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向清平的個人履歷
1979——1985,古丈縣百貨大樓營業員、出納向清平;
1985——1987,湘西自治州教師進修學院中文專業學習;
1987——1989,古丈縣百貨大樓會計、工會主席;
1989——1990,古丈縣街道批零經理部幹部;
1990——1991,古丈縣古陽鎮政府秘書;
1991——1992,古丈縣三查辦幹部;
1992——1993,古丈縣經委辦公室主任;
1993——1994,古丈縣對外經濟貿易辦公室副主任、縣外貿公司副總經理(其間:1994年參加州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4——1996,湖南省委黨校外向型經濟本科班學習;
1996——1997,古丈縣供銷聯社監事會主任(其間:參加省非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7——2002,古丈縣副縣長(其間:1998.06—1998.09,全國第17期少數民族幹部經濟管理培訓班學習;1999.06—2000.01,掛任福建省莆田市外經貿委主任助理;2002.04——2002.11,掛任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區長助理);
2002——2007,湘西自治州政協副主席(兼)、古丈縣副縣長;
2007——2008,湘西自治州政協副主席(兼),州工商聯、總商會會長(其間:2007.10—2007.11 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婦女領導幹部經濟管理專題研究班學習);
2008.01——2013.01,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13.01——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❷ 馬鞍山甘露寺的甘露寺的建築
遠眺甘露寺,氣勢磅礴、巍峨壯觀,座座山巒環繞四周,微風送來晨鍾專暮鼓。甘屬露寺院牆依馬鞍山而建,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群坐北面南,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自上而下層層相疊。走進山門進入前殿,內塑彌勒佛像、韋陀佛,向里是中殿,內塑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釋迦,最北上高台是後殿,兩側各一配殿,內塑華嚴三聖:釋迦、文殊、普賢,塑像千姿百態,形態逼真。配殿兩側是僧眾住房與膳房相對而立。遊人拾階而上,穿越天王殿、下殿、中殿,逐步登高。菩薩頂建在馬鞍山頭北端,地勢險峻,氣勢巍然,是一座仿宮延式密檐歇山頂三層建築。四方高台,重檐歇山、玉踩斗拱,朱紅大柱、金碧輝煌,登閣極目,無限風光奔涌而來。在寺院東部,建有磚制「多寶塔」一座,高約7米。寺院東西兩側,星羅棋布建有歷代圓寂高僧塔林50餘座。甘露寺四周群山起伏,連綿無際。真是「雄閣飛來峭壁留,層巒高處最清幽!」登臨此山,遠離塵緣的禪思心境油然而生。
❸ 馬鞍山的節日習俗
每年的春節都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春節期間也出現來許多想像力豐富的習俗和詞彙。孩子平時要把碗打壞了,總免不了挨罵,但是春節期間就不一樣了,說是「歲歲平安」。類似這樣討吉利的話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說,吃年夜飯時,滿桌的菜餚有一樣不可以動筷子吃,那就是一條整魚。不準吃的原因是要討個吉利——年年有餘。有的人家還在這盤魚的身上,放一兩根蒜,說是精打細算;而年夜飯上的圓子大家都要吃,這叫團團圓圓。 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燃放在門口的鞭炮屑,不準清掃,這叫紅紅火火;大年初一到人家拜年時,大多數人家都會給來拜年的泡一杯糖水,這杯糖水還必須得喝,說是甜甜蜜蜜;在喝了糖水後,還要吃上幾塊糕,叫高高興興,步步高升。 春節期間,許多人家從年三十晚上開始就不許關燈睡覺,有的還要把大門開著,說是迎接貴人和財神。大年初一,記者在當塗的農村看到,一位老人把一頭老黃牛牽著到處走,他對圍觀的人說,今年是牛年,這叫金牛來獻瑞,好運永相隨;摸摸牛的嘴,生活有滋味;握握牛的角,日子過得好;拍拍牛的背,稱心又如意;捏捏牛的腿,前途有作為
滿意請採納
❹ 馬鞍山市金家莊區人民法院院長是誰
院長 龐正雄
單位 安徽省馬鞍山市金家莊區人民法院
簡歷 1962年12月出生,1998年1月至今任金家莊區人民法院院長
院況 50名工作人員,轄區人口10萬
