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聯網標識如何注冊
針對目前我國物聯網標識技術標准不統一、缺乏物聯網標識管理體系,無法實現跨系統、跨行業、跨平台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的現狀,研究並完善物聯網統一標識
方案,制定物聯網標識管理體系及標准體,在此基礎上打造邏輯集中、物理分散的物聯網統一標識管理與公共服務平台。(物聯網標識管理平台 http://www.iotroot.com/)平台提供標識注冊、解析與發現等物聯網基礎資源服務,實現各物聯網應用間信息的互聯互通,滿足政府監管層面的需求,支持公眾物聯網信息查詢,支撐物聯網示範工程和物聯網大規模產業化應用。
未來平台建設將針對更寬領域、更廣范圍的物聯網應用需求,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物聯網統一標識管理與公共服務平台,全面支撐跨行業、跨領域、跨平台的信息互聯
互通,完善國家平台和子平台的介面,加強平台主體和客體准入認證機制和信息安全,支持建立面向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等多行業、多領域的子平台奠定基礎。
標識項目組介紹
工作組全稱:
國家物聯網基礎標准工作組編碼標識項目組
工作組介紹:
2011年10月21日,國家物聯網基礎工作組第三次全體會議在無錫市千禧大酒店順利召開,來自全國近40餘家單位、近6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國家標
准化技術委員會方向主任在會上正式宣布了在國家物聯網基礎工作組下成立「國家物聯網編碼標識項目組」,組長單位設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同時宣布成立的還有
物聯網總體架構項目組、國家物聯網信息安全項目組。
物聯網編碼標識技術作為是物聯網最為基礎的關鍵技術,編碼標識技術體系由編碼(代碼)、數據載體、數據協議、信息系統、網路解析、發現服務、應用等共同構
成的完整技術體系。物聯網中的編碼標識已成為當前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各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嘗試提出一種適合於物聯網應用的編碼。「國家物聯網編碼標識項
目組」將重點致力於我國物聯網編碼標識的基礎技術標准制訂、物聯網在各個行業領域的編碼標識體系制訂,以及推廣應用等工作。
「國家物聯網編碼標識項目組」目前已有成員包括中國互聯網中心、北京交通大學、山東省標准化院、清華大學、無錫物聯網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近二十家
成員單位。項目組目前正面向全國招收新成員單位,並全面徵求項目組的工作建議,關注我國物聯網編碼標識標准化工作的單位或個人,可盡快同國家物聯網編碼標
識項目組直接聯系。
㈡ 怎麼看廣州南沙新區規劃建設「物聯網智慧新城」
廣州南沙新區規劃建設「物聯網智慧新城」是一個創舉,它不同於以往的新區,它是智慧的,它是綠色的,它是高科技的。
南沙新區物聯網智慧新城依託南沙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以及全球物聯網接入中國根節點主體地位優勢,以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為基礎,以新信息通信技術為核心,集聚高端產業要素,形成企業孵化、產業升級、人才培養和金融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產、學、研、用、融」產業生態體系。
南沙新區物聯網智慧新城以發展國際商貿、資訊科技、智能製造等主導產業為重,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國際商品及技術展貿中心、工業4.0先導示範區和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現代服務業國際合作區以及泛珠三角地區走向國際、參與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新平台。「物聯網智慧新城」將成為領先物聯網產業集聚生態圈,打造物聯網智慧強鎮。
物聯網智慧新城的目標是打造一個以互聯網為主的生態城鎮,將社區、產業、醫療、交通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都納入到建設范圍之內。南沙新區已經完成搭建360°全覆蓋的物聯網專用安全網路,該網路已在南沙的智慧停車、垃圾桶監測、管井監測、環境監測、資產管理、老幼防丟等多領域展開規模化應用,形成集管理運營、產業發展、公眾服務於一體的城市物聯網綜合信息管理平台。
中國低功耗物聯網產業聯盟在論壇上正式宣布落戶廣州南沙,中國低功耗物聯網產業聯盟由我國低功耗物聯網產業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及社會團體自願組成。聯盟以促進低功耗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發展為目標,集結致力於低功耗物聯網技術研究、標准制定、晶元設計、模組設計、平台開發、網路運營和應用推廣的科研院校、行業企業、社會團體等,通過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快推進物聯網低功耗通信網路在全國范圍內的部署,加速開展低功耗物聯網連接服務和增值應用服務,打造低功耗物聯網生態圈,促進會員單位互利共贏。
