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0月1日起全國實施五證合一,請問要怎麼辦理
1、企業營業執照更換申請書;
2、聯絡員信息;
3、財務負責人信息;
4、紙質材料
(1)營業執照正、副本;
(2)統計證正、副本。
(3)組織機構代碼證正、副本;
(4)社會保險登記證正、副本;
(5)稅務登記證正、副本。
准備上述材料,除了有規定特殊企業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上面五個證件有未辦理的,可提交未辦理聲明,換領五證合一的申請通過之後,將材料提交到所在工商部門專窗辦理新舊照換領,若是材料符合規定齊全的話,即3個工作日左右就能拿到新證,拿到新執照後需及時辦理稅務等事項的變更。
㈡ 2019年10月以後五證合一,單位的社保系統怎麼登錄豐台掘金公司辦理這項業務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國辦發〔2016〕53號),決定從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
通知決定,在全面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從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成果,進一步為企業開辦和成長提供便利化服務,降低創業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就業增加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五大主要任務:
(一)完善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以「三證合一」工作機制及技術方案為基礎,按照「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要求加以完善。全面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記部門直接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相關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並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企業不再另行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積極推進「五證合一」申請、受理、審查、核准、發照、公示等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加快實現「五證合一」網上辦理。
(二)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互認。制定統一的信息標准和傳輸方案,改造升級各相關業務信息系統和共享平台,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做好數據的導入、整理和轉換工作,確保數據信息落地到工作窗口,並在各相關部門業務系統有效融合使用。登記機關將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及變更、注銷等信息及時傳輸至信息共享平台;暫不具備聯網共享條件的,登記機關限時提供上述信息。對企業登記信息無法滿足社會保險和統計工作需要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統計機構在各自開展業務工作時補充採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用人單位為其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後,統計機構在完成統計調查任務後,要及時依法將涉及企業的相關基礎信息反饋至信息共享平台。健全部門間信息查詢、核實制度。
(三)做好登記模式轉換銜接工作。已按照「三證合一」登記模式領取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不需要重新申請辦理「五證合一」登記,由登記機關將相關登記信息發送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企業原證照有效期滿、申請變更登記或者申請換發營業執照的,登記機關換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取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的定期驗證和換證制度,改為企業按規定自行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年度報告要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開放共享。沒有發放和已經取消統計登記證的地方通過與統計機構信息共享的方式做好銜接。
(四)推動「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廣泛應用。改革後,原要求企業使用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辦理相關業務的,一律改為使用營業執照辦理,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中介機構等均要予以認可,不得要求企業提供其他身份證明材料,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督促。積極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應用。
(五)加強辦事窗口能力建設。圍繞「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規、技術標准、業務流程、文書規范、信息傳輸等,系統加強業務培訓,使辦事窗口工作人員准確把握改革要求,熟練掌握業務流程和工作規范,提高服務效率。加快辦事窗口服務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窗口服務功能,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加強辦事窗口人員力量和績效考核。健全行政相對人評議評價制度,不斷提升窗口服務能力。
附:文件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
國辦發〔2016〕5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在全面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實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是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為加快推進這項改革,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部署要求,統籌協調推進,精心組織實施,從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成果,進一步為企業開辦和成長提供便利化服務,降低創業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就業增加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指導原則是:
——標准統一規范。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企業登記、數據交換等方面的標准,確保全流程無縫對接、流暢運轉、公開公正。
——信息共享互認。強化相關部門間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企業基礎信息的高效採集、有效歸集和充分運用,以「數據網上行」讓「企業少跑路」。
——流程簡化優化。簡化整合辦事環節,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加快業務流程再造,務求程序上簡約、管理上精細、時限上明確。
——服務便捷高效。拓展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方式,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和線上線下一體化運行,讓企業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以「三證合一」工作機制及技術方案為基礎,按照「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要求加以完善。全面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記部門直接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相關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並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企業不再另行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積極推進「五證合一」申請、受理、審查、核准、發照、公示等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加快實現「五證合一」網上辦理。
(二)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互認。制定統一的信息標准和傳輸方案,改造升級各相關業務信息系統和共享平台,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做好數據的導入、整理和轉換工作,確保數據信息落地到工作窗口,並在各相關部門業務系統有效融合使用。登記機關將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及變更、注銷等信息及時傳輸至信息共享平台;暫不具備聯網共享條件的,登記機關限時提供上述信息。對企業登記信息無法滿足社會保險和統計工作需要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統計機構在各自開展業務工作時補充採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用人單位為其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後,統計機構在完成統計調查任務後,要及時依法將涉及企業的相關基礎信息反饋至信息共享平台。健全部門間信息查詢、核實制度。
(三)做好登記模式轉換銜接工作。已按照「三證合一」登記模式領取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不需要重新申請辦理「五證合一」登記,由登記機關將相關登記信息發送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企業原證照有效期滿、申請變更登記或者申請換發營業執照的,登記機關換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取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的定期驗證和換證制度,改為企業按規定自行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年度報告要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開放共享。沒有發放和已經取消統計登記證的地方通過與統計機構信息共享的方式做好銜接。
