麵
安慶除了包子很有名以外,炒麵也很好吃。早上吃上一碗美味的炒麵,心情也會大好。安慶炒麵是個特別講究火候,當地的炒麵師傅基本上都會過火,再舀一勺的油淋上去一澆,一瞬間火苗竄天,這樣炒出來的面條非常入味,而且還帶著點爽滑和嚼勁。
淮北燙面
早上吃燙面已經成為淮北人的生活習慣,這個面條做起來很快,因為面條是提前就准備好的熟面,所以只需要把面條在湯鍋里稍稍燙一下就可以撈出,配上用骨頭特製的湯水,配點澆頭料,鮮香難忘。
Ⅳ 薛津鎮謝家餛飩加盟
加盟才給分?
Ⅳ 馬鞍山市薛津制衣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薛津制衣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03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加工、銷售服裝,銷售紡織品等。
法定代表人:孫芳鳳
成立時間:2003-03-25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2100001365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博望區丹陽鎮薛津
Ⅵ 安徽省的名吃
蕪湖的無為板鴨
據說是朱元璋小時候做的,小朱放牛的時候捉野鴨子,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來熏烤。有時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來,鴨肉又香又爛,好吃極了。
淮南的淮南牛肉湯
說到淮南,不能不提牛肉湯。淮南地處淮河南岸,盛養牛羊,當地古溝一帶又是回民居住地,對牛肉酷愛。
馬鞍山的薛津餛飩
薛津餛飩老店坐落在博望區丹陽鎮薛鎮老街,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光緒年間(1890年),有一個名叫安興玉的老人,專門製作餛飩。皮薄餡嫩量足,味美湯鮮,故當地有「出鎮不吃餛飩的說法。
宣城的績溪水餡包
績溪水餡包是徽州績溪一帶的特色風味小吃,水與餡的融合,湯液灌滿包內。
績溪的水餡包是從徽州的點心演繹而來。吃水餡包要趁熱入口,味道更佳,湯液更盛,冷卻後湯液就明顯減少了。
淮北的淮北水烙饃
烙饃是皖北的一種食品,類似煎餅又和煎餅不同。
烙饃吃起來柔韌、筋軟、有嚼頭,既壓餓,也有健齒作用。 小孩子有時候會拿它卷些白砂糖吃,味道很可口。
安慶的江毛水餃
江水餃是安徽省沿江一帶的地方風味小吃,名為水餃,實為餛鈍。因江慶福頸上長有一撮白毛,綽號「江毛。其製作的水餃因配料精細,做工獨特,口味鮮美而蜚聲於安慶古城南的三步兩橋一帶。現被安徽省旅遊局列為「地方風味小吃。
宿州的蕭縣羊肉湯
蕭縣羊肉湯是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的特產,蕭縣羊肉湯,顧名思義就是蕭縣的羊肉湯。
不僅色美誘人,而且食之辛辣可口,湯味鮮美,配以香酥鬆軟的油餅,令人食之難忘。
合肥的下塘燒餅
下塘燒餅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江淮傳統的名小吃。
素以「香脆酥軟,鮮美肥嫩著稱,干蔥老薑陳豬油,牛頭鍋制反手爐,面到筋時還要揉,快貼快鏟不滴油。
阜陽的格拉條
提到阜陽的標志性美食,毫無爭議百分之99.99的人都會搶答——格拉條。
類似面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而因其顏色金黃、面形粗壯,也叫「金條面。
Ⅶ 安徽美食
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皇印燒餅」,是安徽徽州漢族傳統名吃,盛行於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因經木炭火焙烤後,形如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得此名.其燒餅層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葉氏詞為證:"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巢湖,以盛產銀魚著名。銀魚,古稱「膾殘魚」,俗稱「面條魚」、「綉花針魚」。體型小而細長,頭部扁平,背鰭和脂鰭各一通體無鱗,呈半透乳白色,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出銀光,故取名「銀魚」。巢湖銀魚雖小,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烹制各種美味佳餚。