㈢ 防偽溯源系統哪些公司做的好
炬野科技從02年就開始做防偽系統,溯源系統,是做得比較成功的了。
㈣ 國家物聯網標識公共服務平台是事業單位嗎
事業單位的標識是這個樣子
㈤ 西安中聯惠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西安中聯惠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2016-11-22在陝西省西安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西安國際港務區物聯網產業園辦公樓二層221室。
西安中聯惠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139MA6U0BG907,企業法人杜院樂,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西安中聯惠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計算機、網路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網路系統集成;安防設備的研發、技術服務;廣告的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展覽展示服務;會議服務;生物技術的研發、技術咨詢;保健食品、預包裝食品、二、三類醫療器械、農副產品、土特產品、針紡織品、文化辦公用品、化妝品(除首次進口)的銷售;物聯網技術推廣及產品應用;電子商務技術服務(金融業務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
㈥ 如何製作可追溯系統
可追溯系統需要整體的規劃
追溯:追蹤溯源,根據某一線索(比如 ID,現象)去分析追蹤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找到事發的根源。
產品質量追溯:
目前,生產製造企業為提升產品質量及服務品質,提升企業形象,都在追求產品可追溯性,即產品品質追溯或產品質量追溯, 主要關注可追溯性和質量的控制。
可追溯性:
通過實施基於條碼\RFID技術的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進行關鍵數據的收集, 最後達到通過一個唯一的產品系列號或唯一條碼能追溯每個產品生產過程的所有關鍵信息:用料批次、供應商、作業者、作業地點(車間、產線、工位等)、加工工藝(溫度、電阻、電壓、扭力等)加工設備信息、作業時間、不良處理過程等信息的目的, 以此來分析產品質量缺陷的問題所在、快速召回、分清責任、改進生產、提供產品品質、提升企業競爭力。
追溯屬於事後控制,通過事後的反饋找出質量缺陷問題所在,進而改進生產,提高產品質量。
追溯可分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
正向追溯: 從產品系列號從上而下進行追溯,追溯其構成及生產過程信息;
反向追溯: 產品所用部件或原料批次自下而上追溯所有用到此批次部件或原料的產品,以便縮小召回范圍!
追溯又可分橫向追溯和縱向追溯。
橫向追溯: 從產品結構構成進行追溯,主要追溯其部件和原料構成;
縱向追溯: 從產品生產過程進行追溯,主要追溯產品經過哪些工位、做了哪些加工、作業者、作業時間、返修處理過程等等!
質量控制:
在數據收集過程中進行產品質量的控制, 包括工藝控制、投料核對、不良品控制、作業順序控制、質量報警、包裝規格控制等等。質量的過程式控制制屬於事中控制,在生產過程中避免質量缺陷問題發生。
詳細解決方案請咨詢"廣州溯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溯源生產製造執行質量追溯系統(DE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DE MES)是基於物聯網RFID\條碼技術的製造執行質量追溯系統,主要用於中大型製造型企業。系統通過在生產現場布置專用設(RFID、條碼採集器、PDA、LED生產看板、PLC、感測器、I/O、DCS、PC等硬體)配合條軟體系統實現從原材料上線到成品下線入庫的整個生產過程實時的數據採集、跟蹤、防錯、監控和控制的系統,通過控制包括物料、倉庫、設備、人員、品質、工藝、流程指令和設施在內的工廠資源,提升產品生產水平,保證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競爭力。同時在產品產生質量問題時實現快速追溯,維護消費者利益和企業形象。
廣州溯源(DESOFT):為眾多電子製造、食品、物流、汽車部件和化工生產企業提供了對供應鏈、生產製造實施全程監管、實時控制、過程掌控的有效企業運營管理工具,幫助企業解決了在追溯召回、庫存管理、過程式控制制、質量管理、防偽防串管理等方面的系列問題,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廣州溯源(DESOFT):運用物聯網RFID\條碼技術推動中國製造業發展!