(四)推動「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廣泛應用。改革後,原要求企業使用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辦理相關業務的,一律改為使用營業執照辦理,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中介機構等均要予以認可,不得要求企業提供其他身份證明材料,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督促。積極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應用。
(五)加強辦事窗口能力建設。圍繞「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規、技術標准、業務流程、文書規范、信息傳輸等,系統加強業務培訓,使辦事窗口工作人員准確把握改革要求,熟練掌握業務流程和工作規范,提高服務效率。加快辦事窗口服務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窗口服務功能,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加強辦事窗口人員力量和績效考核。健全行政相對人評議評價制度,不斷提升窗口服務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按照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把改革工作做扎實、做到位。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及時協調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問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中落實不到位、銜接不順暢等問題,要在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中認真研究、一並解決。工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統計、機構編制、發展改革、法制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協同配合,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對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及時按程序修訂和完善。
(二)加強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要組織聯合督導,有針對性地對改革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國務院適時組織專項督查。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對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予以表揚和激勵,對落實不力、延誤改革進程的要嚴肅問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相關部門要對改革政策進行全面准確解讀,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加以推廣,對相關熱點難點問題及時解答和回應,讓企業和社會公眾充分了解改革政策,形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的良好氛圍。
各地區、各部門在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告國務院。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6月30日
㈢ 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求五證合一,請問哪五證
五證是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
五證合一是指:原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統計登記證和社會保險登記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統一受理登記申請,核發一個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㈣ 聽說2016年10月1號開始要換五證合一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國辦發〔2016〕53號),決定從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
通知決定,在全面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從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成果,進一步為企業開辦和成長提供便利化服務,降低創業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就業增加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五大主要任務:
(一)完善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以「三證合一」工作機制及技術方案為基礎,按照「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要求加以完善。全面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記部門直接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相關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並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企業不再另行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積極推進「五證合一」申請、受理、審查、核准、發照、公示等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加快實現「五證合一」網上辦理。
(二)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互認。制定統一的信息標准和傳輸方案,改造升級各相關業務信息系統和共享平台,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做好數據的導入、整理和轉換工作,確保數據信息落地到工作窗口,並在各相關部門業務系統有效融合使用。登記機關將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及變更、注銷等信息及時傳輸至信息共享平台;暫不具備聯網共享條件的,登記機關限時提供上述信息。對企業登記信息無法滿足社會保險和統計工作需要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統計機構在各自開展業務工作時補充採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用人單位為其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後,統計機構在完成統計調查任務後,要及時依法將涉及企業的相關基礎信息反饋至信息共享平台。健全部門間信息查詢、核實制度。
(三)做好登記模式轉換銜接工作。已按照「三證合一」登記模式領取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不需要重新申請辦理「五證合一」登記,由登記機關將相關登記信息發送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企業原證照有效期滿、申請變更登記或者申請換發營業執照的,登記機關換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取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的定期驗證和換證制度,改為企業按規定自行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年度報告要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開放共享。沒有發放和已經取消統計登記證的地方通過與統計機構信息共享的方式做好銜接。
(四)推動「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廣泛應用。改革後,原要求企業使用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辦理相關業務的,一律改為使用營業執照辦理,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中介機構等均要予以認可,不得要求企業提供其他身份證明材料,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督促。積極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應用。
(五)加強辦事窗口能力建設。圍繞「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規、技術標准、業務流程、文書規范、信息傳輸等,系統加強業務培訓,使辦事窗口工作人員准確把握改革要求,熟練掌握業務流程和工作規范,提高服務效率。加快辦事窗口服務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窗口服務功能,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加強辦事窗口人員力量和績效考核。健全行政相對人評議評價制度,不斷提升窗口服務能力。
附:文件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
國辦發〔2016〕5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在全面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實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是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為加快推進這項改革,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部署要求,統籌協調推進,精心組織實施,從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成果,進一步為企業開辦和成長提供便利化服務,降低創業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就業增加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指導原則是:
——標准統一規范。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企業登記、數據交換等方面的標准,確保全流程無縫對接、流暢運轉、公開公正。
——信息共享互認。強化相關部門間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企業基礎信息的高效採集、有效歸集和充分運用,以「數據網上行」讓「企業少跑路」。
——流程簡化優化。簡化整合辦事環節,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加快業務流程再造,務求程序上簡約、管理上精細、時限上明確。
——服務便捷高效。拓展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方式,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和線上線下一體化運行,讓企業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以「三證合一」工作機制及技術方案為基礎,按照「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要求加以完善。全面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記部門直接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相關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並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企業不再另行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積極推進「五證合一」申請、受理、審查、核准、發照、公示等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加快實現「五證合一」網上辦理。
(二)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互認。制定統一的信息標准和傳輸方案,改造升級各相關業務信息系統和共享平台,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做好數據的導入、整理和轉換工作,確保數據信息落地到工作窗口,並在各相關部門業務系統有效融合使用。登記機關將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及變更、注銷等信息及時傳輸至信息共享平台;暫不具備聯網共享條件的,登記機關限時提供上述信息。對企業登記信息無法滿足社會保險和統計工作需要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統計機構在各自開展業務工作時補充採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用人單位為其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後,統計機構在完成統計調查任務後,要及時依法將涉及企業的相關基礎信息反饋至信息共享平台。健全部門間信息查詢、核實制度。
(三)做好登記模式轉換銜接工作。已按照「三證合一」登記模式領取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不需要重新申請辦理「五證合一」登記,由登記機關將相關登記信息發送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企業原證照有效期滿、申請變更登記或者申請換發營業執照的,登記機關換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取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的定期驗證和換證制度,改為企業按規定自行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年度報告要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開放共享。沒有發放和已經取消統計登記證的地方通過與統計機構信息共享的方式做好銜接。
(四)推動「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廣泛應用。改革後,原要求企業使用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辦理相關業務的,一律改為使用營業執照辦理,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中介機構等均要予以認可,不得要求企業提供其他身份證明材料,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督促。積極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應用。
(五)加強辦事窗口能力建設。圍繞「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規、技術標准、業務流程、文書規范、信息傳輸等,系統加強業務培訓,使辦事窗口工作人員准確把握改革要求,熟練掌握業務流程和工作規范,提高服務效率。加快辦事窗口服務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窗口服務功能,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加強辦事窗口人員力量和績效考核。健全行政相對人評議評價制度,不斷提升窗口服務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按照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把改革工作做扎實、做到位。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及時協調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問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中落實不到位、銜接不順暢等問題,要在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中認真研究、一並解決。工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統計、機構編制、發展改革、法制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協同配合,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對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及時按程序修訂和完善。
(二)加強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要組織聯合督導,有針對性地對改革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國務院適時組織專項督查。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對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予以表揚和激勵,對落實不力、延誤改革進程的要嚴肅問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相關部門要對改革政策進行全面准確解讀,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加以推廣,對相關熱點難點問題及時解答和回應,讓企業和社會公眾充分了解改革政策,形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的良好氛圍。
各地區、各部門在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告國務院。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6月30日
㈤ 「五證合一」10月1日起施行:企業辦社保有何影響
1、根據《通知》規定,從10月1日起,在工商部門登記的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進行社會保險登記證管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未納入「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管理的單位仍按原辦法,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發社會保險登記證,並逐步採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登記證管理。
2、對於新成立的企業來說,在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時,同步完成企業的社會保險登記。
已經辦理「三證合一」的企業,登記部門在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的基礎上,直接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相關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企業不需要重新申請辦理「五證合一」登記,由登記機關將相關登記信息發送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計機構等單位。
3、實行「五證合一」制度改革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時要求企業提供的銀行賬號等指標項目,改革後由企業在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時提供。企業為職工辦理參保登記手續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對「五證合一」營業執照。對於已從工商部門獲取數據信息的企業,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直接調取該單位基本信息,補充開戶銀行賬號等有關資料,完成職工參保登記。職工參保登記時補充的相關信息發生變更的,由企業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4、原社會保險登記證定期驗證時,要求企業填報的參加社會保險人數、繳費工資總額、繳費金額、欠繳社會保險費等情況,納入企業年度報告,由企業自行向工商部門報告並向社會公示。
5、如果已參加社會保險的企業辦理了工商注銷登記,同時仍需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注銷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