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相關文件財政局

公共服務相關文件財政局

發布時間:2021-07-31 18:31:53

『壹』 公共服務項目資金是由誰管理的

第三章 資金管理與使用
第八條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直接面向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等三大類八個項目工作的補助。八個項
目包括:開展健康教育、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計劃免疫預防接種、重大傳染病防治、婦女衛生保健服務、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慢性病與老年人動態健康管理、食
品和飲用水等衛生監督監測以及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
第九條 衛生部門、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財政部門撥付的專項資金也要實行專賬管理,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資金管理。
第十條 各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年12月底前要編制下一年度項目工作計劃和用款計劃,並連同當年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匯總後,報同級財政部門核定,形成縣(區)年度項目工作計劃和用款計劃。
第十一條
各縣(區)衛生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於每年4月底前向省衛生廳提出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補助的書面申請,並提供本地區當年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的預算
安排和自籌資金繳存財政社保專戶的憑證。市湖濱新城開發區曉店鎮納入宿豫區申報,宿遷經濟開發區三棵樹鄉納入宿城區申報。原則上,泗陽、泗洪、沭陽三縣直
接將申報材料報省衛生廳,由省衛生廳與省財政廳進行審核;宿城區、宿豫區報市衛生局與市財政局初審後,報省衛生廳與省財政廳進行審核。
第十二條 各縣(區)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省補助資金下達後,各縣(區)財政部門要連同當地財政籌集的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配套資金一起納入社保專戶,進行統籌使用。
第十三條
各縣(區)財政部門根據項目工作核定的項目用款計劃,於每年6月底前將全年70%的專項資金下達同級衛生行政部門,並按照工作進程和國庫集中支付的有關
要求及時撥付;衛生行政部門收到財政撥款後,按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進度,及時將項目資金下撥使用。下撥採取每月核定發放,6月底前要將
財政撥付的70%的專項資金全部下撥到各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其餘資金待年終考核後清算。補助資金的清算應根據醫療衛生機構實際提供基
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來進行。
第十四條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下撥的依據為各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月上報的工作量月報表及各項工作清單明細,清單明細要記錄服務對象、服務
提供人、服務提供日期等詳細信息,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簽字認定。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工作量月報表與清單明細進行初審,然後
報同級財政部門終審認定,由衛生行政部門歸檔備查。
第十五條
省衛生廳、省財政廳每年將對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行考核,各縣(區)衛生局、財政局也要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行考核。在農村基本公共
衛生服務省考核補助資金(即省補助的30%部分)下達10日內,財政部門要將城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剩餘30%資金與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剩餘資金
一並撥付衛生部門使用。原則上,年度項目工作專項資金要在當年12月底之前下撥使用完畢,補助到村衛生室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資金不低於全年總資金的
30%。

『貳』 財政局是干什麼的呢

(一)貫徹執行國家的財政稅收方針、政策,財務會計方面的法令、條例及其它有關政策。

(二)根據地方經濟發展計劃,制定地方財政發展規劃,制定年度預算和編制年度決算,執行地方人大批準的年度預算,綜合平衡地方財力。

(三)管理地方各行政部門、政法部門、文化、教育、衛生、科學技術、廣播電視等單位經費支出,監督指導行政、團體、 企業事業單位嚴格執行財務制度。

(四)管理好地方的預算外資金,審查收支范圍,對預算外資金實行統一徵收管理,嚴審支出計劃,杜絕亂收費行為。

(五)制定職工待業保險基金和職工退休養老基金的財務 制度;管理社會救災,救濟、醫療保險(含公費醫療)等財務和資金;加強對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宏觀調控和監督。

(2)公共服務相關文件財政局擴展閱讀

主要意義

財政局負責地方的財政工作,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各項事業發展。

財政局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綜合處理局機關日常政務。負責公文運轉、重要會議組織、擬定有關行政管理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負責機要、通訊、督查、信訪、保密、檔案管理。

