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縣環保局公共服務事項指南

縣環保局公共服務事項指南

發布時間:2021-08-01 09:31:12

Ⅰ 縣環保局在服務企業上應做哪些工作

一、提效能,優化高效環保審批服務。
縣環保局開辟了「建設項目環保審批綠色通道」,創新推出了環評審批下沉方式,實施建設項目跟蹤服務制度、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加快項目實施和落地生根。今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減少環評文件審批環節明確環保許可有關事項的通知》(新環字〔2012〕41號),制定並完善了《新昌縣環境保護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程序規定》、《新昌縣工業企業環評審批和環保驗收有關問題的處理方案》,進一步轉變職能、優化服務、提升效能。環境影響登記表、報告表、報告書辦理時間均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的實施意見》要求,分別由原來法律規定的15日、30日、60日縮短至現在的5日、10日、10日,環境影響登記表辦理時間由規定的5個工作日再次壓縮到3個工作日,有效提升了環評效率。今年以來共審批項目環評文件285項,共完成「三同時」竣工驗收172項。
二、強素質,提升環境監測服務能力。
今年以來,縣環保局以提高素質為抓手,強化環境監測優質服務,著力為國家級生態縣創建服務。修訂完善了《環境監測質量手冊》和《環境監測程序文件》,積極開展內部評審和管理評審,並積極參加各類環境監測技術、管理方面的培訓,逐步提高監測能力水平。在服務企業方面,及時為企業提供監測服務,積極拓展監測項目,盡量滿足企業多層次的需求。今年以來,縣環保局先後為企業開展130多個建設項目環評監測,40多個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監測,60多家企業委託監測,累計提供監測數據17000餘個,出具監測報告181份。
三、嚴整治,逐步引導企業走向規范化。
縣環保局本著「以整治促規范」的理念,今年重點開展了電鍍行業和印染行業的規范化整治。年初,縣環保局報請縣政府出台了《新昌縣電鍍行業污染整治方案》,重點幫扶我縣4家電鍍企業及配套電鍍車間開展規范化整治,督促並引導電鍍企業全面淘汰落後工藝和裝備,對現場環境、廢水處理設施、廢氣處理設施進行全面整治,規范完善有關環境管理制度,完善應急設施等工作。同時,縣環保局還開展了對全縣16家印染企業的污染整治,調查了企業的產值產量、地理分布、環保審批手續規范等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對照《浙江省印染產業環境准入指導意見》提出整改建議,以進行全面的規范整治。
四、促發展,積極為企業爭取環保專項資金。
切實加強與上級環保部門的聯系溝通,主動做好項目資金爭取工作,同時,騰出更多環境容量,大力扶持國家政策支持、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的優勢項目建設,促進全縣工業結構優化升級。今年,該局對照要求,向省財政廳、省環保廳提出了《關於申報2012年省廳環境保護、「811」生態文明推進行動和省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請示》,積極幫助鎮鄉、村、企業申請環保專項資金,其中幫助相關企業爭取環保專項資金100餘萬元,為基層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爭取資金70萬元。
五、抓管理,不斷強化企業環保培訓和應急演練。
積極推行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建設,我縣已有14家企業建立了環境監督員制度,今年該局組織了這14家企業的環境總監、環境監督員進行了專題培訓,強化企業環保意識,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在環境應急方面,出台了《新昌縣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工作方案》,指導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全面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和環境風險評估,對發現的一般環境風險隱患迅速進行整改,對存在重大環境風險隱患的立即制定整改方案,經專家論證後實施。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督促重點企業制定和完善環境應急預案,並向縣環保局備案,根據環境風險評估的情況,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設施,整改生產環節的環境風險,健全環境安全管理制度。