碭山酥梨是我國果品中的名產。它以果實碩大,黃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點,馳名海內外。碭山酥梨含有糖份,礦物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極為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頭等,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
五城茶干是安徽省徽州地區特色小吃,傳統特產之一。四大茶干之首。五城茶干,是徽州的傳統特產,據有證可靠的記載,始創於南宋末年時期。工藝成熟於元代,隆盛於清。古老相傳,清乾隆游歷江南,品嘗到五城茶干時,特在茶幹上印下無字印,譽為有口皆碑。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於冷盤類。因取材於包河中的一種黑背鯽魚,人們看到它,聯想到鐵面無私的包拯而得名。該菜通常取鯽魚、蓮藕、冰糖等食材,上鍋用旺火燒干後,改用小火燜燉,下鍋冷透後,覆扣大盤中,淋上芝麻油即成。成菜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毛豆腐是徽州地區(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的特色傳統名菜,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故經烹飪後味特鮮。
腌鮮鱖(guì)魚又稱屯溪臭鱖魚。是徽州傳統風味名菜之一,此菜香鮮透骨,魚肉酥爛,風味獨特。
淮南牛肉湯,安徽省淮南市地方名小吃。選用沿淮黃牛肉、千張、豆餅、紅薯粉絲等為原料,配上香料、高湯、辣椒油、蔥、蒜、香菜等輔料製作而成。淮南牛肉湯是安徽美食的代表之一,成品湯味醇厚,鮮香爽辣,營養美味。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特色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熏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餘香。
寧國山核桃,寧國特產。安徽省寧國的山核桃久負盛名。寧國素稱「中國山核桃之鄉」,所產山核桃皮薄、核仁肥厚、含油量高的特點。1996年寧國市被授予「中國山核桃之鄉」的稱號。
曹操雞:又稱「逍遙雞」。合肥名菜。相傳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卧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添加中葯.烹製成葯膳雞,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並常要吃這種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其製作須選用1000克左右仔雞,宰後風干,上料油炸.放入20多味中葯和香料製成的鹵湯里鹵制,然後再入原汁鹵缸悶制而成。其皮黃骨酥,肉白細嫩,有別於燒雞、扒雞。
吳山貢鵝起源於吳山鎮,此菜源於唐朝乾符年間。唐末五代十國期間,吳國的創立者楊行密攻廬州(今合肥)、戰廣陵、克淮南、伐江夏,後佔有淮河以南、長江以東的三十餘州地盤。天復二年被唐昭宗封為吳王。他為官清廉,人民安居樂業,並以身作則,使屬下均能如此,實屬難得。故鄉人民以當地特產鵝配美味佐料製成鹵鵝進貢,吳王食之大悅,謂將軍:「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此鹵鵝進餐,堪稱『貢品』。」從此」吳山貢鵝「而揚名天下。
「徽州圓子」:是正宗徽菜品種之一。起源於歙縣,別稱「細沙炸肉」,約在200年前就己流傳各地。這道菜是將熟肥膘、桔餅、蜜棗、青梅等細丁拌入白糖和桂花,做成小圓餡心。然後用雞蛋、肥膘泥、濕澱粉、炒米花拌勻,用水酒濕撳餅包成圓子,形如乒乓球大小,經油炸熟後澆上用白糖、青紅絲熬成的鹵汁而成。其成品顆粒勻稱,色澤金黃閃光,吃起來外層松酥、餡心香甜味美,是一道深受歡迎的大眾菜。
鳳燉牡丹是安徽省漢族名菜,徽菜擅長燒、燉,作為傳統燉菜典型代表之一。此菜系雞與豬肚同鍋,以小火細燉,湯色奶白濃厚,雞酥鮮而含汁,肚質軟爛而醇香。雞肉的葯用價值很大,民間有「濟世良葯」的美稱。在徽州與沿江江南一帶不僅作為筵席大菜,而且是產婦常食的滋補佳品。比較適合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