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將會帶來哪些便利
今年年底,河南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通過家庭醫生向上轉診的病人,可以連續計算起付線,向下轉診病人不再另設基層住院起付線。
對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非政府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承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
❷ 河南齊創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河南齊創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是2017-09-2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商丘市梁園區錦綉路與昆侖路交叉口向北100米路東。。
河南齊創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1402MA44FA533U,企業法人李濤,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河南齊創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的檢測及管理服務,組織衛生學術交流活動;機電設備、供水設備及公共用品的專業清洗服務,機電設備及零部件銷售;消毒滅菌、有害生物防治、水處理、除蟲鼠的設備銷售及技術推廣,醫院管理服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河南齊創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許昌市衛生局的政策文件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河南省醫葯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豫政辦〔2010〕85號)精神,扎實推進我市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2010年度醫葯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要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突出惠民措施,增強改革實效,扎實推進醫葯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工作,為全面完成三年既定目標任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目標責任
(一)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1.鞏固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主要工作目標:(1)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覆蓋面,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6.7萬人、51.8萬人。進一步做好城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的參保工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2)基本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的參保問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3)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覆蓋面,參合率穩定在90%以上。(市衛生局負責)
2.進一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主要工作目標:(1)提高籌資標准。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實行同一標准,統一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各級政府要按規定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同時要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准。(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2)加快推進門診統籌。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擴大到60%的統籌地區,新農合門診統籌達到50%以上的統籌地區,城鎮職工醫保門診統籌在有條件的地區先行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費用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醫院。(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分別負責)(3)提高報銷比例。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60%以上,城鎮職工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有所提高。所有統籌地區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分別負責)(4)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對低保對象、五保戶經醫保報銷後仍難以負擔的醫療費用給予補助。逐步開展門診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種限制。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建設,逐步實現城鄉醫療救助與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同步結算制度的全面覆蓋。探索實施重大疾病救助辦法。(市民政局負責)(5)按省要求開展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試點。(市衛生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3.提高基本醫保基金管理水平。主要工作目標:(1)大力推廣就醫「一卡通」等辦法,方便參保人員就醫和醫療費用結算。在80%的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統籌地區實現醫療費用即時結算(結報),患者只需支付自付的醫療費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分別負責)(2)在襄城縣、鄢陵縣先行試點,推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選擇50種左右臨床路徑明確的疾病開展按病種付費試點。探索建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供應商的談判機制,發揮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和葯品費用的制約作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分別負責)(3)按省要求做好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探索異地就醫費用實時結算。開展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的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負責)(4)按省要求探索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層次,開展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科學論證、有序開展基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資源整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負責)
(二)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4.進一步推進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實施。主要工作目標:(1)實施基本葯物制度,從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市所有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國家基本葯物目錄葯品和增補的非目錄葯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局分別負責)(2)規范基本葯物招標配送,落實基本葯物以省為單位招品種規格、招數量、招價格、招廠家的規定,逐步實現基本葯物全省統一價,保障基本葯物的質量和供應。(市衛生局、市財政局負責)(3)密切跟蹤監測基本葯物市場價格和供應變化,根據全省葯品集中招標采購情況,適時調整銷售價格。(市發展改革委負責)(4)推廣基本葯物臨床應用指南和基本葯物處方集,確保臨床首選和合理使用基本葯物。(市衛生局負責)(5)對基本葯物進行全品種覆蓋抽驗和全品種電子監管,完善市級葯品不良反應報告評價體系。(市食品葯品監管局負責)(6)落實國家基本葯物醫保報銷政策,確保基本葯物全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葯物。(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負責)(7)密切跟蹤了解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對葯品流通行業的影響,積極研究解決辦法。加強行業管理和企業服務工作,指導我市醫葯工業企業基本葯物生產和供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
