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商局扣了我的山寨機還要罰款
兄弟很不幸,你的遭遇讓人同情,但是在你感嘆自己遭受損失的同時是否知道這一切的背後意義呢
1、工商機關推動有關部門制定產品質量規范,明確「山寨」產品合法與非法的界限;聯合相關部門定期在各大媒體發布合法手機、計算機產品目錄,曝光不合格產品。對走向合法生產的企業,工商機關將與相關部門共同開辟綠色通道,加快為其辦理市場准入手續。
2、非法山寨不受法律保護,屬於假冒偽劣產品。試想一下,你的小鋪里賣的是假中華煙,工商來查沒收你配合不,你只能說你不知道進貨途徑,你的損失只能向供貨商追償。黑手機要堅決打擊的,是走私的,高仿機也堅決要打擊,因為是犯法,甚至是判刑。山寨機也要打擊,因為它一個是沒有售後服務,另外沒有入網等等。
3、現在你知假售假,不要抱怨別人為什麼沒事而你確有事,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中體現公平。山寨機的利潤是這樣,賣的很便宜,便宜是三方面造成的。一個是它逃避了入網檢測,每款手機可能需要三四十塊錢。第二塊是售後服務,百十來塊錢。第三塊這是有罪的,這是原罪,你不進行入網檢測,信息產業部規定,你違反了這個檢查。另外,沒有售後支持,違反了消費者保護法。
另外,一般渠道比較扁,這一塊使得它能夠在渠道方面省很多費用,中國的渠道康主編可能非常了解,渠道中間是花費很大一塊費用,甚至三分之一。渠道扁平化就省了很多很多錢。某種意義上,類似於某種直銷的模式。有朋友講他在深圳去買山寨機很便宜,到華強北路買某一款機型,一條大街上有許多許多。但是他在那裡買和在北京國美、蘇寧去買,去便宜很多很多,因為渠道完全沒有。如果直銷一般都是省幾百塊錢,也有它的渠道,這個渠道運作方式是很特別的,但是比較便宜,毛利率一般會高於正常廠家,而且這個方式本身,在一定意義上有些消費者不太懂得保護自己,覺得這樣也可以做了,就出現了很大量的泛濫。
希望可以勸勸你,祝好運!
㈡ 工商局查處蘋果翻新機用什麼法規處罰
我買到了一部翻新蘋果5不知道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招商家退他們一直往後推
㈢ 翻新機工商局會處罰嗎
沒有欺詐買主購買,翻新機是不會罰的,因為營業執照包含新機、二手機、翻新機、收藏古董機,營業是合法的。
㈣ 工商局對三無產品的處罰
對「三無產品」的處罰包括:
1,責令改正;
2,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
3,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
㈤ 工商局怎樣處罰銷售假冒產品的
貨值金額的三倍以下罰款,具體參照產品質量法!
㈥ 一個翻新手機 怎麼到工商局投訴舉報他
你好:
你如果購買的手機能證據證明是翻新手機,可以到購買地工商行政管理內機關容的消委會,或者是消保科進行投訴。也可以撥打12315進行投訴。可以要求商家進行3倍一下貨值金額的賠償。如果經營者明知是翻新機對你進行銷售,這可以算消費欺詐,可以十倍以下的賠償。
㈦ 工商局罰款怎麼辦
如果覺得工商局不應該罰款,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如果覺得沒有問題,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銀行繳納罰沒款。
第五十六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內容包括: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等基本情況;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行政處罰的內容和依據;
(四)採納當事人陳述、申辯的情況及理由;
(五)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六)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加蓋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印章。
(7)翻新機工商局怎麼處罰擴展閱讀: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七十一條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七十二條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後,由辦案機構以辦案機關的名義,書面告知當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的期限。
㈧ 工商局查到假貨怎麼處理
會根據情節的輕重進行停產、罰款、扣貨、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 工商部門查到的假貨按以下規定處理: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翻新機工商局怎麼處罰擴展閱讀:
對賣假貨「零容忍」
賣假貨要罰到傾家盪產,對此,很多人都會有強烈的認同感。原因很簡單,制假售假泛濫成災,就與「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大有關系。打假要破困局,必須用重典,讓那些賣假「從舅舅家賠到姥姥家」,否則,利益驅使之下,假貨根本不可能絕跡。
要讓造假賣假付出代價,顯然不是靠發狠話、表決心就行的,關鍵還是要用法律——既要盤活現有的法律資源,更要通過立法及時彌補制度漏洞。
假貨泛濫,首先要反思的,是現有的法律失靈。本來,侵犯知識產權罪早在1997年就寫進刑法了,諸如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等等,都有明確的刑罰和問責標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種種賣假行為也有充滿細節的處罰規則。
問題是,很多時候法律沒有被很好地執行,制度文本也就變得形同虛設。當然,現在消費維權遇到困難,也與制假賣假技術手段更加高明,更加充滿迷惑性與隱秘性有關。而且,有些假貨的背後,已經形成一條固化的利益鏈。
在電商時代,這種復雜性更加嚴重,不僅銷售行為本身帶有難以識別的欺騙性,而且很多假貨跨地域,涉及多個廠家或平台,加上地方保護主義原因,都給查處追責帶來很多難題。
當前電子商務法律也相對滯後,在界定責任方面還有模糊不清的地方,需要通過更細化、更精準、更有利於執行的法律,來為打假提供製度支撐。
所以,在消費維權方面,必須網上網下並舉,來鏟除各種造假賣假現象。當前,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氣決心,以嚴格的執法對賣假貨現象真正做到「零容忍」,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真正凈化包括電商在內的市場環境。
㈨ 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帶頭買假貨 如何處罰
如果有證據,可以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