二、政策法規處

負責推進依法行政綜合工作,對本局起草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重大決策及人大意見、政協提案答復的法律審核;組織會簽相關法律法規,報送財政立法計劃。

『叄』 財政局都有什麼部門

財政局是負責本地區財政收支、財稅政策、財政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政府組成部門。一般財政局設22個內設機構。

『肆』 財政局科室設置具體是怎樣的,能否舉一個具體的實例來說明科室間的關系和工作流程

可通過網路搜索一些城市的財政局設置機構情況,如:
北京市財政局目錄

一、職責調整
二、主要職責
三、內設機構
四、人員編制
五、其他事項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京政發〔2009〕2號),設立北京市財政局(簡稱市財政局)。市財政局是負責本市財政收支、財稅政策、財政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市政府組成部門。
編輯本段一、職責調整
(一)取消的職責。 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轉變的職責。 1.改革完善本市預算和稅政管理。逐步將政府非稅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充分發揮各部門在預算編制中的作用,完善支出標准,細化部門預算,加強財政預算執行的績效評價,提高預算管理的科學化和透明度。健全稅政管理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 2.健全市和區縣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加快形成統一規范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較大幅度地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增強區縣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3.圍繞本市功能定位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公共財政體系。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財政重點支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比重,合理界定財政保障范圍和標准,重點增加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降低行政成本。 4.強化為中央在京單位服務和為促進本市產業發展提供財政政策、資金支持的職責。 5.強化財稅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責,完善市與區縣、國家與企業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勵本市公益事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編輯本段二、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財政、財務、會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編制並組織實施中長期財政計劃;參與制定重大經濟決策和政策,研究提出運用財稅政策對經濟運行實施調控和綜合平衡本市財力的建議;擬訂並執行市與區縣、國家與企業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勵公益事業發展的財稅政策。 (二)管理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對本市的貸款業務;對本市金融機構實施財務監管;貫徹執行政府國內債務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制定政府性債務管理辦法,擬訂政府防範債務風險的措施。 (三)承擔本市各項財政收支管理的責任,編制年度預決算草案並組織執行;受市政府委託,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報告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決算;組織制定經費開支標准、定額,負責審批部門和單位的年度預決算;完善轉移支付制度。 (四)負責本市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負責政府性基金管理,按規定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財政票據;制定彩票管理有關辦法,負責彩票資金管理和彩票市場監管的有關工作。 (五)組織制定本市國庫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指導和監督本市國庫業務,負責國庫現金管理的有關工作。 (六)擬訂本市政府采購政策並監督管理;負責黨政機關、財政撥款事業單位汽車定編工作。 (七)負責組織起草本市有關稅收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及實施辦法和稅收政策調整方案;提出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政策的建議;參與制定關稅政策的相關研究工作。 (八)負責制定本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和辦法,按照規定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制定需要全市統一規定的開支標准和支出政策;負責財政預算內行政機構、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非貿易外匯的管理。 (九)依法負責本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相關工作,收取市本級企業國有資本收益,制定並組織實施企業財務制度,參與擬訂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相關制度,按規定負責資產評估的有關管理工作。 (十)負責承辦和監督本市財政的經濟發展支出、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政撥款,參與擬訂建設投資的有關政策,制定基本建設財務制度,負責有關政策性補貼和專項儲備資金財政管理工作;負責農業綜合開發管理工作;承擔財政投資評審管理工作。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管理本市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及醫療衛生支出,貫徹執行社會保障資金的財務管理制度,編制本市社會保障預決算草案,組織實施對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財政監督。 (十二)負責管理本市會計工作,監督和規范會計行為,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導和監督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 (十三)研究建立本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監督檢查財稅法律法規、政策的執行情況;反映財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提出加強財政管理的政策性建議。 (十四)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編輯本段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財政局設24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的政務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信訪、議案、建議、提案、安全保密、政府信息公開、宣傳、接待聯絡等工作;負責起草有關重要文稿;承擔機關重要事項的組織和督查工作。 (二)綜合處。 編制本市中長期財政計劃;擬訂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負責審批行政性收費項目並參與標準的確定,管理收費立項和標准;擬訂彩票管理有關辦法,負責本市彩票資金管理和彩票市場監管的有關工作;研究財政政策,組織調研工作;管理財政票據。 (三)法制處。 負責機關推進依法行政綜合工作;起草有關財政、財務、會計管理和稅收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負責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指導和協調;承擔行政復議、應訴的有關工作;承擔機關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有關備案工作。 (四)稅政處。 擬訂本市稅收的具體辦法;研究提出稅收政策調整方案和稅種增減、稅目稅率調整、減免稅等建議;監督稅收政策的執行情況;負責稅收資料普查、統計,分析稅源變化,提出運用稅收杠桿調節經濟運行和國民收入分配的政策性建議,依法辦理稅收返還具體工作;處理稅政爭議案。 (五)關稅處。 負責提出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政策的建議;對本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生產和貿易企業提出的調整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政策的建議進行審核、協調及匯總上報;負責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有關政策的宣傳、咨詢工作;參與擬訂關稅政策的相關研究工作,為擬訂關稅談判方案提供依據和建議。 (六)預算處。 編制本市年度財政預算並組織執行,匯總年度地方預算;負責財政收支綜合平衡工作;負責對市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聯絡工作;研究提出財政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建議,承擔市對區縣轉移支付工作;匯總審定本市部門各項經費支出標准和定額,建立財政專項資金投放項目庫;管理預算部門指標。 (七)績效評價處(行政事業資產管理處)。 擬訂本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有關政策、制度、辦法及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組織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依據評價結果提出核定和調整部門預算的意見;監督管理本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組織擬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有關政策、制度和辦法,負責行政事業單位產權界定、清查登記、劃轉、轉讓等工作,研究提出有關改革方案和措施。 (八)國庫處。 組織擬訂本市國庫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負責財政性資金的撥付和調度;負責總預算會計工作;辦理財政性資金收支結算;匯總、編制本市地方財政決算、部門決算;統一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銀行開戶。 (九)行政政法處。 負責擬訂本市行政性經費的財務管理辦法;管理行政、公檢法、監獄、勞教等部門的經費及有關專項資金;審核有關部門的年度預決算,並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辦理國家規定統一著裝的有關事項;承擔清理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的具體工作;擬訂政府公共財產管理的制度規定並監督執行。 (十)教科文處。 負責擬訂本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辦法;管理教育、科學、文化等部門的經費;審核有關部門的年度預決算,並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承擔市級國有文化企業資產與財務管理的有關工作。 (十一)經濟建設一處。 負責管理本市糧食、副食品等專項儲備經費;管理糧食、副食品風險基金、城市公用事業等政府各專項資金和專項補貼;管理經濟和信息化、交通等部門的經費。 (十二)經濟建設二處。 參與研究擬訂本市財政投融資政策;擬訂財政投資管理制度;負責對財政性投資項目的財政財務管理;管理發展改革、國土、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的經費;審核和批復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負責與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在投資領域的政策協調;管理本市政府住房基金,參與擬訂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管理國有土地收益。 (十三)農業處。 研究擬訂本市財政支農的財務管理制度;擬訂農業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和辦法;審核有關部門的年度預決算;管理農業、園林綠化、水務等部門的經費;管理有關支農專項資金,並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監督、指導農業企業財務。 (十四)社會保障處。 