5.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主要工作目標:(1)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積極探索多渠道補償辦法,落實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基本葯物零差率銷售後的政府投入政策,保障其正常運行。(市財政局、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2)按省規定,探索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發揮醫保基金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補償作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分別負責)(3)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非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葯物制度實施范圍,探索規范合理的補償辦法。(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4)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綜合改革,省、市兩級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的辦法,對實施基本葯物制度進展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體制機制綜合改革成效好的地區給予獎勵補助。(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分別負責)
6.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事分配製度改革。主要工作目標:(1)落實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和公共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政策。(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局、市人口計生委分別負責)(2)實行能進能出的人員聘用制,建立以服務質量、服務數量和群眾滿意度為核心的考核機制,完善和落實績效考核辦法。(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分別負責)(3)根據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標准,完成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核定。(市編辦、市衛生局、市財政局負責)
7.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主要工作目標: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開展巡迴醫療,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葯物、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使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占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比例明顯提高。(市衛生局負責)
(三)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8.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主要工作目標:建設3所縣級醫院(新建1所,擴建2所),中央預算內投資6800萬元,省財政專項投資1280萬元,地方投資9141萬元;擴建2所中心鄉鎮衛生院,中央預算內投資200萬元,省財政專項投資9萬元,地方投資21萬元;建設816所村衛生室(省安排項目),省補助816萬元,市、縣(市、區)至少配套816萬元;擴建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央預算內投資1050萬元,省財政投資164萬元,地方投資351萬元。以上項目要確保地方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按時竣工投入使用。(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分別負責)
9.啟動實施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主要工作目標:(1)制定農村醫療衛生崗位需求計劃,啟動實施高等醫學院校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項目,2010年為鄉鎮衛生院招收20名定向免費醫學學生。積極開展面向基層衛生人才培養的高等醫學教育改革,加強全科醫學師資培養。(市衛生局負責)(2)啟動首批全科方向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安排80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進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市衛生局負責)(3)鞏固、完善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長期對口協作關系。加強縣級醫院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安排15名縣級醫院骨幹人員到三級醫院進修學習,開展專科方向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市衛生局負責)(4)鼓勵和引導醫療衛生人才到基層服務。2010年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4人,中央補助8萬元,工資待遇不低於當地同類人員水平,不足部分由市縣財政補齊;在崗培訓鄉鎮衛生人員324人次;培訓村衛生室衛生人員3428人次;培訓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170人次,中央補助21.6萬元。(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5)健全基層醫療衛生人才使用機制,鼓勵開展全科醫生縣鄉聯動試點。(市衛生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6)落實國家關於全科醫生培訓和職稱評定的相關政策。(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
10.發揮村衛生室在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中的網底功能。主要工作目標:(1)發揮政府、集體、個人等多方作用,加強村衛生室建設,政府重點加強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技術支持,積極穩妥地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市衛生局負責)(2)落實鄉村醫生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等任務的補助政策,保障鄉村醫生的合理收入。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范圍,提高報銷比例。(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
(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11.完善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工作目標:(1)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落實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免疫規劃、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配套資金,補助標准為15元/人(其中中央補助9元/人,省補助3元/人,市補助1元/人,縣、市、區補助2元/人);城市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建檔率達到40%以上,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20%,並提高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化水平。(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2)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辦法,提高服務的效率和效益,確保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在2010年底基本兌現到位。(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
12.繼續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目標:(1)繼續對15歲以下的人群補種乙肝疫苗,2010年再補種123737人。(市衛生局負責)(2)在2009年基礎上,完成乳腺癌檢查2000人,中央、省補助合計12萬元;對55000名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進行補助,中央補助為1650萬元;繼續開展農村生育婦女免費補服葉酸項目。(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3)為10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開展復明手術,中央補助80萬元。(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4)完成2009年7300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任務,做好2010年度5320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前期准備工作,中央補助為212.8萬元,市以下(含市)配套資金按照已簽訂的《河南省2010年農村改廁項目任務申請承諾書》落實。(市衛生局負責)(5)實施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項目。(市衛生局負責)(6)對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市衛生局負責)
13.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主要工作目標:啟動實施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改擴建1所精神衛生專業機構,中央預算內投資2600萬元,省財政專項投資345萬元,地方投資805萬元;確保地方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按時竣工投入使用。(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分別負責)
