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扣押物品是有規定期限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二專十五條「查封、扣押屬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的規定,工商局扣押物品最長時間不得超過60日,如果超過60日的,被扣押的物品自動解除行政強制措施,也就是說,被扣物品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取回被扣押的物品。
Ⅱ 工商局扣押的物品,可以私下歸還嗎
工商局是國家的行政部門具有一定的執法能力,其所扣押的物品都有正規的手續和登記,所以想私下裡歸還是不太可能的,這樣會觸范其規章制度會受到嚴重的處罰。
Ⅲ 請問,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被實施 查封 扣押的物品要給沒收嗎
(1)《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專管理部屬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無照經營行為的處罰,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需要看你具體是做什麼經營活動的,一般的無照經營行為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3)被實施扣押的物品現在扣押的時間到了,根據《行政強製法》的規定,工商部門會在期限到期之前辦理延期手續的,要是未辦理延期手續,工商部門應該把相關物品發放給你。
希望上述解釋可以幫助你。
Ⅳ 工商局扣留物品
一、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三十六條規定「查封、扣押當事人的財物,應當當場清點,開具清單,由當事人和辦案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交當事人一份,並當場交付查封、扣押財物通知書。」你作為當事人不在場的情況下,未能當場清點且雙方簽字,工商執法人員在這種情況下扣押你的電腦,屬於程序違法。
http://ke..com/view/1609011.htm?fr=ala0_1
二、清單上將電腦專門註明是主機.而不寫顯示器.也是不規范的。
三、無證經營罰款2萬有根據。
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四條:「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http://ke..com/view/439104.htm?fr=ala0_1
Ⅳ 行政處罰沒收的財物工商管理部門應該怎樣處理
行政處罰對未成年人以後的人生是否有影響
行政處罰一般不會在檔案中記載,如果在檔案中記載了,用人單位看了當然會有影響。但是最主要的是教育孩子正確對待,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把壞事變成好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反而有利。
Ⅵ 工商局有權沒收財物嗎
工商局可以查處違法經營,違法經營除了假冒偽劣以外,也包括無證照經營。工商局有權查處甚至沒收貨物。但是你的是真貨,而且只是無證照而已,一般會進行處罰,不會沒收貨物。不過具體的還要看你的貨物類型和查處原因了。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主要職責包括以下幾點: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七)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八)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九)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十二)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十三)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十四)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十五)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Ⅶ 求助:工商局的有權利沒收我們東西嗎
根據工商局來行政執法權行自政強制條款的規定:
行政強制(共7類35項)
1、查封、扣押(留)財物(共17項)
2、查封場所(共8項)
3、扣留營業執照(共2項)
4、責令說明情況、暫停經營活動、暫停財物處置(共4項)
5、申請凍結違法資金
6、對被查封、扣押的易腐爛、變質物品的先行處理(共2 項)
7、對無人認領的查封、扣押物品的處理
所以,工商局有權在其行政執法范圍內沒收你們的東西。
Ⅷ 工商局對沒收的非法財產可由本部門自己進行拍賣嗎
不可以的,需要法院拍賣
Ⅸ 罰沒款管理
安徽省罰款和沒收財物管理暫行條例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罰款和沒收財物(以下簡稱罰沒)的管理,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組織進行罰沒的管理。
各級法院、檢察院執行罰沒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必須依法進行罰沒處罰。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對違法違章行為依法進行罰沒,是法律賦予的權力,被處罰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財政主管部門主管罰沒管理工作。
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負責本部門罰沒管理。
各級審計、監察和檢察機關對罰沒負責監督檢查。
第二章罰沒項目的設置
第五條 罰沒項目的設置,必須以法律、法規以及與法律、法規不相抵觸的規章為依據,任何機關或組織不得擅自設置罰沒項目。
第六條 依法設置的罰沒項目由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制訂實施辦法,明確適用范圍、處罰標准、批准許可權、執行機關和執行程序等,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條 對罰沒項目實行目錄管理,目錄由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編制,經省財政主管部門核定後,公布於眾。
第三章罰沒執行的管理
第八條 罰沒必須由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的機關或組織執行。執法人員執行罰沒時,必須佩帶和出示國家或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的執法標志和證件。
