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局的行政處罰文書可以置之不理嗎
工商的行政處罰不可以置之不理;
如果再規定時間沒有接受處罰,工商可以吊銷你的營業證。
Ⅱ 工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簽字,公正有用嗎
行政處罰決定書不簽字視為你不知道,沒有見過,沒有接受過,但是簽字也好,不簽字也罷,送達方式分為1留置送達《把決定書留置在你的住所,有旁證,照片,錄像,家屬在場,,》,2郵遞送達《以快遞回執單為證》,3,公告送達,《報紙聲明,公告,廣播,廣告,,》4,直接送達《當事人直接簽收》等4種方式,雖然你拒絕簽字,行政機關可以以最基本的留置送達證明政處罰決定書給你送過,在這個情況下,行政處罰照樣生效,成立,希望你理解,知道明白即可,也許對你沒有幫助,但希望你心理明白啥道理就行了
Ⅲ 工商局檢查時是否可以要求其出示執法證件
作為行政機關的工商局工商人員進行執法活動時,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版。法律依據:權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
2、《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二十一條辦案人員調查案件,不得少於兩人。辦案人員調查取證時,一般應當著工商行政管理制服,並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證》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一制定、核發或者授權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
Ⅳ 請求提供《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學習輔導材料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學習輔導提綱
一、立法背景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以下簡稱58號令)自1996年10月17日實施以來(除2000年12月對其中個別章節進行修訂外,一直沿用至今),對於規范工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提高工商機關行政執法水平和行政處罰辦案質量,促進工商機關依法行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修訂該規定的必要性日漸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確定和建設法治政府目標的提出,行政執法日益面臨新的更高的要求,而58號令的一些規定不能滿足這些要求。二是涉及行政處罰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一些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相繼出台,而58號令中的一些規定與這些法律法規不夠銜接。三是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的需要。國家工商總局十分重視規范執法辦案工作,曾多次提出了「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能」的要求。周伯華局長2007年年初又提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要「努力實現監管與發展、監管與服務、監管與維權、監管與執法的統一」的工作目標和要求。要實現這些要求,進一步規范執法,需要對58號令進行完善。四是促進廉政建設的需要。2005年12月8日,總局下發了《關於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制和預防腐敗實施綱要〉2007年底前工作要點的通知》,其中把修訂58號令作為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和創新,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工作制度」的一項重要任務確定下來。五是從工商機關的執法實際看,通過多年的執法辦案實踐,各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不斷從制度層面上完善地方執法辦案制度,已經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其中有些辦法可以上升為全系統共同遵循的辦案規則。2005年底,國家工商總局正式啟動58號令的修訂工作,在反復徵求地方工商局意見和社會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幾易其稿,經國家工商總局局務會討論通過,易名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以總局第28號令公布實施(以下簡稱28號令)。
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亮點
28號令分為9章,共90條。與58號令相比,刪除了原有的「行政復議」和「備案」兩章,增加了「監督」一章。其中的亮點主要有:(一)關於工商所實施行政處罰的許可權問題工商所的行政處罰許可權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隨著工商系統執法體制改革,工商所的職能不斷調整,各省相繼規定了工商所以自己名義實施行政處罰的具體許可權,但都希望總局統一規范。經過認真研究,考慮到各地工商所的實際現狀,總局作出統一規定反而不利於各地工商所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作用。因此,為了更充分地發揮省級工商局垂直管理的優勢和作用,28號令授權省級工商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工商所以自己名義實施行政處罰的具體許可權。(二)關於告知投訴人、舉報人、申訴人的問題投訴、申訴、舉報是法律、法規賦予公民的權利,權利的內容包括進行投訴、申訴、舉報和獲知投訴、申訴、舉報結果兩部分。但在實踐中,公民的這些權利往往因為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或不告知處理結果而落空。同時,在實踐中,已經開始出現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以不作為為由,就工商局不告知的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部分工商局因此而敗訴。為了更好地保護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的這項權利,28號令中增加了告知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處理結果的規定。