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十三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十三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發布時間:2021-07-31 16:56:59

Ⅰ 誰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辦法><問責制度><日常督導檢查制度>

日常衛生監督制度

第十條 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衛生防疫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施行衛生監督,並接受當地衛生防疫機構
的業務指導。
第十一條 衛生防疫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交給的任務。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其上級主管部門發給證書
第十二條 衛生防疫機構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職責;
(一)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測和衛生技術指導;
(二)監督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指導有關部門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三)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並參加竣工驗收。
第十三條 衛生監督員有權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索取有關資料,經營單位不得拒絕或隱瞞。
衛生監督員對所提供的技術資料有保密的責任。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在執行任務時,應
佩戴證章、出示證件。

公共衛生管理制度

為了搞好城鎮公共衛生,保護人民身體健康,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製訂本制度。
一、保持城鎮街道、草坪等環境整潔。大街小巷要經常清掃、保潔。主要街道、干線的大清掃工作,要在早晨六時(冬季七時)前做完,並隨時進行保潔。
在街道上不準傾倒垃圾、污水,拋棄動物屍體,堆置、晾曬、煎熬惡臭的物品(包括糞便)。對冬季馬路上的積雪,要由環境衛生部門組織,劃分區域,指定單位及時清除。運載散體、流體物料和垃圾的車輛,要嚴密苫蓋,不得沿途遺散。
二、及時處理垃圾。居民的生活垃圾,要倒入固定的垃圾容器或垃圾車,由專業隊伍運往指定地點。做到日產日清,車走地凈。
三、大力宣傳衛生知識,使人人尊重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不隨地便溺,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紙、瓜果皮核,不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資金管理制度

編制項目預算,並由財政、衛生部門審核後下達項目預算,規范資金使用。
二是資金核算制度。實行「專戶儲存,專賬核算」,並按照會計核算辦法和農村公共衛生資金管理特點,制定農村公共衛生資金會計核算條目,統一、規范農村公共衛生資金核算,確保農村公共衛生資金發揮最大效益。三是資金撥付制度。農村公共衛生資金按照「花錢買服務,辦事不養人」的原則,縣級財政預算安排的部分由縣財政預撥各鄉鎮衛生院,省級部分根據年度項目實施情況預撥,年終根據督查考核結果按多扣少補的原則進行結算;四是資金使用反饋制度。根據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年度實施計劃,編制項目實施情況季報表,按季報送,為管理部門及其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五是專項督查監督制度。每年不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追效,並定期組織檢查考核,及時做出績效評價。六是檔案管理制度。資金核算檔案在年度結束後整理歸檔,項目管理檔案在項目結束後整理歸檔,完整保存農村公共衛生資金管理情況。

Ⅱ 最新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發布,有哪些變化

新版《規范》合並了《中醫葯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和《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版務規范》,對有權關服務規范內容進行了修改完善,精簡和優化了部分工作指標。主要修改如下:
改動一:進一步明確服務對象為常住人口。
改動二:將原版中的「考核指標」改為「工作指標」。
改動三:居民健康檔案
改動四:健康教育
改動五:預防接種
改動六:0~6歲兒童健康管理
改動七:孕產婦健康管理
改動八:老年人健康管理
改動九: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

改動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改動十一: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改動十二:中醫葯健康管理。
改動十三: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改動十四: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Ⅲ 公共衛生健康服務十一類十三項的內容如下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包括9個免費項目,按人群和疾病劃分回,具體包括三類答服務:

一是針對全體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

二是針對重點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為孕產婦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指導服務。

三是針對疾病預防控制的公共衛生服務。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

Ⅳ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包括哪十三項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3項內容,即:

  1.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2. 健康教專育。

  3. 預防接屬種。

  4. 0~6歲兒童健康管理。

  5. 孕產婦健康管理。

  6. 老年人健康管理。

  7.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8. 2型糖尿病者健康管理。

  9.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 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11.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

