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發達國家公共服務的基本內容包括

發達國家公共服務的基本內容包括

發布時間:2021-10-15 07:37:13

⑴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哪些方面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的內容是非常多的。
這也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⑵ 基本公共服務都包括哪些內容

公共服務的范圍比較廣,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設的能力大小而專定,但基本上屬都包括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等社會事業,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產品和公用設施建設,還包括解決人的生存、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所需要的社會就業、社會分配、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設。

(2)發達國家公共服務的基本內容包括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

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

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

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⑶ 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哪些內容啊

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包括教育體系、公共衛生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社會福利體系等。
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是指以政府為主導、以社會團體和私人機構等為補充的供給主體,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務為主要目的而研究建立的一系列有關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機制、服務政策等的制度安排,最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與體制創新。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建立對於社會和諧、穩定,對於企業的健康發展、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對於節約社會資源、提高服務效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iHbShCGK_7UV4WnQRvWiufJRa-_

⑷ 國外公共服務的發展

自上個世紀70、80年代以來,隨著新公共管理的發展及政府職能轉變,一些國家在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實踐中,越來越重視將教育公共服務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之一,並將其納入國家戰略發展的范疇。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根據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背景,相繼制定了本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發展戰略。1997年2月柯林頓政府發表了題為《為美國21世紀的教育而行動起來》的演說,指明了現行教育公共服務的不足以及尚需進一步努力的方面。教育部推出了7項必須優先做好的事項,以集中力量完成國家教育公共服務目標。根據1993年《政府工作與結果法案》的要求,美國教育部准備了一份《1998—2000年戰略方案》的報告,該方案反映了教育部的7大優先事項,闡述了教育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的;隨後,又制定了《2001 - 2005年戰略規劃》和《2002 - 2007年戰略規劃》。布希政府執政以來,對美國公共教育特別是中小學基礎教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政府的年度教育財政充分體現了他的教育政策,同時也表現出了當前美國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基本走向。
英國政府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目標,制定出相應的教育公共服務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在工黨2000 年年會上,布萊爾強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英國最重要的政策都是教育,教育,還是教育。」英國政府於2005年2月23 日頒發的《14 - 19 歲教育與技能白皮書》確定了教育改革的目標和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使年輕人具備僱主所需要的技能,並能使年輕人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二是改革必須有助於社會公平,形成新的社會背景、教育成就和生活際遇間的關系。要讓青少年有機會展示能力、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以挖掘潛能,從而改變英國各階層間壁壘森嚴的傳統。隨後,英國教育標准局、英國繼續教育撥款委員會、中小學教育撥款委員會、中小學教學大綱與評價總局及教師培訓局等半官方機構逐步成立,上述機構每年根據政府對教育發展的原則性立場制定具體實施計劃並落實。英國政府也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引進競爭機制,推進教育公共服務社會化。
巴西政府注重從制度設計上完善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務職能。根據憲法,巴西的教育行政由三級政府分別實行。聯邦一級設有教育部和聯邦教育委員會(教育部負責執行教育法,制定有關條例,以及執行聯邦教育委員會的決定) ,各州設教育秘書處和州教育委員會(州教育秘書處以州教育委員會制定的原則為基礎,統一和協調本州的教育政策,監管從事基礎教育的私立學校) ,各市也設立相應的類似機構。此外,近年新成立的大學校長委員會和學校委員會對巴西聯邦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也有重要影響。根據巴西現行憲法,州一級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首要任務是負責基本教育和中等教育,市一級政府主要任務是負責幼兒教育和基本教育。
進入21世紀,中國政府確立了兩個階段性的奮斗目標,也就是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制定並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教育體系的兩大支柱。「十一五」時期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九」人口覆蓋率接近100%;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爭取達到80%左右;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5%左右;各類職業技術培訓和多樣化的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得到較大發展。正在研究制訂《2020年中國教育發展綱要》將是21世紀中國第一個中長期教育發展戰略規劃,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進一步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教育投入不單是一個教育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國家發展戰略的問題。從一些國家的實踐來看,只要把教育擺到國家發展戰略中頭等重要的位置,教育投入不難迎刃而解。
不斷加大對公共教育的財政投入,為教育公共服務發展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公共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都在逐年提高,全球平均水平已從20世紀90年代的4%增長到414%。目前,不少經濟欠發達國家的公共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平均達到了411% ,根據世界銀行2001 年的統計,哥倫比亞、古巴、約旦、秘魯等中低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均值為516%。古巴教育普及程度在整個拉美國家名列前茅,教育支出已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1 3%。中國台灣在經濟起飛之際,其GDP的12%到22%被用來辦教育。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比例則更高,早在1980年,美國、英國、日本的公共教育投入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便已分別達到了811%、715%、712%。一些國家在教育投資方面的增長快於經濟增長,教育支出占整個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根據世界銀行的一項統計, 1960至1990年,新加坡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13倍,而同期教育經費支出增加了1516倍。
英國對基礎教育的撥款分兩個階段進行:中央政府針對近150個地方教育局進行經費劃撥;地方教育局對管轄區域內的各個中小學校做出經費預算。2003 至2004 年度,英國政府實施教育經費劃撥辦法改革,規定撥給地方教育經費的88%用於學校教育支出, 12%用於地方教育局的辦公及非學校教育支出。但有些地方政府的非教育支出增長速度還是高於學校教育費用的增長速度,因此,2006至2007年度開始,國家向地方政府教育撥款的辦法再度改革,劃撥給學校的教育經費以專用資金的形式由英國教育部直接發放到地方,不再通過地方財政管理系統,且必須全部用於學校預算支出。同時,英國政府規定教育經費的預算和結算要公平、公開和透明,劃撥經費的公式要盡可能簡單易懂,並以立法形式保證經費的劃撥和合理使用,而英國政府自身也在努力實現其增加教育經費的承諾。用於基礎教育的費用佔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逐年穩步上升,學生人均教育經費從1997到2006年度增長了近1000英鎊。2002年,新加坡教育支出占其全年財政支出的19% ,為當年GDP的415% (同期中國教育投入佔GDP的314%左右) 。新加坡政府2006年財政預算案中,教育支出6917億元,占其全年財政支出30612億元的22176% (僅次於排在第二位的國防開支) ,在世界發達國家中始終排在前列。
世界銀行《2001年世界發展指標》中明確提出了政府教育類公共產品供給指標,包括: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百分比、總入學率、預期受教育年數。公共教育支出佔GDP /GNP的比重是最常使用的衡量公共教育支出總量的一個指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很多國際組織一般採用「公共教育支出」一詞定義各級政府機構用於教育的支出。我國通常用來衡量政府教育公共服務的指標主要有4個: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成人文盲率、中學入學率、大學生入學率。其中,公共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成為衡量政府對公共教育事業支持力度的一項重要指標。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本世紀末達到4%。」但10餘年來,這卻成了政府面對的一個難題。在2006年3月1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部長周濟明確提出,要在未來5年逐步把這一數據提高到4%的水平,這意味著該目標將在2010年實現。由於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了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接受教育的要求,在非義務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階段實行成本分擔機制,並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民辦教育,也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但是,辦教育必須遵循公益性的原則,政府承擔的教育責任一定要到位,成本核算和分擔比例要合理。民辦教育可以有合理回報,但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更不能獲取暴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則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為此,需要政府運用公共權力加強必要的監管,確保教育公共服務的效率和公平。