六、建和諧,切實解決群眾信訪重點難點焦點問題。
保持12369環保熱線、環保投訴電話暢通服務,及時調處環保信訪案件,省廳信訪件30天內辦理完畢,市長公開電話7天內辦理完畢,其他信訪件15天內辦理完畢,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環保重點、難點、焦點問題。今年共受理調處各類環保信訪案件227件,其中處理110報案18件,處理市長公開電話、省市環保、信訪部門和門戶網站縣長信箱等交辦信訪件104件,其它23件。信訪處理率和110案件報結率100%,信訪報結率達100%。
七、優創建,深入開展基層綠色系列創建活動。
積極指導鎮鄉、街道、社區、村、學校開展綠色系列創建活動。我縣儒嶴鎮、鏡嶺鎮、大市聚鎮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鎮,今年該局積極走訪、指導、幫助梅渚、南明、七星等3個鎮鄉(街道)積極爭創國家級生態鎮(街道),申報資料已上報國家環保部待命名,羽林街道創建省級生態街道資料已上報省環保廳。另外,七星中學、鏡嶺中學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學校,臨江社區、鍾樓社區成功創建市級綠色社區,成功創建市級生態村20個。
八、夯基礎,全面鋪開鎮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為深入推進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工作,加快集鎮環境污染治理,該局報請縣政府出台了《新昌縣關於加快鎮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鎮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開展對9個鎮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指導工作,梅渚鎮、澄潭鎮正在鋪設污水管網,小將鎮、沙溪鎮、澄潭鎮、回山鎮、巧英鄉、雙彩鄉、東茗鄉、城南鄉等8個鎮鄉採用中科院廣東地化研究所開發的「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目前正在進行提升改造工作。同時,積極為鎮鄉爭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補助,明確建設資金的70%由縣財政實行補助。
九、重幫扶,切實為農村解決生活垃圾處理難問題。
近兩年來,我縣以中心鎮、中心村為突破口,積極開展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進一步保護農村生態環境。2011年,我縣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新昌實際,啟動了回山鎮植林村、巧英鄉大雷村、小將鎮平山村、鏡嶺鎮外婆坑村等8個村生活垃圾太陽能生態處理工程建設,為有效解決偏遠鄉村垃圾集中收取、終端處理等問題提供了新途徑。今年,該局進一步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太陽能減量化處理站建設,沙溪、小將、巧英、城南、澄潭等鎮鄉的7個村建設資金總投入50萬元,已經全部安裝完成並投入使用。
十、保民生,切實保障區域環境安全。
今年,該局加大了對城東區塊的環境污染整治力度。為有效幫助企業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縣環保局服務進企業,進行蹲點服務,幫助企業尋找科學、實用、有效的治理技術,提高企業治理污染的積極性。力淵公司鑄造生產線搬遷項目新廠址100畝土地在平整之中,新廠區即可投入建設。通用公司在省環保廳領導專門下訪後,明確了在2013年6月30日前停止鑄造生產,並在過渡期間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盡可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另外,新昌江、澄潭江、黃澤江「三江」交接斷面水質2009年-2011年連續三年獲省政府考核優秀,今年水質比往年有所提升;局部陣發性廢氣污染范圍大幅度減少;區域環境雜訊達到功能區標准。