規定分為兩個部分,對於不予立案的,在作出不予立案決定後告知;對於立案調查的,在調查終結後應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三)進一步完善調查取證程序的具體規則調查取證是行政處罰程序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此次修訂根據執法實踐反映出的問題,在證據制度部分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如規定了調查取證應著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證」;增加規定了計算機數據、域外證據的證據形式,抽樣取證、鑒定的規則,並進一步明確了行政強制措施的適用要求。(四)確立符合執法實際的核審制度核審制度是一項內部程序制度。多年來,核審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鑒於目前執法實際的變化,似無必要對行政處罰案件全面核審,但也不宜全面廢止,而應著重對一些重大、復雜的案件進行核審把關。因此,28號令規定由各省級工商局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轄區內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審案件的類型和范圍。(五)關於行政處罰期限的問題《行政處罰法》並未規定行政處罰案件的辦理期限。一直以來,工商機關的程序規定中也未對行政處罰的期限進行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案件久辦不決等問題,損害了投訴人、舉報人、申訴人和被調查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全國人大代表也幾次提出這方面的立法建議。為了更好地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規范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行政處罰的辦案效率,28號令中增加了關於案件辦理期限的規定。(六)關於涉案財物處理問題涉案財物的處理,既關繫到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又關繫到廉潔執法的問題。針對基層執法存在的問題,28號令明確要求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罰沒物資的管理、處理制度,同時在第76條對無人認領財物的處理方式規定嚴格的程序,防止隨意處理當事人的財物,侵犯當事人的財產。(七)規范行政處罰案卷的製作「案卷評查」是國務院確定的行政執法監督的重要形式。歷年總局進行的執法檢查中,抽查行政處罰案卷也是執法檢查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次修訂中,針對案卷對內、對外不同的需要,28號令進一步明確了正卷、副卷應包括的材料內容及裝訂順序,使行政處罰文書更加完善。(八)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為了解決行政處罰中錯案的復查和糾正問題,28號令在總則第4條規定了加強對行政處罰行為監督的內容,以突出加強監督的重要性。更為重要的是,此次修訂專門設置了第八章「監督」,規定對應當處罰而不予處罰、不應處罰而進行處罰,以及處罰不當等所有與行政處罰有關的問題,通過本機關負責人和上級機關的決定,可以啟動監督程序,並明確了具體的糾正程序,特別強調了對於上級機關的糾正決定,下級機關應當堅決執行。
Ⅳ 工商局行政執法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規
工商局行政執法的內容比較多。
法律方面的有《公司法》、《商標法》、《廣告版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權》、《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等。
法規條例方面的有《商標法實施細則》、《廣告管理條例》、《企業注冊登記管理規定》、《企業登記名冊規定》、《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定》、《關於交納商標注冊費的通知》等。
國際條約方面有《馬德里協定》、《馬德里協定實施細則》、《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Ⅵ 工商局行政執法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規
您的問題比較籠統,因為工商局涉及行政執法的職能較多,所以只能簡單的根據其大體職能回答主要法律依據。至於單個職能涉及的法律法規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來說,基礎的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工商局有以下職能: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
如:食品安全法。國務院關於修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決定。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如:鄉鎮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等。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如:合同法、物權法、對外貿易法、反洗錢法、電子簽名法、企業個人所得稅法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如:消費者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煙草專賣法等。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如: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等。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刑法等。
(七)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如:《經紀人管理辦法》等
(八)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如:合同法、物權法。
(九)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如:廣告法。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如:商標法。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十二)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如:個體工商戶條例。
希望對您有用。
Ⅶ 說理式行政處罰文書具體是什麼樣子的誰有模板發下謝謝!