古人雲:「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高尚的道德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今年以來,我院把加強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作為一項基本的治院方略,有效地促進了司法公正與高效。
端正法官職業道德導向。我們對法官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總結歸納為五個方面的內容加以引導:一是忠誠。法官要忠於法律,忠於職守,使法律得到遵從和捍衛;二是公正。法官要嚴守中立,無偏無私;三是自律。法官要清心寡慾,淡泊名利,不貪贓枉法,不徇私枉法,不畏權曲法;四是文明。法官要謹言慎行,舉止儒雅,展現司法的權威與形象;五是敬業。法官要精通法律,慎思明斷,對審判事業有著不竭的工作熱情,對公平、公正有著執著的追求。
加強法官職業道德教育。為避免把法官職業道德教育降格為簡單的「說教」,我們不斷改進教育的方式,變單一的知識性教育為知情相結合的教育,變教育的補救性措施為預測性防禦,變教育的單一性為多樣性,全方位提高法官的職業道德水平,增強司法的公信力。
培育良好的職業道德環境。院黨組一班人始終以實乾的作風、良好的品行、廉潔的風范、創新的精神為全體法官作表率,形成隊伍的感召力和戰鬥力。同時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層層簽訂責任狀,從院領導到每個法官都進行嚴格考核,強化法官的公正、廉潔、文明、高效的執法意識。
❺ 李白描寫馬鞍山的詩急需
1、《望天門山》——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天門山雄踞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
2、《夜泊牛渚懷古》——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譯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藍的天空中沒有一絲游雲。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懷想起東晉謝尚將軍。我也能夠吟哦袁宏的詠史詩,可惜沒有那識賢的將軍傾聽。明早我將掛起船帆離開牛渚,這里只有滿天楓葉飄落紛紛。
3、《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唐代李白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連峰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閑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譯文:周先生隱居在丹陽橫山,開門就看到秀麗的丹陽。連綿的山巒圍繞周圍,壯觀的景色勝過仙鄉。有空就寫詩作曲,來了情緒就在丹陽湖上高唱《白紵詞》。丹陽湖水清秀盪漾,遠勝過東海浩盪的感覺,水光山色與菰蒲草共顯嬌嬈。
當你得意之時,心靈與天地融合在一體。任天上雲卷雲舒,看世界人來人往,哪裡還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身不在,痛苦何在?你身懷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顯。如果我們學道成功,就一起攜手游覽仙山瓊閣。
4、《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
幽人停宵征,賈客忘早發。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
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
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
譯文:自青蒼色的大江逆流而歸,行至白璧山賞玩秋月。秋日的月光照在白璧山上,如同山陰之雪般皎白令人興發。隱逸之士停止了夜晚出行,商賈買賣人忘記了早晨出發。揚帆再行來到天門山,回頭望去牛頭渚已被掩沒。
大江長啊季風按時吹來,太陽升起夜霧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卻未見面,不能共同欣賞奇景相隔如胡越。寄您一枝青青的蘭花,願我倆和諧美滿友誼長存。
5、《橫江詞六首·其六》——唐代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譯文:橫江之上經常月暈起風,整日籠罩在風霧中,江里的海鯨東向,百川倒流。波濤大浪一起,聲勢浩大,三山都會被之搖動,橫江水勢湍急,千萬不要輕易渡江,如果輕易而渡,將會有去無回。
❻ 安徽馬鞍山方言
你用方言罵他好嘞,馬鞍山罵人的話...其實音有點不一樣,無法用文字實現,你可以罵他港都、頭腦子瓦特了...上海人罵人比較有味道,尤其是婦女,個人意見。
❼ 馬鞍山爬上去要多久,晚上還可以怕看夜景嗎
樓主,你好!