Ⅱ 縣環保局調職市局有什麼條件嗎

如果是上級有招考機會
就可以去考試!
否則就只有商調或借調
或直接升遷!

Ⅲ 縣環保局屬於什麼性質單位

1、環保局是政府組成部門,是行政機關,但是裡面的人就什麼身份,就不一定,可以是公務員、也可以是事業單位,可以是機關工人,甚至可能就是臨聘人員。

2、正科級行政單位,行政編制。你如果在監測站,或者監察大隊工作,就是事業編制。主要是看你考的是什麼崗位。

3、單位性質與裡面工作人員的身份不一定是必然關系,環保局是行政機關,有行政編制,裡面的工作人員可以是公務員,同時,環保局下屬的環境監察大隊等可能就是事業編制,比如說環保局的副局長,一般來說是公務員,但可以是參公或者事業身份,因為縣級以下允許混崗,即事業身份干公務員的崗位,還可以聘任,工人身份,聘任你任公務員的崗,但身份不變。 總而言之,機構性質不等同於人員身份。

Ⅳ 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的信息公開指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編制《福建省環保廳環境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供服務。本《指南》及時更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在「福建省環境保護廳」門戶網站上查閱本《指南》。環境信息公開分為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
一、主動公開
(一)公開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原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我廳環境信息公開范圍包括:我廳環境信息、我廳所屬公共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和企業環境信息。
1.我廳環境信息,是指我廳在履行環保職責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2.我廳所屬公共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事業單位)環境信息,是指我廳所屬具有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製作或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具體事業單位包括: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省環境保護設計院、省環境監察總隊、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省輻射環境監督站、省廢物管理中心、省環境影響評價技術中心。
3.企業環境信息,是指企業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和企業環境行為有關的信息。
(二)具體內容
1.我廳環境信息
環保部門的機構設置、主要職能、辦事程序及其聯系方式等情況;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標准和其他規范性文件;
環境保護規劃;
環境統計和環境調查信息;
環保資金預算、決算報告;
環保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和程序;
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受理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結果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結果;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預報、發生和處置等情況;
環境監察執法信息;
工作動態;
其他應主動公開的環境信息。
2.事業單位環境信息
本單位的機構設置、主要職能、辦事程序及其聯系方式等情況;
本單位主要依據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標准和其他規范性文件;
環保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和程序;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其他應主動公開的環境信息。
3.企業環境信息
(1)鼓勵企業自願公開環境信息
企業環境保護方針、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及成效;
企業年度資源消耗總量;
企業環保投資和環境技術開發情況;
企業排放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和去向;
企業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的處理、處置情況,廢棄產品的回收、綜合利用情況;
與環保部門簽訂的改善環境行為的自願協議。
(2)企業應當公開的信息。要求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排放標准,或者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污染嚴重的企業,公開企業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超總量情況,企業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3)對自願公開企業環境行為信息、且模範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我廳可以給予下列獎勵:
①在當地主要媒體公開表彰;
②依照有關規定優先安排環保專項資金項目;
③依照有關規定優先推薦清潔生產示範項目或者其他提供資金補助的示範項目;
④我省規定的其他獎勵措施。
(二)環境信息公開組織領導機構
我廳及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由廖屹副廳長負責;廳辦公室組織協調具體工作;各處室和事業單位負責對本處室、單位職責范圍內有關信息進行發布,並對信息發布進行保密審核。廳保密委員會負責對信息發布進行保密審定。省環境信息中心負責對信息公開提供技術服務和網路安全保障。
(三)環境信息公開時限
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環境信息,我廳和事業單位應自該環境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環境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環境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也將為與環境信息公開保持一致性而及時進行更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環境信息提供准確查詢。
(四)環境信息公開方式
採用網站、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公告欄、電子屏幕、觸摸屏等設施,以及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新聞通稿、舉行聽證會等方式進行公開。我廳主要通過「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網站公開環境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登錄「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網站查詢環境信息。「福建省環境保護廳」。
(五)環境信息公開負責機構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環保路8號
咨詢時間:周一至周五,上班時間,法定節假日除外。
二、依申請公開
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下簡稱申請人)根據需要向我廳(不含向事業單位申請)提出申請公開未向社會公眾公開的事項,我廳根據相關規定,向申請人公開(或不公開)申請事項。
(一)依申請公開環境信息受理機構(向我廳申請,不含向事業單位申請):廳辦公室。
通訊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環保路8號
咨詢時間:周一至周五,上班時間,法定節假日除外。
(二)提出申請的要求
申請人申請公開環境信息,應當向我廳提供本人的身份證明或本組織的有關證明。以組織名義提出申請的,還應當出具書面授權委託書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三)申請的具體步驟
申請人可以採用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我廳提出申請;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申請時,可委託他人申請;採用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我廳受理機構代為填寫申請。申請人申請應包括下列內容:
1.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地址、身份證明、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
2.所需環境信息的內容描述;
3.申請人的簽名或蓋章;
4.申請提交時間。
申請人可在「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網站上下載《福建省環保廳環境信息公開申請表》(附件3)電子版本,正確填寫後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我廳受理機構。
(四)申請的處理
我廳在收到申請人申請後將進行登記並提供回執,能夠當場答復的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則在登記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下列答復:
1.屬於公開范圍的,將向申請人提供信息或告知申請人可以獲得該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2.屬於不予公開范圍的,將告知申請人不予公開的理由;
3.依法不屬於本廳公開范圍的,將告知申請人該信息的掌握機關及聯系方式;申請公開的信息不存在的,將告知申請人;
4.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經領導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期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
5.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更改、補充申請。申請人更改、補充申請材料的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6.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的,應當徵求第三方意見,徵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五)監督方式和程序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我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我廳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六)申請人向環境保護公共事業單位申請獲取該單位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相關信息,由各事業單位辦理,具體方法和要求參照我廳執行。 本規定由福建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福建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Ⅳ 如東縣環保局星期六上班嗎

