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三人投資入股,變更工商注冊信息,股權分配問題
1、如果不考慮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按原注冊資本額度分配股權的話,第三人投入後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為400萬元,三個出資人出資比例為22.5%、2.5%、75%。
2、如果考慮所有者權益增加的情況,需要知道你現在的所有者權益的凈值是多少,你自估公司資產為1000萬元,還需要知道負債是多少,二者相減後為所有者權益凈值。假設現在所有者權益凈值為500萬元,那麼這500萬元中除100萬元實收資本外,可能還有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合計400萬元,這部分如果公司有錢分配給原股東的話,建議先分配掉,然後根據分配完以後剩下的數額,再計算第三方的比例
B. 股權轉讓一定要進行工商變更登記嗎
根據《合同法》第44條之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據此,股權轉讓人與受讓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在沒有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辦理登記手續才能生效的情況下,他們的之間的股權轉讓也就發生了法律效力。
所以,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雖然要求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應當申請變更登記,但從該條規定內容的分析,不能得出股權變動以工商變更登記為準的推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股東變動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證明。
」從中可見變更登記是以「股東變動」為條件的,而股東變動顯然是以股權發生轉移為基礎的,沒有股權的股東並不存在,沒有按期進行變更登記的法律責任只是被責令限期辦理或被處以行政罰款,但並不能夠否認新股東(受讓人)享有的股權。
股東變更登記其實只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公司進行的一種工商行政管理行為,它本身只具有確認股權轉讓的功能,而不決定股權轉讓是否有效。
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進一步證明股權轉讓的效力取決於是否進行過工商登記。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綜上所述,工商變更登記與否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
股權轉讓的辦理流程: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一般要經過如下程序:第一步,股東會決議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股權的,由轉讓股權的股東提交股東會討論表決;股東之間轉讓股權的,不需經過股東會表決同意,只要通知公司及其他股東即可。
第二步,簽訂轉讓協議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對轉讓股權的數額、價格、程序、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做出具體規定,使其作為有效的法律文書來約束和規范雙方的行為。
第三步,公司向新股改出具出資證明,並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發給新股東出資證明,將新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住所地及受讓的出資額記載於股東名冊,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
將新修改的公司章程,股東及其出資變更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工商變更登記。
至此,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法定程序才告完成。
綜上,當事人之間如欲股權轉讓的,當事人首先要簽訂股權協議,其次,股權轉讓行為還必須符合公司章程的約定,最後,還涉及辦理工商登記等事項。
C. 股權變更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嗎
開公司做事業過程需要面對很多事情,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哪些一件處理不好都可能帶來隱患。
一、股權變更登記風險問題
1、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後,轉讓方不配合辦理股東變更登記的,可起訴到法院要求股權轉讓方配合辦理;同時建議在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公司章程變更、股東會決議、股東名冊變更的文件一並簽訂,避免後期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影響變更登記的辦理。
2、股權轉讓合同須審批,報批環節未獲得審批許可的,根據外資糾紛法律規定,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轉讓合同報批,未獲審批機關批準的,股權受讓方另行起訴,請求股權轉讓方返還已支付的轉讓款,法院應予支持,還可請求因此而遭受的經濟損失。
建議在股權轉讓合同中對出現此種情況的違約責任賠償數額進行明確約定,以便後期追償。
二、股權變更流程
1、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
2、變更營業執照(填寫公司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章程修正案、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
3、變更組織機構代碼證(填寫企業代碼證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變更通知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企業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老的代碼證原件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
4、變更稅務登記證(拿著稅務變更通知單到稅務局辦理)
5、變更銀行信息(拿著銀行變更通知單基本戶開戶銀行辦理)
三、股權轉讓有什麼手續
