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積極意義
第一,有利於緩解我國當前面臨的各種突出社會問題。在我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地區間和城鄉間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資源環境約束增加、內外需失衡、投資消費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又與我國當前存在的兩對突出矛盾密切相關:一是居民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與公共服務總體供給不足、質量低下之間的矛盾;二是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完善對政府職能的新要求與政府職能轉變緩慢之間的矛盾。公共服務是維護社會基本公平的基礎,通常發揮著社會矛盾的「緩沖器」作用。因此,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快改善我國公共服務狀況,有利於緩解我國當前經濟社會中所面臨的各種突出矛盾,順利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第二,有利於健全公共服務供給的體制機制。當前在我國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中,沒有形成可持續的財政支持體制,沒有建立規范的政府分工和問責機制,沒有形成地區間和城鄉之間資源的公平配置制度,由此嚴重影響了公共服務所提供的數量和質量,並制約了公共服務基本功能的有效發揮。加強政府公共服務績效管理,強化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的責任,促進政府間間接競爭機制的形成,有利於健全我國公共服務供給的各種體制機制,引導各級政府逐步樹立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職能觀和績效觀。
第三,有利於公眾參與公共服務的管理與監督。隨著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對公共服務需求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國家之間、地方之間公共服務的差異也越來越敏感,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知道政府在公共服務上花了多少錢,更關心這些支出取得了哪些效果,對公眾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什麼切實的改善。從滿足信息需求的層面來看,加快政府公共服務績效評估,並形成定期公開報告制度,不僅為政府進一步改善我國公共服務提供決策參考,而且可以滿足公眾的信息需求,提高他們參與政府管理和監督的能力,有利於推動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於提升政府在公眾心中的公信力。
第四,有利於提高公共資源整體配置效率。政府資源配置的職能不僅沒有削弱而且還在不斷加強。雖然2005年我國財政支出佔GDP的比重僅為18.5%,但從政府實際能支配的資源和職能范圍看,我國屬於「大政府」國家。面對全球性政府規模不斷擴張、政府掌控資源不斷增加的趨勢,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率,特別是加強其核心職責———公共服務的績效管理,有利於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改善國民整體福利。
第五,有利於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日趨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以跨國企業為代表的國際競爭逐步演變為國家間市場、企業、政府、資源等全方位的競爭。政府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國際競爭的後台支持,而是直接走上了國際競爭的前沿舞台。政府作為資源配置的最重要的主體之一,其競爭力已經成為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競爭力又直接取決於其在資源配置中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因此,加快完善我國政府管理體制、確保政府的高效運行、充分發揮公共服務職能、不斷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應對國際競爭的戰略性選擇。
② 什麼是公共服務崗位 工作內容有哪些
【導讀】什麼是公共服務崗位?此崗位從業人員是政府出資的,主要是為公眾提供社會服務的,會享受除了工資以外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所以很值得報考,那麼什麼是公共服務崗位?工作內容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公共服務崗位是指全部由政府出資開發,以滿意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意圖的管理和服務崗位,優先安排困難人員或重要集體,並從工作專項資金中給予社會保險補助和崗位補助。
公共服務能夠依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根底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社會公共服務。
根底公共服務是指那些經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安排供給從事生產、日子、發展和文娛等活動都需求的根底性服務,如供給水、電、氣,交通與通訊根底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經濟公共服務是指經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安排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供給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公共安全服務是指經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供給的安全服務,如戎行、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經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意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求所供給的服務。社會發展范疇包含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范疇。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意公民的生存、日子、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關於公共服務崗位工作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更多公考相關資訊,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③ 你怎樣看待大學生到公共服務崗位工作
挺好的呀,大學生這樣利用自己的知識,可以為所有的群眾服務,做公共服務崗位的話,可以服務更多的人
④ 什麼是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1. 什麼是基層就業? 基層就業就是到城鄉基層工作。國家近幾年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市社區建設和應征入伍。一般來講,「基層」既包括廣大農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區;既涵蓋縣級以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也包括社會團體、非公有制組織和中小企業;既包含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也包括艱苦行業和艱苦崗位。 2. 國家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主要優惠政策包括哪些? ⑴ 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從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符合公益性崗位就業條件並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按照國家現行促進就業政策的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 ⑵ 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薪酬或生活補貼,同時按規定參加有關社會保險。 ⑶ 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並履行一定服務期限的高校畢業生,以及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實施相應的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⑷ 對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在研究生招錄和事業單位選聘時實行優先,在地市級以上黨政機關考錄公務員時也要進一步擴大招考錄用的比例。 3. 