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沈陽市於洪區和沈北新區那個發展的更好些呢 越詳細越好
果斷選擇沈北!
1、沈陽在打造大城市群,並且沈撫鐵同城化,沈北與鐵嶺接壤。
2、並且大學城也在沈北,由此可見政府對沈北的重視程度
3、沈陽市政府每年都向沈北新區投大量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新區的城市規劃比較現代化。
㈡ 沈陽沈北新區的背景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2006年10月,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鄭州鄭東新區成立之後,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國務院又正式批准成立了--沈陽沈北新區。
沈北新區坐標介於東經123°16'至48',北緯41°54'至42°11'之間。位於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東北城市走廊"中部,南靠沈陽市區,北連鐵嶺,東鄰撫順,西接遼西走廊,是連接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三省區的黃金通道和"東北城市走廊"的樞紐重地。長大鐵路、哈大專客,沈哈、沈環高速公路,101、102、203國道穿境而過,新區距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僅半小時車程。
2006年3月,沈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沈陽市北郊區新城子區與沈陽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合並組建沈北新區。新區面積1098平方公里。
沈北新區,按照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要求,以世界的眼光、未來的高度、現代化的標准,正在全力建設創新沈北、生態沈北、文化沈北、宜居沈北。根據創新、生態、文化和宜居這4個定位,沈北新區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創新、生態為主線,以構建和諧為宗旨,以高速發展為支撐,逐步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創新型城市。
沈北新區,將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核心,通過全面創新和綜合配套改革,探索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模式。
沈北新區將著力培育四大創新產業,即:培育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建設全國最大最好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培育發展物流商貿產業,建設東北地區物流貿易中心;培育發展現代房地產產業,建設中國北方最具魅力的生態宜居城市。
沈北新區將全面落實遼寧省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建設沈陽-鐵嶺工業走廊,以道義、虎石台、輝山、新城子四個開發區為重要節點,利用5年左右時間,建成以玉米生物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為主體的超千億產值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
沈北新區將集中打造兩大城市發展空間,即:集中打造以沈陽輝山、虎石台、道義三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為主體的近300平方公里的蒲河生態新城,集中打造以新城子鄉、新城子街和新城子開發區為主體的近100平方公里的新城子現代副城。
沈北新區將加快建設八大體制創新和開發開放平台,即:沈陽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沈陽虎石台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陽道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陽新城子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陽玉米工業園、沈陽蒲河新城電子信息產業園、沈陽怪坡旅遊風景區、沈陽七星山旅遊風景區。
海內外投資者紛紛看好新區,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韓國三星、荷蘭TNT、法國達能、中糧集團等1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沈陽乳業、南京雨潤、華美畜禽、金石豆業、禾豐牧業、東亞種業、通威飼料等近20家國家級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相繼落戶新區。
"十一五"時期,沈北新區將引進培育規模以上企業2000家,主要經濟指標每兩年翻一番,實現工業產值2000億元,財政收入40億元,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進入全省區(縣市)的前列。
沈北新區簡介
一、規劃范圍
沈北地區范圍北到市區北邊界、東到棋盤山西邊界、南到北三環、西到沈山鐵路,總面積1098平方公里,包括新城子、於洪、農業高新區、大東、東陵、皇姑六個區域,共轄9鎮、5鄉、256個居民點;
沈北新區是沈北地區的一部分,指新城子區和農業高新區兩部分,范圍為北到沈陽市區北邊界,南至北側三環繞城高速公路及二、三環之間的前進鄉,東至棋盤山風景區西邊界,西至於洪區東邊界,面積為831平方公里;
沈北新城為沈北新區內蒲河以南區域,范圍為北至蒲河,南至北側三環繞城高速公路,東至棋盤山風景區西邊界,西至沈山鐵路,面積191平方公里。
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沈北新區總人口29萬,其中城鎮人口10.7萬。沈北新城總人口為11萬,其中城鎮人口7.3萬,沈北地區大部分城鎮人口集中在沈北新城。