參與研究本市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政策;負責審核社會保障預決算;管理人力社保、民政、衛生等部門的經費;管理財政預算涉及的社會救濟、勞動就業、醫療保險(包括公費醫療)等方面的資金,並擬訂有關財務管理制度;會同有關方面擬訂職工失業保險和職工退休養老等社會保障基金的財務管理辦法;組織實施對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財政監督。 (十五)企業處。 負責擬訂本市企業財務管理辦法,監管國有企業財務;研究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改革,參與擬訂有關政策;管理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等;按規定承擔有關資產評估管理工作。 (十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處。 依法負責本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相關工作,收取市本級企業國有資本收益。 (十七)金融處。 負責擬訂本市金融類企業財務管理辦法;對市屬金融機構(包括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進行監管;承擔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協調配合的研究工作;研究政府債務狀況,擬訂政府防範債務風險的措施。 (十八)外事處。 負責擬訂本市外事財務制度和辦法;擬訂並執行財政預算內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非貿易外匯管理制度和開支標准;管理地方外事經費;負責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管理及相關出國(境)培訓、考察等工作;負責管理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對本市的貸款業務。 (十九)會計處。 貫徹和組織實施國家會計制度;管理本市會計工作,並擬訂有關制度規定;負責會計人員的管理、專業技術職務的考核和評定工作;承擔指導和監督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的工作;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 (二十)財政監督處。 研究擬訂本市財政監督檢查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針對財政資金運行的重要情況及對財政收支的影響,提出有關的建議或措施;組織協調重大和專項財政監督檢查;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及財經紀律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監督機關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執行財政法規政策和制度的情況;監督所屬單位財務收支管理情況;組織實施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的監督;指導、監督、檢查直屬監督檢查分局的業務工作。 (二十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研究擬訂本市農業綜合開發的財務管理制度;參與研究擬訂農業綜合開發的政策和發展規劃,確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辦理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的撥付業務;監督、檢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 (二十二)政府采購管理處(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辦公室)。 負責起草本市政府采購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提出政府采購年度預算編制建議;指導本市政府采購工作;擬訂規范政府采購機構行為的辦法;監督政府采購機構依法實施政府采購;承擔加入《政府采購協議》談判應對的相關工作;負責本市黨政機關和財政撥款事業單位汽車定編等工作。 (二十三)財務處。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財務、資產管理工作。 (二十四)人事教育處。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人事、機構編制、隊伍建設等工作;擬訂本市財政系統教育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工會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工會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按有關規定派駐。
編輯本段四、人員編制
市財政局機關行政編制315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5名;處級領導職數27正(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工會專職副主席1名、離退休幹部處處長1名)61副。
編輯本段五、其他事項
(一)市財政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等部門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發揮發展規劃、計劃、產業政策在宏觀管理中的導向作用,加強綜合協調,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觀管理體系,提高宏觀管理水平。 (二)稅政管理的職責分工。市財政局負責提出稅收立法建議,根據中央授權,組織起草本市稅收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及實施辦法和稅收政策調整方案,與北京市國家稅務局(簡稱市國稅局)、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簡稱市地稅局)等部門提出稅種增減、稅目稅率調整、減免稅等建議。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具體起草本市稅收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及實施辦法並提出稅收政策建議。這些事項由市財政局組織審議後與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共同上報和下發。市國稅局、市地稅局負責對稅收方面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執行過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問題進行解釋,事後向市財政局備案。 (三)所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伍』 行政服務中心和財政局有什麼區別