馬鞍山爬上去要大約1個小時,1200個台階。晚上拍夜景,但是效果沒有白天的好!
登馬鞍山
柳州風光之二
柳州自古就有「東有東台西有鵝,南有馬鞍北有雀」之說。東台、鵝山、馬鞍山、雀山現在都是柳州這座山水園林盆景城市的主要名勝。而欲觀柳州全景,登馬鞍山頂就是絕好的選擇。
馬鞍山因其形如馬鞍而得名,位於柳江南岸的市中心,與魚峰山東西呼應,是柳州市中心區的最高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70米。因2008年柳州市政府決定所有公園開始為市民免費開放,原馬鞍山公園區域經過改造並入魚峰山公園管理。
星期天的早晨,天蒙蒙亮,一家人來到馬鞍山腳,順著石徹台階拾階而上。上山的路有三條,最遠的路有1200多個台階,我們是順著正門登山道經聚景廊、伴仙亭、凌雲閣路線而上的。山霧朦朧中,城市的燈光還沒有退去,我們就輕松地登上伴仙亭。回首眺望,柳州全城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曲折寬闊,橋梁縱橫,在晨霧和柔和的燈光里真正是美妙如畫。伴仙亭附近有"棋盤石"、"仙人洞"和一尺多長的仙人足跡等景緻,據說是古代八仙中鐵拐李和呂洞賓兩位仙人曾在這里下棋,留下了仙蹤。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在他的游記中,就稱此山為「仙弈之山」。他說「其始登者,得石枰於上,黑肌而赤脈,十有八道,可弈,故以雲。」
馬鞍山奇峰雄峙,昂首江南,又屬典型的溶岩地貌,山上名勝古跡很多,是一座真正的融佛教文化、洞崖石刻文化和地質地理文化於一體的文化山。當年柳宗元游覽馬鞍山後,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文中,有詳細生動的描述。「山之西可上。其上有穴,穴有屏,有室,有宇。其宇下有流石成形,如肺肝,如茄房。或積於下,如人,如禽,如器物,甚眾。東西九十尺,南北少半。東登入小穴,常有四尺,則廓然甚大。無竅,正黑,燭之,高僅見其宇,皆流石怪狀。由屏南室中入小穴,倍常而上,始黑,已而大明,為上室。由上室而上,有穴,北出之,乃臨大野,飛鳥皆視其背。」柳宗元還對當時山上的植物與鳥類作過描述:「其山多檉,多櫧,多篔簹之竹,多橐吾,其鳥,多秭歸。」
東方的太陽從雲霧中隱約升起,升得很高,樹葉在濕潤中透出幽幽的綠意。踏著柳宗元的足跡,我們又游歷了部分其它景點。在「思柳岩」前駐足的瞬間,撫摸著一方方摩崖石刻,我想到很多很多。人的一生不正象眼前的雲霧一樣么,來無痕去無影,只有真正為人民做了事的人,後人才會銘記他。
思柳岩,當年柳宗元曾游歷此洞穴。因洞內有屏,此山又曾稱為屏山。後人為紀念柳完元改名為思柳岩。
馬鞍山東南方向的桐油山
山下的文惠橋,這座彩虹一般的橋梁將在橋身邊再擴建一座相同設計的連體姊妹橋
山上歷代登山石刻之一
從馬鞍山上看螞拐岩方向。
山下的花草----蜘蛛蘭
山上的昆蟲,叫不出名字來
❽ 想知道: 馬鞍山市 向山監獄 在哪
在向山那邊過了濱江故園就到了 好像沒有公交到那邊 你可以坐3路到岔路口下車 再打車過去 那邊的可以打到車 就是不多(不到向山終點,就是進向山的那個三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