㈦ 中國物聯網的申報
工信廳聯科[2011]8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務局,有關單位:
為做好2011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依據《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11]64 號),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突出發展重點。以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及重點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為重點,開展重點領域的應用示範和推廣,兼顧標准研製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促進物聯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注重統籌規劃。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圍繞物聯網發展需求,統籌規劃,整合資源,鼓勵和支持企業以產業聯盟組織形式開展物聯網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
(三)強化政策引導。培育技術創新能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引導企業加快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加快產業的培育和發展。 (一)技術研發類項目:重點支持智能感測器、超高頻和微波RFID、感測器網路和節點等感知技術,物聯網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系統、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等應用技術,物聯網信息安全、標識編碼、頻譜等共性技術的研發。
(二)產業化類項目:重點支持感測器、二維條碼識讀設備、M2M設備、感測器網路通信模塊/節點/網關、應用軟體、信息安全等關鍵產品的中試和規模化生產。
(三)應用示範與推廣類項目:支持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改造傳統工業流程、促進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的工業行業應用示範,以及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社會信息化等社會管理領域中的應用示範。
(四)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支持物聯網總體架構、介面、協同信息處理等基礎和共性技術標準的研製;支持物聯網共性技術服務平台及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建設。
申報條件
(一)申報單位應當具備的資格條件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
2.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會計信用和納稅信用良好;
3.財務狀況良好,具備承擔項目的財務投資能力;
4.專業技術人員不少於1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不少於5人;
5.擁有相應的專利、軟體著作權或省部級以上認定的科技成果等研發成果,以及具有相應的市場應用基礎。
(二)申報的項目應具備的條件
1.技術研發類項目應突出創新,具有先進、實用的研究目標和技術指標,具有明確的應用需求;應有較強的創新性,能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
2.產業化類項目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具有顯著技術優勢和高附加值,能夠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3.應用示範與推廣類項目應具有一定的應用基礎和集成創新性,有較好的運營模式,具備良好的復制、推廣價值。能解決特定應用中的技術問題,有利於形成應用標准規范。
4.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優先由非盈利公益性單位或產學研用聯盟牽頭,已有一定基礎,能夠整合現有資源,具備較強的標准研究、共性技術支撐及綜合信息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一)地方級項目申報單位向注冊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提出項目申請;中央級項目申報單位向其主管部門或企業集團提出項目申請。
(二)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做好本地區項目的申報工作,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負責組織做好下屬單位(企業)的項目申報工作,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可行性進行初審。
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推薦的項目不超過15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推薦的項目不超過10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3個。
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推薦的項目不超過5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2個。
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物聯網創新示範區推薦的項目不超過10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3個,並通過所在省級財政部門會同同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申報,其推薦的項目數量不計入所在省的推薦項目數量。
(三)省級財政部門會同同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依據項目初審意見於2011年6月10日前將審核匯總後的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推薦表(見附件4)和項目申請材料集中上報財政部(企業司,一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兩份),超過規定時限上報的不予受理。
(四)各單位上報的項目申請材料應包括紙質材料和電子文件(各三份),電子文件用光碟保存,自行備份不予退還。電子文件名稱格式為「單位名稱_項目所屬類別_項目名稱」。
(五)項目申報單位從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系統,下載並填寫有關資料。
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以及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要嚴格按照《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本通知要求,積極組織項目申報、嚴格審查申報材料,確保申報工作按時完成。 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是以應用為先導,存在著從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到企業、行業應用市場、再到個人家庭市場逐步發展成熟的細分市場遞進趨勢。目 前,物聯網產業在中國還是處於前期的概念導入期和產業鏈逐步形成階段,沒有成熟的技術標准和完善的技術體系,整體產業處於醞釀階段。此前,RFID市場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領域取得突破,但是由於涉及的產業鏈過長,產業組織過於復雜,交易成本過高,產業規模有限成本難於降低等問題,使得整體市場成長較為緩慢。標准體系逐漸成熟