『陸』 財政局都有什麼部門

有綜合處(非稅收入管理處)、法制處、稅政處等。

以北京財政局為例,主要有辦公室、研究室、綜合處(非稅收入管理處)、法制處、稅政處、關稅處、預算處、績效評價處、資產管理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處)、國庫處、黨政群團處、公檢法司處、教育事業處、科技文化處、經建一處、公用事業處、經建二處。

農業處、社保處、金融處、外事處、會計處、財政監督處(內部控制辦公室)、監察處、政府采購管理處、信息處、財務處、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辦公室、工會、離退幹部處。

(6)公共服務相關文件財政局擴展閱讀:

財政局的相關要求規定:

1、制定職工待業保險基金和職工退休養老基金的財務 制度;管理社會救災,救濟、醫療保險(含公費醫療)等財務和資金;加強對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宏觀調控和監督。

2、指導農口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嚴格把好支農資金的分配使用,保證農口事業發展。宣傳貫徹國家財經稅收政策,積極扶持和培植地方財源。

3、管理和指導會計工作,保障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經常宣傳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准則;組織會計人員培訓工作。監督、指導國營工業、商業、糧食、外貿、物資及交通運輸企業財務工作,協調企業財務中的有關問題。

『柒』 財政局文件是否可作為法律依據

所謂法律依據,首先應當是法律,我國通說所稱之法律系指憲法\基本法\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司法解釋這樣的幾類法律淵源,按照我國的規定,南通是無權制定法律的!,另外請看一下通財會(2006)1號的具體內容,是不是經過某法律規定的有效授權而制定的某部門或單行法律的實施具體辦法,的經驗,一般是不會授權給一個普通地級市職能部門制定法律實施辦法的!

『捌』 財政局的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

1、業務方面不同

從事的業務方面,公務員在行政單位工作,從事行政管理職能,事業編在事業單位工作,從事服務職能,行政單位有很多,包括黨委工作部門,政府工作部門,人社局,財政局,教育局等。

大部分事業單位只是行政單位的下屬單位,比如人社局下屬的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下屬的招生辦公室等,也就是說,雖然都屬於人社局工作,但是公務員編制屬於機關工作人員,事業編制只是局下屬失業單位工作人員。

2、待遇方面不同

關於待遇方面,公務員編制的相關待遇,包含行政待遇,經濟待遇,按照公務員法有關政策制度執行,具有比較明確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事業單位編制由於種類比較多,比如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以及今後的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等,所以事業單位的相關待遇,會有不同的標准和政策,暫時沒有相對統一明確。

3發展前景不同

發展前景方面,公務員可以進行職務晉升,擔任領到職務,比如擔任副局長,副縣長等,事業編制雖然說也有管理崗位,但是管理崗位畢竟是少數,很多人窮其一生也只是換來管理九級職員,大部分人還是通過聘用職稱來提高工資待遇。

『玖』 財政局由那些單位組成

財政局是負責本地區財政收支、財稅政策、財政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政府組成部門。一般財政局設22個內設機構。
1.辦公室
負責機關的政務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信訪、議案、建議、提案、安全保密、政府信息公開、宣傳、接待聯絡等工作;負責起草有關重要文稿;承擔機關重要事項的組織和督查工作。
2.綜合處
編制該市中長期財政計劃;擬訂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負責審批行政性收費項目並參與標準的確定,管理收費立項和標准;擬訂彩票管理有關辦法,負責該市彩票資金管理和彩票市場監管的有關工作;研究財政政策,組織調研工作;管理財政票據。
3.法制處
負責機關推進依法行政綜合工作;起草有關財政、財務、會計管理和稅收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負責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指導和協調;承擔行政復議、應訴的有關工作;承擔機關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有關備案工作。
4.稅政處
擬訂該市稅收的具體辦法;研究提出稅收政策調整方案和稅種增減、稅目稅率調整、減免稅等建議;監督稅收政策的執行情況;負責稅收資料普查、統計,分析稅源變化,提出運用稅收杠桿調節經濟運行和國民收入分配的政策性建議,依法辦理稅收返還具體工作;處理稅政爭議案。
5.關稅處
負責提出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政策的建議;對該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生產和貿易企業提出的調整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政策的建議進行審核、協調及匯總上報;負責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有關政策的宣傳、咨詢工作;參與擬訂關稅政策的相關研究工作,為擬訂關稅談判方案提供依據和建議。
6.預算處
編制該市年度財政預算並組織執行,匯總年度地方預算;負責財政收支綜合平衡工作;負責對市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聯絡工作;研究提出財政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建議,承擔市對區縣轉移支付工作;匯總審定該市部門各項經費支出標准和定額,建立財政專項資金投放項目庫;管理預算部門指標。
7.績效評價處
擬訂該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有關政策、制度、辦法及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組織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依據評價結果提出核定和調整部門預算的意見;監督管理該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組織擬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有關政策、制度和辦法,負責行政事業單位產權界定、清查登記、劃轉、轉讓等工作,研究提出有關改革方案和措施。
8.國庫處
組織擬訂該市國庫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負責財政性資金的撥付和調度;負責總預算會計工作;辦理財政性資金收支結算;匯總、編制該市地方財政決算、部門決算;統一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銀行開戶。
9.行政政法處
負責擬訂該市行政性經費的財務管理辦法;管理行政、公檢法、監獄、勞教等部門的經費及有關專項資金;審核有關部門的年度預決算,並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辦理國家規定統一著裝的有關事項;承擔清理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的具體工作;擬訂政府公共財產管理的制度規定並監督執行。
10.科教文處
負責擬訂該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辦法;管理教育、科學、文化等部門的經費;審核有關部門的年度預決算,並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承擔市級國有文化企業資產與財務管理的有關工作。
11。經濟建設處

