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商局如何辦理舉報行為
舉報一抄般有以下幾種情況:電話襲舉報,書面舉報,當面舉報。前兩種還分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工商局接到電話舉報以後,要先做好記錄,並登記在案。然後根據舉報內容進行調查,查清事實後,依法處理。後兩種情況處理方法相同。如果舉報失實,則不予立案。舉報屬實,且案情重大,舉報人可以要求獎勵。舉報者要求保密的,工商局有義務為舉報人保密。
B. 工商局可以匿名舉報嗎
可以。
為什麼要匿名舉報?匿名的話,大多不會引起政法部門重視,因為匿名多不實,誣陷的較多。所以,你確定是事實的話,就應該實名舉報。
實名舉報,立馬就會有人找你調查核實。
但請放心,執法部門會為你保密的。
C. 我被人不正當實名在工商所舉報,請問我能在工商所拿到舉報內容的復印件嗎
不能,你只能證明你自己沒有被舉報的事情。
D. 工商投訴 要實名投訴嗎
【1】在網上向工商局舉報,舉報者應該寫真名,地址,必須寫身份證號碼,
可以選擇專匿名舉報,或者實名舉報。屬
去工商局面對面舉報,當事人必須提供舉報人真實信息,身份證原件。
可以選擇讓工商部門對自己姓名,身份證號保密。
【2】實名舉報,寫真實的身份證號碼,可以便於調查事件真相,
便於問題處理結果後,把處理結果給舉報人 回復。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十七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投訴、申訴、舉報、其他機關移送、
上級機關交辦的材料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核查,並決定是否立案;
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十五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第十九條對於不予立案的投訴、舉報、申訴,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後,
由辦案機構將結果告知具名的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將不予立案的相關情況作書面記錄留存。
E. 向工商局實名舉報,處罰結果會給舉報人書面文件嗎
按企業信用信息公示條例規定,處罰結果應在做出處罰決定之日起20日內在外網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你可以打電話詢問,也可以自行查詢。
F. 可以向工商局投訴么,投訴的話該怎麼
可以撥打12315的權力是有限的。
G. 舉報人要求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舉報立案情況進行監督,應該如何處理
【1】在網上向工商局舉報,舉報者應該寫真名,地址,必須寫身份證號碼,內
可以選擇匿名舉容報,或者實名舉報。
去工商局面對面舉報,當事人必須提供舉報人真實信息,身份證原件。
可以選擇讓工商部門對自己姓名,身份證號保密。
【2】實名舉報,寫真實的身份證號碼,可以便於調查事件真相,
便於問題處理結果後,把處理結果給舉報人 回復。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十七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投訴、申訴、舉報、其他機關移送、
上級機關交辦的材料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核查,並決定是否立案;
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十五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第十九條對於不予立案的投訴、舉報、申訴,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後,
由辦案機構將結果告知具名的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將不予立案的相關情況作書面記錄留存。
H. 舉報工商局跟什麼地方舉報呢
如果只是舉報售假行為,那麼有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二種。這二種舉報都通過回撥打12315電話、電子郵件答、信函等方式舉報。
如果是要到工商局,投訴自己消費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那就要攜帶身體證、購物發票或者收據。
I. 無營業執照被人舉報 工商局會怎麼處理
無營業執照被人舉報,工商局會依照法律進行查處,對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可以予以查封;對涉嫌用於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根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五條 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從事經營活動的,由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予以查處;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予以查處。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進行查處,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二)向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復制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對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可以予以查封;對涉嫌用於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對涉嫌無證經營進行查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措施。
(9)實名給工商局舉報擴展閱讀: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九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查處部門舉報無證無照經營。查處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並安排人員受理舉報,依法予以處理。對實名舉報的,查處部門應當告知處理結果,並為舉報人保密。
第十三條 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