⑸ 「社會公共服務」的內容是什麼

社會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專活動直接需要所屬提供的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⑹ 什麼是公共服務,包括哪些具體內容,越詳細越好!

公共服務是指由法來律授權源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有關工商企業,在純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產和供給中所承擔的職責和履行的職能,其中,政府是責無旁貸的主導者。

公共服務的社會實踐由來已久,它從最初的社會民間和宗教組織零星的自發行動,發展和演化為以政府為主的公共組織系統的自覺行動和法定職能,期間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從中可以看出公共服務實踐活動的必然性和理性主要源於公共服務的理性:公共物品的存在是公共服務實踐的客觀原因;道義、慈善是公共服務的價值基礎;公民與國家關系是公共服務的基本依據;團結與凝聚社會是公共服務的追求目標;以需求促進供給是公共服務的經濟動因。

⑺ 基本的公共服務都包括哪些

1、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2、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3、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

4、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

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7)發達國家公共服務的基本內容包括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目標

1、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2、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再就業,加強勞動保護,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良性互動。

3、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這也是構築社會安全網的需要。

4、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強收入分配調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公平,促進走共同富裕道路。

5、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6、強化市場監管,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包括整頓葯品生產和流通秩序,加強食品、葯品、餐飲衛生監管,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大力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建設。七要繼續加強道路、電力、通信、供排水等公共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條件。

⑻ 我國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應包括哪四項基本內容

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居於整個模型的核心,它是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和自身發展性基本公共服務的集合,B、C、D、E與A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系統。

二、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處於模型的最下方,是整個模型的基礎性模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首先要滿足食物、水和住房等生理需求,然後才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看,B獨立生成A的子系統。

三、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位於模塊的左方,是A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二者構成對立統一的整體。

四、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居於模塊的右邊。公共安全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要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沒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與措施,整個社會將處於無序狀態。

(8)發達國家公共服務的基本內容包括擴展閱讀

構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一,是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大舉措。

政府轉型是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制度基礎。政府轉型的基本趨勢是公共服務職能不斷發展並成為重要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將大大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

首先,政府職能轉型的核心是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於服務型政府來說,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必須在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成為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住房保障等領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⑼ 公共服務包括哪些

公共服務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包括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四方面內容。

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理解基本公共服務的內容要注意三個基本點: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閱讀全文

與發達國家公共服務的基本內容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