2005年,沈北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8.3億元,其中,輝山農業高新區自2002年1月28日成立以來,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每年均成倍增長。在農業部公布的60個國家級園區中,輝山農業高新區無論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均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深加工基地;成為遼寧省用「三化」解決「三農」的典範與龍頭;成為國家開發銀行全國「三化」解決「三農」的示範區;新城子區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億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長16.8%。
沈北新區分布有道義經濟開發區、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兩個省級開發區及虎石台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國工業園等產業園區,主要以農產品加工(乳品加工、糧油加工、果蔬加工、禽畜加工、生物制葯等)、機械製造、醫葯化工等產業為主。其中,虎石台為沈陽第一大鎮,距沈陽市城區5公里,現狀人口為4萬人。道義鎮依託道義經濟開發區,是《沈陽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年)》確定的組團之一,現人口為2.5萬人。。
三、綜合交通情況
沈北新區擁有長大鐵路、裕虎鐵路聯絡線、清水台鐵路專用線、沈哈高速公路、三環高速公路、101國道、102國道、203國道、十大線(省道)等。優越的經濟區位和快速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為區域的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河流水系情況
沈北新區處於遼河與渾河兩大水系之間,流經境內的較大河流有遼河和蒲河。其中遼河水系有萬泉河、羊腸河、長河和左小河;渾河水系有蒲河和九龍河。
蒲河貫穿沈北地區,長度約47.5公里,(其中沈北新區內蒲河段39公里)是集防洪、排澇、灌溉及生態工程於一體的市管中型河流。現狀蒲河只有局部地段進行了治理,治理河道長5.8公里,防洪標准50年一遇。
五、區域自然生態資源及礦產資源
沈北新區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等。沈北地區風光綺麗,歷史悠久,名勝眾多,人文古跡眾多,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旅遊資源主要有:怪坡、七星山、石佛寺水庫等;人文旅遊資源主要有:凈居院舍利塔、石佛寺、遼雙州城址、錫伯族民俗村等。
六、人文環境情況
沈北地區擁有十幾所大中專院校,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學院及虎石台地區的大專院校,共計10餘所,擁有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4000餘人。可為沈北大開發提供強大的人才與智力上的支持。
㈢ 沈陽沈北新區東北總部ABP後邊東側中天建設正在蓋的別墅是什麼名,沒看到樓盤名呢
龍湖?
㈣ 沈陽蘇家屯有發展還是沈北新區那邊有發展希望有明白的給個建議
沈陽蘇家屯與沈北新區是沈陽南北兩大產業集群,兩者各有所長,發展都是可觀的。沈北新區在項目招商的環節就牢牢鎖定農產品精深加工、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文化旅遊四大主導產業,並不斷提高項目引進精準度和效益性。
在不斷強化的政策供給推動下,高科技企業、新興產業項目不斷湧入,產業結構隨之優化,沈北新區被確定為沈陽市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區、東北唯一的中國創新百強縣。
蘇家屯區堅持「項目為王」,針對結構調整慢、發展後勁不足等短板,以精準招商為突破,瞄準龍頭企業,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國內外優勢資源和生產要素加速集聚。
(4)沈陽沈北新區公共服務建設擴展閱讀:
按照省和沈陽市的總體要求,蘇家屯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線,站在區域發展大格局之中,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牽引、產業升級為核心,科學制定都市文化旅遊、食品飲品輕工、汽車零部件三大主導產業發展規劃。
藉助沈陽恆大文化旅遊城、沈陽港、瀋水產業新城三大千億級龍頭的牽引作用,構建東中西三大產業發展板塊,努力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2019上半年,蘇家屯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位列沈陽市各縣(市)區第一;消費、出口、內資等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㈤ 聽說沈陽北站搬到沈北新區,改叫新北站,是真的嗎搬到沈北新區什麼位置啊
截至2019年11月,沈陽北站並未搬到沈北新區,沈陽新區的盛京站(沈陽新北站)位於沈陽市沈北新區道義街道尚在建設中。具體介紹如下:
一、盛京站
規劃中的盛京站(沈陽新北站)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道義經濟開發區內,距離道義北大街(101國道)約1.5公里,距離沈陽四環快速路約1.4公里。是京沈客運專線五大支線之一京哈直通線上唯一一座鐵路客運站,是規劃中的地鐵二號線北沿線三期終點站。
二、沈陽北站
沈陽北站,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北站路102號,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運特等站,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是中國國家「七五」計劃期間重點工程,是沈陽市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之一,是沈陽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沈陽北站總建築面積12.11萬平方米,主體為空間鋼管連續拱桁架結構,採取人流、車流分層進站方式。
(5)沈陽沈北新區公共服務建設擴展閱讀
沈陽北站的歷史沿革:
沈陽北站始建於1913年,原名奉天新站;1930年遷址重建並更名為遼寧總站;1931年至1945年9月,車站先後更名為奉天總站、北奉天驛站、沈陽北站 ;1988年6月,遷址重建新沈陽北站。
1990年12月22日,新沈陽北站及其站房、列車到機車折返段、客車技術作業站等設施竣工並投入使用,新沈陽北站為當時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客運站、中國五大鐵路交通樞紐之一。
2003年,新沈陽北站建成13年後的首次進行大規模整體改造。2012年7月15日起,沈陽北站南廣場正式封閉施工。2015年10月10日,改造後的新沈陽北站北廣場正式啟用。
㈥ 沈北新區未來的發展趨勢
2006年3月,沈陽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戰略決策,將新城子區與輝山農業高新區合署辦公,組建沈北新區。同年10月,新區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享有市級經濟管理權和國家批準的開發區管理許可權,實行封閉式管理。新區規劃面積1098平方公里,人口40萬。
沈北新區是沈陽重點推進的四大發展空間之一,是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區、新型產業的集聚區、生態市建設的先行區、和諧社會的示範區。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在沈陽北部再造一座『生態沈陽城』」的戰略部署,以開放為戰略,以創新為動力,以生態為品牌,科學規劃發展空間,主動融入大經濟圈,突出道義先導區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光電信息、文化創意、生命健康、商貿地產等主導產業,一個具有高度自主創新力、核心競爭力、輻射力、帶動力的新型經濟區已經形成。
新區先後榮獲全國生態示範區、國家級農產品深加工基地、中國名優食品產業基地、中國特色旅遊之鄉、東北亞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中國十大農產品物流重鎮、深港企業投資潛力城市、遼寧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遼寧省最具發展潛力區、遼寧省通信產業基地、遼寧省土地管理示範區、遼寧省地震安全示範區等稱號。
新區具有眾多發展優勢:
(1)區位優勢
新區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地區、東北城市群樞紐重地,素有東北地區「陸上門戶」之稱。1小時車程可達7個重要城市,覆蓋人口2400萬。
(2)生態優勢
生態是新區的特色與品牌。區內輝山、帽山、七星山鍾靈毓秀,遼河、蒲河、長河奔流不息,溫泉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全境山水相映,林蔥樹茂,城市生態融合共生,自然人文景觀薈萃,水面積率達8%,綠化率達40%。
沈北新區――青山入城、碧水環抱、綠脈縱橫、天藍氣爽。
(3)產業優勢
開放促進發展,產業興旺新區。新區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龍頭、項目集聚的窪地,匯集國內外企業4000家,其中:規模以上知名企業10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20家,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企業42家。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獨占鰲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深加工基地; 光電信息產業集群突飛猛進,已成為遼寧省通信產業基地;創意產業集群迅速崛起,已成為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商貿地產蓬勃發展, 已成為東北生態宜居區。
(4)科教優勢
由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6所大學組成的沈北大學城,由遼寧裝備技術學院、遼寧金融職業學院等12所高職院校組成的遼寧高職城,由東北育才、沈陽二中等16所名校組成的名高中城,構築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互補的教育體系,每年可培育各類人才5萬人以上;諸多科研院所、重點試驗室、博士後流動站,具有一流的科技創新能力,為區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5)體制優勢
新區是國家批準的第三個行政新區,是遼寧省唯一一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被授權在行政管理、經濟管理、社會管理、科技創新、土地管理、金融創新、對外開放、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努力打造服務型、效能型政府,現已成為東北最佳的投資服務區。
靈山秀水間蘊育商機,昂揚奮進時成就夢想。沈北新區納百川,聚智慧,求發展,願與四海客商合作共贏,攜手打造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引擎,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的「東北第一生態新城」。
㈦ 沈陽市沈北新區建設北一路38號公交車
經過沈陽市沈北新區建設北一路38號附近的公交線路見下圖
請點採納,謝謝
㈧ 沈北新區和其他新區到底回有什麼政策優勢
沈北新區--這個中國最年輕的新區,從呱呱墜地伊始就有著一串傲人的光環和頭銜--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區、中國特色旅遊之鄉、國家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東北亞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
「沈北新區的建設和興起將拉動沈陽的全面振興,通過沈北新區要聯結鐵嶺等城市,沈北新區將成為沈陽變成東北地區中心城市的橋頭堡。」陳政高對新生的沈北新區給出了這樣的的定義。沈北新區區委書記王世偉意氣風發,他說,5年之後,一個超千億產值的經濟增長帶將初具規模。10年之後,將再造一個「沈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