(五)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14.調整公立醫院布局和結構,完善管理體制。主要工作目標:(1)調整優化公立醫院區域布局和結構,明確行政區域內公立醫院的設置數量、布局、主要功能和床位規模、大型醫療設備配置。研究探索將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市衛生局負責)(2)出台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意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3)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加強人員培訓交流和業務指導,探索建立社區首診、雙向轉診等分級診療制度。(市衛生局負責)(4)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市衛生局、市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5)按照上級的部署和安排,結合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實際,研究擬訂公立醫院編制標准,科學合理確定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市編辦、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6)建立社會監督機制,加強信息公開,探索多方參與的公立醫院質量監管和評價制度。(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局分別負責)(7)啟動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探索開展注冊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負責)
15.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主要工作目標:探索醫葯分開,逐步取消葯品加成,使試點公立醫院逐步實現由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進行補償。(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分別負責)
16.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管理。主要工作目標:(1)進一步優化診療流程,推廣預約診療,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縮短群眾就醫等候時間,加強臨床護理工作,改善就醫環境。(市衛生局負責)(2)推廣全國統一的醫院電子病歷標准和規范,加快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3)嚴格醫院預算和收支管理,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市財政局、市衛生局分別負責)(4)規范公立醫院臨床檢查、診斷、治療、用葯行為,按照上級業務部門要求,逐步推廣100種常見疾病臨床路徑,繼續推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市衛生局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目標責任制。2010年度醫改工作目標要在2011年3月底前落實到位。為進一步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如期完成,市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將與各縣(市、區)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簽訂責任書,各縣(市、區)也要與基層實施單位建立目標責任制。
(二)加強財力保障。各級政府要將2010年醫改所需政府投入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並及時落實到位。要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創新財政投入機制,將建立機制與增加投入有機結合起來。要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切實防止各種違法違規使用資金的行為。
(三)強化評估考核。市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改革進展和效果的督導評估,建立定期考核和信息通報制度,及時分析新情況、新問題,積極研究解決辦法,並組織開展五項重點改革實施效果中期評估工作。
(四)正確引導輿論。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合理引導社會預期,主動向社會公布醫改進展情況,對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及時解答和回應,調動各方參與和推進醫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深化改革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❹ 為什麼鄭州科鴻電子有限公司下轄的公共衛生服務系統裡面的工作預警打開了什麼也不顯示
❺ 河南通許縣36名村醫集體辭職真正原因是什麼
河南通許縣36名村醫集體辭職的原因是負擔過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和基本葯物補助資金撥付遲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是為村裡65歲以上老人提交,每年四次對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人隨訪並上報檢查數據,配合縣鄉衛生部門做好孕婦和兒童保健工作。雖然國家規定是每名村民24元,但上級部門會對村醫們的工作進行考核和獎罰,最終發下來差不多二十二三元。
❻ 請問有誰知道:河南省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鄭州建設項目(河南省公共衛生醫療中心)的聯系電話,
沒有聽過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打114問問看。
❼ 鄭州防疫站上班時間
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鄭州衛生防疫站),周六是不上班的。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中原西路296號
辦公時間:周一到周五 早上9:00--12:00下午14:00---17:30
拓展資料
健康證的辦理
健康證的體檢地點為 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未經批准擅自開展此項工作的,其出具的體檢單衛生監督機構不予受理簽發健康證。
一、對象:
從事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化妝品生產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不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癒前不得從事接觸直接人口食品或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對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人員、生活飲用水的供、管水人員、化妝品生產企業生產人員;旅店、咖啡館、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游泳場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每年體檢一次。其他場所的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每兩年體檢一次。
二、主要檢查項目:
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皮膚病、內外科常規、X光胸透、糞便細菌學培養(某些地區無此項)等。
三、體檢和辦證流程:
統一使用衛生部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性健康檢查用表》,按照衛生監督機構確定的人員到健康體檢單位進行預防性健康檢查。
一、辦理健康證前先進行健康查體。
1、帶身份證和個人免冠一寸彩色照片2張,領取體檢表到,收費處繳納體檢費,粘貼照片(另一張領健康證用)、填寫好姓名、性別等基本情況。
2、檢驗室采血、大便肛拭化驗。
3、內、外科常規體檢。
4、x光胸透。
5、完成全部體檢項目。
查體結果符合發放健康證條件的,查體結果不符合發放健康證條件的,不予辦理健康證。經衛生監督機構組織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合格後,將本人正面免冠彩色照片到所管轄的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辦理健康證明。
❽ 河南省周口一級民營醫院門診著病2020年可以報銷嗎
只要是醫葯定點醫院才可以報銷.
拿單位發的社保卡去醫院看病報銷,具體流程如下:
1、首先參保人去看病時,拿社保卡去掛號處掛號。
2、參保人拿掛號單去就診科室看病,醫生給參保人看完病後,都會開一張葯方繳費。
3、參保人拿葯方到醫院結算窗口計價後,直接刷社保卡支付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即可。
4、如果葯方中有些葯品不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則需要參保人自付現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規定,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1)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六十四條關於「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的規定,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醫療費用,不能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2)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參保人由於第三人的原因發生人身傷害而產生的醫療費用,應當由第三人承擔。
(3)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項目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經費標准按單位服務綜合成本核定,所需經費由政府預算安排。
(4)在境外就醫的。境外就醫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