物聯網標准體系是一個漸進發展成熟的過程。物聯網概念涵蓋眾多技術、眾多行業、眾多領域,試圖制定一套普適性的統一標准幾乎是不可能的。物聯網產業的標准將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標准體系,將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而發展和成熟。
綜合性平台即將出現
隨著行業應用的逐漸成熟,新的通用性強的物聯網技術平台將出現。物聯網的創新是應用集成性的創新,一個單獨的企業是無法完全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的。一個技術成熟、服務完善、產品類型眾多、應用界面友好的應用,將是由設備提供商、技術方案商、運營商、服務商協同合作的結果。隨著產業的成熟,支持不同設備介面、不同互聯協議,可集成多種服務的共性技術平台將是物聯網產業發展成熟的結果。
有效商業模式逐步形成
針對物聯網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將是把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的結果。物聯網將機器、人、社會的行動都互聯在一起。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將是把物聯網相關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的結果。
㈧ 手機怎麼掃碼變真偽
智能機才能掃。如果你的是智能機。你可以在你手機上的應用平台或市場。下個二維碼掃描器軟體。就可以掃你要變真假的物件
㈨ 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背景
至2011年,我國物聯網發展與全球同處於起步階段,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產業發展初具基礎。無線射頻識別(RFID)產業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其中低頻和高頻RFID相對成熟。全國有1600多家企事業單位從事感測器的研製、生產和應用,年產量達24億只,市場規模超過900億元,其中, 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市場規模超過150億元;通信設備製造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建成全球最大、技術先進的公共通信網和互聯網。機器到機器(M2M)終端數量接近1000萬,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場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10年物聯網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元。
技術研發和標准研製取得突破。我國在晶元、通信協議、網路管理、協同處理、智能計算等領域開展了多年技術攻關,已取得許多成果。在感測器網路介面、標識、安全、感測器網路與通信網融合、物聯網體系架構等方面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取得進展,成為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感測器網路標准工作組(WG7)的主導國之一。2010年,我國主導提出的感測器網路協同信息處理國際標准獲正式立項,同年,我國企業研製出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晶元,研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光纖感測器,TD-LTE技術正在開展規模技術試驗。
應用推廣初見成效。至2011年,我國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在安防領域,視頻監控、周界防入侵等應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電力行業,遠程抄表、輸變電監測等應用正在逐步拓展;在交通領域,路網監測、車輛管理和調度等應用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在物流領域,物品倉儲、運輸、監測應用廣泛推廣;在醫療領域,個人健康監護、遠程醫療等應用日趨成熟。除此之外,物聯網在環境監測、市政設施監控、樓宇節能、食品葯品溯源等方面也開展了廣泛的應用。
盡管我國物聯網在產業發展、技術研發、標准研製和應用拓展等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應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物聯網發展還存在一系列瓶頸和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與國外差距較大,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幹龍頭企業,應用水平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等。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物聯網由起步發展進入規模發展的階段,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美國已將物聯網上升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點之一;歐盟制定了促進物聯網發展的14點行動計劃;日本的 U-Japan計劃將物聯網作為四項重點戰略領域之一;韓國的IT839戰略將物聯網作為三大基礎建設重點之一。發達國家一方面加大力度發展感測器節點核心晶元、嵌入式操作系統、智能計算等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加快標准制定和產業化進程,謀求在未來物聯網的大規模發展及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創新驅動日益明顯。物聯網是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突破的重點方向,蘊含著巨大的創新空間,在晶元、感測器、近距離傳輸、海量數據處理以及綜合集成、應用等領域,創新活動日趨活躍,創新要素不斷積聚。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催生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
應用需求不斷拓寬。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註重經濟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需採用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物聯網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業環境持續優化。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物聯網發展,明確指出要加快推動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大部分地區將物聯網作為發展重點,出台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許多行業部門將物聯網應用作為推動本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加以支持。隨著國家和地方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的出台,社會對物聯網的認知程度日益提升,物聯網正在逐步成為社會資金投資的熱點,發展環境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