行政單位一般都會嚴格按照國家節假日休息,星期六、日屬於國家法定節假日,此期間是放假休息的。

Ⅵ 環保局有哪些公共服務事項

怕臟不怕累,勇於奉獻的工作時間

Ⅶ 唐河縣環保局舉報電話是啥

為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獲取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有關規定,根據豫政辦[2008]2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編制本指南。本指南每年更新一次。

一、公開原則
凡屬能公開的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及時、便民的原則,予以公開。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
二、公開內容
政府機構職能和領導名單。
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行政許可及辦事服務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 其他服務事項。
依法應當公開的其他信息。
三、目錄編排體系
唐河縣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使用電子文檔方式編排、記錄和存儲各類信息,主要含以下要素:
序號 索引號 信息內容 公開形式 公開時限 生成日期 發布機構 詳細信息
索引號。索引號是為方便信息索取所編排的信息編碼。每條信息有唯一的信息索引號。信息索引號由「地區及部門編號」、「信息分類號」、「信息生成年號」、「信息順序編號」四組代碼構成。
公開內容。簡要描述公開信息的內容。
公開形式。公開形式是指政府公開信息的種類,分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和不公開三類。
公開時限。公開時限指信息公開的期限。分為常年公開、及時公開、限時公開。
四、政府公開信息的獲取方式
(一)受理機構。本政府機關自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受理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辦公地址: 唐河縣行政中心
辦公時間: 夏季 上午8:00至12:00,下午15:00至18:00
冬季 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
聯系電話:0377-68968966
傳真號碼:0377-68968966
通訊地址:唐河縣人民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
郵政編碼:47340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二)主動公開信息。
1.公開方式。主要通過唐河縣政府網站(網址為:http://www.tanghe.gov.cn)新聞發布會及廣播、電視等媒體予以公開,並以政府門戶網站(法定載體)為政府主動公開信息的「第一平台」。同時,根據需要採取設立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等形式公開政府信息。
2.公開時限。屬於主動公開范圍,以本行政機關及本行政機關作為主辦部門與其他行政機關聯合發布的政府信息,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
1.提出申請。
通過互聯網申請。申請人可以在唐河縣政府門戶網站上填寫電子版《申請表》,通過網上報送即可。
通過信函、電報、傳真的形式提交申請。申請人通過網路下載或到受理機構領取申請表,填寫後註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通過信函、電報、傳真方式提交。
當面提出申請。申請人到受理機構直接申請。
口頭提出申請。申請人提交書面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申請,由受理機構工作人員代為填寫申請表,經申請人確認後生效。
2.申請的辦理。
登記審查。受理機構在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申請後,將從形式上對申請人提交的要件是否完備進行審查,對於要件不完備的申請予以退回,要求申請人補正。申請人單件申請同時提出幾項獨立要求的,建議申請人就不同要求分別提出申請。
辦理答復。受理機構在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當場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
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請人可以獲得該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屬於部分公開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請人部分公開的理由;
屬於免予公開范圍的,告知申請人不予公開的理由;
不屬於本機關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請人該信息的掌握機關及聯系方式;
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告知申請人實際情況。
答復的方式。按照申請人在申請書中的要求,可以提供紙質文本、電子郵件等形式的政府信息,並可以通過自行領取、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答復。
3.收費標准。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的標准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五、監督保障
(一)舉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
(二)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閱讀全文

與縣環保局公共服務事項指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