參與研究擬訂該市財政投融資政策;擬訂財政投資管理制度;負責對財政性投資項目的財政財務管理;管理發展改革、國土、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的經費;審核和批復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負責與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在投資領域的政策協調;管理該市政府住房基金,參與擬訂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管理國有土地收益。
12.農業處
研究擬訂該市財政支農的財務管理制度;擬訂農業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和辦法;審核有關部門的年度預決算;管理農業、園林綠化、水務等部門的經費;管理有關支農專項資金,並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監督、指導農業企業財務。
13.社會保障處
參與研究該市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政策;負責審核社會保障預決算;管理人力社保、民政、衛生等部門的經費;管理財政預算涉及的社會救濟、勞動就業、醫療保險(包括公費醫療)等方面的資金,並擬訂有關財務管理制度;會同有關方面擬訂職工失業保險和職工退休養老等社會保障基金的財務管理辦法;組織實施對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財政監督。
14.企業處
負責擬訂該市企業財務管理辦法,監管國有企業財務;研究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改革,參與擬訂有關政策;管理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等;按規定承擔有關資產評估管理工作。
15.金融處
負責擬訂該市金融類企業財務管理辦法;對市屬金融機構(包括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進行監管;承擔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協調配合的研究工作;研究政府債務狀況,擬訂政府防範債務風險的措施。
16.外事處
負責擬訂該市外事財務制度和辦法;擬訂並執行財政預算內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非貿易外匯管理制度和開支標准;管理地方外事經費;負責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管理及相關出國(境)培訓、考察等工作;負責管理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對該市的貸款業務。
17.會計處
貫徹和組織實施國家會計制度;管理該市會計工作,並擬訂有關制度規定;負責會計人員的管理、專業技術職務的考核和評定工作;承擔指導和監督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的工作;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
18.財政監督處
研究擬訂該市財政監督檢查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針對財政資金運行的重要情況及對財政收支的影響,提出有關的建議或措施;組織協調重大和專項財政監督檢查;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及財經紀律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監督機關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執行財政法規政策和制度的情況;監督所屬單位財務收支管理情況;組織實施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的監督;指導、監督、檢查直屬監督檢查分局的業務工作。
19.農業綜合開發處
研究擬訂該市農業綜合開發的財務管理制度;參與研究擬訂農業綜合開發的政策和發展規劃,確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辦理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的撥付業務;監督、檢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
20.政府采購管理處
(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辦公室)。
負責起草該市政府采購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提出政府采購年度預算編制建議;指導該市政府采購工作;擬訂規范政府采購機構行為的辦法;監督政府采購機構依法實施政府采購;承擔加入《政府采購協議》談判應對的相關工作;負責該市黨政機關和財政撥款事業單位汽車定編等工作。
21,財務管理處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財務、資產管理工作。
22,人事教育處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人事、機構編制、隊伍建設等工作;擬訂該市財政系統教育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工會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工會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按有關規定派駐。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相關文件財政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