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

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

發布時間:2021-08-03 13:12:30

A. 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農村基礎設施不足:我國農村基礎設施不足表現為:生產性基礎設施支撐力脆弱,服專務性基屬礎設施執行力減弱,社會性基礎設施安全力薄弱,流通性基礎設施承載力孱弱。

2、資金來源過於單一,農村投資份額偏小:在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所需資金多數是由農村集體及農戶自主承擔,政府投入、外資及金融機構貸款比例較小。

3、重短期效益,輕長期效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道路、供水、供電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直接作用於城市經濟增長,短期經濟效益明顯,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雖關繫到城市社會與生態可持續發展。

(1)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擴展閱讀

(1)農業生產性基礎設施:主要指現代化農業基地及農田水利建設;

(2)農業生活性基礎設施:主要指飲水安全、農村 沼氣、農村道路、農村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

(3)生態環境建設:主要指 天然林資源保護、防護林體系、種苗工程建設,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濕地保護和建設、退耕還林等農民吃飯、燒柴、增收等當前生計和長遠發展問題。

B. 農村公共服務是什麼

1、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

2、提供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

3、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比如電網、公路網、水利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屬於公益性的部分政府需要直接承擔起提供責任)。

4、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服務。

(2)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擴展閱讀

著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服務意識。提供公共服務,滿足公共需求,是現代政府的基本職責。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人們的生活質量。

各級政府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強化服務意識、增強服務效能、提高服務水平為中心,樹立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努力實現由管理本位向服務本位轉變。

在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農民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為導向,為農民創新創業創造條件,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手,有序推進農村公共服務發展。

2、加大財政投入,突出公共服務供給重點。有力的財政支撐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基本保障。有效解決農村公共服務投入不足問題,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要求各級政府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增加農村公共服務財政支出的總量與比例。

3、創新供給方式,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和方式多樣化。

C. 鄉村振興戰略第三十章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第三十章 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要包括
1、 優先發展農村專教育事業
2、推屬進健康鄉村建設
3、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4、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
5、加強農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D. 32、我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

由於對基層政府農村文化工作缺乏有效考核監督機制和具體考核措施,一些地方對農村公共內文化服務工作認識容不足,領導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都還不夠。 (2)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投入經費不足,設施不全。一些地方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缺乏制度約束和連續性。一些地方文化事業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偏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經費投入更少。不少鄉鎮文化站沒有經費預算,事業建設、業務活動和日常辦公等基本經費不足。 (3)全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平衡。主要是地區間不平衡,不少欠發達地區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後於沿海發達地區。 (4)鄉鎮文化站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人員隊伍不夠穩定。全省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文化員)缺編較多,平均缺編比例為22.6%;「挪作他用」與「專職不專用」現象比較普遍,兼職比例超過90%;不少地方的鄉鎮文化員為招聘人員,有些待遇落實不到位。鄉鎮文化隊伍知識和業務結構不合理,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不到20%。

E. 當前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1. 經濟發展緩慢。

  2. 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3. 基礎設施不完善。

F. 2020中央一號文件解讀:改善農村公共服務的內容是

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一要加快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二要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三要加強農村生態建設;四要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五要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六要加強農村衛生健康服務;七要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八要加強農村社會保障;

農業相關資訊可瀏覽 春藤網

G. 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政府直接抨擊信封到低收入人群中,有一系列的技術問題 - 對低收入人群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紅包的過程中會產生新的社會問題。
因此,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往往會尋找其他方式來提高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擴大公共產品的供給,讓所有居民分享社會財富。
提高公共產品的供給,不僅可以提高人口的社會福利條件,但更重要的是,通過政府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的社會,使經濟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

H. 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對於統籌城鄉發展, 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 設,鞏固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地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分析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振興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對 策。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 問題 對策

如何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 重新構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框架, 培育壯大 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改變「空殼村」現狀,使村集體「手中有糧」,從而強化農 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 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 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群 眾共同富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迫切需要探討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集體經濟是農村公共產品投資的主體。 我國 「三農」 問題突出的表現是農村 基礎設施和公共產品短缺。 家庭承包責任制實行以後, 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以及 取消農業稅以後, 農村中用於公用事業的費用嚴重不足。 大部分農村的基礎設施 建設、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受到嚴重的制約。而在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地方, 其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不僅沒有降低, 而且還有新的提高。 集體經濟是農民 增收和擴大就業的主要途徑。 集體經濟發展對農民就業和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在 集體經濟發達的地方, 農民在集體企業就業, 是所有者和生產者的統一, 是資金 合作與生產合作的關系。 相應地, 農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就業的途徑 更廣。同時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也是解決農村富裕勞動力問題的迫切需要。 一、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隊伍素質不高

絕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隊伍素質不高, 缺少專業的經濟管理隊伍。 絕大 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科技人才嚴重缺乏。 由於農村集體經濟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受傳

統觀念及現實社會問題的影響, 農村集體經濟很難吸引人才。 絕大多數有管理才 能和科技知識的人才不願離開大城市到人才亟需的農村施展才能是一大現實問 題。 甚至, 就連家鄉在農村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在學成後也不願回到農村, 為農村 服務。人才引進成為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一大難題。