1、首先需要您將股權轉讓給第三方,與第三方(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股權轉讓價格、交接、債權債務、股權轉讓款的支付等事宜,轉讓方與受讓方在《股權轉讓協議》上簽字蓋章。
2、需要另外那位股東對您的股份轉讓給第三方放棄優先購買權,出具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承諾或證明。
3、需要召開老股東會議,經過老股東會表決同意,免去轉讓方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原來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
4、需要召開新股東會議,經過新股東會表決同意,任命新股東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討論新的公司《章程》,通過後在新的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
5、在上述文件簽署後30日內,向公司注冊地工商局提交《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新的《公司章程》等文件,由公司股東會指派的代表辦理股權變更登記。
6、股權轉讓的債權債務一般由轉讓方與受讓方在《股權轉讓協議》中進行詳細約定。
四、股權變更所需資料:
1、《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
2、公司章程修正案(全體股東簽字、蓋公章)
3、股東會決議(全體股東簽字、蓋公章)
4、公司執照正副本(原件)
5、全體股東身份證復印件(原件核對)
6、股權轉讓協議原件(註明股權由誰轉讓給誰,股權、債權債務一並轉讓,轉讓人與被轉讓人簽字)
實際操作中,由於公司的類型不同,在辦理股變更讓時所要擬定的變更協議也要根據公司的類型來制定,這其中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必須無一遺漏的全面了解,才能保障企業利益不受損失,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人士才能處理的問題,建議企業尋找專業代理機構的協助完成相關事宜。
D. 入股公司需要去工商局辦理股東變更嗎
在深圳,公司注冊下來後面有新的股東加入需要去做相關變更事項。
需要的資料有:
營業執照原件,公章,全體股東簽名,入股公司的營業執照原件+公章,具體的股權比例,股東的身份證信息。
E. 以公司的名義增資入股如何去工商辦理變更登記呢
您可以先到公司的開戶行去開一個驗資賬戶,然後將增資部分的款項匯入進去內,在請容會計師事務所到銀行詢證並出具驗資報告。取得驗資報告後就可以直接到銀行去變更注冊資本,資料如下:
1、工商的變更表格2、驗資報告3、股東或股東會決議4、公司新章程或者補充章程5、公司管理層的決議6、非貨幣出資的還需提供資產評估證明。大致資料如上!!!!可能每個地區的有一點不一樣。
F. 中途入股要注意什麼
G. 公司內股東之間股份發生變化到工商辦理的手續是否叫變更手續。
《
公司登記
管理條例》第9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姓名或名稱以及
認繳
或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
出資方式
屬於公司的登記事項,第26條規定公司
變更登記
事項.應當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按股東變更登記
H. 簽了入股協議但是沒有辦理工商變更,算是股東嗎
如果簽了入股協議但是沒有辦理工商變更,簽訂的協議對內是有效的,但版是,對外不能對抗第三人。
只是權就上述問題進行相關的解答,這個還比較復雜,需要了解一下具體情況。但是,不辦理工商變更,肯定會有一定的風險。例如:您投資入股但是未辦理工商變更,這期間出現其他的投資者,投資金額比您的大,可能公司會優先考慮對公司更有利的一方,直接做變更。您雖有入股協議,但是有一定的風險,公司可能會出現毀約的情況,不跟您繼續合作了,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合同的具體約定了。
I. 股東退股一定要變更工商登記才生效嗎
股東退股一定要變更工商登記才生效。
根據我國《公司法》七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互相轉讓股權,變更工商登記和股東名冊等不是其生效要件,只是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沒有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沒有產生公示,對外沒有效力。如果將來公司經營出現問題,原股東不排除會被追究責任;如果原股東拿回出資,可能還會被認為抽逃出資。
根據《合同法》第44條之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據此,股權轉讓人與受讓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在沒有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辦理登記手續才能生效的情況下,他們的之間的股權轉讓也就發生了法律效力。所以,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
(9)中途入股工商登記變更嗎擴展閱讀:
第一,股東退股會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股東的投資構成公司資本,公司資本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重要物質保證。我國舊公司法實行的是法定資本制,《公司法》嚴格遵循了資本確定、資本維持、資本不變的資本三原則,以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債權人的利益。
舊《公司法》第34條關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不得退股的規定,即是資本三原則的具體體現之一。如果允許股東退股無疑是對資本維持和資本不變原則的破壞,從而危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第二,股東退股侵害了公司的利益。股東的投資轉化為公司的資本,是公司賴以經營和償還對外債務的物質基礎。股東退股,抽走投資,使公司的財產減少,於公司不利。股東一擁而上要求退股,則公司將不復存在。
第三,股東會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尤其在公司經營不善、發生危機時,允許股東退股等於是將退出股東應當承擔的經營風險轉嫁給剩餘股東。
第四,公司法是強行法,《公司法》第34條的規定屬於強製法律規范,當事人不得違反。
上述理由對完善股東退出制度具有重要參考作用,但是絕不足以成為否定股東退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