所謂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村官、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以及城市社區的法律援助、就業援助、社會保障協理、文化科技服務、養老服務、殘疾人居家服務、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4. 什麼是其他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在街道社區、鄉鎮等基層開發或設立的相應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部分由政府出資,或由相關組織和單位出資。所安排使用的人員按規定享受相關補貼。 5. 什麼是公益性崗位? 由政府出資開發,以滿足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和服務崗位。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困難人員或特殊群體,並從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 6. 什麼是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 符合公益性崗位條件的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和零就業家庭的高校畢業生並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後,政府從當地財政再就業資金中給予用人單位的資金補助。 7. 什麼是公益性崗位補貼? 街道(社區)或其它經批準的勞務派遣組織安排就業困難和零就業家庭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公益性崗位工作,並對聘用人員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發放工資、統一繳納社會保險費、簽訂半年以上勞動合同,由當地財政對用人單位給予補貼。 8. 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的政策內容主要是什麼? 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應屆畢業生(全日制本專科、高職生、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學費由國家實行補償。在校學習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含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下同)的,補償的學費優先用於償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定向、委培以及在校期間已享受免除全部學費政策的學生除外。
⑤ 公共服務主要目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不是擾民的理由
近日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在我市某區一主幹道,一輛環衛垃圾車緩慢行駛,一輛私家車跟在後面慢慢往前移動,一著急,私家車司機鳴笛提醒了一下,這下可惹惱了開垃圾車的那位五六十歲的環衛大哥,只見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停下車不走了,堵得後車過不去,也不得不停下。後車司機搖下車窗,問道:「你為啥不走了?」答曰:「我高興不走!」這句回答,霸氣側漏!懟得後車司機一愣,只好無奈地倒車,從旁邊繞過去!
一段時期以來,「兩城」創建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廣大環衛工作者為大氣污染防治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環衛部門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其積極意義不容小覷,理應得到市民的支持。而且,絕大多數環衛師傅起早貪黑、不嫌臟不嫌累的工作態度,也值得肯定和贊揚。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還真有極少數環衛人員個人素質不高,仗著為大家提供公共服務,便以「功臣」自居,「倚老賣老」,霸氣十足,比如隨意停車擋道、逆向行駛等等行為,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便,甚至有的到了擾民的地步,多少令人感到有些遺憾。就像上述那位開垃圾車的環衛大哥,就因為後車鳴笛催了他一下,便轉眼變成了「路怒族」,明明再往前開幾米就讓出了道,偏偏停車跟人頂上了「牛」,這種行為就給整個環衛部門的美好形象抹了黑。
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只有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行業都很重要,誰也離不開誰。環衛部門對於一個城市尤其重要,市民生活須臾離不了他們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因為默默無聞的辛勞付出,環衛工人群體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尊重,被譽為「城市的美容師」。但是,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並不是擾民的理由,切不可因為崗位的重要性和大家的看重而產生「驕嬌之氣」,讓人說不得、摸不得、惹不起。公共服務的目的本是為了便民,真正做到便民而不擾民,才是服務到了市民的心坎上。
古語雲:「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要以心換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文明和諧的涵養,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當你我他都主動伸出溫暖的雙手,由內而外地激發善意之舉,以禮相待,真誠對人,形成「合抱之力」,才能托舉起和諧社會的精神大廈。
⑥ 公務員的公共服務能力有什麼基本意義
首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基層公務員必須帶頭做到誠實守信,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高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和諧社會是誠信社會。社會誠信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服務型政府是誠信政府。構建社會誠信體系,政府是社會誠信的表率。正人先正己,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
曾經發生的陝西鎮坪縣發現華南虎消息發布失實的「周老虎事件」,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政府誠信失信問題的個案。基層公務員在社會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中,應當首先帶頭做到誠實守信,公正辦事,對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道德缺失、造假販假、坑人害人等失信現象及時加以規范引導或依法進行綜合治理,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前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基層公務員只有不斷提高社會綜合服務能力,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誠信體系,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市場經濟也是誠信經濟。如果基層公務員的綜合治理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社會誠信原則就可能遭到破壞,社會公平正義就沒有保障,那麼我們的社會也就根本沒有和諧可言。
其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基層公務員必須不斷提高應對各種重大社會突發事件的能力,必須不斷提高重大社會突發事件發生後的緊急搶險、醫療救助、救援安置、善後處理等服務能力。
近年來,社會突發事件頻發,重大責任事故較多。從非典肆虐、蘇丹紅泛濫、哈葯質量問題,到火災事故礦山事故和交通事故,再到5.12汶川大地震和三鹿奶粉質量問題,社會突發事件從公共衛生安全領域到生產安全領域再到食品安全領域不時發生,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基層公務員必須要不斷提高應對社會突發事件能力,不斷增強社會公共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能力,以及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和提高突發事件發生後的公共服務能力。盡管非典讓我們知道怎樣應對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重大疫情,5.12汶川大地震讓我們明白如何對付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礦山事故和交通事故讓我們懂得怎樣抓好安全生產,但僅有這些現成經驗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的。我們只有不斷提高基層公務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突發事件發生後的服務能力,才能做到遇事不驚,方寸不亂,確保社會和諧與穩定。