  12. 中醫葯健康管理。

  13.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Ⅳ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補助資金有疾控的嗎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財社〔2011〕311號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醫改意見和實施方案精神,規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以下簡稱補助資金)分配和使用管理,提高補助資金使用效益,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關於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政策的意見》(財社〔2009〕66號)和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衛婦社發〔2009〕70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補助資金是指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的,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補助資金。
第三條 各級財政部門要努力調整支出結構,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縣(區)級(含直轄市的區、縣,下同)財政部門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的安排、撥付及管理的主體責任。在編制年度預算時要按照規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經費標准足額安排補助資金預算。
第四條 中央財政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對地方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予以補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根據各地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口和國家規定的人均經費標准,統籌考慮區域財力狀況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情況確定。
第五條 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按照「當年預撥、次年結算」的辦法下達,當年按服務人口、人均經費標准預撥補助資金,次年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情況結算。中央對地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績效考核辦法由衛生部、財政部另行制定。
第六條 省級財政要安排必要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支持困難地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地方各級財政可根據本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需求和財力承受能力,適當增加服務項目內容,提高經費補助標准。
第七條 地方各級財政要會同衛生部門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統籌使用上級財政和本級財政安排的專項補助資金。各地要結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資金撥付和績效考核的具體辦法。
第八條 省級衛生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根據國家確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本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及各項服務的數量和標准,並負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成本測算,制定成本補償參考標准,為合理確定經費補助標准和績效考核辦法提供依據。
第九條 縣(區)級財政、衛生部門根據轄區內服務人口數和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數量、質量以及人均經費標准,在全面績效考核的基礎上確定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具體補助金額。
第十條 縣(區)級衛生部門應會同財政部門確定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會力量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監督。縣(區)級衛生、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績效考核,並通過適當的方式向全社會公開績效考核結果,接受社會監督。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招投標方式依託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開展績效考核工作。對經考核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按有關規定取消其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資格。
第十一條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確定後,縣(區)級財政按照預撥和結算相結合的辦法撥付補助資金。有條件的地區,補助資金由縣(區)級財政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撥付到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第十二條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並認真執行財務會計制度,加強資金管理。對於按規定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城鄉居民收費。
第十三條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按規定使用補助資金,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償參考標准,將補助資金用於相關的人員支出以及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必需的耗材等公用經費支出。
第十四條 補助資金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城鄉居民提供政府統一規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范圍內的各項服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擠占和挪用。不得將補助資金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設施建設、設備配備和人員培訓等其他支出。對截留、擠占和挪用專項資金的,要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對虛報、瞞報有關情況騙取上級專項補助資金的,除責令其立即糾正外,要相應核減上級專項補助資金,並按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第十五條 省級財政、衛生部門要及時將本地區補助資金分配使用情況上報財政部、衛生部,有關資金分配文件要同時抄送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第十六條 各省級財政、衛生部門要根據本辦法,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的具體管理辦法。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通知下發之日起執行,有財政部商衛生部負責解釋。財政部、衛生部制定的《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社〔2008〕2號)同時廢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Ⅵ 公共衛生資金配套是什麼

第三章 資金管理與使用第八條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直接面向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等三大類八個項目工作的補助。八個項目包括:開展健康教育、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計劃免疫預防接種、重大傳染病防治、婦女衛生保健服務、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慢性病與老年人動態健康管理、食品和飲用水等衛生監督監測以及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第九條 衛生部門、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財政部門撥付的專項資金也要實行專賬管理,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資金管理。第十條 各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年12月底前要編制下一年度項目工作計劃和用款計劃,並連同當年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由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匯總後,報同級財政部門核定,形成縣(區)年度項目工作計劃和用款計劃。第十一條 各縣(區)衛生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於每年4月底前向省衛生廳提出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補助的書面申請,並提供本地區當年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的預算安排和自籌資金繳存財政社保專戶的憑證。市湖濱新城開發區曉店鎮納入宿豫區申報,宿遷經濟開發區三棵樹鄉納入宿城區申報。原則上,泗陽、泗洪、沭陽三縣直接將申報材料報省衛生廳,由省衛生廳與省財政廳進行審核;宿城區、宿豫區報市衛生局與市財政局初審後,報省衛生廳與省財政廳進行審核。第十二條 各縣(區)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省補助資金下達後,各縣(區)財政部門要連同當地財政籌集的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配套資金一起納入社保專戶,進行統籌使用。第十三條 各縣(區)財政部門根據項目工作核定的項目用款計劃,於每年6月底前將全年70%的專項資金下達同級衛生行政部門,並按照工作進程和國庫集中支付的有關要求及時撥付;衛生行政部門收到財政撥款後,按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進度,及時將項目資金下撥使用。下撥採取每月核定發放,6月底前要將財政撥付的70%的專項資金全部下撥到各鄉鎮衛生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其餘資金待年終考核後清算。補助資金的清算應根據醫療衛生機構實際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來進行。第十四條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下撥的依據為各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月上報的工作量月報表及各項工作清單明細,清單明細要記錄服務對象、服務提供人、服務提供日期等詳細信息,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簽字認定。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工作量月報表與清單明細進行初審,然後報同級財政部門終審認定,由衛生行政部門歸檔備查。第十五條 省衛生廳、省財政廳每年將對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行考核,各縣(區)衛生局、財政局也要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行考核。在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省考核補助資金(即省補助的30%部分)下達10日內,財政部門要將城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剩餘30%資金與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剩餘資金一並撥付衛生部門使用。原則上,年度項目工作專項資金要在當年12月底之前下撥使用完畢,補助到村衛生室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資金不低於全年總資金的30%。

閱讀全文

與十三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