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標准

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標准

發布時間:2021-08-02 02:55:28

『壹』 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建設國家二級館有哪些標准

文化館是政府投資興建的公共文化設施,因此其建設應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社會需求,明確發展目標,依據服務人口配套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功能優先、高效服務的原則,以經濟適用、安全環保、節能降耗為基礎,統籌規劃與建設,兼顧運營與管理,量力而行、合理投資。

文化館的建設方式有兩種,獨立建設或聯合建設。

文化館建設規模較小時應與其他相關文化設施聯合建設,特別是一些功能相同的輔助用房可以聯合設置、統一管理,共享服務資源,達到節約投資、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

文化館在城市建設需要時也可與其他相關文化設施聯合建設。我國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文化館與青少年官、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聯合建設,會更有益於促進其各項活動的開展。

另外,文化館附近500m范圍內(步行不超過lOmin可以到達)建有公共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的,可不再設置閱覽室、兒童活動室等用房或相應減少這些用房的使用面積。

根據文化館群眾活動的特性與需求,參照文化館建築用房項目設置,具備最基本功能用房的小型館,至少應包括以下基本功能用房:多功能廳兼舞蹈排練室1個(面積300㎡)、展覽廳或廊(面積150㎡)、老人活動室1間(面積60㎡)、計算機與網路教室1間(面積70㎡),小教室2間(面積60㎡×2)、獨立學習室2間(面積60㎡×2)、業務用房4間(面積24㎡×4)、辦公室2間(面積15㎡×2)、會議兼接待室1間(面積60㎡)以及相應的輔助用房(面積lOO㎡)。由此對應的小型館使用面積約為1106㎡.則需建築面積約l500㎡。可見,功能基本健全的小型館,建築面積達到1500㎡時,基本可以開展文化館各項群眾活動項目、承擔相應的業務研究和管理工作。文化館建設資金不足時,可通過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方式,逐步完善基本功能,達到使用要求。

綜上所述,本建設標准將文化館建設規模劃分為大型館、中型館和小型館3種類型,並分別劃定了建築面積控制規模。根據我國文化館建設的實際情況,將小型館建築面積下限劃定在800㎡,以兼顧地區差異和經濟發展水平,先解決文化館的有無問題,當條件允許時再逐步改善,健全文化館的基本活動功能。建築面積不足2000㎡的文化館應與其他相關文化設施聯合建設。

『貳』 公共文化服務的核心指標是什麼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核心是服務,是踏踏實實地為群眾服務,這就要求我們內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過程容中始終要把群眾的文化權益放在第一位,要把如何為群眾服務放在第一位。這方面,許多地方都做了許多值得推廣的工作。如北京西城區文化館,每年初,他們都會把一張張調查表發到各個街道和社區,了解當地居民的文化需求。然後,根據群眾的文化需求安排一年的工作。廣東東莞的同志們一切工作都從當地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東莞是個外來工非常多的城市。外來工已經成為當地的主人。不管哪一天的晚上,你都會在一個個東莞的文化廣場上,看到一群群在文化的海洋里陶醉的打工族。在一個鄉鎮的廣場上,我曾看到圖書館的同志把一本本圖書擺在廣場上,讓打工族隨便閱讀。這是真正地為群眾服務。

『叄』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哪些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電影院、劇院、文化城、博物館、音樂廳、美回術館、書城、文化答館、公共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體育廣場、體育館、游泳健身中心、公園、社區文化宮、社區閱覽室、綜合文化站、廣播電視站、村落文化宮、農家書屋等建設。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是指由各級政府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向公眾開放用於開展文化活動的公益性場所。公共文化設施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平台和首要任務,是展示文化建設成果、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繫到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和文化發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這些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把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以「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參與文化,人人建設文化」為理念,著力構築「十五分鍾文化活動圈」,不斷建設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肆』 如何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

——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為中心環節,把黨的文藝方針政策落實到創作、表演、研究、傳播等各個環節。繼續組織「中國夢」主題創作展示活動。發揮國家藝術基金的導向作用,擴大資助范圍,豐富資助門類,突出資助重點。抓好基層公益性演出活動。
——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路。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努力完善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廣播電視發射(監測)台、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文化綜合服務中心為重點,以流動文化設施和數字文化設施為補充的基層設施網路。充分利用現有城鄉公共設施,統籌建設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配套建設群眾文體活動場地。堅持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並重,健全設施運行管理和服務標准,規范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
——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指導各地結合當地群眾需求、財政能力和文化特色,盡快制定地方具體實施標准,以縣為單位推進實施。促進城鄉文化發展一體化,均衡配置城鄉公共文化資源,實現城鄉資源整合和互聯互通。加大對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的支持力度。
——加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力度。開展公共文化需求調研,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群體文化需求的特點,實現精準服務。加快策劃實施一批民生分量重、社會關注度高、邊際帶動性強的公共文化項目。推進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基層融合發展試點,探索統籌數字文化建設的具體路徑,實現互聯互通,提高公共數字文化供給和服務能力。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運行機制。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協調機制建設,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共建共享,融合發展。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推動基層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參與式管理,健全民意表達和監督機制。採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措施,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對群眾自發開展的文體活動給予支持。
——加強基層公共文化隊伍建設。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機構人員編制標准。設立城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崗位,配置由公共財政補貼的工作人員。將公共文化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培訓和激勵機制。大力發展文化志願服務隊伍,構建參與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機制健全的文化志願服務體系。

閱讀全文

與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