第九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作出罰沒決定,應向被處罰單位或個人說明處罰原因和處罰依據。使用處罰決定書和罰沒收據。
除國家有統一規定外,處罰決定書由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罰沒收據由省財政主管部門統一制發。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自行印製。
第十條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同一違法違章行為,只能由一個機關或組織處罰,不得重復處罰。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之間因前款規定的同一行為處罰發生矛盾的,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裁決。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有權拒絕處罰:
(一)罰沒項目沒有列入目錄管理的;
(二)執法人員未佩帶統一的執法標志和出示執法證件的;
(三)執法人員未使用統一制發的處罰決定書和罰沒收據的;
(四)對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同一違法違章行為進行重復處罰的;
(五)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罰沒處罰行為的。
第十二條 被處罰單位或個人對罰沒處罰決定不服的,可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
確屬錯誤的罰沒,應將所罰沒財物退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執行罰沒的機關、組織以及執法人員的違法違章行為,都有權向其主管機關或監督機關檢舉、控告。主管機關或監督機關應當在一個月以內答復和處理;特殊情況,兩個月內必須予以答復和處理。
第十四條 對企業單位的罰款,被處罰企業一律在自有資金中開支,不得計入成本費用和營業外支出,不得擠占應當上交財政的收入。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罰款,被處罰單位一律在單位的預算包干經費或預算外資金中開支。對個人罰款,由個人承擔。
第四章罰沒款物管理
第十五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依法收繳的一切罰沒款和沒收物品的變價款,除法律、法規和國家財政部門另有規定外,應全部繳同級財政部門,不得截留、挪用、提留、隱瞞、坐支、私分,財政部門也不得退還。
第十六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應設立罰沒財務帳冊,健全保管、交接制度和結算對帳制度,按期將罰沒收入繳同級財政部門。
財政、審計機關定期對罰沒財物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依法沒收的財物,應及時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一般商品,由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會同同級財政、物價部門按質作價,交國營商業或供銷企業銷售或公開拍賣,不得內部銷售。
(二)專門經營的財物交專營機關或專營企業收兌、收購。
(三)文物和珍稀動、植物,交專門管理部門處理。
(四)政治違禁品、淫穢物品、破壞性物品、毒品,交有關管理機關處理。
(五)對人體有害的食品以及其他無使用價值的物品,由收繳機關按規定銷毀。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處理沒收財物應按規定程序進行,並開列清單,隨繳庫憑證存檔、備查。變價款按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處理。
第五章獎勵與處罰
第十八條 對貫徹執行本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成績顯著的單位或個人,由同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對檢舉、揭發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功的單位或個人,由執行罰沒的主管機關會同同級財政部門給予獎勵。
第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設置罰沒項目、擅自提高處罰標準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責令取消。並由主管部門或監察部門追究直接責任人和主管負責人的責任。
擅自進行罰沒的款物,應全部退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擅自提高處罰標准收繳的罰沒款物,提高標准部分應退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
第二十條 執法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主管部門或監察部門視情節輕重.分別予以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職權徇私舞弊,當罰沒不罰沒或亂罰沒的;
(二)隱瞞、截留、坐支、挪用、提留、私分罰沒款以及佔用、調換、內部選購、私分或變相私分沒收財物的;
(三)對檢舉、控告違法違章行為的單位、個人進行打擊報復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對被處罰者蓄意刁難或強行處罰的。
對上列第三項行為除按規定處罰外,其所得非法財物由財政部門限期收回。
第二十一條 拒絕、阻礙執法人員執行公務,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 則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的解釋由省財政廳負責。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實施。
Ⅹ 工商監督不穿制度不講執法證扣押物品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未穿工作服和為出示工作證或者查驗身份的證件的執法人員是不具有法律效益的。
您可以先當地的工商監督局查詢問題的原因。一般工商局檢查後都是有具體的原因和事情的記錄。
如果他沒有告知或者無理由扣押您的物品,是可以舉報或者撥打報警電話尋求警察的幫助的。
也可能是不法分子非法冒充工商管理工作人員。工商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都應該出示相關的證件和扣押物品的理由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