再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基層公務員必須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創新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政治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的成就與經驗告訴我們,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沒有創新就不能發展。創新是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的靈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社會公共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後,新一輪的農村改革發展又為基層公務員的公共服務能力的不斷創新提出新的挑戰。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情況和新事物,基層公務員必須在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的能力上不斷創新,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不斷探索,改變原來由政府單一承擔公共服務的模式為調動社會組織中介組織和個人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努力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使公共服務由簡單的最低生活保障型逐步向高級的社會福利型過渡,實現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最終實現「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宏偉目標。
⑦ 公共服務崗位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嗎
一、概率意義不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村官、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以及城市社區的法律援助、就業援助、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二、政治地位不同: 事業單位有編制,公共服務崗位目前來說不存在編制這個說法,是近些年來國家開始搞起的東西。
三、工資待遇不同:早期的公共服務崗位待遇較差,一般被認為是半義務服務性的工作,政府下發的村官和支教的收入大概在1500-2000左右,離事業編制在編人員差距還是較為明顯。
(7)公共服務崗位的意義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要按照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規定自主設置本單位的各類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要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確保事業單位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自主聘用人員。
有行業崗位設置指導意見的,要按照《試行辦法》、本實施意見和行業指導意見,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能夠參照行業崗位設置指導意見的,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同意,參照相近行業指導意見執行;其他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會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的精神執行。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部門和事業單位建立崗位設置管理信息資料庫,運用計算機信息化技術,提高事業單位崗位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水平。
⑧ 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值得去么
一、概率意義不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村官、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以及城市社區的法律援助、就業援助、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二、政治地位不同: 事業單位有編制,公共服務崗位目前來說不存在編制這個說法,是近些年來國家開始搞起的東西。
三、工資待遇不同:早期的公共服務崗位待遇較差,一般被認為是半義務服務性的工作,政府下發的村官和支教的收入大概在1500-2000左右,離事業編制在編人員差距還是較為明顯。
(8)公共服務崗位的意義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要按照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規定自主設置本單位的各類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要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確保事業單位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自主聘用人員。
有行業崗位設置指導意見的,要按照《試行辦法》、本實施意見和行業指導意見,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能夠參照行業崗位設置指導意見的,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同意,參照相近行業指導意見執行;其他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會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的精神執行。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部門和事業單位建立崗位設置管理信息資料庫,運用計算機信息化技術,提高事業單位崗位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水平。
⑨ 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積極意義是什麼
1、有利於健全公共服務供給的體制機制:當前在我國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中,沒有形成可持續的財政支持體制,沒有建立規范的政府分工和問責機制,沒有形成地區間和城鄉之間資源的公平配置制度,由此嚴重影響了公共服務所提供的數量和質量,並制約了公共服務基本功能的有效發揮。
2、有利於公眾參與公共服務的管理與監督:隨著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對公共服務需求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國家之間、地方之間公共服務的差異也越來越敏感,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知道政府在公共服務上花了多少錢,更關心這些支出取得了哪些效果,對公眾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什麼切實的改善。
3、有利於提高公共資源整體配置效率:政府資源配置的職能不僅沒有削弱而且還在不斷加強。雖然2005年我國財政支出佔GDP的比重僅為18.5%,但從政府實際能支配的資源和職能范圍看,我國屬於「大政府」國家。
4、有利於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日趨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以跨國企業為代表的國際競爭逐步演變為國家間市場、企業、政府、資源等全方位的競爭。政府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國際競爭的後台支持,而是直接走上了國際競爭的前沿舞台。
中國政府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但在操作層面必須明確界定基本公共服務的內容。從中國的現實看,可以運用基礎性、廣泛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四個標准來界定。所謂基礎性,是指那些對人類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公共服務,它們的缺失將嚴重影響人類發展。
所謂廣泛性。是指那些影響到全社會每一個家庭和個人的公共服務供給。所謂迫切性,是指事關廣大社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利益的公共服務。所謂可行性,是指公共服務的提供要與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公共財政能力相適應。
從上述標准判斷,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基本社會保障、公共就業服務,是廣大城鄉居民最關心、最迫切的公共服務,是建立社會安全網、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成為現階段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
⑩ 公共服務崗位是啥
答:如果說是到法院工作,具體應該說出本地方的地址和人民法院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