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物品或服務是指具有

公共物品或服務是指具有

發布時間:2021-08-08 04:01:07

⑴ 什麼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何特點和分類

1、公共物品是不能由私營部門通過市場提供而必須由公共部門以非市場方式提供的物品或勞務。

2、特點: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個社會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聯合消費的特點。全社會的人可以共同享用,而不能將其分割為若幹部分,分別歸屬於某些個人、家庭或企業。

消費的不排他性。即某個人、家庭或企業對公共物品的享用並不影響、妨礙其他人、家庭或企業同時享用。

受益的不可阻止性。即在技術上沒有辦法將拒絕為之付款的個人、家庭或企業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圍之外。

3、分類:

第一類是純公共物品,即同時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第二類公共物品的特點是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是卻可以較輕易地做到排他,有學者將這類物品形象地稱為俱樂部物品(club goods)。

第三類公共物品與俱樂部物品剛好相反,即在消費上具有競爭性,但是卻無法有效地排他,有學者將這類物品稱為共同資源或公共池塘資源物品。俱樂部物品和共同資源物品通稱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時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1)公共物品或服務是指具有擴展閱讀:

供給與消費:

由於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導致市場機制決定的公共物品供給量遠遠小於帕累托最優狀態。先後出現庇古均衡、林達爾均衡、薩繆爾遜均衡和馬斯格雷夫均衡等四種主要的公共物品均衡模型對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進行研究。

最終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區別於私人物品的帕累托最優要求個人邊際替代率等於個人邊際轉換率,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最優要求所有人的「公共」邊際替代率總合等於邊際轉換率。

⑵ 在給定的生產水平下,向一個額外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邊際成本為零,這主要是指公共物品具有( )。

這個題我們上專業課做過,答應是 B,
呵呵,好象是微觀經濟學吧

⑶ 按照公共物品的( )分類,公共物品可分為純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按照公共物品的性質分類,公共物品可分為純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是在消費方面具有較大程度外部性的一類公共物品。它具有兩個特性:①消費中的爭奪性,即一個人對某物品的消費可能會減少其它人對該物品的消費(質量和數量);②消費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價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該物品.准公共物品在現實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數城市公用設施、公共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等等。

純粹公共物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或服務是向整個社會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聯合消費的特點,其效用為整個社會的成員所共享,不可分別享用或限定享用。

2.消費的非競爭性:某個人或企業對公共物品或服務的享用,不排斥、妨礙其他人或企業同時享用,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其他人或企業享用的數量或質量。

3.受益的非排他性:在技術上無法將拒絕為之付款的個人或企業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務的受益范圍之外。

⑷ 什麼是公共產品它具有哪些特徵

亦稱「公共財貨」、「公共物品」。西方經濟學用語。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

所謂公共產品,是指那些消費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費存在困難的產品。
因此,為了保證最優化的公共產品的供應量,就只能由政府來供應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分為兩類:一類是向全體公民免費提供的純公共產品;另一類是向消費者收取一定費用的准公共產品。在這一類企業中,社會目標占據支配地位,並且具有高度的壟斷性。如果這類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化標准進行改造,則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未必能實現資源的最有配置。因此,國家不僅要對這類企業擁有全部或絕大部分資產所有權,而且應由國家來直接經營,這包括由政府財政籌資創設提供准公共產品的企業,政府直接任免企業負責人,對進入或退出的企業實行控制等。

⑸ 名詞解釋: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Public good)是私人產品的對稱,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公共座椅,亦稱「公共財貨」、「公共物品」。西方經濟學用語。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

⑹ 公共物品或服務是指具有什麼,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產品

公共產品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
下列選專項中,屬於純粹公共產品的是屬(答案:B)
A.自來水
B.環境保護
C.高等教育
D.基礎設施

解析:純粹公共產品是指那些為整個社會共同消費的產品。嚴格地講,它是在消費過程中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是任何一個人對該產品的消費都不減少別人對它進行同樣消費的物品與勞務。准公共產品亦稱為「混合產品」,這類產品通常只具備上述兩個特性的一個,而另一個則表現為不充分。自來水、高等教育、基礎設施等屬於准公共產品,環境保護不存在排他性,不是為某個人而是為所有人享有的公共產品,屬於純粹公共產品。

⑺ 相對於私人物品或服務來說,公共物品或服務具有那些特徵

公共物品或服務有種排他行!

⑻ 什麼是公共產品

什麼是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Public good)是私人產品的對稱,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
亦稱「公共財貨」、「公共物品」。西方經濟學用語。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
所謂公共產品,是指那些消費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費存在困難的產品。

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徵
一是非競爭性。一部分人對某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該產品的消費,一些人從這一產品中受益不會影響其他人從這一產品中受益,受益對象之間不存在利益沖突。例如國防保護了所有公民,其費用以及每一公民從中獲得的好處不會因為多生一個小孩或出國一個人而發生變化。
二是非排他性。是指產品在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不能為某個人或某些人所專有,要將一些人排斥在消費過程之外,不讓他們享受這一產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氣中的污染是一項能為人們帶來好處的服務,它使所有人能夠生活在新鮮的空氣中,要讓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鮮空氣的好處是不可能的。
因此,為了保證最優化的公共產品的供應量,就只能由政府來供應公共產品。

⑼ 公共產品有哪些特徵

公共產品(Publicgood)是私人產品的對稱,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亦稱「公共財貨」、「公共物品」。西方經濟學用語。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幾種重要的公共產品:國防、秩序、環保、科技、教育、文化。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徵,一是非競爭性。一部分人對某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該產品的消費,一些人從這一產品中受益不會影響其他人從這一產品中受益,受益對象之間不存在利益沖突。例如國防保護了所有公民,其費用以及每一公民從中獲得的好處不會因為多生一個小孩或出國一個人而發生變化。二是非排他性。是指產品在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不能為某個人或某些人所專有,要將一些人排斥在消費過程之外,不讓他們享受這一產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氣中的污染是一項能為人們帶來好處的服務,它使所有人能夠生活在新鮮的空氣中,要讓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鮮空氣的好處是不可能的。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要求公共產品:

一、生產必須有公共支出予以保證;

二、經營管理必須由非盈利組織承擔。

⑽ 我國政府三大經濟職能之一的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 公共產品包括哪些

公共產品是私人產品的對稱,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
公共座椅,亦稱「公共財貨」、「公共物品」。西方經濟學用語。
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

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

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

政府提供的重要的公共產品:
國防、秩序、環保、科技、教育、文化。

閱讀全文

與公共物品或服務是指具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