廣安區衛生局
行政處罰決定書
廣區衛醫罰[2007]001號
被處罰人:施某
身份證編號:----------
性別:男,民族:漢,年齡:67歲,電話:-----
家庭住址:-----
2007年1月4日,我局衛生行政執法人員對某市某鎮某村4組施某家中檢查發現:1、施某未能出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客廳的西側1名患者正在接受輸液;3、客廳的西側廂椅上發現1瓶用完的注射用頭孢曲松鈉;4、客廳西側廂椅上發現病人收費本1本。本局執法人員當天現場製作了現場檢查筆錄、對彭某的詢問筆錄、衛生監督意見書和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決定書各一份。本局於2007年1月4日受理、1月5日立案之後,組織執法人員對當事人施某的進行詢問和調取了其他相關資料,並於2007年1月6日案件調查終結。現已查明以下違法事實:
2007年1月4日,當事人施某在家給患者彭某掛水,並且現場發現客廳的西側廂椅上有1瓶用完的注射用頭孢曲松鈉,客廳西側廂椅上發現病人收費本1本。現場並未發現處方和發票。經過進一步調查,當事人施某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在家中擅自開展診療活動。在調查過程中,因當事人拒不提供賬冊、票據等經營收支憑證,且本局無法繼續調查當事人的經營收支狀況,故無法確定其違法所得,視為無違法所得。
以上事實有下列證據證實:
1、2007年1月4日製作的現場檢查筆錄1份及現場拍攝的照片3張;
2、2007年1月4日製作的衛生監督意見書1份;
3、2007年1月4日製作的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決定書1份;
4、2007年1月4日對患者彭某所作的詢問筆錄1份;
5、2007年1月5日調取的施某的身份證復印件1份;
6、2007年1月5日對施某所作的詢問筆錄1份;
7、2007年1月5日製作的證據先行登記保存處理決定書1份;
8、2007年1月5日調取的病人收費本復印件3份。
證據材料說明如下:
以上證據材料1、2、3、4,反映了2007年1月4日我局執法人員在施某家中進行檢查發現施某給患者彭小桃掛水,同時現場調取「病人收費本一份」,並要求當事人施某停止一切非法執業活動;
以上證據材料5,說明了當事人施某的基本身份資料;
以上證據材料6,說明了當事人施某對2007年1月4日現場檢查的情況予以認可以及當事人自述無法提供診療活動的全部經營收支狀況,並自認本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自2004年至今一直在家給人看病;
以上證據材料7、8,說明我局執法人員按照法律規定對證據先行登記保存的收費本予以解封,並製作並確認了復印件3份,說明當事人無法提供全部經營收支賬冊。
2007年1月22日,本局向當事人施光榮送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擬作出罰款人民幣8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2007年1月23日,施某來本局進行了陳述和申辯,提出如下理由:1、本人行醫40餘年,是奉公守法的公民,今年身體不好,一年只看了6個病人,與不符合資格的游醫要區別對待;2、從今以後堅決不看病,在家安度晚年,請寬大處理。2007年1月26日,本局對施某提出的陳述和申辯進行了復核,施某已立即停止開展非法診療活動。
本局認為,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而施某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在家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依法應予處罰。案件發生後,施某能夠積極主動配合調查並積極整改,其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符合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從輕處罰情形,依法應當從輕處罰。而施某提出的第1條申辯理由並未提供相關證據佐證,本局不予採納。
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責令施某停止一切非法執業活動,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如下:
罰款人民幣5000元整。
上述行政處罰決定履行期限和方式:自接到本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農業銀行某市支行各營業網點繳納罰款。執法單位代碼:------。
逾期不繳納罰款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如不服本處罰決定,可在收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某市衛生局或某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3個月內向某市人民法院起訴,但不得停止執行本處罰決定。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本機關將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af9ba0100cu9m.html
Ⅷ 工商局行政處罰案件中的詢問筆錄是必須具備的嗎
《中華人民共復和國行政訴訟法》制第三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只要案件的調查掌握了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違法事實的存在, 行政處罰不一定要詢問筆錄。工商局行政處罰案件中不一定需要詢問筆錄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沒有詢問筆錄的案件通常被稱為「零口供」案件。
Ⅸ 工商局處罰決定書要自己去拿嗎!不拿會怎樣
一般程來序案件的行政處罰源決定自當事人簽收之日起生效。作為當事人,你可以配合前往簽收,也可約定時間地點等候送達簽收。你不配合迴避的話,法律規定其他方式亦可視為送達。你不簽收並不代表能逃避處罰。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六十六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送達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下條的規定送達。
第六十七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送達文書,除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聽證告知書外,應當按下列方式送達:
(一)直接送達當事人的,由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收到日期,並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二)無法直接送達的,可以委託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代為送達,也可以掛號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三)採取上述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公告送達,可以在全國性報紙或者辦案機關所在地的省一級報紙上予以公告,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告欄張貼公告,並可以同時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網站上公告。自公告發布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