(二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體經濟發展不僅缺乏總體規劃, 而且有關集體經濟發展狀況的基礎數據也 模糊不清, 給政策制定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農村集體 資產管理比較混亂、 集體經濟發展缺乏規范指導等問題。 當前, 農民群眾迫切希 望政府給予土地使用、啟動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落後的, 因資金短缺, 普遍感到起步難; 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村級集體企業, 因建在集體所 有土地上的房屋沒有產權,面臨隨時拆遷的窘境,對今後的發展感到很困惑。 (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土地面臨法律困境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 對土地需求越來越大, 農村集體所有土 地急劇減少, 存量土地及其廠房、 商鋪租金等土地非農收益成了社區集體的主要 收入來源,經營土地成為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途徑。」憲法規定「農村土地歸農 民集體所有」,但作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規定,只有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 建設住宅或者鄉鎮、 村公共設施和公共事業的情況下, 經依法批准才可以使用集 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 轉讓或出租用於非 農業建設; 對民間私人資本推動的農村工業化, 引起的對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需求 擴張估計不足; 沒有為私人創辦企業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間。 自發、 私下的農村非 農建設用地流轉, 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實施帶來較大沖擊, 並且由 於村民集體出租非農建設用地不受法律保護,如發生爭議,集體就要遭受損失。 (四集體資產產權不明晰且管理體制不順暢

農村集體資產形成時間長, 構成復雜, 目前多數沒有進行確權登記, 產權不 明,容易造成資產流失。加之目前集體資產的經營和管理主要還是村兩委成員,

多數沒有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經營管理缺乏有效監督, 制約了集體經濟的發 展。 個別得益於地緣經濟優勢, 靠土地徵用積累較大集體資產的村, 沒有及時進 行量化固化,集體資產名義上「人人有份」,實際上掌握在個別或少數人手裡, 有的出現決策失誤,有的資產流失,審計中發現多起違規問題。

二、我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對策

(一人才管理創新:從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

隨著基礎教育在農村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為保證村幹部候選人的素 質, 應該積極擴大高素質村幹部候選人的有效供給。 要通過引入市場觀念, 拓寬 選人用人渠道, 為社會各個階層中有志到農村的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環境, 建立 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 因此, 地方政府應該有計劃地培養受過高等教育的後備力 量。 受農村復雜的地緣、 血緣關系, 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現行相關法律的限制, 每年政府應該有計劃、 有針對性地選拔一批當地高中畢業生, 送他們到相關院校 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 畢業後回村參加管理建設, 在治理村莊的過程中接受基層 民主的鍛煉,以新的理念治理村莊、發展集體經濟。對於一些城郊地區、流動人 口頻繁的村莊,應該適當放開村幹部的身份限制,准許一些「准村民」參加村委 會選舉。 如興辦經濟實體居住本村超過一定年限、 其戶口尚未遷入的; 已經轉為 非農業戶口,仍在原村居住、工作並履行村民義務的;部隊、企業、行政單位離 退休人員和離職回鄉人員居住本村的; 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 稱以及其他優秀人才, 自願到農村工作和生活達到一定年限的。 這樣可以打破與 市場經濟格格不入的封閉型農村社區,讓更多的人有村幹部的選舉權和被選舉 權, 拓寬村幹部力量的來源渠道, 為農村基層組織源源不斷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 (二組織載體創新:從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

繼十六大提出 「尊重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 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 的要求 之後,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推進制度創新, 增強服務功能」 , 十六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 「增強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 。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我

國農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組織形式, 是雙層經營體制的載體。 堅持農村公有 制,必須堅持不懈地健全鄉村集體經濟組織。

I. 如何增強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用一個科室(綜合科)辦公,而不是一個職能一幛樓.坐公交車上下班,走近人民群眾.

<<王安石的變法,十分縝密,像「青苗法」之類,仔細閱讀其內容,確實為農民考慮得十分周全。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這樣的殫精竭慮,最後卻惹得民怨沸騰。

是各級官員和胥吏在其中做了手腳,搗了鬼,把一件好事攪成一塌糊塗。

吳思先生所說的「潛規則」,正是官員胥吏們的搗鬼之術。
官員們搗鬼有術,他們不僅有「潛規則」,有時更是肆無忌憚,毫無規則,隨心所欲。
如老百姓所說,「和尚打傘,無法(發)無天。」

這里說的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和尚要吃飯,一個是和尚會打傘,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系。
和尚要吃飯是正常的,也是正當的,不給他們吃飯,或吃不到好飯,他們就會去「打傘」。

中國歷史上有過許多次變法,成功的不多。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執行難」。
好的法律,好的政策,到了中下層官員手裡,常常會走了樣。批評者常常把矛頭指向中下層官員。
我以為雖然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根源卻在上面。表面上是一個「執行難」問題,實際上是一個設計問題。

設計一個好的政策(比如說「青苗法」),同時也應配備一個好的「路線圖」。
在這個「路線圖」中,必須把「和尚要吃飯問題」與「和尚會打傘問題」列入日程。
不考慮並重視「和尚」問題,好的政策就只是空中樓閣。或者我們說,一個好的設計師,
要想把他設計的好政策付諸實施,順利推行,必須首先把「和尚」 安頓好,否則,
「黃宗羲定律」就會不斷重演。>>

閱讀全文

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