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公共衛生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程序為:健康體檢,建紙質檔案,電子化錄入,隨訪,補充檔案------。健康教育。對重點人群監測(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0-6歲兒童、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需要衛生院各個科室的鼎力協助。更要和鄉醫打成一片,各項工作的開展、實施都是鄉醫協助完成。
Ⅱ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先進工作短文
1、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 個人基本信息 )、(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2、農村地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可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相結合。
3、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建檔對象是(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 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
4、已建檔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復診時,應持( 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後,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更新 )、( 補充 )相應記錄內容。
5、健康檔案的建立要遵循(自願 )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服務對象的( 個人隱私 )
6、體重指數=(體重kg)/( 身高)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發放的印刷資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頁 )、(健康教育處方)和( 健康手冊)等。
8、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計劃,保證其(可操作性 )和( 可實施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動記錄和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影音文件)等,並存檔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總結)(評價)。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並確保其(科學性)( 時效性 )。
11、新生兒出院( 一周)後,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同時進行( 產後訪視 )。
12、新生兒滿28天後,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在( 鄉鎮衛生院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進行隨訪。
13、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得到分娩醫院轉來產婦分娩信息後,應於(3—7)天內到產婦家中進行訪視,進行產褥期健康管理,加強母乳喂養和新生兒護理指導,同時進行( 新生兒訪視)
14、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機構要加強與村(居)委會、(婦聯)(計生 )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孕產婦人口信息。
15、每年進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體檢、健康咨詢指導和干預等。
16、預防接種服務對象是轄區內(0—6)歲兒童和( 其他重點人群)。
17、工作人員應告知兒童監護人,受種者在接種後應留在留觀室觀察(30)分鍾。
18、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 消毒 )和(無害化處理 )。
Ⅲ 公共衛生實驗開展的活動和服務有哪些
1、第一方實驗室是組織內的實驗室,檢測/校準自己生產的產品,數據為我所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自己生產的產品質量。
2、第二方實驗室也是組織內的實驗室,檢測/校準供方提供的產品,數據為我所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供方產品質量。
3、第三方則是獨立於第一方和第二方、為社會提供檢測/校準服務的實驗室,數據為社會所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社會產品質量。
(3)公共衛生服務團隊活動記錄擴展閱讀:
制定公共衛生安全戰略是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重要內容。公共衛生安全已成為我國預防醫學研究教育體系和公共衛生防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衛生安全及其評估將生物介質和化學介質易感的人(包括兒童)健康的影響和潛在的危害的研究作為切入點,對人口健康風險評價為主線,通過研究平台建設,促進學科的發展,促進人才培養,為發展我國的公共衛生技術理論體系和完善公共衛生技術防禦體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